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山水小农民 > 第二百四十七章 苗寨婚礼

山水小农民 第二百四十七章 苗寨婚礼

作者:九命韧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21:29:50 来源:小说旗

傍晚

夕阳西下,飞鸟归巢,

天空的红烧云就如熊熊燃烧的大火,照亮了整个天地。

此时张峰正靠在藤椅上和猴子打电话“猴子,后天王小虎结婚你去不?”

张峰和猴子不仅是初中同学,高中也一起上的市里的重点高中,两人说着说着,就聊起了初中时候的同学,于是张峰就想到了王小虎结婚的事情;

“啊,王小虎就要结婚啦?”猴子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王小虎是两人的初中同学,长得有些虎头虎脑,初中时候的情形似乎还是那么清晰,转眼间大家都老大不小了,都到了谈婚论娶的年龄,想想时间过得还真快;

“嘿嘿,都二十好几的人了,难道不准别人结婚。”张峰摇摇头也嘘嘘不已,时间飞逝转眼间小伙伴们都已经成家立业。

“呵呵,这当然不是,只是觉得时间如流水,过得还真快,想想咱们初中的时候,经常一起下清水河洗澡捉鱼,上学校后山偷黄瓜,那家伙总是手脚最麻利的一个……”猴子摇摇头想起了初中无忧无虑的时光,那时的记忆是那么美好;

………………

转眼间两天的时间过去

国庆终于到来,这天月亮湖无比的热闹,村里人来人往游客如织,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摆起了小摊,卖些山珍水产,城里来的游客最喜欢这些纯天然的好东西。

早上八点

猴子就到了月亮湖

因为今天是老同学王小虎结婚的日子,两人约好了一起去喝喜酒。

“妈(阿姨),我们走了!”张峰和猴子跟张母说了一声,就像屋外走去。

“诶!早点回来啊!”张母叮嘱道。

“知道了妈!”

两人来到村口的停车场,张峰开上自己的SUV带上猴子就向三家寨奔驰而去,

三家寨位于打邦河下游,与月亮湖比邻而居,两者相距不过两三公里,乘坐汽车最多也就五六分钟的路程。

三家寨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整个村子都是苗家人,建筑也以传统的砖瓦房为主,是传统的苗族吊脚楼,与汉族的房子有很大的不同,现在依然保持着比较原始的风貌。

三家寨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村子最初只有王、潘、黄三户人家,经过千百年的繁衍生息,此时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两三百户的大村子,人口上千人。

三家寨与月亮湖一样,都位于青龙山脚、打邦河边,山清水秀,随着近几年来旅游业的发展,三家寨这样纯粹的苗族山寨,也越来越受人们欢迎,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从省内外来这里旅游;

三家寨以前靠山吃山,靠着村里肥沃的天地,还有青龙山里的药材、猎物大家也能生活的不错,

但是随着青龙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大家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收入来源,转而向传统领域发展,最突出的就是制作传统的苗族银饰,还有编制刺绣,制作美丽的苗族服饰两项,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村里这两项的收益都有数百万,平均每家收入都有两三万的纯收入,比纯粹的种植粮食收入何止高了一倍。

几分钟后

张峰和猴子就带了目的地三家寨

看着村里整齐的青砖黑瓦吊脚楼,一股古朴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样原生态的山村苗寨真的不多见了,虽然有不少吊脚楼都有新修的痕迹,但也不能太过苛求。

“呀,疯子来了……”王小虎眼尖,两人刚走进院子,就惊喜的小跑过来迎接。

“咦,你是?你是猴子??”王小虎看着猴子有些迟疑,因为几年没有见过了,没想到猴子也来参加他的婚礼;

“嘿嘿,不是我是谁?呐,这是我的红包,祝你和新娘子早生贵子,白头到老。”

“呵呵,小虎这是我的份子钱,也祝你们新婚快乐,百年好合!”

“谢谢,走咱们进屋坐……”王小虎接下红包高兴的说道。

“别,你去忙你的,我们会照顾好自己……”张峰和猴子赶紧推辞,新郎官今天的任务可不少,两根可不想耽误了别人的事情。

“那好,你们俩自己坐,有啥事就叫我……”说着王小虎就继续招呼客人。

整个上午,两人就在村里到村游荡,

不仅看到苗族妇女的编制刺绣,还现场参观了村民制作银饰品的过程,看着工匠敲敲打打,很快就做出一个精美的手镯,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些银匠已经练了几十年,就是为了能做出这么一个精美的手镯;

由于今天苗寨有婚礼,这就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为了见识正宗的苗族婚礼,观看美丽的苗族服饰,

上千的游客涌入山村,村民们都十分高兴,因为平时每天也就二三十个散客而已,于是村民们纷纷展示出自家的看家本领,让游客们能看到苗寨最好的风貌。

今天山脚村的除了苗族婚礼之外,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十多名名银匠传统技艺传承锻造表演。

在村里的空地上,十几张木桌围成了一圈,熔炼、锻铸、捶打、拉丝、压模、焊接……

几十位名身着传统服饰的银匠,按照制作流程划分为几个小组,他们用现场演示的方式将银饰锻造的整套工序搬出了作坊,向游客们展示了这一古老而颇具神秘色彩的技艺。

银饰加工是项精细活儿,对视力损伤极大,视力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银匠工作的年限。从青涩少年到不惑之年。手握錾刻刀的银匠们最终会无奈地放下制银工具,以最自然的方式还原为耕作于田间地头的普通农民。

六十出头的王青山,就是王小虎的伯父,他就是村里的老银匠。从十来岁跟着父辈学艺算起,制作银饰已经半个世纪。

苗族制作的银饰多种多样,但大部分都有特殊的含义,几乎每一道图纹的背后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他们或代表着图腾崇拜,或象征着财富地位。作为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苗族人将所有的记忆都倾注到了白银中,银饰某种程度上就是苗家人穿在身上的精神寄托;

看到银匠们巧夺天工的手艺,来自各处的游客纷纷拍照,想留下这美丽的瞬间;

张峰和猴子两人没带相机。只好用手机拍照,还好两人也不是专业的摄影爱好着,感觉手机拍下来的也不错,最重要的是见证了整个银饰的制作过程,亲历其中。才感觉这次来的很值;

今天的苗寨真的十分热闹,这里有热情好客的苗家人,还有各种美丽的工艺品展示,让张峰两人觉得不虚此行,感受到了苗寨别样的风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