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山水小农民 > 第六百二十章 艾草的传说

山水小农民 第六百二十章 艾草的传说

作者:九命韧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21:29:50 来源:小说旗

随着端午节即将到来

村里节日的气氛也越来越浓烈。

第二天一大早,张峰和依依带着爷爷奶奶就向后山慢慢悠悠的走去。

大家准备到山上采摘一些艾草,因为端午节在大门口挂艾草是一种约定成俗的传统,这样的习俗不知已经流传了多少年。

“爷爷,大家过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啊?”路上,依依好奇的向爷爷问道。

“呵呵,端午节挂艾草的说道可就多了…………”老爷子笑了笑就开始慢慢道来,给年轻人们科普端午节的各种知识。

悬挂艾蒿不仅又拥有祈求平安吉祥的意思,传说中还能驱鬼辟邪。

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一些地区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端午节除了在门口挂艾草外,还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等等。

一般大家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蒲草,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爷爷,那端午节挂艾草是从屈原死后就开始的吗??”依依就像好奇宝宝一样,眨巴着大眼睛,向老爷子问道。

“呵呵,那可不是哦,据说啊,唐朝末年的时候,黄巢起义席卷华夏大地……”老爷子虽然只是个厨师,但看的书可不少,完全就像一个知识渊博的老教授,将挂艾草的习俗一一道来。

传说当年黄巢义军攻打中原地区,时值端午。

当地官员于是放出风声:“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动员民众逃离家园,是为走黄巢。实际是使义军无法与民众接触,以制义军不断扩大之势。

中原地区某户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妇人与二个小孩,一小孩为亲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遗孤。亲生的小孩刚能行走,她嫂子的遗孤大她自己的小孩一岁。妇人一人带二小孩逃难,背着她嫂子的遗孤,却让自已刚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却落在后头。

走不多远,遇一黄衣人,问:嫂嫂为何不让大小孩走路,而让小的小孩走路?;妇人如实相告,黄衣人听后甚为感动,道:你危难之中行忠义之事,已破黄巢之刀,黄巢已无法取你人头,其实你只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表示你家是忠义之家,黄巢便无奈你何。言罢竟忽不见。

妇人认为是仙人指点,于是回家依言而作,并沿途叫逃难之人插艾草可破黄巢之刀云云。因此妇人平时善良,多行善事,诸多民众都相信,依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不用走黄巢,在家中过端午节。

果然,义军过境,见家中插艾草的人家,无人打扰,随军的医生还为民众看病,问疾苦。一时妇人遇仙人指点之事在各地传开,平民之家,不再走黄巢,纷纷插艾草过端午,并效妇人行忠义之事。

其实,黄衣人是黄巢义军的前锋谋士,武艺高强。义军所到之处,都是无人村,义军无人支援,成了孤军。

谋士知有蹊跷,化成便衣,独自寻找原因,遇是了妇人。忽然不见,只是纵身跳上大树隐藏起来了。谋士小施一计,不仅破了官府的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谣言,为义军获得民众支持,又使民众积德行善成风,世人于是将此传统继承下来,成为今天端午节插艾的风俗。

张峰完老爷子说的故事后,笑着摇摇头。

“呵呵,小峰怎么摇头了??”看到张峰的摇头的动作,柳奶奶笑着问道。

“没啥!我只是觉得当时的义军肯定没有那么军纪严明,古代各朝各代的农民义军都是口号喊得震天响,但乱军所过之处,犹如蝗虫过地,几乎都是家破人亡……”张峰苦笑着说道。

“啊,不是吧?不是说义军都是正义之师的吗?”依依惊讶的问道,因为电视中都是这么演的呀!

“呵呵,那怎么可能!小峰说的很对,古代的起义军军纪都不是很好,即使是朱元璋的红巾军那也不知杀过多少无辜的人,当年还屠过城呢!”老爷子笑着解释道。

“那,那怎么和电视上的不一样呢?”依依还是有些敢相信,因为课本上和电视上都不是这么说的呀。

“电视那是当然不可能了,要是专写些烧啥掳掠的场景,估计审查的时候就通不过,而且义军军纪严明,也更加符合大家的价值观。”老爷子笑着说道。

“古代的军队那就是比烂,只要义军比朝廷的军队好好,那在造反成功后,肯定会留下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的美名,成王败寇自古都是如此。”张峰也笑着补充道。

艾草在县城也有人长期收购,在过去几年,村里的艾草几乎都被村民们搜刮一空,只有更远的山林里才零星的遗漏一些。

但随着这几年大家的生活的好转,村边的艾草也渐渐多了起来。

大家走了没多久,刚进入后山,就在路边的荒山上见到了艾草的踪迹。

“咦!爷爷奶奶你们看,那边就有几株艾草呢!”张峰眼尖,一下就看到了不远处的艾草,颇为惊喜的叫道。

“不错,不错,咱们运气还真好,刚一进山就遇到了艾草,哈哈哈哈……”老爷子定睛一看,顿时开心的笑了起来。

依依和奶奶也很开心,没想到刚走进后山就有了收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