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经城之雁子谷 > 第75章 国货的崛起

经城之雁子谷 第75章 国货的崛起

作者:离月上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18:29:50 来源:小说旗

“我03年来的青阳,日企、美企、港企、民企都干过,可以说除了财务部,其他部门都去遍了。”胡海扯着嗓子朝萧杰喊,其二人约在青阳手机城对面的一家酒吧。

胡海说这些话并非是向萧杰介绍他自己的履历,他的履历萧杰一清二楚,好几杯冰啤下肚后的胡海只是在自我感叹罢了。

胡海这些年的打工薪资从十几年前的2100元,到3500元,4500元……直到现在光是底薪就月入10万,他没有秘诀,只不过是当同事门都下班去体验都市生活的时候,他都在加班学习精进自己。

胡海给萧杰倒了一杯酒,拍了拍他的背,“兄弟,我一直在想啊,等我们这一代青漂老了,退休了,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萧杰不客气地把酒干了,“谁知道,也许会被10,20或者30后的孩子嫌弃思想老土吧。”

“我觉得不是。”胡海立刻反驳,“只要咱愿意上网,代沟代不到哪儿去,我以后肯定会变成一个很酷的老爷爷!”

“是,你现在就挺酷的。”萧杰说,“这个年纪了还选这样的酒吧。”

“啊?你说啥?”由于实在太吵,萧杰说话又比较斯文,导致胡海没听清。

萧杰提高音量的同时放慢了语速,“我说!你现在就很酷!这地方!就是小朋友来的!”

胡海听后笑了,“哈哈我的萧总!你年纪还没我大,怎么这么不适应?我告诉你!这种音乐才能让工作充满激情!你有没有感觉到你心脏跳动感很强!咚咚咚咚!你需要找这种感觉!年纪越大越需要!”

萧杰将酒杯放下,点了点头,职位越高,确实需要的激情就越高,如果连他都没有激情,那整个金权青阳分公司的人怎么吃饭?

市场变化太快,没有一家公司能够保证永远安全。

消费者的需求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就跟青阳这座城市一样。

萧杰记得他高考完曾跟着父母来远方亲戚家串门,亲戚就住在青阳经城区,那时的经城区遍地都是工厂,这些工厂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者。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工厂早已搬迁或者废弃,如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摩天大楼,同时还能看到不少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工业美术馆、创意园区或者咖啡厅。

那些曾经的玻璃厂和印染厂如今变成了年轻人放松和追求诗意生活的地方。

萧杰透过酒吧的玻璃看了看对面的手机城,据说那里发生的每一段故事都可以成为传说,不少背着单肩挎包和牛仔裤的年轻人把那里视为梦想圣地。

据不完全统计,从这座手机城曾走出过50位亿万富翁。

然而如今就连这样的“梦想圣地”有一半的店面都关了,被改成了青阳的科技博物馆。

“我们现在在搞海外官网。”胡海突然把话题说回了叶桃渡身上,“聚焦东南亚,那边市场巨大,都是亚裔,对于化妆品的认可度比欧美高,海关总署数据我查了,这几年需求旺盛着呢!”

“行啊,不愧是胡总,每次我要的只是一只猫,而你都可以把它养成老虎。”

胡海知道萧杰这是在恭维自己,“兄弟你这么说就太抬举我了,如果它出生在十年前,的确只能当只猫,但现在叶桃渡本来就是只老虎胚子,咱们国家新人群红利、平台红利、基建红利,什么红利都来了,国产美妆再起不来完全没道理!”

“主要还是胡总您能干!”萧杰举起酒杯敬了胡海一杯。

萧杰认可胡海的能力,但同时他也明白叶桃渡的发展壮大无疑是乘上了国货崛起的电梯。

在风险投资圈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故事里有三个人一起乘上一部电梯,电梯门刚关上,有个人一直在电梯里做俯卧撑,还有个人用自己的脑袋不停撞墙,而剩下的第三个人,他只是静静地站着,等待电梯自己上到顶层。

当电梯到达顶层后,三个人都从电梯里走了出来,外面的人问:“你们是怎么到达顶层的?”

做俯卧撑的人说:“因为我一直努力在做俯卧撑,所以我到达了顶层。”

用头撞墙的人说:“因为我一直努力拿脑袋撞墙,撞得头都破了,所以我到达了顶层。”

而第三个一直站着的人说:“我啥也没做,就是站着,我也到了顶层。”

故事里的三个人都在强调自己做的事情,但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重点,那便是他们都上了一个电梯。

胡海不是故事中这些愚笨的人,他知道成功的归因不能总归咎于个人。

所谓乘上风口,猪都能飞,虽然拔得头筹的目前是叶桃渡,但那些跟在它屁股后面的美妆小弟混得也不差,都算是都搭上了国货崛起第一班电梯、享受时代红利的人。

国货彩妆其实几十年来一直都有,但为何就在近几年崛起了呢?

关于这点萧杰仔细研究过前同事王潮留下的行业研究报告。

金权集团的投资鬼才王潮虽然之前因经济犯罪而入狱,但不得不承认他的眼光还是很有前瞻性的,几年前他就看到国产美妆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让金权集团在叶桃渡A轮融资时就进去占了位置。

王潮的行业分析报告给出了三点原因:

原因之一,新人群红利。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88年后中国迎来了第二波婴儿潮,这波婴儿潮出生的人如今都到了而立之年,这也是为何当下徘徊在30岁左右的人如此之多,《三十而已》这样的电视剧才得以火爆全国。

这群30岁上下的人正处黄金年龄,是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更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的消费观与60、70甚至是80后早期的一批人差异都很大。

90后和00后如今成为了市场的技术主力军和消费主力军,相比于70、80后的哥哥姐姐以及他们60后的父母,国际大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并非稀缺产品,以至于他们对于海外产品的新鲜感并不强,敏感度也不高,只要价格和品质合适,他们更愿意买新品,其中不少人还非常信任网红UP主推荐的产品。

这一批消费主力军花钱多是买自己认同的产品,而非完全是别人认同的产品。

因此,这些人对于国产品牌的接受度普遍高于父母那一辈。

原因之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彩妆是非常视觉化的产品,好坏优劣一眼便能看得清楚明白。

因此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自媒体、短视频平台的崛起简直就是为美妆产品提供了肥沃宽广的生长土壤。

图片、短视频和直播让消费者在家里就能看到一个个化妆品最直观的色彩效果。

至于护肤品,无数买家的线上体验分享也为广大素人选品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只要物美价廉和市场认可度高,管他是不是国际大牌,各路人马依旧可以疯狂扫购。

叶桃渡的产品单价几乎都在百元以下,这正是年轻一代消费者非常容易剁手的价格,叶桃渡的产品定位正好顺应了人口红利。

原因之三,中国强大的供应链。

国内美妆工艺技术早已十分成熟,全球知名品牌在国内的代工厂不断增多,这些代工厂出厂的产品品控严格,上下游的供应链体系完备,为国货品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以叶桃渡为代表的这批国产彩妆品牌正是我国经济、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从诞生到发展壮大都顺应了天时、地利与人和。

只要赛道和时间都对,加大马力干到行业前五的公司都能够吃上一桌好菜,但像叶桃渡这样摘得桂冠并保住桂冠的,还需要胡海这类一流的人才。

电商出身的胡海太了解年轻消费者偏好什么,他们偏好新款,什么新鲜事物都想尝试一下。

只不过出新款是个试错盲盒,如果公司一味地只按自己的猜想上新品,风险很大,因为消费者不一定买账。

叶桃渡最近两个季度连续上了近十款新品,从太阳色系眼影盘、仙女盘到猎豹盘,出新速度行业第一,这些新品全都是胡海招来的那几十个数据工程师分析出来的,本身就符合消费者偏好。

但光是货好不行,宣传也必须跟上。

每当新品上线,胡海就疯狂地打广告。

沈俪在小蓝书上每关注一个新博主,不到一段时间就发现这个博主已经被叶桃渡投放了广告,攻势之猛连国际大牌都趋之若鹜。

胡海投放的博主不仅是10万粉丝的腰部博主,几千几百甚至零粉丝的素人博主他都不放过,这就会给消费者造成一种好像短时间内所有人都在安利叶桃渡新品的感觉。

胡海这样的秃鹰式流氓打法在营销圈被称为:饱和式投放。

胡海是从很多年前的脑白金广告学会饱和式投放营销策略的,当年无论是电视、广播、公共汽车还是各大墙贴广告牌,哪哪儿都是脑白金。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句广告词胡海现在都还记得,有一年他周围不少朋友连这个产品什么功效都没弄清楚就给爸妈送了两盒。

饱和式投放说的是当你将一个产品的广告投放得足够多时,自然而然就能抓住消费者心智,越早抓住消费者心智就越快增加市场份额,因为每个人的心智空间是有限的,每天都看到听到你的广告,自然也就没脑容量和耐心去记住其他人的广告。

萧杰对于胡海的猛虎操作敬佩有加,当别的商家都还在各个平台试水投放的的时候,胡海直接放手去博了,这跟他打游戏的风格很像,不管对方是不是高手,直接就盯着敌军最强的那个人猛攻。

当竞争对手也想效仿叶桃渡这样的饱和式投放营销策略时,胡海的大数据分析团队已经为新品研究团队提供了完美的数据支持,一次又一次用新产品抢占先机。

这样一群本身不买化妆品也不用化妆品的大数据分析师和工程师们,正在用互联网思维去挑战传统美妆国际巨头,

他们跟胡海有着同样的目标,就是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消费品集团,让14亿中国人的日用品不再被保洁、联合利华、雅诗兰黛这样的海外公司垄断。

“这些小伙子有些还是00后,很用心很努力。”胡海跟萧杰说,“虽说吃不了苦的有几个,来了没两下就离职了,但大多数人都是肯付出的,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对数据工程这方面的热爱,咱这条路很苦,但是赛道足够宽足够长,我们得坚持下去,我们不仅得吃下本就属于我们的国内市场,还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萧杰明白胡海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他希望金权可以站在背后做叶桃渡最坚强的资金后盾,不要在关键时候抽企业的血。

萧杰自己想的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国有大量的务工人口与完整的供应链,有完善的基建和全球第一的移动消费互联网应用市场,国产品牌应该有勇气向国际巨头挑战,资本应当给予这样的产业大力支持,萧杰深深的明白这一点,叶桃渡这样的公司,他必须长期持有,全心帮助。

只不过如果萧杰这么做,投入叶桃渡的资金在短期之内就不能退出,那么“宏丰景顺1号”基金到期无法按时兑付本息的问题就依然不能解决,若要改善基金的收支状况,萧杰得狠心卖掉基金旗下其他公司的股权套现。

投资组合里的公司名录萧杰研究了一遍又一遍,有的早已关门歇业,有的负债累累需要更多的资金注入才有希望回血,有的虽然无需巨额融资但本身已是苟延残喘,唯一剩下五六家跟叶桃渡一样有前景的公司,萧杰又不舍得放手退出……

他的投资宗旨依旧没变,那就是寻找并铸就伟大的公司。

只不过现在这条宗旨,正在面临现实残酷的挑战。

或许在任天行眼里萧杰的人生曲线是线性方程,直线向上,但只有萧杰自己知道,他的前方与关莎一样,充满着未知与艰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