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演员2003 > 第94章:聊斋热从粤省开始(5000)

演员2003 第94章:聊斋热从粤省开始(5000)

作者:骑龙攀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05:1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嘭嘭嘭!

嘭嘭嘭!

冷爸快步到门口,拍门,以为自家女儿在房间里面是发生了什么意外事儿。

冷泠是起身把门打开,冷爸也由此看到了女儿在干什么:电脑屏幕上闪现的画面,挺青男靓女的模样,只是,扑面而来的一股旋律,却是灵异得令人发毛。

没有唱歌声,全是纯旋律。

时而凄厉灵通,时而激灵迷心。

最后在如山水泼墨画一般的背景上,逐渐显示出“聊斋志异系列之陆判”一行大字。

就连“第一集”,都做成书画里的刻章模样。

很有质感。

只是听着这旋律,冷爸愕然,自家的乖女儿这是在看恐怖片?他的印象里,自己的乖囡囡不是看恐怖片的性格呐,难道是锻炼胆量?

于是就问:“囡囡,你这是看的什么呀?”

冷泠将碗放到自家老爹手上,俏生生答:“聊斋?哎呀,我刚才就是突然被吓了一跳,不许再拍门!”

聊...聊斋,冷爸错愕,回头望向自己的妻子。

冷妈双手往两边无奈摊开,一幅“我怎么知道”的模样......

冷家发生的这一幕,是一角缩影。

时刻关注《新聊斋志异》首播的,还有这部剧的主演和主创人员们,要知道这部剧可是以单元剧为形式的,参演人较多,在这一晚,他们也都在关注着这部剧的收视。

比如:小黄哥。

这会儿,房间里,黄骁明就骑坐在跑步自行车上,不停的踩着踏板,在他一旁,现任经纪人情不自禁的感慨道:“这背景音乐,水准很高嘛。”

黄骁明停下运动,是擦了一把汗珠说道:“听说是唐人那位签约男艺人的手下,他饰演的小倩部分剧本也是他写的,挺有才的一个。”

他拍摄在前,林意进组在后,两人在片场没甚交集,不过他也是听说剧里诸多背景音乐是出自于唐人那位年轻小哥的手笔。

经纪人点了点头。

没有说话。

只是心里感慨:圈子里更新换代的速度可太快了,这些个优质的年轻人如同韭菜般一茬一茬的冒出,总有几个尤其粗壮的。

心里想着,这位经纪人的眼睛依旧停留在屏幕上,因为旋律渐止,这第一集开始了:

熙熙攘攘的神庙前,香火蒸腾。

人群摩肩接踵,庙门内外交头接耳,主人公之一的朱尔旦出场,正拍手鼓掌,傻里傻气。

不过,一上来吸引观众眼球的,是他的布衣妻子。就看着是凭借一根青绿大竹竿,在人群里腾跃转挪,恍入无人之地。

“噫,这个挺好看。”

看到胳膊粗的大竹竿在香坛里拔出后,露出一根笔挺粗香,林家客厅的屏幕前,谢巧琴不由的赞叹。

看着行云流水,动作赏心悦目,很有自己当年一手挥舞的擀面杖功夫。

林意也是第一次看到新聊斋播映出来的成品,由于网络质量实在不比后世,这会儿即便是宽带加持,也时不时会出现画面暂停的现象。往往是重新加载过后,就已经是跳过了一截。这其中因为网络导致的时不时暂停,也是衍生了不少瓦特画面。例如,眼皮耷拉的小黄哥、嘴巴张大的张珂等等,屏幕上是出现了许多神奇一瞬。

这谈论说话间,屏幕上因为是单元剧,剧情推进相对还紧凑,上香之后就是砍头,一身麻衣白布举着白帆的小黄哥出场了。对于父母一辈人而言,就很喜欢这种喊冤砍头的戏份,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后就投入了进去......

这是外省知道《新聊斋》将播出的关心人,才会去主动去了解、去收看。

而对于粤省诸多本土观众而言,他们的收看远远没有借助网络这么麻烦。在手机远没有占据茶语饭后主要时间的年代,这晚上,电视才是娱乐消遣的王道。

常常是一家人,桌上摆开一圈菜,围绕着电视,边吃饭,边看着剧。

而作为省域范围内风头有时能盖过本省卫视的频道,珠江频道就常常是诸多粤省家庭里会去锁定的。它会播放本地发生的鸡毛蒜皮新闻博得饭上谈资,也会播一些粤里粤气的剧去符合本省观众的品味。所以习惯性的电视打开后,这些省域覆盖范围内的观众,就会习惯性收看珠江频道,若是放的不是中自己心意的,再去调换到其他台。

比如这会儿,就有电子厂边上一条街的小馆子里。

小馆子装潢并不讲究,桌面上的贴纸都已经看不出上面的人像,白炽灯打光后更感觉有那么一层亮晶晶的斑斓油光。小馆子定位的吃饭群体也并不是高消费,大多都是对面电子厂里打螺丝的青年男女。而在台前的房间左上角,还有一个大屁股电视,老板娘没事儿做时,就喜欢一捧瓜子看电视等待进门的食客。

到了饭点儿,就有吃不动厂子里只有油星子漂浮的打工仔们,会溜达到这里叫一份猪脚饭,再挑上一点儿辣椒酱,伴上的一碗烫喉咙的紫菜汤,让肚皮圆润。

店里空空寥寥,歇下来的老板娘,打开电视后,瞅着珠江频道今晚播放的新剧《新聊斋》,就很是饶有兴趣着,因为在她读书的年纪,也曾流连于一些聊斋小故事。

这会儿电视上,小黄哥饰演的白郎,正在桥下杨柳里,与两情相悦的小曼执手相看泪眼。

胡学姐的展颜一笑,还是相当可的。

习惯于在人间烟火里折返忙碌、手艺养家的老板娘,就这么被这种痴男怨女的情节看了进去。

她都没留意都推门进来的食客。

刚进来的小黄毛,是盯着电视瞅了一会儿,问道:“老板,这放的啥呀?”

老板娘转头,放下手里的瓜子壳儿:“要吃份啥?这是新的剧,还挺好看。”

小黄毛伸手要了一份猪脚饭,等待的功夫,饶有兴趣的看着电视。

不久后,猪脚饭端上。他就一边吃,一边看。

期间,陆续有人进来点餐,老板娘手脚麻利的盛饭盖菜,然后啪一下又坐到了电视之前。

小黄毛在盘子逐渐见底之时,也没立即付钱抬腿走人,因为这电视上正播放到:小曼老爹及其表哥桥下捉到两人拥抱现场,白扬被表哥一脚踢飞。

在厂里打螺丝的生活已经很苦兮兮了,小黄毛表示,他就喜欢看棒打鸳鸯、霸少欺少女的戏码。

就五个字:暗戳戳过瘾。

于是,屁股坐在板凳上,仰脖继续看着电视......不止是他,新进来的食客们,也是坐在一旁。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同小黄毛这般喜欢看男主被暴揍夺妻情节的,这一幕,在更多的千家万户电视屏幕前,是引发了观众对白扬同情的愤怒,尤其是有青梅竹马精神的:

“呸,这表哥一看就不是个好东西!”

“肯定就是觊觎小曼的报复啦!”

“垃圾玩意儿,也不看看自己啥样,哪有黄骁明靓仔的!”

不知道多少粤省家庭的电视前,在小黄哥被踹飞出去的一刻,骂声一片。表哥同志,在这一脚踹飞间,是哗啦啦的吸引了无数仇恨。

其实要说,这时候的灯光老师真的十分厉害。坏人、好人,观众一眼就能看出,倒不是靠演员演技,而是全靠灯光老师打光,主角灯光和反派灯光,一眼可见情感表达。

这边骂声完。

Pia!

一集就结束了。

片尾曲响起。

同样是纯旋律,没有人声演唱。

相比于片头曲的灵异发渗,片尾曲是多出了些灵动空廖,让人思绪往聊斋那些情啊爱啊人妖杂交的志怪里去幻想。

这让电视前的大家伙被戛然而止的剧情整得吊胃口时,又被这股升腾起来的音乐声是搞得声声入耳,就很有聊斋的感觉。

两个字:好听!

不久后。

广告结束,第二集开始,故事情节是不断推进:

傻里傻气的朱尔旦路上碰到美貌如画的小曼,念念不忘;

白扬因白日争执而被构陷为洪秀才之死的凶手;

心知其中缘由的朱尔旦去帮忙其脱罪......

而这第二集,则是在朱尔旦来到衙门前敲响鸣冤鼓的一幕结束的。

片尾曲升起的时候,电视前的不少观众,是不约而同的“哎呀”了一声,还没看过瘾呢,怎么又结束了呀!

其实,说起两集的片长,即便去掉片头和片尾,合并起来也是有九十分钟的时间,也不短了。而对于一个只有七八集长度的单元剧而言,两集播放完后,往往就是三点五分之一的结束。

但对于投入进去的观众而言,显然就有些不够看。尤其剪辑老师还是使出了断章**,这让观众们而言在这第二集播完后的疑惑是不减反增,比如:

这场含冤官司会怎么庭审?

这换心之后的朱尔旦会为善,还是为恶?

总感觉在鸣冤鼓后的朱尔旦,似乎是变了一张脸?

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为今晚观看了这部剧的粤省观众心里想要知道的疑惑。

但如同那一句话:预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反正今晚是莫得了。

电子厂边的小食馆里,老板娘起身将一排排桌上的碗碟收拾进洗碗池,而腹中满足的食客们,则是并肩离开小店。离开前,还顺嘴问了一句今晚这播的是啥。

与此同时。

这千家万户里,坐在电视前的家庭观众们,是等到好听的片尾曲结束后,才吱嘎的推开座椅起身,该去洗碗擦桌的洗碗擦桌,要么就是去到外面对着墙角释放着稀里哗啦......

整个两集播放从开始到结束,作为最后一个单元剧亮相的林意,在首播之日里自然是莫得一个镜头。

不过,林意是以另外一个方式出现。就在片末结束时的片尾曲谢幕时,编剧团里,赫然是出现了他的名字。另外,还挂着音乐总监的头衔,也是单独占了一行。

这年头,电视台的栏目安排没有那么密集,也不会跳过片头片尾,谢巧琴看到后,就举着手机对着屏幕咔嚓赶紧拍。

林意正坐在沙发上,手机嗡嗡响了一下,拿起一看,是另一端刚看完两集的冷泠姑娘,第一时间发来的QQ:“你上电视了!我片末看到你的名儿。”

发完,冷姑娘又觉得这话好像不太合适,有种“扑街镜头少”的鄙视感。

正当准备发个什么解释话语的时候,就收到林意的回复:“上啥电视啊,就一个名儿,都没轮到我呢。”

冷泠重新编辑道:“可你还编了剧,搞了音乐呐!”

冷姑娘很惊讶,她只是知道林意在这部《新聊斋》里有出演,所以才会看的来着。没想到今儿看到谢幕,陡然发现师哥在里面参与的项目是挺多。

林意就回复:“兼个职呗。”

嗝——

冷姑娘见着,端着手机是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嗝,就好轻飘飘又无情打击的样子。

谁不想能这样兼职呀。

有这些手艺儿,还怕在圈子里混不开么?

正撇嘴师哥用最轻飘飘的话说做最无情打击的时候,手机上QQ上,又收到最新消息:“五号新生开学,我迎新,到了学校门口,吱一声哈。”

冷姑娘见着,嘴角轻轻扬起,手机小小屏幕反射出的光,掩盖不住这一刻的快乐......

这网聊之际,完成陪同观看的首播仪式之后,助理孙泞起身,瞅着林意在手机屏幕上不停的摁着键盘,遂问:“林哥,聊什么呐?”

林意答:“准备回学校了。”

孙泞惊讶:“这么早呀。”

林意点头:“马上也要开学了,这边剧宣也告一段落,暂时也没啥事儿。”

孙助理嗯了一声:“行,那我回去了,公司这边有事儿我再联系林哥你。”

林意做了一个OK的手势。

他是第二天启程踏上回京火车的,而就在他启程出发的这个早上,粤省地域范围内的纸媒开始大量的这般报道:

“唐人《新聊斋》首播,脱胎古典新创新。”

“大汉天子出演痴情郎,港岛吴景源内陆第一作。”

“旋律惊艳志异,旋律表达的聊斋真谛。”

“锁定珠江频道黄金档,每晚两集后,还有主创团队的台前幕后……”

在网络时代还没有在剧宣层面站到潮头的年代,纸媒、杂志、小册子,就是观众在街头巷尾接触到的主要渠道。为此,唐人公司针对粤省地域范围内,公关了不少通稿。否则也不会让一大早刊印发行的地方报纸一些板块上,出现了不少针对于《新聊斋》首播的新闻。

而在粤省,普遍是有喝早餐茶的喜欢。

在这《新聊斋》的第一个单元剧《陆判》在珠江频道首播后的第二天早上,照茶馆如往常一样的开门迎客。

照例有几个常客,晃悠悠的进门,点了份油茶,吃着早餐茶之际,摊开报纸。

早上清聊间,就听一个人读道:“新聊斋首播第二集收视率破六,创造年度最佳开局!”

旁边街坊邻里就接过话头:“你也看了昨晚放的《聊斋》?”

读报的大爷乐了:“当然了,怎么着,你不是晚上补渔网白天要出海么?也有时间看电视的?”

“这不劳逸结合么,跟着我家小孙女后面看的,还别说,怪好看。”

“屁!天气预报说要有台风刮过来了,可不能出海!他肯定这才有时间跟咱坐在这儿喝茶。”

“哈哈哈,我也跟着家里小辈后面看的。”

“没想到李利群还能饰演陆判,没想到。”

“我觉得改编得有些瞎扯,这不是咱们认识里的陆判印象。”

“是啊,陆判哪能还是个喜欢打赌的。不过,那片头曲倒是让我吓得一哆嗦。”

早茶的馆里,几个食客交流得挺乐呵,是一边喝着油茶,一边谈着昨晚看的、报纸上报道的这部聊斋新剧。

大人们在谈他们印象里的聊斋,印象里的那些熟悉演员,而年轻小辈,则是关注着小生黄骁明的颜,以及胡珂学姐的小清新。聊斋的话题,就这么从这一早上开始,慢慢成为早茶桌上的谈资,在这粤省的街头巷尾之间,成为一个话题。

坐在火车上的林意,是从孙泞发来的消息里,得知了《新聊斋》的首播收视率。

孙泞发来的消息里还说:公司很乐呵。

因为,按照粤省台汇报来的数据,《新聊斋》的首播第二集,是超出了过去播映的、由张伟建吴君茹联袂饰演的《功夫足球》五个收视点。

火车卧铺上的林意,就挺是讶然:没有想到一部系列剧,在一个地方频道,还能创下如此不错的收视?

跟林意发出同样感慨的,还有诸多业内人士们。

本来,几个影视业内的公司对于一个定档在地方卫视频道的电视剧,是相对于没有那么关注的。

结果,从粤省这个地方台汇报出来的数据,却是让人惊讶。

诚然这样的收视数据只是局限在省域覆盖范围内的地方,分母相对而言就较小,要是在上星卫视去播放,分母扩展到全国,应该会被稀释。但扩展到全国的话,收视群体也会相对应的扩大,到时候能做出怎样的收视成绩,还真不好说!

这种收视情况下,第二天,上映的单元剧《陆判》第三、四集播放前,自是吸引来自于业内的关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