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果然就是否极泰来和乐极生悲相互转化的。
李卫国刚刚推倒苏三娘,享受齐人之福时,京城便传来了消息,朝廷下旨调他为直隶总督,辅助增格林沁统率京畿军队抵御英法联军即将的军事入侵,即刻启程前往京城述职。
在外人看来,直隶总督乃是天下九大总督之首,地位尊崇无比,都以为是皇帝给李卫国的恩赏。
但李卫国却知道,这是明升暗降,调虎离山。如果让他统率京畿军队抵御英法联军的入侵,那还说明咸丰是真想用他抵挡敌人。可咸丰却让他辅助增格林沁,这个意思就说明咸丰要对他下手了。
沪军集幕府成员迅速聚集,开始商议对策。
他们各个义愤填膺,大骂咸丰卸磨杀驴不仁不义。
只是他们的表情并没有实际中的那么愤怒,反而是高兴甚至是兴奋,因为这正是一个绝佳的造反机会。
“主上正好可以借口对付英法联军,名正言顺的带上四镇兵马,到达直隶后先解除增格林沁的兵权,再汇合第四镇,以五镇兵马足以彻底消灭英法联军,然后携大胜之威褫夺京城,横扫天下指日可待。”
“增格林沁恐怕不好对付,他手中三十多万满蒙八旗,兵权不是那么容易夺取的,再说就算夺取了他的兵权,满蒙八旗也不可能听一个汉族官员的调遣。”
“没错。况且增格林沁是主帅,大人只能去他的军营拜见他而不是他来大人的军营拜见大人,这样一来。夺取兵权之行动只能在增格林沁的大营中,很难成功。”
众人纷纷提出对策,李卫国只是默默的听着,自己心中也在盘算着。
这时,吴庸在综合众人的建议后说道:“我想大人现在什么都不用做,只管等着就行了。只要京畿战事打起来,增格林沁定然不是英法联军的对手。借英法联军之手灭三十万满蒙军队即可。”
李卫国点点头,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建议。跟他心中所想基本吻合。满蒙奴役汉族几百年,也该让他们付出代价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三十万满蒙军队将来也是沪军的敌人,若能借英法联军之手消灭他们。也是一件好事。
“以不变应万变,只需带兵北上就可以了!”
“不过李鸿章会允许沪军过境吗?”
“他不允许我们就打过去,正好有借口夺取安徽和苏北,彻底将两江四省掌控在手!”
李卫国作为两江总督,名义上辖下两江四省,但实际只掌控江南一省,江北、安徽两省在李鸿章手里,江西在太平天国手里。所以如果有个借口对李鸿章开战,顺便收回江北和安徽两省。也是不错的选择。
只是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要一步一步的做,眼下当务之急可不是跟李鸿章开战。
“他应该不会阻拦。毕竟我名义上还是他的上司!”
李卫国毕竟是两江总督,而李鸿章只不过是安徽巡抚,名义上还归李卫国管,沪军打着两江的旗号过境,量李鸿章的淮军也不敢挑衅。”
陈静南顿时想通了,赞叹道:“主上英明,我们的侦察兵的确发现了僧格林沁集中了五六万骑兵部队,的确有很大可能性采用骑兵破袭战术。”
李卫国微微一笑,突然问道:“你说消息是从僧格林沁的大营内用弓箭射出来的?可有落款名字?”
陈静南回答道:“确实有落款,不过很奇怪,只写了‘零零七’三个数字,这个名字从未听过!”
李卫国先是一愣,旋即露出了笑容。
“你当然没听过了!不过这的确是我们的人传出的消息,可以完全相信!”
“我们的人?”陈静南惊讶无比道:“能够获得僧格林沁关于决战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的部署情况,这等情报,说明他至少是增格林沁集团的高层核心人员,否则绝无可能得到这种情报!到底是何方神圣?属下竟然从未听说过此人!他应该不是籍籍无名之辈!”
李卫国笑了,笑得很灿烂。
零零七,这是个代号,只有李卫国一个人知道,属于中华神盾局最初成立时,第一批成员的代号。
从零到一百号,一共一百零一人,李卫国是零号,其他人从一号到一百号,都是李卫国亲自培训的特工人员,他们早早的就开始执行潜伏任务,没想到这个时候七号竟然主动给沪军传递了情报。
当初李卫国有交代,除非启动唤醒程序,否则每一个潜伏人员都不得主动跟李卫国联系。七号肯定记得这一条规矩,所以他用了零零七进行替代,但李卫国还是一眼就看出来零零七就是七号,因为当初把七号给这个人的时候,李卫国就跟他讲了一个零零七的故事。
“你知道为什么中华神盾局特工们的编号只从一百零一开始,前面一百个号为何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李卫国这么一提,陈静南顿时想起了这个奇怪一点,于是明悟道:“的确没有见过前一百号的特工,莫非他们是存在的?”
“除我之外,你是第二个知道这个的人!”李卫国微笑着点点头。
陈静南一脸震惊,震惊李卫国的手段,同时也心中高兴,作为第二个知道这个秘密的人,他无疑得到了李卫国的真正信任。
“多谢主上信任!”陈静南激动的行一大礼。
李卫国坦然受之,说道:“他们很早就已经出去执行潜伏任务了,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刻,他们才会被唤醒。”
陈静南试探着问道:“不知道有没有成功潜伏到曾国藩和李鸿章身边的?”
“我也不知道!他们改名换姓,只会出现在你想象不到的地方!”李卫国微笑着说道,他的确不知道那一百名特工都在哪里,甚至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活着。
不过,在陈静南看来,他突然发现李卫国高深莫测了,这是一种帝王智慧,令他无比的高兴,但也更加畏惧了。
伴君如伴虎,陈静南觉得他自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了,尽管这一天来得太突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