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总督府,李鸿章得知曾国藩之死,只是长叹一声。
这几年湘军和淮军的隔阂,已经令他们的师生关系被冲淡了许多。
一代豪杰曾国藩的陨落,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同情,因为大清帝国的统治根深蒂固,尽管不是东西,但老百姓依然相信朝廷多一些。
既然朝廷说曾国藩图谋叛乱,那老百姓就当是真的了,纷纷口诛笔伐。
“可惜了!死无对证!”
周馥也跟着叹息一声,却是话中有深意。
李鸿章问道:“怎么?你觉得这当中有问题?”
周馥回答道:“王爷,楚王造反有些蹊跷。臣以为楚王造反太过突然,之前毫无映照。且楚王一直以诚信示人,既然答应摄政王服从朝廷,永不反叛,甚至还劝说燕王殿下也效忠朝廷,断无背信弃义之理。而一场高强度战斗下来,子弹消耗上百万发,以前跟太平军打仗时没有体会太深,可是后来得知淞沪会战期间沪军消耗了六百万发子弹和十万发炮弹才消灭十几万英法联军,这才让李鸿章明白什么是现代战争。
奕欣道:“本王刚刚跟洋人借款,购买了三万支火枪、四十门火炮、五万斤弹子和五万箱吙药,不知可用多久?”
李卫国苦笑道:“摄政王莫非不知道淞沪会战中李卫国的沪军消耗了多少武器和弹药?”
见奕欣摇头,李鸿章想想也对,那些事情本就是机密,他自己得知也是因为潜伏在吴军当中的间谍报告,料想奕欣也在吴军当中安插了眼线,估计级别不够所以不知道罢了。
想到这里,李鸿章道:“要想跟李卫国抗衡,我们至少要囤积五十万支火枪、两千门火炮、五百万近弹子和五百万箱吙药,没有这个家底,我们打不过。”
奕欣嘴巴张的老大,这尼玛也太夸张了吧,这么多军火,得上亿两银子,哦不现在用的都是人民币了,那也得两三千万啊,上哪筹措去啊?
奕欣苦逼了,李鸿章却是神秘一笑,说道:“摄政王莫非忘了借师助剿了?”
奕欣反问道:“你的意思是借洋人来对付李卫国?”
李鸿章点头道:“英法两国上次败给了李卫国,在淞沪惨败,损失十几万军队,他们能甘心吗?”
奕欣皱眉道:“可我们若借洋人大军来对付李卫国,天下人如何看我们?这是卖国啊!况且洋人亡我大清之心一直不死,我们如何能引火烧身?”
李鸿章翻白眼,暗想:借师助剿是你提出来的,现在却说卖国了,真是即当表子又立牌坊,好人都特么让你当了。
“洋人毕竟是洋人,永远统治不了大清,可如果李卫国赢了,那就彻底没有大清了。摄政王可要三思啊!”
饮鸩止渴,但还有别的办法吗?
答案是否定的!
显然奕欣不会相信李卫国会当个好孩子不造反。
见奕欣犹豫,李鸿章道:“不必担心洋兵,只许足够利益给他们,让他们跟李卫国死磕,不论是李卫国灭了洋人,还是洋人灭了李卫国,最终他们都将筋疲力尽,那时候我们出兵扫平李卫国和洋人,到时候洋人惨败,我们还可以反悔的,洋人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奕欣歪着脑袋看着李鸿章,心想:骗鬼吧,洋人会那么好糊弄?怎么看李鸿章都不像好鸟,似乎在算计着什么。
“也罢,燕王您现在是北洋大臣,就由你出面跟洋人谈,借师助剿,可以许给他们好处,一切全有燕王决断。”
李鸿章一听,心中顿时暗骂:你大爷的,老子可不想背黑锅。
“这个,还是摄政王出面更有说服力!”
奕欣算是明白了,感情李鸿章也在算计着他。
你大爷的!
两只老狐狸顿时一起瞪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