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伪钞帝国 > 第527章 调整策略,扶植傀儡

伪钞帝国 第527章 调整策略,扶植傀儡

作者:巡洋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06 02:16:16 来源:小说旗

麦克阿瑟渐渐淡出公众视野,就这样被历史淹没了,还没有来得及展示他的才华和抱负。

巴顿和马歇尔虽然跟麦克阿瑟关系很好,准备追随麦克阿瑟干一番大事业,但他们毕竟跟在麦克阿瑟身边没多久,归属感不强,很快在民主派其他将领们的压力下,乖乖的交出了兵权,然后接受民主派的思想洗礼,合格后才会有机会重新领兵。

克利夫兰也仅仅是哀悼一些麦克阿瑟而已,大肆赞美了麦克阿瑟对民主派的帮助,不过是为了安抚麦克阿瑟手下的二十万美军罢了,随着对这些美军的整编完成,就不再提麦克阿瑟了。

在西京长安,克利夫兰如愿以偿的见到了中华帝国皇帝李卫国,二人的会面,令中美战争进入了新时期。

此时已经进入了1895年秋天,中华帝**在三个月内,占领了大半个美利坚,把罗斯福赶到了美国西部的贫瘠山区和沙漠区域。美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农业地区,除了克利夫兰的民主派军队控制的诺福克地区之外,都已经被中华帝**事占领了。

但是问题也来了,中华帝**队的战线太长,尽管有充足的兵源和人口优势,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中华帝国的军队多,可是国土面积也大得多,两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到处都要设防,再加上同英美俄开战,边境屯集重兵,兵力也是吃紧,国防开支浩大,财政也是吃紧。

中华帝国人口众多,接近五亿人口了,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移民去美洲,中华人都是念故乡的,谁愿意背井离乡?

历史上但凡华人移民海外,不是因为他们愿意去,而是生活所迫,政治所迫,不得不去。如今的中华帝国,经济发达,政治清明,乃是全世界各国人都向往的人间圣地。

这就好比另一个时空的超级美国一样,有几个美国人愿意移民到其他国家生活的?

情同此理,如今的中华人,没几个愿意移民到别国的。

这样一来,800多万平方公里的美利坚,又是一个澳洲那么大的地盘,中华帝国至少要移民1000万,才能统治拥有8000万人口的美国。移民两个亿,才能彻底把美洲变成中华帝国的华裔乐园。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在中华人都不愿意移民的情况下,就好比另一个时空的超级美国一样,美国总统要求1000万美国人移民海外,结果必然是总统被罢免,甚至造成大暴乱。

当然,如今中华帝国国民的素质比美国人强,他们不会去罢免皇帝李卫国,暴乱未必会发生,但作为有人情味的国度,只要一千万人一起向皇帝请愿,李卫国必然要取消大规模移民政策了。

想要统治美国,彻底征服美国,李卫国不得不改变战争策略,暂时不以攻占美国为目标,而是走高端路线,以美治美,充当幕后老板。

以美治美,即以美国人自己来治理美国。

当老板的从来不会自己去干活,也不用学会专业知识,只要会用人就行了。

李卫国给自己算了一笔账,如果中华帝国占领下的美国,首先就会遭到美利坚民族的激烈反抗,就像当年的澳洲一样,跟中华帝国对抗了许多年才结束。澳洲人口少,但美国不同,接近一亿的庞大人口数字,文化、科技和民族认同感都远超澳洲人,想要向征服澳洲那样征服美国,不是那么容易的。

大国陷阱,后世的越战、阿富汗战争,把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拖下水一个淹死了,另一个及时撤军活了下来,却也伤筋动骨了。

如今的美国可比阿富汗和越南强悍多了,李卫国不允许中华帝国也陷入战争泥潭之中,因此速战速决是第一前提。

可惜罗斯福还有一百多万美军藏到了美国西部大山和沙漠之中,中华帝**队的坦克还无法适应山区和沙漠作战,美军藏在树林里,飞机也排不上用场。

另外,美国西部地区的交通远不如东部发达。

在东部战场上,中华帝**队凭借飞机、坦克和重炮,再加上美国东部发达的公路和铁路交通网,执行闪电战术的效果非常好,短短半年时间就占领了美国中东部发达地区,可是西部地区的交通网就差了很多,注定短时间内无法消灭罗斯福军事集团了。

因此,李卫国处于种种因素综合考虑过后,决定采取以美制美战术,让中华帝**队躲在幕后,让克利夫兰政府冲在前面,去跟罗斯福政府死磕。

这样一来,中华帝国就会渔翁得利,削弱美利坚民族的气运,为彻底征服美利坚打下基础。

从一开始,李卫国就扶植克利夫兰的民主派流亡政府,到今天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中华帝**队占领的美国土地,将成立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以克利夫兰为总统,成立新的美国国防军。

让克利夫兰的合众军去攻打罗斯福的联盟军,等于再次把美利坚拉人分裂局面,一个分裂的美利坚,才符合中华帝国的核心国家利益。

当然,这一次李卫国要发狠了,他不会在允许出现一个敢背叛中华帝国的格兰特独裁政府。

让民主派的美军和共和派的美军厮杀,越惨烈越好,死的美国人越多,美利坚的国运消耗的就越严重。

李卫国向克利夫兰传达了他的态度后,克利夫兰在思考之后,决定接受,但具体条件,将由克利夫兰政府高官和中华帝国总理大臣、六部官员会谈。

为了打消克利夫兰的疑虑,也为了安抚美利坚国民,中华帝国内阁奉李卫国旨意,没有提出太过苛刻的要求。

建元3995年11月6日,公元1895年12月8日,中华帝国同美利坚合众国临时政府在大京都武汉缔结停战协定,于公元1896年1月1日起实行。

根据双方协定,美利坚合众国退出协约国集团,跟中华帝国一道共同反对协约国集团。

自协定生效后,美利坚合众国临时政府将代表美利坚唯一合法政府向协约国集团宣战,并跟同盟国各成员国定力盟约。

中美停战两年后,中华帝**队将陆续分批撤出美利坚。

在战争期间,中华帝**队在美利坚的一切费用,包括驻地、军事物资补给、战斗损耗、伤亡抚恤、军费支出等,均有中华帝国兵部提供,由美利坚合众国财政部支付费用。

中华帝国在美利坚开发资源享有最高优先权等。

这些条件并不算太苛刻,克利夫兰政府完全可以接受,也可以跟美利坚人民解释。

毕竟美利坚人民都很清楚,现在是中华帝国强,美利坚弱,弱肉强食,无可厚非。

不过,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目前中美只是签署了停战协定,并不是真正的缔结和平条约。

对此,附件中有规定,在适当的适合,中美将签署和平条约。

而和平条约的内容,显然不可能对美利坚有利,至少有一件事是美利坚必须要付出的巨大代价,那就是美军偷袭珍珠港,中华帝国是一定要追讨赔款的,这笔赔款,决计是一个天文数字。

克利夫兰很清楚他将来要面对什么,不过好在眼前这一关算是应付过去了,民主派重新执政,哪怕只是在中华帝国的帮助下,在某些美国人眼中这就是卖国和傀儡政权,但克利夫兰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他会让美利坚人重新站起来的。

只有少数美国人在骂克利夫兰卖国,大部分美国人都支持克利夫兰,他们很清楚目前的局势。

同时,这也跟摩根财团和一批民主派大财团们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财团此前遭受格兰特和共和派的屠杀和抢掠,对如今的罗斯福政权恨之入骨,所以他们义无反顾的支持克利夫兰新政府,并出任政府要职,他们本来就有很强的影响力,影响很多美国人拥护新政府。

公元1896年2月1日,经过一个月的筹备,克利夫兰入住华盛顿白宫,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二十二任总统,彻底恢复第一次美国内战(1861年)前的国旗、国徽、国歌等标志**物。

时至今日,美利坚已经经历了1861内战和1881内战两场大规模内战,每一次内战都让美利坚的经济和社会倒退,如今克利夫兰政府成立,重新恢复了美利坚合众国,但罗斯福政府依然存在,所以等于第三次美国内战的开始。

中华帝**队在正面战场上,已经基本上停止了对罗斯福政府军的大规模攻势,这是因为中华帝国的飞机和坦克,大部分都调往亚洲战场、欧洲战场和非洲战场了。

这也是李卫国修改对美利坚的作战策略的原因之一,自从中华帝国打赢了纽约会战,坦克登上历史舞台,欧洲协约国便开始研制坦克和克制坦克的反坦克武器,同盟国集团则向中华帝国采购坦克。

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瞬间打破了欧洲战场上的僵持,协约国和同盟国相互厮杀,战况更加惨烈,但整体上同盟国占据了上峰。

尤其是随着华盛顿会战的结束,中华帝国再次取得辉煌大胜,战斗机登上历史舞台,又让欧洲各国看到了新的战争格局。

同样,协约国集团纷纷在他们的飞机上面安装武器系统,而同盟国集团也一边自己设计战斗机,一边向中华帝国采购f16战斗机。

飞机和坦克本来就是李卫国打算用在世界大战的杀手锏武器,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么早的就投入了使用,并且拉动了全球历史进程,让全世界提前进入了坦克和飞机时代。

欧洲战场的变化很大,坦克突破了传统的堑壕战限制,尤其是德意志帝国,有了从中华帝国购买的大批t23改型坦克,迅速突破了凡尔登防线。

尽管英法联军及时装备了克制t23坦克的反坦克枪,摧毁了很多德军坦克,但最终还是被德军攻入了巴黎。

巴黎会战打得非常残酷,英法联军投入总兵力超过150万人,德军投入130万人,双方的战斗之激烈,不亚于历史上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

在巴黎市区内,楼房等砖石建筑成为了反坦克武器的最佳试验点,英法联军快速装备各种大口径反坦克步枪,从25毫米渐渐增加到47毫米,实际上已经具备反坦克炮的雏形了,德军装备的t23改型坦克装甲终于挡不住穿甲弹的攻击。尤其英法联军躲在楼房内,让德军防不胜防,导致坦克大量被摧毁,迟滞了德军的攻势。

双方几乎是一条街一条街的反复争夺,最激烈的中华大街上,双方反复争夺了一百多次,历时两个半月,死伤超过十万人,最终还是被德军占领了。

这是因为,德军总参谋部紧急向中华帝国采购了200架f16战斗机投入巴黎会战,而英法联军虽然也在各自的飞机上面临时安装了重机枪,但因为无法处理螺旋桨和机枪之间的协调问题,导致在战斗中很难摧毁德军飞机,同时子弹经常打断螺旋桨叶片,也导致英法联军的战斗机损失惨重,几十次空战下来,英法联军的战斗机都打光了。

虽然德军损失也不小,但最后还是夺取制空权,开始配合德军坦克进攻巴黎,英法联军遭到德军战斗机的机枪扫射,每天都伤亡惨重,白天几乎是被一边倒的屠杀,阵地转眼间就丢了,只有到了夜里才偷袭德军夺回阵地,但整体上德军白天夺取三条街,英法联军晚上最多只能抢回来两条街。

一个月后,巴黎沦陷,英法联军丢下四十多万具尸体,狼狈退出巴黎。

法皇拿破仑四世被迫迁都到波尔多,整个法国上空蒙上了一层阴影,一时间全世界都在唱衰协约国集团,猜测同盟国集团将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不过,这并不是李卫国希望看到的结果,他希望欧洲各国的军事实力相当,然后长久的相互消耗下去,从而让整个西方世界不断被削弱,而不是现在这种情况德意志帝国一家独大。

“是时候遏制德意志帝国了!”

看到欧洲的战报,李卫国微微一笑,各种坏水涌上心头,一个个坑德国的计划陆续浮现在脑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