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巴卡星,米利达蒂斯大陆,蛮荒平原。
一场恶战刚刚结束,广袤的平原上到处都是正在冷却凝固的岩浆,或大或小,有的是硅魅战士的尸体,有的是被击毁的战机与飞船。还有很多人类战士,大多都在忙着抢救受伤的同伴,还有一些在清扫战场。空中,两艘小型战舰正在收治伤员,还有几艘小型战舰在附近徘徊警戒。
他们是战士,却不是军人,是殖民星系的民间武装力量。
硝烟弥漫下,这颗原本天堂般的星球早已变得面目全非。
“南巴卡”这个名字来源于最先来到这里,并且在此定居的巴卡人。四千多年前,巴卡人是北四区最强大的文明之一,曾经拥有北四区最强的军事与经济实力,其本土就是这个双子恒星系。
因为主序星的质量更大,所以南巴卡星系是这个双子恒星系的中心,南巴卡星就是巴卡人的家园。
可惜的是,在三千多年前的第二次格林尼治战争中,巴卡人就灭亡了。
只是,巴卡人是怎么灭亡的,没人说得清楚。虽然按照银河系联盟的官方史料,巴卡人是在第二次格林尼治战争中被硅魅联盟攻灭,但是在那场战争中,银河系联盟遭受的损失并不惨重,硅魅大军只是越过了格林尼治防线,并没深入南阿尔法星系腹地,而南巴卡星系在北四区的南面,离格林尼治陨石带数百光年。在银河系联盟发动反击之前,硅魅大军还没有推进到南巴卡星系附近。在巴卡人灭亡之后,克里特人建立起辉煌的商业文明,并且成了南巴卡星系的统治者。只不过,克里特人也没长久。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战争之后。南巴卡星系成为了人类联邦的殖民星系。得益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南巴卡星系,特别是南巴卡星成为人类联邦下去内最出名的旅游胜地。在这次战争爆发前。南巴卡星的居民超过二十亿,而且以游客为主。
当然。都是有钱人。
单纯以自然环境来说,南巴卡星肯定是北阿尔法星系最好的行星。
在接管南巴卡星之后,人类联邦打算为其更名,为此还向民众征集名字。只是,在银河系联盟议会做出裁决,即人类联邦只有北四区的管辖权,并不拥有竹签之后,联邦当局才放弃为南巴卡星更名的念头。
随后。攻打一颗只有五个军团驻守的殖民星球,也确实没有必要动用主力军团。也许在硅魅大军的统帅看来,只要硅魅大军到达,南巴卡星的驻军就会闻风而逃。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克里特星沦陷后,南巴卡星的驻军就吓破了胆,出现了大量逃兵,即便是驻军司令也在不久之后以返回家园星系为名,悄悄逃离南巴卡星。硅魅军团杀到的时候,留在南巴卡星上的联邦军人不到一万,而且早已是人心惶惶。
驻军有军用飞船,还掌握着航线,逃走不是问题。对那些有私人飞船的富豪来说,离开南巴卡星也不是问题。可是对南巴卡星的大多数居民而言,根本没有逃走的办法,只能留下来抵抗。
当然,留下来的,还有一些不愿意逃亡,也不愿意认命的富豪。
这其中就有玉家。
南巴卡星系距离克里特星系不到十光年,虽然没在航线上,但是离西部大区很近,而且环境适宜,所以长久以来,南巴卡星都是玉家面向西部大区的前进基地,负责经营西部大区的总部就设在这里。
负责经营的是玉阳,一个很有抱负的年轻人。
在他的组织下,不但玉家的人马全都动员了起来,还有很多富豪留了下来,并且把自己的私人保镖编入了民兵,由玉家统一指挥。此外,玉阳还动用一切能够想到的办法,为这支民间武装搞来足够多的武器装备,其中很多就来自驻军的仓库。在逃走的时候,驻军没带走全部武器装备。
兵力不是很多,也就十几万,不过他们比敌人更加了解南巴卡星。
更重要的是,南巴卡星上的每一座岛屿,每一座庄园都是牢固的堡垒,除非敌人动用毁灭性的打击力量,不然就很难攻破这些堡垒,至少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并且花费大量时间。
在玉阳的统帅下,这支民间武装力量坚持了数个月,顶住了硅魅大军的数十次进攻。
虽然损失惨重,最初加入的十多万名战士中,只有不到两万人还在战斗,阵亡人数超过了七万,但是硅魅大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至少有十个军团因为伤亡过大失去作战能力。关键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军心,也让那些无法逃走,被迫留下的居民看到了希望。结果就是,在经过了数个月的战斗之后,兵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由当初的十多万增加到近百万。虽然大部分都是新兵,其实就是拿起武器的平民,但是这支队伍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只是,这种情况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
虽然南巴卡星并不是很重要,对整个战局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久攻不下,硅魅大军的统帅早已恼羞成怒。更重要的是,硅魅大军正在为出兵西部大区做准备,而在此之前肯定得平定后方。南巴卡星系离克里特星系只有十光年,就算当地的民间武装没有能力攻击克里特星系,也会袭击前往克里特星系的运输飞船,威胁到硅魅大军的补给线,从而对进军西部大区的行动产生影响。
可以说,只要硅魅大军派来主力军团,攻占南巴卡星就不是什么问题。
再说了,硅魅大军甚至不需要攻占南巴卡星,只需要摧毁这颗行星,甚至是整个恒星系就能消除后患。
玉阳非常清楚,他们坚持不了多久。只是,南巴卡星早已被硅魅舰队封锁,他们又没有战舰。就算能够突围,也无法带走所有居民。玉阳能做的,只是尽量坚持,刚刚的那场战斗让他的坚持有了收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