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的统帅被擒,杨屹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在返回途中就给玉阳下了命令,让守卫防线的十个军团发动反击。就算兵力有限,无法一鼓作气歼灭所有登陆的硅魅军团,也能干掉军营外的敌人。为了保险起见,加上硅魅舰队就在大气层外面,随时会派来援军,所以杨屹留下了十个军团继续守卫防线。
杨屹回到司令部的时候,反击已经开始。
战斗打得很顺利,玉阳按照杨屹的吩咐只派出十个军团,不过把所有的重型坦克都集中了起来。在四百辆重型坦克面前,硅魅军团的防线显得脆弱不堪。只不过,十个军团确实少了一点。关键是,十个军团的官兵没有多少实战经验,之前没打过反击战。如果不是敌人已经丧失斗志,十个人类军团不但不可能轻易突破硅魅军团的防线,甚至会在进攻失利之后遭到敌人反击,从而遭受惨重损失。其实,就算硅魅战士已经丧失了战斗下去的信心,也没举手投降。少数幸存下来的战将把身边的硅魅战士组织起来,跟人类军团做殊死战斗。更多的硅魅战士被打散,不过没有投降,而是战斗到了最后一刻。虽然人类军团遭受的损失微乎其微,但是歼灭足足二十个军团的硅魅战士肯定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激烈的战斗还在进行,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玉阳已经做了安排,让留守防线的十个军团做好了战斗准备。此外,杰克逊在回到司令部之后,也从预备队里挑选出了十个战斗力最强的军团,随时准备开赴战场协助前线军团歼灭敌人。再说了,如果有必要,沈诚闻随时可以率领特侦大队投入战斗。还有俄蒂丝的女武士卫队。
歼灭二十个硅魅军团没有什么悬念,需要的只是时间。
对那些首次参加大规模正规战争的人类军团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让官兵们面对面的跟硅魅战士交战,不但能获得宝贵的实战经验。还能获得信心。当再次遇到硅魅战士的时候,也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考虑到这些,杨屹没有干预军营外的战斗。
此时,其他三座军营已经发来战报。
显然,在这种完全靠兵力决定胜负的战斗中,第二战区的援军根本占不到便宜,更别说取得胜利。
更要命的是,在另外三块大陆上的战斗暂时消停下来的时候,东方大陆上的战斗并没结束。硅魅大军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不顾一切的发起进攻。虽然第二战区的援军拼死战斗,也只是暂时稳住了阵地。按照詹姆斯提交的战报,第二战区派来的军团全都投入战斗,而且动用了预备队。如果敌人继续增兵,而杨屹又没有派援军过去,那么当硅魅大军的生力军投入战斗后,军营必然会沦陷。詹姆斯说的是慷慨激昂,他已经做好了跟军营同存亡的准备,而且第二战区的官兵全都会坚持到最后一刻。只不过,如果东方大陆沦陷,那么相邻的两块大陆也会遭到攻击。
显然,詹姆斯需要的就是援军。
再说了,如果杨屹没有派援军过去,第二战区援军守卫的军营沦陷,至少像詹姆斯这样的高级将领不会逃跑,因为统帅临阵脱逃是死罪,还会遗臭万年。如果詹姆斯战死了,自然不会由他来承担责任。说白了,也没人会去找一个英勇战死的将军问责,只是由此导致的后果得由眼他们来承担。
正是有了这样的判断,詹姆斯才以这种方式提出让杨屹派军前去支援。
也许,在詹姆斯看来,杨屹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因为东方大陆紧挨着杨屹所在的南方大陆。在东方大陆沦陷之后,杨屹仍然得分兵去应付从东方大陆杀来的敌人,并不会因为没有去救援第二战区的援军而节约兵力。相反,如果能够协助第二战区的援军守住军营,反到能节约不少兵力。
在杨屹考虑是否派兵支援詹姆斯的时候,杰克逊赶了过来。
他已经审问了杨屹抓获的那个战王,只是没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只是证明了沈诚闻之前审问另外一位战王获得的情报。这就是,库图姆没在这里,指挥作战的是一个与库图姆有血缘关系的战王。此外,现在登陆烽火星的只是硅魅大军的一小部分,在硅魅舰队里,至少还有数千个军团。
也就是说,烽火星上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在支援第二战区援军的问题上,杰克逊持保守态度,即还没有到派兵去东方大陆的最佳时机。
其实,杨屹也这么认为,不然不会跟杰克逊商量。
随后,杨屹征求了沈诚闻与玉阳的意见,两人也一样,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没有理由因为詹姆斯的一份战报动用战略预备队。
做出决定之后,杨屹就让玉阳给詹姆斯发去消息。
当然,杨屹没有直接拒绝詹姆斯的请求,只是提到需要一些时间组织预备队,而且南方大陆上的战斗还没结束,至少要在击溃敌人之后才能把预备队组织起来,也才有机会让预备队顺利到达东方大陆。说得简单一点,不管有多大的问题,詹姆斯必须坚持下去,坚持到杨屹派遣的预备队到达。
也就在这个时候,军营外面的战斗宣告结束。
在经过了数个小时的艰苦战斗之后,十个人类军团终于扫荡了敌人的阵地,全歼了二十个硅魅军团。因为没有战王指挥,战将又无权下令撤退,所以二十个硅魅军团中没有一个硅魅战士逃跑。
只不过,这只是一场战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