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刺芒 > 第272章 《刺芒》的前世今生(上)

刺芒 第272章 《刺芒》的前世今生(上)

作者:亲亲雪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05:55: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1992年,舒云开大学毕业了,他和好朋友一起创办的《刺芒》也正式创刊了。在他毕业前夕,《刺芒》首刊就卖出了两千册,这个成绩还是很亮眼的。舒云开自信满满,就算读了研究生,他一样能经营好《刺芒》,让它大放异彩。

毕业照上的舒云开自信飞扬,双目炯炯有神,是最耀眼的毕业生。更让人羡慕的是,他的女朋友带着一束花过来看他,还带给他一张唱片:“是我的毕业作品,导师说,虽然我弹的是舒伯特的曲子,但是散发着一股甜美的气息,一听就是热恋中的人弹的。”

舒云开接过她的礼物,开心地说道:“祝贺你啊,你也出唱片了!”

“这张唱片里面收录了十二首曲子,但是估计没有人买吧!这年头,谁还听古典音乐啊?更何况我又不是什么名家。我这是白花钱,给自己一个纪念。”

“只要你觉得有意义,这钱就花得不冤枉。”舒云开小心地将唱片放进书包里,问道:“既然你心里充满了谈恋爱的喜悦,为什么不弹一些浪漫的曲子?”

“我也不知道,我就是对舒伯特情有独钟。”苏子珊缓步前行,说道:“也可以说,我对这种才华横溢、英年早逝的人充满了同情。要是他的生活不那么穷困潦倒,要是他能再多活几年,他又能给世界留下多少名曲呢?”

“也不一定。搞文艺创作的人,大多都要经历一些波折,才能创造出更动人的作品。一帆风顺的人,只擅长写流水账。”舒云开笑道:“话剧团的媛姐跟我说,他们都是饿着肚子演出,但是饥饿让他们迸发出更多热情。我写的那几篇小说,也都是在穷得揭不开锅的时候写的,你没看那些评论家说什么吗?少年老成,根本想不到我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嗐,我现在还穷着呢!估计上天就是在考验我,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

苏子珊捂着嘴咯咯笑:“我就喜欢你这种盲目的乐观!”

“我都引经据典了,怎么能是盲目的呢?”舒云开搂着女朋友的肩头,说道:“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名字!”

“哈哈,那你不转到中文系,扩展一下文坛的人脉关系?非要读法律?”

“读法律,是为了让自己的想法变得更深刻,要是纯粹地读文学,很容易变得感性。但我学了很多年的法律,我会更理性!”

不管做什么,舒云开都很有想法,对未来也有很明确的规划。苏子珊坚信,哪怕他们现在过着苦日子,但男朋友聪明笃定,他们未来不会比任何人差。

那时,他们在附近居民区里租了一间十平米的小屋,外面挂着一个简陋的招牌“《刺芒》编辑部”。创始人是舒云开,他还兼着“总编”的名号,苏子珊和另外两个年纪稍长的人是编辑——其中就包括舒云开说的“媛姐”。吴海兰经常来找苏子珊玩,顺手帮一些忙,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曾海明也很热情地帮忙。

尽管这些人忙得热火朝天,但《刺芒》的投资人却是张永明,所有的注册资金几乎都是他掏的。因为张永明的关系,舒云开结识了港城出身的文学家孟春景,厚着脸皮让他做了《刺芒》的名誉总编。其实每次都是他们几个看完稿子,再给“名誉总编”看一眼,他看或者不看,那都不重要。只要在《刺芒》上出现他的名字,那就是一大成功了。《刺芒》的卷首语是他写的,也或许是冲着他的面子,《刺芒》才卖出去那么多本。

所以,舒云开始终对张永明充满了感激,在创刊初期,他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而且压力特别大,不知道会不会赔得连裤衩都不剩。那时他写着毕业论文,忙着杂志社的事情,很累却睡不着觉,连饭也吃不下。如果不是女朋友一直在身边鼓励,他肯定撑不下来。现在终于毕业了,《刺芒》也创刊了,以后的日子里,他可以一边做学问,一边进行他的文学事业了。

毕业时校报还对他进行了采访,问他怎么能以二十出头的年纪就能办出这样一份“充满锐气”的杂志。舒云开对“充满锐气”几个字非常满意,他冲着记者说道:“因为我们是一群充满锐气的青年。”

毕业典礼结束后,他骑着自行车,带着女朋友,来到了编辑部。小小的屋子里弄出了五个工位,热得透不过气来,张永明在收拾东西。舒云开笑道:“全天下没有比你更干净的了,怎么天天整理你的桌子?”

张永明默不作声,其他人也欲言又止。

舒云开敏锐地察觉到了气氛不对劲:“出什么事了吗?你们一个个的这是怎么了?”

“云开,我打算走了。”

张永明一开口,舒云开就傻了:“你去哪儿?”

“我要回老家了。”

“回老家?你回港城做什么?”

张永明把东西放下,拉着他的胳膊,说道:“咱俩出去说。”

舒云开感觉不可思议,一把甩开了他的手:“你回老家,《刺芒》怎么办?这里凝聚了这么多人的心血,好不容易创刊发行了,你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

“云开,你先别嚷嚷……”

“这一年来,为了这一本刊物,我连命都不要了,你现在让我冷静,让我别嚷嚷?”

这时,编辑部的媛姐拦住了舒云开,说道:“云开,我理解你的心情,你先听永明说完。创办《刺芒》的钱,百分之八十都是永明掏的,他跟家里说,他准备去美国留学,家里才给了他一大笔钱。现在谎言揭穿了,家里说什么也不允许他出国了,也不让他继续办杂志了。”

张永明补充道:“我有个姑姑,几年前就去美国了,靠她这个’海外关系‘,我可以到美国留学。前一阵子,我爸跟我姑姑打电话,我姑姑说了实话,她说我只跟她联系过一次,以后就再也没有提留学的事了。我爸起了疑心,我也瞒不过他了。本来他给我的钱,是我要还给学校的,他让我把钱还给他,我没办法,只能将《刺芒》和盘托出。”

他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舒云开点点头,说道:“我不该冲你发火,对不住了。”

“是我对不起你们。”张永明难过地低下了头:“这样一走,就要跟《刺芒》说再见了,我真的挺难受的。”

吴海兰正好从印刷厂回来了,一听说张永明要走,她的火爆脾气立刻就发作了:“要是你走了,《刺芒》怎么运转下去?你是不是要把所有的钱全都撤走?”

张永明笑得很苦涩:“看吧,在你们眼里,我就是个钱袋子。”

“我不是那个意思。”吴海兰自知失言,解释道:“我只是觉得,《刺芒》是靠着你的钱运转的,你走了,我们怎么好意思继续用你的钱?”

“钱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张永明说道:“我不会拿走的,要是你们需要,我尽量帮你们。”

舒云开自嘲般地笑笑,其他人都明白他这个笑是什么意思——在座的都是一身傲骨的文学青年,谁愿意平白无故地接受别人施舍的钱?

舒云开没再说什么气话,而是拍了拍张永明的肩膀,说道:“尽管我是个穷光蛋,但是我今晚请你吃饭——不光请你,所有的人我都请,你们都得去,给我个面子。”

对《刺芒》,舒云开完全做到了呕心沥血。现在一名大将走了,他真要把心给呕出来了。晚上他一个劲儿地喝酒,原本准备了很多话,但是都说不出来。张永明也没有劝他,而是陪他一起喝酒。舒云开先开口,说道:“你说实话,你是不是对《刺芒》没有信心?”

张永明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道:“云开,我不像你和子珊,我对文学的热爱没有那么深厚,我也不理解你们的那份热爱。我不了解现在的创作环境,但是在创刊之前,我们不是做过调研吗?在国内那些排上名号的文学期刊发行量都减半了,作家的稿酬倒是提上去了,在这种环境下,《刺芒》怎么能突出重围,崭露头角?”

“说了这么多,你就是对《刺芒》没有信心。”

张永明捏着酒杯,不再言语。

“永明,你我在学生时期都给文学期刊投过稿,但是投了几次都没有中。我承认,一开始我写的是不好,但是写了那么多,我自认不比那些发表的作品写得差。那次我们一起去找孟老师,参加他的改稿会,我把我写的诗和另外一位新锐诗人的诗放在一起,让他们猜一猜,哪一首写得更好。他们无一例外都投了我写的诗,我跟他们说,迄今为止,我一次都没有发表过。你们说我写得好,可是我的作品连见报的机会都没有,这样更让我郁闷——因为,你们都承认了我的怀才不遇。经过那件事之后,一位编辑找到我,愿意发表我的作品。就这样,我才争取到了发表处女作的机会。”

舒云开说这些的时候,所有人都默不作声地听着,他越说越激动:“我曾经是一个很好面子的人,但是我第一次发表的机会,是通过这种不要脸的方式争取来的。那还有很多青年呢?他们连’不要脸‘的机会都没有,他们的才华就这样被湮没了。一个人的创作生涯能有多长?明明有才华却施展不出来,这种感觉又有多难受?我们不是商量好了吗,要创造这样一本刊物,不向任何名誉和金钱低头,鼓励寂寂无名的诗人、作家投稿,创作出充满锐气的作品……这不是我们创造《刺芒》的初衷吗?现在我们的理想就要实现了,你怎么当逃兵了呢?”

张永明满脸通红,不知是喝酒喝的,还是被舒云开说的。他依然没有对舒云开的话做出任何响应,他深情而又无奈地看了苏子珊一眼,又狠狠地喝了一口酒,起身就走了。

舒云开感受到了被无视的愤怒,他大喊一声:“站住!”

张永明果然站住了。

这次舒云开大大方方地冷笑了起来,说道:“永明,我们港城人以实在闻名,我希望你也能实在一些。下次不要拐弯抹角说别的理由,只说你最真实的想法,那样我才佩服你是条汉子!”

-------------

大兄弟们没有可以投的月票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