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柳也对此非常赞同:“《孙子兵法》曰:‘兵者,诡道也’。两国交战,用任何办法打败敌方没有什么不对。而且我们针对的只是那些当权者,而不是蒙古无辜的平民。以杀一而救百,这样的手段有何不好?”
吕文德也道:“郭大侠,我觉得郭大小姐的办法十分可行。我会立刻上禀朝廷,让朝廷同意这个计划。”
武敦儒:“吕大人不用上禀朝廷,这里不是有个探花郎杨大人在吗?还有朔雪公主呢!杨大人肯定会告诉建安王的,是吧?”
杨过笑了笑,没有说这个计划,他和赵禥早已经着手开始实施了。
“芙妹,你能说具体一点儿吗?”程瑛柔声开口问道。她负责与陆无双安置从城外逃进城的难民,听了难民们对蒙古暴行的控诉,她非常赞同郭莲的计划。这姑娘外表柔弱文静,内心疾恶如仇。
“恩,是这样的。”郭莲开始组织语言,“自从爹和娘带我离开桃花刀,我就开始收集蒙古的资料。蒙古现在是由贵由做皇帝,但权利却整个落在由贵的母亲乃马真后的手中。乃马真后见识短浅,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我们可以借着她的手除掉那些对大宋野心勃勃又有才干的人。”
郭莲边说边回忆史书对乃马真后的评价: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曾记载,乃马真后摄政,使成吉思汗《札撒》遭到废弃,造成法度不一。诸王“人人都向四方派遣使臣,滥发诏旨牌符;他们四下结党,各自为政”,使蒙古帝国濒于崩溃境地。
乃马真后简直就是埋伏在敌人后方的我方间谍啊!
“哪写是对大宋野心勃勃又有才干的人。芙妹有具体名单吗?”武修文问。
郭莲道:“这个名单应该问耶律大哥吧,他对蒙古的高层可比我熟悉。”
众人一齐看向耶律齐,耶律齐点头道:“我知道,过后我会写一份名单出来。”
郭靖拍了拍耶律齐的肩膀:“不会有什么为难的吧?”
耶律齐摇了摇头,他们一家本是契丹的贵族,投靠蒙古后,蒙古人多看不起他们。他也没有真心交好的朋友。
郭莲道:“有两个人必须重点关注。绝对不能让他们活着。”
“什么人?”朱子柳问。
郭莲看了郭靖一眼,道:“蒙哥和忽必烈。”
孛儿只斤?蒙哥,在夺得蒙古大汗的位置后励精图治。不但将高丽变成大蒙古国藩属国,还灭了大理,远征西亚,更是对南宋虎视眈眈。若非他暴毙,南宋只怕早就被蒙古所灭了。忽必烈不用说了。元朝的开国皇帝。
郭靖脸色一瞬间变得很不好看,即使他造就离开了蒙古,蒙哥和忽必烈两个人,他也是认识的。”
郭莲脸涨得通红,丢人丢大了。
杨过将视线移开,给郭莲调整心情的时间。
望着前方的襄阳城,杨过感怀地颂道:“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赵朔雪心有所感,接着道:“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郭莲知道这首诗:“杜甫的《潼关吏》。”
赵朔雪道:“不错,这是d,是郭大侠最喜欢的一首诗。”
杨过奇怪:“人家女儿都不知道,你怎么知道的?”
赵朔雪神色一僵,没有想出理由。
郭莲赶紧给他解围:“是娘告诉你的吧?”
赵朔雪连连点头:“是,是郭夫人说的,她说前几日她和郭伯父谈论襄阳城守,想到了杜甫这首诗。就写了出来给郭伯父看。郭伯父很爱这诗,只是记心不好,读了几十遍,也只记下这几句。郭伯父说文士人人都会做诗,但千古只推杜甫第一,自是因为忧国爱民之故。郭伯父哈说,经书文章,他是一点也不懂,但想人生在世,便是做个贩夫走卒,只要有为国为民之心,那就是真好汉,真豪杰了”
郭莲道:“这话我常听父亲说。我曾经问他对守住襄阳有没有信心,父亲对我说‘襄阳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当年耕田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最后失败,他也看不透了。我与你娘谈论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也总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
杨过钦佩无比:“郭伯父当得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八个字。”
郭莲:“我以前觉得父亲很傻,但现在,我为有这样一个父亲感到自豪。”
赵朔雪与有荣焉,那曾经是他的父亲:“我和我的天策军一定会帮助郭大侠守住襄阳城。”
“我相信你!”郭莲道,“因为你是天策。归期不须问,疆场且纵横,自有我,铁骨铮,生死何必论,长枪独守大宋魂!”
ps:附上天策?枪魂的歌词,听了好有感。(擦,本来写在章节感言里的,结果超字数了,放点到正文里来)
听,马蹄踏疾声
乱,夜色写深沉
杀,一枪定乾坤
燃火光,裂穹苍,风卷战旗声渐狂
孤烟直,远山长,边城风雪煞喉肠
六钧弓,八尺枪,当年立志未曾忘
身无碍,心无缰,不过含血笑一场
何惧,白骨荒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