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百鳞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在打败炎帝和蚩尤后,巡阅四方,合符釜山。这次合符,不仅统一了各部军令的符信,确立了政治上的结盟,还从原来各部落的图腾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组合起来,创造了新的动物形象——龙。在神灵崇拜阶段,农牧业逐渐形成,宗教信仰也得到发展,从较为单一的图腾崇拜过渡到多神崇拜。龙图腾崇拜也发展为龙神崇拜。人们把龙神化,奉龙为水神、虹神。龙被神化后,又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秦汉时期,华夏大统一,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神,以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龙崇拜便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帝王把自己说成是龙神的化身或龙神之子,或把自己说成是受龙神保护的人,借助龙树立权威,获得人们普遍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要听的是屠龙刀的秘密,你说些有的没的干什么?”又是西华子做了出头的橼子,大叫起来。
“闭嘴。”何太冲喝止这个没有脑子的徒弟。
易蓓不屑地轻笑一声:“没文化,真可怕。”
“你……”西华子气得想拔剑砍了易蓓,却在自己师傅的冷眼下不得不忍了下来。
“屠龙刀中的‘龙’指的就是帝王,更特指的是元朝的皇帝。当初,蒙古大军兵临城下,黄女侠知道宋室必亡,蒙古鞑子必将肆虐我中原河山。”不同于对莫声谷的无视——毕竟两个人太熟了——李寒翠给两个担心孩子的父母解释,“张无忌体内全是寒毒,不这么做无法驱除寒毒。桶里的温度在我们看来高热,但在他感受下,说不定正合适!”
“听李姑娘!”张翠山干脆,拔掉儿子的衣服,将他放入煮沸了药水的木桶中。
“无忌,你感觉怎么样?”殷素素依然担心,扒在桶边问道。
“很舒服,很暖和,不冷了。”张无忌软软地回答道,表情十分高兴。他受了伤后,每天都觉得冷,即使穿着再多的衣服,依然感觉冷。那中冷是从骨髓里面散发出来的,穿再多衣服也没有用。现在,他一点儿也不觉得冷了。他相信眼前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师叔一定能够治疗好自己。
殷素素听到儿子的回答,放心了!她感激地走到李寒翠,问道:“李姑娘,有什么事情做的,我可以帮忙的吗?”
李寒翠摇摇头:“不需要了。”
她掏出一包银针,对殷素素道:“你们不如到屋外等着吧。”
殷素素猛摇头:“我想陪着无忌。”
李寒翠:“屋子里面的人太多了,会影响我的治疗。”
“这……”殷素素不想离开,她一眼看到两个正在烧火的小孩儿,立刻道,“让清风明月出去吧,我代替他们烧火!”
最后,莫声谷和张翠山被赶出了屋子,清风明月回到俞岱岩的院子蹲马步,房间里剩下李寒翠、殷素素、张无忌和宋青书四人。
李寒翠将银针包递给宋青书:“青书,我报穴道名,你来施针。”
宋青书兴奋无比,殷素素却不满抗议。
“李姑娘,青书还是个孩子,让他施针,不,不好吧?”殷素素出言反对,这可是关系到自己儿子的命啊,怎么能让一个比儿子只大了两三岁的小子练手呢?
李寒翠淡淡地道:“我当年第一次施针也不过七八岁,青书现在比我那时大了四五岁。何况他跟在我身边三年,该学的都学会了,我对他有信心!”
又看了一眼殷素素:“有我在一旁看着,青书不会出错的。”
殷素素虽然还有不满,但不敢再提出反对意见,闭上嘴巴退到一边,眼睁睁地看着宋青书拿起了银针。
“无忌师弟,你别怕,我不会弄疼你的。”宋青书对鼓着一双圆溜溜大眼睛的小孩儿和善地笑了笑。对这个可怜又可爱的小师弟很是同情。
张无忌乖巧地点点头:“师兄,我不怕疼,你尽管扎吧!”
“神名、风池、人迎……”李寒翠一一说着穴道名。
有师傅在一旁做后盾,宋青书胆气足,下针又快又稳。他运足内力在张无忌丹田下“中极穴”、颈下“天突穴”、肩头“肩井穴”等十二处穴道上插下——修炼了小无相功三年,宋青书的内功已经有了江湖二流高手水准——那“中极穴”是足三阴、任脉之会,“天突穴”是阴维、任脉之会,“肩井穴”是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之会,银针扎下后,张无忌和身上十二经常脉和奇经八脉便即隔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