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两节文化课后,卓川才去了体育训练馆。
他之前只能对付三台普通型格斗机器人,这次他虽然感觉自己变化很大,但还没有托大,仍然是选择三台。
在这个地下世界中,如果是用来享受的物资,那么就要自己挣钱去买,但如果是用来学习进步的消费,都是免费提供的,其他同学也是一样,不过他们显然还没有这个能力使用。
不过这次卓川明显在格斗中感觉到了自己的反应极限在提升,简单地说,就是他能在瞬间就分析演算出,对手将要攻击的方位,速度,该如何躲避,由原来更多依靠肉|体本能反应,变成了混合头脑计算来进行反应。
显然现在这种方式,效率要比之前高出太多,最直观地表现就是,他挨揍的次数直线下降,消耗的体力也直线下降,不需要做大幅度的移动,就能躲避攻击。
不多久,他就已经适应了三台普通机器人攻击,对方很难打中他,也就没有训练效果了。当然卓川虽然能命中他们,但因为还没有掌握灵魂之力,攻击力仍然是肉|体的极限,根本破坏不了这些机器人。
他又申请增加一台机器人,又在极短时间适应后,再次申请,直到有六台机器人同时围攻他,他才再次感到威胁。
不知不觉间,格斗训练馆里,老徐已经来了,他黝黑的面容上,挂着关切。
…………
“姓名罗伯特,性别男,年龄87岁,病历:曾在米*队服役,退役后创建了一家软件公司,现已退休,周游世界中,来华旅游中,突然发病。未来十天身体情况预测如下:1小时13分钟后发生第一次生命危机,危机级别严重,抢救困难,抢救成功后十天内不会再次危机”
这还是卓川第一次碰到濒危的外国人,还是个退役军|人,这些职业经历,一般只要不是保密地,都会尽量地写入病历,以方便大夫做出诊断,比如某些职业病,和职业就密切相关,不过这正好方便了卓川进行筛选合适的人。
而这个濒危的外国人,在卓川看来就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吸收对象。他经历丰富,又年纪够老,一大把年纪还在世界各地旅游,这在国内是难以想象的,不过老外们都很平常,还有八十岁的人,登上珠穆朗玛峰的。
送他来的,是他的同行者。卓川当然就不关心了。
他在软件做出预报后,就跟着大夫进了抢救室。他的软件也只能预报出生命危机,但到底是什么样的,就不清楚了,也需只需要普通的急救措施就可以挽救,也许需要动大手术才行。
这些天来,大夫们早就习惯他的出现了,知道对方是在改进效果,提升预报效果。
一位老大夫,戴着口罩,笑着对他说道,“小卓啊,你的这个软件厉害是厉害,但如果能告诉我们这病号要发什么病的话,我们就更有把握了”
“这个还需要长期改进的,”卓川点头,“现在还是要靠您的临床诊断”
“嗯,嗯,这样做就很不错了,至少现在我们现在碰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减少了太多,以往每次遇到这种病人需要急救的情况,都要跑得和兔子似的”那位老大夫说着。
“不过你们也有点太小心了,我们只是知道这仪器工作的大概原理,是利用病人心电信号变化来预测生理状况发展,具体如何预测,根本不告诉我们,这让我们总是有点不放心”一个年轻些的大夫还是有些抱怨。
“小郑,这是什么话,这技术国内世界都还没有,人家公司小心些也是应该,世界上剽窃别人想法和技术的还少么,再说这只是临床实验,等实验完全成功后,人家肯定是要申请专利,公布成果的”那名老大夫训了年轻人一句。
卓川在一旁笑笑,大夫们自然也有好奇的,想要寻根问底,但卓川此时怎么可能将那么复杂的原理,平白托出,只是轻轻一个技术保密就敷衍过去了。
周院长就会做人,知道这些技术都是软件公司的命根子,连问也不问,他只要确定这技术不会搞出医疗纠|纷来就成。当然大部分大夫对软件和仪器只要求知道个大概,然后怎么用就可以了,他们才不管那么多。医院那么多设备,有几个去问仪器详细工作原理的。
距离预测中的时间,还剩下20分钟,大夫们并不紧张,有的休息,有的和卓川闲聊几句,毕竟有了充分时间准备,真救不回来,也没办法,在程序上他们已经做到了极致,任何一家医院,包括米国那些大医院也做不到他们这样细致准备了。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