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下,草地上的人们奔走着,围绕着一个巨大的飞艇,巨大的飞艇几乎占据了草坪四分之一的长度,在其缓缓升起的时候,地上的人们似乎早已经习惯了这一幕,只有附近的一些路人才会为之惊叹。
实际上何止的路人,几乎每一天,对于附近的百姓来说,飞艇公司的飞艇场从来都是一个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所在,每当飞艇场上有人进行测试的时候,附近十里八里的人们就会赶过来,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那巨大的气球,想像是自己搭乘气球进入玉皇大帝的灵霄宝殿,与太上老君坐而论道的一幕。
当然,那至多也就是存在于乡民的口间,人们更多的是只是对新生事物,对这个能够升至半空的事物的好奇罢了。
而今天,他们却惊讶的发现了一个更为庞大的物资——一个巨大的梭子型的气球被系留绳稳稳的系留在距离地面十数米的空中,梭子型的艇艏与一座铁塔的尖顶相连接,在巨大的飞艇周围到处都是人。
“这是什么……”
背着用碎片缝成的书包,隔着铁丝网赵国威用异样的眼神看着空中的庞然大物,他身上黑色的仿陆军式带五个纽扣的军服的校服以及头上戴着有檐校帽,向人们展示着他的身份——国民中学的学生。
之所以能够看出他的这一身份,是因为校帽檐下没有象征大学生的黄色条带。停在七八百米以至一千多米的空中,地面上的武器很难对其构成威胁,在这个步机枪打中它,更多的时候靠的是运气。
“它的载重量是多少?”
“大帅,您是指……”
谢缵泰先是一愣,随后连忙回答道。
“480公斤,包括三名艇员,其载重应在250公斤左右。”
250公斤,瞧着是不怎么起眼,甚至只相当于后世的一枚炸弹,可唐浩然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了。即便是在游戏中的基洛夫飞艇,其载弹量也仅只有800公斤,只需要达到这一水平,就可以基本满足军用需求。
“嗯,还不错,我看还有继续改进的潜力嘛!”
唐浩然随口说了一声,同时拿起望远镜观察着空中的那艘正在进行试飞的试验平台,那大大的螺旋桨显得极为原始,或许正因如此,才导致他的速度极慢,就像是随空飘动一般。当然这也和其动力有限以及软式艇身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是试验飞艇的关系,所以它的舱室应用了铝框架,其框架结构是原本用于飞艇艇身的……”
谢缵泰的话让唐浩然先是一愣,随后又急忙反问道。
“铝框架?艇身,你说的是硬式飞艇?有图纸吗?”
难怪唐浩然会这么激动,之所以这艘激动的原因再简单不过,谢缵泰口中的铝制艇身框架,可不就是齐伯林吗?
而大名鼎鼎的齐伯林飞艇直到7年后才试飞,谁曾想到谢缵泰居然会想到硬式飞艇,相比软式飞艇,齐伯林式硬式飞艇有着太多不容忽视的优点。
“……初时的设计是其艇身上包含很多组由弧形的连结梁组成的肋骨环,通常每个非连结环之间大概相距15米,后来又在船厂的几位设计师的帮助下,重新设计了现在这种被称为“深环”的肋骨结构,它是由更为结实的三角桁架组成,每个这样的肋骨结构均相距22.5米。这种肋骨结构和三龙骨加强结构的“深环”结构,虽说其整个框架的结构重量很大。不过,我认为艇体的结构强度远比其它一切都重要,因为在空中谁也不知道会碰到什么样的情况,或者恶劣天气……”
几十分钟后,在飞艇公司那间只是于车间内隔出的办公室中,在唐浩然盯着那些图纸的时候,通过谢缵泰的讲解他立即发现,其设计的飞艇与齐伯林的飞机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其舱室依然带着气球时代的“遗迹”——吊蓝,准确的来说,是半吊蓝式的舱室,与刚刚放下的软式飞艇的“硬式半吊篮”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不过这种“半吊篮”式的飞艇舱,既不符合发展的需要,同样也不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原理。不过唐浩然并没有提出自己的观点,反倒是认同了谢缵泰的对结构强调加强的想法。
“嗯,确实如此,毕竟在空中也可能遭遇风暴,尤其是在海上航行的时候!”
话音一落,唐浩然又继续询问道。
“咱们现在用的是什么铝?是怎么连接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