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帝国的朝阳 > 第121章 远虑近忧

帝国的朝阳 第121章 远虑近忧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09 21:49:42 来源:小说旗

夕阳西下,向北方绵伸的铁路线上,机车、烟雾和大地被染成一片金黄。那冲天的烟雾呈一种美丽的金黄色,在天地间展示一片唯美画面的同时,也尽显蒸汽机车这个时代主宰陆上运输的霸主所特有的霸气。

蒸汽机车轰鸣着喷吐着烟雾向着北方行驶着的,在这通往滨江的铁路行驶着,此时火车早已驶过了长春,驶入了真正的吉北荒芜之地——这里的绝大多数土地都是一望无际的,了无人烟的荒地,大片的荒原千百年都未曾有人类耕种的痕迹,只有是那一岁一枯的野草化成的肥跃的黑土,这黑土地在召唤着人们的到来。

虽说那长满野草的荒原一眼望不到尽头,仍然保持着其原始地貌,可在铁路两侧却不时可以看到些许村落的房屋以及耕地,人类的文明正是一点点的改变着这个地方。在一年前,也许这里还只是一片草地,而现在却变成了汉人移民的农田,移民正在改变着东北,改变着吉北的荒原。

在夕阳中,那村落中的房屋隐约冒出些许炊烟,在这一片荒芜之中,村庄与炊烟的出现,总是让人安心的,甚至是充满希望的,尤其是对于政治人物来说,村庄与炊烟,就是这片土地未来的希望。

“移民实边!”

将视线从窗外收回同时,唐浩然轻声吐出这四个字来。

可现在的问题在于,且不说关内,就是俄国人,也没打算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这次俄国人对铁路提出的要求,让唐浩然的心中顿时生出了警惕之意,如果说相比于这个时代的政治人物,唐浩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是能够把目光看得更远,在他看来,中俄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势必导致战争,也正因如此,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俄国人只是在试探自己,可试探之后呢?

一年后,两年后,俄国人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他们会不会因对日本的吞并,导致其野心急剧膨胀,进而选择武力?如果选择武力的话,那么东北又将如何抵挡俄国人的入侵?

仅只是依靠二十二个混成旅以及三个独立团,能够完阻挡俄国人的脚步吗?

陆军混成旅,这是东北建省后朝鲜新军改变为东北军后,最大的一个变化,这是鉴于“壬辰之战”期间,军队师团级作战表现欠佳的局面,在对部队进行的适当的整编。在这个时空中混成旅无疑是一个新鲜的编制,其是由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等各种兵混合编成的独立旅。一个混成旅通常约有4500多人,与团相比其因是步、骑、炮、工等各种兵混合单位,从而使得他的独立战斗力大于团,但与师相比,因其人数只有步兵师的三分之一,进而更容易指挥。

当然,相比于步兵团,混成旅最大的好处就是易于扩编,在战争时期,通过对各单的扩充,可以很轻易的扩编为师级单位,从而达到扩军的目的。

计划看似美好,甚至在唐浩然的这个方案,更是得到德国教官团的一至称赞,可现实问题在于,即便是对二十二个混成旅整编,直到现在都没有完成,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军官,没有足够全格而又称职的旅长,甚至就连团长都是勉强堪用。

试问,一支这样的军队,又如何能够抵挡几十万俄*队的进攻?除非……想到那个杀手锏。唐浩然的眉头微微一皱,在战争中,自己绝不会吝惜对其的使用,只要能够保证战争的胜利。但是问题在于……战争又岂只是靠几件新式武器就能取得胜利的?

“眷诚,你看过徐铁珊的那本《远东纪行》吗?”

收回心中那些杂乱思绪的唐浩然突然又把话题一转,提到了徐铁珊著写的游记,去年也曾在东北卖得洛阳纸贵。

“回然帅,那本书确实也曾看过!”

詹天佑显然有些不甚明白大帅话里的意思,那本书去年那般火热,他又焉能不看,更何况这徐铁珊现在可还是东北鼎鼎大名大商人,非但开辟了赴蒙商路,更于东北商界鼓吹修建进蒙铁路,甚至还吸纳了不少山西土财主的投资。

对于此人和他写的书,詹天佑又焉能不看?但那本书有什么不同之处?也不过就是一篇游记,如此而已。

“眷诚,你可知道,那本书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反问之余,唐浩然从雪茄烟内取出了一根雪茄来,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往往意味着他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他需要用雪茄烟来缓解内心的沉重。

“嗯?这……”

双目微睁,詹天佑有些不解的看着大帅,同时又试探着说道。

“是西伯利亚铁路?”(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