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看报哩,有重大消息哩!……快看报哩!……”
街头巷尾都回荡着报童热烈地叫卖声,相比于内地,关外因为教育的普及,尤其是对移民实施的扫盲教育,使得相比于内地,这里的报纸发行量更大,若非是受“新闻出版条例”的管制,恐怕东北的报纸并非仅只有现在的数十家,甚至可能会有数百家之多,虽是如此,却也造成了报纸市场的繁荣。
市场的繁荣,造就了报纸间的激烈竞争,各家报纸总是会用尽种种手段用夺目的标题,新奇的内容去吸引市民的注意,这些报童同样也是如此。
“号外,号外,快来看喽,亚洲第一共和国成立!”
“号外,号外,南洋华侨不堪西洋人凌辱,断然起义!”
“号外,南洋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
“号外,我东北海军海外护侨,炮口直指荷国!”
……
民间的反应是激荡的,或许,对于东北的普通百姓而言,南洋是遥远的,若是论及情感,他们甚至并没有太多的乡情,毕竟南洋的华侨大都是东南诸省之人,而东北,更多的移民来自山东,即便是现在也是以华北、华中为主,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来自东南,可是这并不妨碍东北的民众为他们吹呼。
数年来,通过新移民教育以及报纸等舆论工具的灌输,使得东北地区的百姓,已经有了朦胧的国家以及民族意识,尽管并不强烈,但在不断的灌输引导之中,他们早已抛弃了阵腐的地域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满着勃勃朝气的国家以及民族观,当他们开始接受着民族主义的浪潮洗礼的时候,那种全新的理念在影响着他们每一个人。
此时。当南洋的消息传来时,他们在为南洋华侨遭受的非人待遇而痛心不已。敌视着满清朝廷两百多年间的不作为之余,又为东北海军的果断叫着好,当南洋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消息传来时,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一个华侨在为抵抗暴政建立起来自己的国家。
为南洋共和国募捐、召集志愿者,诸如此类的活动随着号外声传至东三省每一个角落的时候,在总督府内,却是一片欢声笑语。似乎大家都欢庆着什么,与其说是欢庆,倒不如说是受气氛的影响,而这种气氛却是从总督大人那里传出来的。
“独立只是第一步!”
放下手中的报纸,唐浩然的脸上带着笑容。
一切都改变了。
原因为何?
“老弟,你且过来看……”
指着地球仪,在李经述来到身边时,唐浩然便一手点着俄罗斯,一手划着线说道。
“俄国在这里,远东在这,日本在这,现在远东、日本皆为俄据,而俄人对东北以至中国之野心,可谓是众所周知,一但中俄起以兵事,东北全境既可能沦为战场,非但如此,俄人之舰队,势必会四下而击,届时虽说北洋全力阻其于大海,若如若俄人几年前进占日本一般,自本土增派舰队,北洋又如何自处?”
说话时,唐浩然的手指在地球仪上划动着,他一边划动着手指,一边说道。
“波罗的海、大西洋,地中海,与黑海舰队汇合,再经苏伊士,入红海,入印度洋,经马六甲,再入南海,再入台湾海峡……”
“啪!”
巴掌猛的拍了下地球仪上的中国,在李经述被吓了一跳的时候,唐浩然抬头直视着他,沉声反问道。
“经述,你告诉我,到时候,咱们该如何阻挡合流之俄国舰队?”
得益于俄国人为征服日本实施的跨过半个地球的远征,这个奇迹般地的航程,奠定了俄国人胜利,也令李经述心知唐浩然说的是实话,如果是那样,北洋可不仅仅只是腹背受敌那么简单,实力空前膨胀的俄国人必可沿海加以轰击,甚至占领沿海要地,到那时……只需稍动念头,李经述便只觉后背一凉,于唇边喃道着。
“这,这可如何是好!”
当他把惶恐的眼光投向唐浩然时,只见其神色凝重的说道。
“所以,这次南洋的侨事,让我看到了机会,看到了一个能够斩断俄国之魔爪的良机!”
手指地球仪上的婆罗洲,唐浩然用尽可能平缓的语气说道。
“经述你看婆罗洲的位置,”
“嗯?”
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到唐浩然所指的位置恰好就在俄国人的必经之路上。
“因此,我的想法是,如我东北舰队能够驻屯于南洋的话,那么俄人增援舰队,势必将从我之眼前经过,而届时,俄国经万里远航,早已疲惫不堪,我海军虽经验不足,却是养精蓄锐多时,自可于南海以至马六甲加以拦截,届时,我东北海军必将尽其全力,以求击败或重创俄人舰队,即使是我东北海军全数战没,亦足以保证北洋可力挽海上战局于不失!如此一来,自可切断俄人之魔爪!”
“浩然兄,你的意思是……”
李经述惊讶的看着唐浩然,一时间甚至还未曾明白其用意,他这是什么意思?东北海军驻屯南洋?难道……
“请经述兄转告荃帅,浩然虽有私心,然后浩然却是中国之人,所谋所做之事,皆是为国事计!至于其它……哎”
似痛苦的闭上眼睛,唐浩然手扶着地球仪长叹道。
“就看他人是否理解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