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5月10日,一艘有些破旧的太平洋航运公司的客轮停泊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码头处,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最为繁华的便是是阿穆尔斯基半岛南端的佐托伊角湾北坡的市中心,四十年来,在俄国人当年骗取了这片土地上,俄国人建立起一座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
在经历了初时二十多余年的勉强经营之后,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尤其是西伯利亚铁路修筑的五年来,这座城市已经迅速发展成为整个远东地区最为繁华的城市,在佐托伊角湾北坡的市中心,林林总总的各国银行和各级办事处的花岗石大厦耸立在坡地上,在佐托伊角湾中,现代的蒸气轮船与帆船在海面上穿梭往来。满载货物的远洋轮船徐徐地从港口驶向海洋,满载着远东的皮毛、煤炭以及木材等货物销往世界各地。停靠在泊位上的俄国巡洋舰上飘着各种旗子,色彩缤纷。
在花岗石铺就的道路上,黑色的带着银行、洋行徽章或者贵族家徽的马车行驶着,厚厚的双屋玻璃在阳光的折射下熠熠闪光。这里就是符拉迪沃斯托克,这里就是海参崴……这是一个被遗忘的名字。
呜……
轮船汽笛长鸣,曾经属于日本邮轮会社的轮船抛下船锚,缓缓停在泊位上。十几分钟后,客轮放下舷梯,大批来自尼古拉总督区的旅客涌出船舱,这些旅客中即便有拖儿带女举家而来的旅客,也有身体强壮的独身旅客。
在很在程度上,尼古拉总督区的和族民众也许需要感激圣彼得堡的沙皇,感激俄国官员口中的那位“小爸爸”或者说“圣父”,俄国对日本的占领,尽管让日本成为了历史。让所谓的“日本人”变成了“俄罗斯帝国和族”,但相应的,一个广阔的帝国向他们敞开了怀抱——远东以及西伯利亚的土地是向整个俄罗斯帝国的百姓开放的。
对于滨海总督区以及伊尔库茨克总督区的官员们来说。来自尼古拉总督区的和族移民同样意味着财富、税收,意味着政绩。相比于俄国贫民,和族移民是勤劳的,他们甚至将水稻种植引入远东以及西伯利亚,促进了远东的经济繁荣。
在短短的数年间,百万计的移民正在一点点的改变着远东以及西伯利亚,对于尼古拉总督区的贫民来说,无论是滨好也好、伊尔库茨克也罢,或许荒凉而且寒冷。
不过,对于俄国人而言,一个和族监工的意外死亡,似乎没有任何意义,只需要换个人就行了,当了监工之后,他才能在工地上到处行走,但这样依然还是不够的。
“这样的话,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根本不行!”
在海参崴的路海方向有几十座堡垒以及上百个大小炮台,即便是用一两年的时间,也很难收集到足够的情报,这正是现在原田纠结的地方,不过仅仅只是四个月,他已经把自己完全融入现在的这个角色之中。
至于李子渊,这个名字似乎早已经远去了,躺在床上的原田脑海中这会又浮现出了另一个问题——如何夺取这座城市?
更准确的来说,是陆战队如何夺取这座城市。而这才是这次参谋旅行的本意,军令部之所以派他来,显然有军令部的想法,这个想法再简单不过——陆战队极有可能在未来的进攻战中担负起前所未有的职责。
每每想到这点,作为陆战队一员的李子渊就只觉得胸膛中顿时充斥着一股热血,就连那热血也随之沸腾了起来。
但陆战队如何完成自己的任务呢?
无疑,对于李子渊而言,这是一场考验,他需要在未来的“旅行”中,针对城市的堡垒防御体系,制定一个计划,而这个计划的核心是什么呢?是基于对海参崴俄军要塞的了解。
“难啊!”
长叹口气,想到俄国人对自己的防范,李子渊在心里嘀咕一声。
“这些俄国佬,根本就不相信别人,他们那么贪财,要是卖的话……”
卖!
在脑海中浮现出这个念头的时候,李子渊猛的做直身体,在这一瞬间,他似乎看到了希望,也许可以考虑“买”,把要塞“买”过来。
更准确的来说,是也许可以买来要塞的图纸!
但从什么人那里买呢?
显然,在整个海参崴只有一个人那里有要塞的全部图纸以及分布情报,也就是维利奇科上校那里,可是他又岂会出卖这样的机密?毕竟对于俄罗斯帝国而言,海参崴或许不再是俄罗斯帝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但却是联系大陆与尼古拉总督区的桥头堡!
“要想个办法啊!”
心里这般思索着,李子渊整整一夜都未曾睡着,他只是闭着眼睛默默思索着上校身边有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渠道,作为陆战队的长官,他必须要为自己的弟兄们负责,即然猜出了上级将会使用陆战队的计划,那么剩下的就是通过这次参谋旅行,去尽可能的了解这座正在修建中的要塞。
“陆地、陆地……”
半闭着眼睛的他,默默的于唇边念叨着这两个字,也许几年后,这片陆地就会被一片腥风血雨所笼罩,尽管不知道战争会在何时爆发,但是他并不怀疑战争的爆发,毕竟军人总有属于自己的直觉……
“希望,能尽快完成这次旅行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