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汽车开始成为东北最时髦的交通工具,而那在阳光下有如镜面一般能映着人影的车身漆面,每每停于路边的时候更是为人所瞩目,可以说,对于许多人而言,汽车总是一种新鲜物。
别说是对于普通人,就是对于作为世界第一强国驻华公使的萨道义,对于汽车同样充满了好奇心,准确的来说,是对于东方牌汽车,在京城的公使团中,总有着这样那样的说法,但毫无疑问的一点是,东方牌小汽车的乘坐感受是极为舒服的。
对此萨道义从未曾怀疑过,尽管并不是第一次坐上东方汽车,但每当坐在那软软的坐椅上的时候,他总感觉极为舒服,这是一种与坐马车截然不同的享受,
“也许,我也应该定上一辆!”
心里这么寻思着,萨道义心下倒是动起了这样的念头来,似乎法国公使馆就定购了一辆东方汽车,也许英国公使馆也应该买上一辆。
想到这汽车是东北制造的机器,萨道义先是一愣,然后满面尽是诧异之色,似乎在先前的片刻,他又一次习惯性的忽视了这个帝国,尤其是东北这个地区在过去几年间的锐变居然如此之大,以至于很难让人相信,这里会是亚洲!
黑色的东方牌汽车在街道上行驶着,坐在汽车上的萨道义总会不时的把视线投向车外,投向车外的这座城市,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城市依然显得极是繁华,不过只是短短八年,即便是繁华如上海,亦未见得能与这座城市相比。
从四年前出任驻华公使。萨道义便一直关注着东北,即使是在直隶等地为新政所改变的时候,他仍然关注着东北。在中国没有任何地方比东北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列车驶过沈阳往大连的一路上。一座座现代化的厂矿,向他展示着这一地区的所贮藏的力量。
在这个工业就是力量的时代,有什么比工厂更能展示其力量呢?
在萨道义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系列的数字,现在东北各个工业部门公司总数为家,在过去的四年间,东北的纺纱设备扩大了7倍,产能提高了13倍,但相比于纺织以及消费品制造业。东北重工业开发公司主导的的重工业发展却更为迅速,尤其是作为重工业标志的钢铁工业发展更是极为迅速。早在去年其鞍山钢铁公司的产量即已经突破60万吨,加之本溪的15万吨以及仁川的50万吨,东北的钢铁产量已经远远超过俄罗斯。
在钢铁工业的带动下,机械制造业等其它部门也迅速发展起来,而最为世人所瞩目的恐怕还铁路与海运业,包括朝鲜在内其铁路里程超过6874公里,且短短四年间,其海运力量增加了将近两倍,船只由770艘增加至1614艘。总吨位超过95万吨。到那时,在亚洲,谁还能阻挡俄国人的脚步?
“当然,我的朋友,你们确实可以这么做,但是你确定俄国人不会把他们的熊掌伸进东北吗?伸进朝鲜吗?”
在回答唐浩然的问题时萨道义,便有意将话题引入已定的轨道。
“到那时,又有谁能够帮助阁下呢?或许,现在英国更多的关注着南非以及欧洲,但是英国对于世界局势的影响力,却是不容易忽视的。”
萨道义随口道出了另一个事实,英国的影响力,对于萨道义来说,这是他最大的依仗,同样,他也知道,对于中国的九位总督而言,他们都需要这种影响力,眼前的这位总督大人自然也不例外。
“这不够!至少现在不够!”
取下口里的雪茄,唐浩然认真逼视着萨道义问道:
“公使先生,如果说,四年前,我所担心的问题是俄国人会不会把他们的熊掌伸进东北的话,那么现在,我所担心的是,两年后,当西伯利亚铁路修通时东北能否阻挡他们的熊掌!到那时,我们是否有能力阻挡他们的染指!所以,现在我正在面临着一个选择!”
“选择!”
萨道义望着唐浩然,只感觉心脏瞬间剧烈跳动起来,难道说……唐浩然已经做出了决定?
“阁下,请你相信一点,无论如何,英国都会站在你的背后,给予你最有力的支持!”
这是某种外交背书吗?
当然不是,只是一种外交官的利益承诺,当不得真。
“但是公使先生,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很多事情,比如,现在俄国与北洋的关系早已经趋于缓和,还有就俄国与美国人之的利益冲突,似乎也正在消弥,我们总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在提到两地时,唐浩然坦然的说道:
“我担心的是,假如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将不得不面对来自多方的压力,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的话,我想,最终,为了避免这一切的发生,我们将不得不做出迫不得已的选择!”
尽管唐浩然并没有提到迫不得已的选择是什么,但萨道义却已经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已经意识到对方提出这一要求的原因是什么,他先是思索片刻,而后神态严肃地说道。
“我想,也许,有一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协商解决,你觉得呢?总督阁下!”
话声稍顿,萨道义神情严肃的看着唐浩然,然后又特意补充道。
“总督先生,有时候,我们不能够太过急切,毕竟,在我们之间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毕竟,现在……英国需要面对的是清国!”
无疑萨道义的话里是在提醒着唐浩然,他只是英国的一个选择,甚至在地位上与英国差之甚远,面对萨道义的提醒,唐浩然微微一笑,接着那语声和语调变得极为自负起来。
“是的,英国面对的是清国,可是在远东,能够与俄国抗衡的只有我们!只有东北!公使先生,我想伦敦必须要明白这一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