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腊月,正是寒冬之时,虽是寒风刺骨,可对于农民来说却是一年之间难得的冬闲。这个时节,正是老百姓们“猫冬”的时候,他们会把一日三餐改作两餐,用半饱的方式成日猫在家里把这个冬天“熬”过去,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但,并不是每一个地方的农民都会这般的“猫冬”,至少对于东北的民众来说,或许论及“苦寒”,关内无法同东北相比,但在现在的东北素来都有着“冬闲不闲”的说法,甚至可不仅“不闲”,甚至还比过去更加的辛苦。之所以更加辛苦并不是因为农活,而是因“役”而乏,所谓的“役”并非仅只是简单的“劳役”,而是“兵劳结合”的“团役”,也就是服壮丁团的的“丁役”。
每天的冬闲正是壮丁团集结训练之时——不会影响到庄户人家的正常生产,而往日里,这“冬闲”从来都是男人们赌钱、喝酒的时候,也是殴斗等冲突的多发时节,现在这“冬闲”却被政府完全利用了起来。
在壮丁团成立后,“冬闲”自然就成了壮丁团的“冬训期”。而所谓的“冬训”里军事训练在30天的冬训日中,一共只有90个小时,平均到每天不过只有三个小时,至于其它的多达150多个小时的时间,则是作“义务工”——维修水渠、道路。
对于政府而言,数百万壮丁团从来都是最好的免费劳动力。只需要提供几顿饭就行了,甚至都不需要制装费——壮丁团的制服都自备的和那自备的“木枪”一样。政府唯一需要提供的仅不过只是食物——诸如土豆泥之类,成本最低的,且又能大量提供的廉价食物,至于他们的营房倒是谈不上简陋——毕竟营区平时还会充作移民安置中心以及用于中学生军训等活动。
根据动员序列,乙级旅需要在接到动员令的72个小时内完成动员,而对于征召兵而言,他们有48个小时的时间报道,而对于乙级旅的在役官兵来说,他们从接到命令的那一瞬间,只有二十四个小时的时间抵达征召区,于团管区等待接收征召兵。
正因如此,当动员令下达后,整个东北瞬间热闹了起来,各营团的军官、军士们纷纷骑着马、乘着车前往各团管区,对于他们来说,现在,他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依如过去的演习一般,完成部队的动员与组建。
“动员72个小时……”
骑在马上,顶着风雪的绍仁杰在心里默默的嘀咕着。
“一个月的补训……”
此时他所念叨着的是乙级旅的正常动员时间,33天,33天后,五十二个乙级混成旅将完成动员,进入作战序列,或许对于营团长们来说,现在的动员更多的是“预防性演习”——每年都会25%的部队实施一次动员,多年来的习惯,使得他们几乎不会注意到今年的动员与过去的动员有什么区别。
可是对于身为第73混成旅旅长的绍仁杰来说,在刚刚结束的会议上,司令官已经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这次动员是全部动员,让大家作好打仗的准备,做好打仗的准备,并不仅仅只是如往年的“演习”一般,只是动员人,而是要把军装、武器等一切物资完全发放下去,同时还要进行一个月的补训,以令士兵进入战斗状态。
“旅长,看样子,这次会不会是为了在外交上施加压力?”
骑在马上的赵克武尽管看不到旅长的脸色,但却能够感觉到,从会议结束后,旅长神情的凝重,来的时候,他们骑在马上可是扯了一路,而现在,从离开滨江到现在,却是一句话都没说。
在现在这个时候,面对这样的命令,所有人都觉得压力有些沉重,尤其是作为军人的他们,他们会忍不住考虑各种可能,其中自然也包括对俄国的战争。
“施加压力?”
绍仁杰先是一愣,而后想到了与俄国进行的谈判,不过只是商务谈判罢了,需要动员四五十万大军施加压力吗?
“应该不会,听说除了咱们之外,常备旅也补充了一个半团,而且还要抽调出半个团,说是要组建第三梯队,这分明是要大打出手的节奏,要不然,又何必动员这么多部队!”
尽管许多消息严加保密,但是消息总是会“泄露”出来,就像绍仁杰,作为旅长的他既可以通过一些渠道获得一些严加保密的消息。而每一个人都告诉他,这一次不仅仅只是一次简单的“动员演习”,而且他也感觉到这同样不是“演习”,过去的动员演习是不需要全员配发武器的,但是这一次演习却要求全员配发武器,而且打开武器仓库,而这不正是大打出手的迹象吗?
“大打出手……”
旅长的话让赵克武这位旅参谋长先是一愣,然后却又是跃跃欲试的说道。
“旅长,会不会是准备进关!我现在黄魂协会那边的人可是成天嚷着要挥师进关了,要是进关的话,那咱们可真就有事干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