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力?
或许没有任何方式比战争更能充分的展现一个国家的国力,穷国的战争一切都是贫瘠的、不足的,富国的战争一切战争资源都是充足的、富余的、可供前线官兵任意挥霍的。
往往这种贫瘠与充足,不足与富余会决定战争的胜负,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战争物资的是否充沛决定着战争的胜利。
不过对于中国,至少对于东北而言,同样的道理却不适合套用,相比于欧美国家,中国是一个穷国,东北方同样也不是一个富裕的地区,至少在东北的官方言论中,从未曾将自己放在“富国”的位置上。
而早在新世纪之初,既曾经有一篇新闻报道在东北广为流传,报道中引用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分析计算:
“1900年,东北的平均国民收入为17.5英镑,美国是75英镑,英国是62英镑,……”
在人们看来,美国的国民收入是东北的四倍、英国的国民收入三倍于东北,即便如此,东北的财力亦远胜于国内,但尽管如此,东北是个“欠发达地区”,中国显然是一个穷国,这是一个毫无争议的答案。
一方面从来也没有任何人质疑过东北的贫穷,但在另一方面,东北却一直给予军队最好的待遇——从军人的授田,军人的地位,各种各样的优待,使得东北军的军人们一直颇受人们的推崇。
在战场上,东北军的军人们同样也可以得到最充沛的物资,尽管,东北并不富裕,但是绝不会在军需物资上缩手缩脚。甚至可以说会提供更充沛的物资。
在战争爆发后,于铁路线上奔驰着的一列列军需专列,则向世人展现着这一切!”
在提及试验品时,王子鸣的情绪中没有一丝民异样。
在他看来这种轰炸和他过去进行的训练并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空中和陆地的不同,陆地上的步兵在进攻时,他们会亲眼看到敌人,亲眼看到敌人是怎么杀死的,而空中的轰炸机却是在数百米的高空,把炸弹投下去,然后扬长而去,他们至多只是看到地面上升起一股股黑烟,至于地面上的伤亡,他们即看不到,也不关心。
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后,空艇部队已经从轰炸以及侦察还有特种攻击等各个方面去验证了自己的力量,而现在则是空艇部队通过大规模的轰炸行动,去完善战略轰炸的理论、战术时候,这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空艇部队的战斗力,甚至可以促成一次真正的变革——将空中力量作为军事力量的一个组成。
“……进行大帅所倡导的战略性的空中进攻,以摧毁对手的抵抗意志为目的,持续不断地轰炸对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目标,迫使对手在无法承受的人员物质损失的重压下放弃抵抗,让步求降。”
在********集团军群司令部内,徐丘陵指着墙上的地图,向司令部的参谋官员们作着汇报。
“伊尔库次克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这里俄国人在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城市,同样也是伊尔库次克省的首府,也是西伯利亚铁路目前的终点,根据初步制定的计划,在未来一个月内,我们将对伊尔库次实施十至十五次轰炸,累计投掷炸弹五百吨,通过轰炸,给守军制造心理上的压力,同时摧毁他们的物资屯集点、铁路以及其它重要设备,为集团军群的下一步进攻创造条件,而在未来的作战中……”
手指的地图上的几个点,徐丘陵到是有一种指点江山的感觉。
“随着陆军向俄国纵深的进攻,飞艇部队的轰炸目标将不断以1000公里,甚至1500公里为半径扩展,如果飞艇部队能够拥有100艘以上的飞艇,那么,通过一次轰炸即可对一座城市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没有任何一座城市或者军队可以承受数百、数千吨炸弹的狂轰烂炸!”
在他作着报告的时候,司令部的参谋们,则不断思索着战略轰炸的可能性。更准确的来说是可行性。
“狂轰烂炸,是不是不分军民目标,那么你们考虑过政治因素吗?有没有考虑到,这种轰炸有可能造成他国的抗议!”
面对一位参谋官的提问,徐丘陵立即反驳道。
“军人所需要考虑的只是胜利!至于他国的抗议,那是外交官考虑的事情!长官!而且在战争中平民的伤亡总是在所难免的!”
“嗯……”
作为集团军群司令官的滕毓藻沉吟片刻,在足足沉默了一两分钟之,才缓声说道。
“试试看吧!”
在道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又把双眼一眯,扫视了一眼地图,轻声说道。
“不过,我建议对城市轰炸之前,有必要对平民加以警告,毕竟,我们不能够给外交官增加太多的麻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