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在东欧当倒爷 > 第317章 之前的账

我在东欧当倒爷 第317章 之前的账

作者:醒后一支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19:01:57 来源:小说旗

相比西部农村,老家算不上贫困,但也谈不上富裕。

全村就大伯一家盖起了楼房,其他人家所住的,大多是低矮瓦房,甚或是传说中的茅草房。

进村的石渣路虽然坑坑洼洼,但好歹还能下得去脚,但进了村,除了各家门前,其他地方尽是化雪后的泥泞。

并没有想象中的泥土芬芳稻花香甜,嗅觉传递给意识中枢的名词只有一个字:臭。那种牲畜粪便和各种腐烂气息混杂在一起的恶臭。

“早两天来就好了。”

老杨同志的后悔感叹意思是早两天气温还低,年前的一场雪尚未融化,村里的环境自然不像眼下这般恶劣。

但想不到的是,也就是昨天,气温突然回暖,最低温都在零度以上,午时最高温来到了十四五度,而且还是艳阳高照。

杨宁看了眼身后的弟弟妹妹,俩孩子虽然于神情上略有厌恶之态,却并未现出忍受不了之意。

做为三兄妹的老大,杨宁也只得强忍着干哕的冲动,一步步向前挨挪,同时于心中做出了决定:

必须调整原计划!

不单是时间日程计划,还包括对村里村民们的态度方案计划。

城市里的住宅电话已是贵的吓死个人,而农村的农话安装价格更是能把人给吓死个好几遍,虽然老杨同志拍着胸脯放过豪言,但大伯家终究还是因为舍不得而没装电话。

也是,那老杨同志虽然承诺说报销安装费,可没说把电话月租费也给承担了。一个月二十多块钱的月租费,别说在农村,就算放在了城里,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家里没电话的后果便是沟通不及时。

老杨同志虽然于年前就写信告诉了他大哥,但究竟是初二还是初三,却并未说死。

至于是上午到,还是下午到,更是一个没法估计。

但农村就是有一点要比城里好,稍有个风吹草动,那信传的,比电话还快。

因而,大伯虽然不能等在了村口,但杨宁一家刚一进村,也就听到了消息。

杨宁在村里的泥泞中艰难跋涉了不过百十来步,大伯连同村长还有另外几位村民便迎了上来。

杨宁不由瞠目。

同样是泥泞,他们怎么就跟如履平地似的呢?

大伯跟老爸到底是亲兄弟,那副长相模样,就跟是一个模子里卡出来似的,只是大伯年长了几岁,头发已然花白,脸上也多了许多岁月的沧桑。

“换上胶靴吧。”

大伯招呼身后几位村民给杨宁一家送上了高帮雨靴。

怪不得大伯他们走起路来心中无泥眼中无泞。

这种胶皮雨靴穿在了脚上,沾再多泥泞也是无妨,到家只需要把脚往压水井下一伸,三两下便可冲洗干净。

村民们倒是聪明,一人买上一双这样的雨靴,比起修路来,确实是省钱又省力。

热情的招呼打过之后,一行人有说有笑去到了大伯家,大娘领着两位嫂嫂早已经扎进了厨房,没多会,不小一张圆桌上便摆满了各色菜肴。

爷爷已经年过古稀,但小老头精神矍铄牙口健在,此等家宴,必然要端坐正中。

杨宁辈晚,本没资格坐于上首,但有了爷爷的刻意安排,坐在了主座之旁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大伯,村长,老爸,还有大伯家的俩哥哥,以及自己家的林儿弟弟,依次围坐下来。

女人不上桌。

老妈带着小妹跟着大娘和俩嫂嫂在厨房单摆了一小桌。

爷爷是个老实巴交恪守本分的种地农民,不善言辞,大伯完全继承了爷爷的风格,而老爸在他老爹和他大哥的面前也失去了技术工人的风采。

于是,动筷子前先说上两句的重任也就只能落在了村长的肩上。

村长也姓杨,跟大伯老爸他们是同一个太爷的本家兄弟,端起了酒杯,村长自然要以杨宁为主题,捡了些光宗耀祖显亲扬名一类好听的话说上了几句。

这边刚动了筷子,院子门楼下便传来登门造访者的招呼声。村民们得知杨老二一家回了村,哪里能耐得住寂寞,开了春,地里面就得打农药上化肥,还指望着再向杨老二家借上个不用归还的三两百块钱呢!

登门者络绎不绝,饭桌上的成员也是一变再变。

杨宁草草填饱了肚子,端起酒杯,敬了村长一个酒,同时问道:

“四大爷,咱村里一共有多少户人家?多少人口?又一共有多少亩地?”

村长不明就里,但出于发自内心的尊重,还是如实做了回答。

“咱村一共有两百一十三户人家,人口嘛,差个五六十便要过一千了,承包地自留地加在一块,拢共有一千八百亩地。”

杨宁点了点头。

起身拿过自己的包,掏出了一沓汇款存根,当着村长以及七八个登门造访者的面,一张张丢进了堂屋生着的火盆里。

“这些都是过去一段时间各位乡亲向我父亲借款的凭据,今天我杨宁一把火给烧了,是个怎样的意思,就不用我再多言了吧。”

爷爷吧嗒吧嗒抽着旱烟袋,古铜色布满了皱纹的脸上不见有一丝波澜。

大伯骤然一惊之后,随即陷入了沉默,而老爸的脸上流露出一抹心疼的颜色,虽明知这些钱是还不回来的,但就这么把低根凭据给烧了,那心头,也像是被刀割了一般。

村长以及那七八位登门造访者却不由现出了惊喜。

其中有那么几位,惊喜之后还不自觉地闪过了一丝懊恼。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当初……

就该多借个三两百。

“之前的账就这么了了,但……”

杨宁的表情忽地严肃起来。

“村长四大爷,还有各位大爷叔叔,你们做个证,并帮忙把我杨宁的话带给乡亲们,从今往后,谁要是再开口向我父亲借钱,那可就别怪我杨宁翻脸不认人!”

此言一出,村长以及那七八位登门造访者先是一惊,随后脸色不由陡然一黑。

大伯更是一惊,抬起头来看向了杨宁,刚想开口说一句万万不可,却被主座上端坐着的爷爷以眼神给喝止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