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真的只是村长 > 652 无条件输血,山城不乐意了

我真的只是村长 652 无条件输血,山城不乐意了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3:18: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春雨服装出口业务都是通过郑天佑手的服装贸易公司,也不知道刘春来是否在里面有股份。”吕红涛说的时候,看向了何国华。

他在试探,想要知道市里面知道刘春来在港资中有股份的反应。

何国华没有任何表示。

心中却暗自震惊刘春来的关系。

“他的资金大部分投入到四大队的发展中,能筹集的资金不多。四大队这次如果不贷款,基本上拿不出资金。马上过年了,他们又得分钱。家具厂的利润不高,能提供的资金也不多。规模虽然扩大了不少,一年利润也只有一两百万,蔬菜跟生猪育种等的利润更少……”

许志强很不明白,刘春来的底气何在。

用联合投资公司来把手中股份转变成现金?

要知道,要如果其他股东增加投资,刘春来要保持股权不被稀释,也必须往联合投资公司注资。

别说蓬县领导想不明白刘春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其他县领导同样疑惑。

吴昊跟朱令时听完邹发明的汇报,更是一头雾水。

他们得到的消息不多,不知道市里支持蓬县八百万投资彩电厂的事。

“机会难得!吴书记,我觉得咱们砸锅卖铁也得筹集一笔资金,要是其他县没办法,我们不只是在联合投资公司占据更多股份……”

朱令时不愿意放弃眼前的机会。

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吴昊点头:“确实,机会不能错过。之前县财政没有结余,一直都是通过信用合作社贷款,现在欠着五百万呢!这次就又县财政想办法筹集五百万。”

对于吴昊提议直接由县财政拿出五百万资金对投资公司注资,邹发明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什么时候吴书记如此大方了?

“明天去蓬县,试探下老许他们的态度,要是他们拿不出钱,嘿嘿……”

吴昊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许志强。

这两年,因为刘春来的崛起,许志强的尾巴翘得比天还高,就差把天捅一个大窟窿了。

南水县跟陇县的领导们听到汇报后,反而警惕起来。

有这样的好事?

“这里面绝有问题!刘春来向来无利不起早,他会愿意把股权分出来的?”谢世伟根本不相信这事情。

上当多了,也就更小心了。

指不定是刘春来给他们挖了一个大坑。

“确实,刘春来比谁都精明,从来不会吃亏,股权也看得重。只要入股,就能分钱。他有这么好心让我们投入一点,大把分钱?”邓元朗也不相信刘春来。

两人看着梁爱玲,谢世伟开口问问:“爱玲同志,没别的消息吗?在这之前,刘春来见过谁,发生了什么?”

梁爱玲无奈摇头,“昨晚,山城轻工局的苗仕林局长、市里主管经济的何国华副市长及蓬县几名领导在四大队谈了一晚上,具体谈了什么,没人清楚。”

“刘春来只说了这些?”

谢世伟不相信。

梁爱玲摇头,“确实只说了何副市长和苗局长来提出彩电厂扩大规模,不够的资金增资扩股。”

“市里插手?事情不对头!咱们一点消息都没有。”

邓元朗细细思索,市里面的态度不可能这样,倒是山城轻工局完全有可能。

“很大可能,市里准备拿部分股权,山城轻工局也准备增加股权比例。一台四百多的利润,一年四千多万呢!扩大到50万的生产规模,一年就超过两亿!倒是便宜了蓬县的领导!”

谢世伟有些嫉妒蓬县的干部。

彩电厂,他们没有投资。

却在蓬县。

算GDP,也是蓬县的,跟他们没关系。

“看来,得亲自去找刘春来谈谈了。具体怎么回事,问他更好。”邓元朗说完,还看了梁爱玲一番。

这么长时间,消息都没打听到,就跑回来要钱。

“邓书记,不是我没打听消息,其他人不知道,刘春来一点口风都不漏啊……”梁爱玲也很无奈,“他的秘书陈慧琼,甚至都不知道一点消息。”

说这话的,不只是梁爱玲。

还有陇县的孙海。

他清楚,在最早的合作时,县长跟书记两人被蓬县的吕红涛给坑了,一直想要找回场子。

可无奈,他也没办法。

每次陇县都是处于被动。

“长期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虽然说咱们现在麻纺厂不仅有充足的生产任务,也扩大了,一想到那服装厂跟鞋厂,我这心口子就痛得厉害……”

苏玉平说的时候,还不停看向周邦建。

周邦建跟吕红涛是同学,自以为了解,没想到吕红涛那么腹黑。

“苏书记,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当初咱们签了合同,市里想要干涉,也没办法啊……”周邦建声音苦涩无比。

鞋厂,是要不回来了。

被服厂的干部职工,人家自己直接在陇县办理停薪留职,跑蓬县打工去了……

连原本每年的劳务管理费都收不到,找市里告状,也没用。

工人们自己的选择啊!

何况陇县也没有足够的工厂安排这么多的工人。

“这次真的没有别的消息?”周邦建不相信。

绝对是哪里有问题。

孙海摇头,“何副市长是跟蓬县徐书记及吕县长一起的……”

“走了么?”周邦建问道,“市里现在对他们的倾斜越来越多了。”

“去找刘春来!”苏玉平当即拍板,“马上就去。”

这事情刘春来才是当事人。

一件事情,让周边四个县的领导干部们都关注起来,并且为这事情而奔走。

苗仕林回了山城,同样找到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开了一个规格颇高的碰头会议。

“……情况就是这样,刘春来并不愿意把彩色显像管厂交由山城建设,他也提出让咱们投资最核心的芯片产业。”

苗仕林把情况向着众人做了介绍。

明确告诉了大家刘春来的态度。

也把刘春来的提议告诉了众人——投资芯片产业。

“回来后我了解了芯片相关,确实是最核心的零部件,每一台彩电里需要的数量不少,国内能生产的也不多。”

在座的都是领导,大部分来至山城机械电子工业局。

对这东西比苗仕林熟悉得多。

“我们之所以提出搞这个,是希望打造完善的彩电产业。目前以蓬县的基础,根本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资金缺口就是一个最大问题。如果还像之前那样,找咱们帮忙,有必要么?”

作为主导这次项目的副市长,卢耕农眉头紧紧拧在一起。

山城的资源用来支持蓬县发展,并没有什么问题。

可山城付出了,得不到多少好处。

无论是新增就业岗位,还是GDP的份额,都跟山城无关。

每年国家财政拨款及政策倾斜等,都是根据GDP以及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等作为评估依据的。

改革后,各地发展都比较快。

但是依然有很大差距。

资源、区位、政策等,都影响各地发展速度。

发展越快的地方,得到国家的支持力度越大。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国家很穷,资金不足,资源也有限,自然希望先扶持部分区域发展起来,然后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西南地区,经济最好的就是山城。

其次就是作为省会的蓉城。

两个城市一直都在相互较劲,蓉城的经济基础及工业基础并没山城实力雄厚,从解放后,就靠着周边地区输血发展。

同时,作为省会城市,得到国家的支持比山城更大。

山城作为西南地区经济第一位,不仅要兼顾自己的发展,还得向国库缴纳资金,给省会城市输血,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山城必须发展速度够快,才能确保西南第一城的位置。

彩电是国家大力扶持发展的产业,并且准备以此为依托,在相关领域里做出更大发展。

以山城的工业基础来说,要发展彩电相关行业,有足够优势。

电子机械工业局副局长唐建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芯片这一块,我们确实该涉及。不过,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对技术要求也高,短期内很难见到回报。我们不一定能确保有足够投入……”

“唐副局长了解这个领域?”苗仕林问唐建国。

局长肖伟笑着说道:“之前我们也考察过这方面,在电子工业方面,咱们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既然如此,事情简单多了。

卢耕农表了态后,一只没开口。

就听着两方的讨论。

听到这时候,也忍不住了:“这么说来,芯片在全国只有742一家提供?”

“全国彩电需求的芯片大部分都靠进口。742的产能也不高,无法支撑全国这么多条彩电生产线的生产。”

唐建国对这事非常熟悉。

当即把彩电产业跟芯片产业的情况,以及芯片制造业的难度都做了介绍。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沉默。

“蓬县那地方我了解,没有任何工业基础,根本不适合建设显像管厂的。”卢耕农叹了一口气。

不是他不愿意分项目给蓬县。

那边没有基础,确实不合适。

刘春来的搞法,依然是让山城输血。

山城轻工局把几个相关厂搬到那边,虽然也得到了不小的好处。

蓬县的工业发展,支撑不起山城的配套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