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斩邪问道 > 第一百二十六章 褪去迷裳思因果

斩邪问道 第一百二十六章 褪去迷裳思因果

作者:底虚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1 13:59: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仙道大劫,体系之灾,文明之难。

假若,将仙道比做一艘星舰。

仙道本身就是星舰的舰体,它有一整套运转法则,大量的仙道人物消失,姑且理解为人员死亡。

船员虽然死了,但星舰还在,又有专门的体系,能将冷藏的胚胎培养成为新的船员。

但这并不等于导致船员大量死亡的问题被解决了。

结果就是新船员照样死。

时间一长,星舰缺人控制和养护,终究是耗尽资源,全面崩溃。

徐长卿归纳总结,他面临的差不多就是这么个事。仙道这条船毁灭在即,而他是新成长起来的船员。

人员鼎盛,前仆后继,都没能解决的问题,靠几个苟延残喘之辈,以及一个毛头后生,就能解决?

可能性不大。

他不觉得自己有那个本事。并且他推测,四位真人同样不认为自己能做到。

他们求的是脱得大劫,说白了就是弄个救生艇逃离沉船。

而他呢,他就相当于一个奶娃子,对他来说,现在扯什么救生艇还太早,他需要的是尽快学习知识,锻炼身体,然后才是其他。

时间是真不多了,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利用诸天万界和本源世界的时间流差异,他貌似还是有成长起来的机会的。

要问时间流差异最大的是哪个世界,他赫然发现,就是这里,从时之沙漏的角度看,这三十三天的时间几乎是停滞的。

徐长卿不知道的是,三十三天的时间算法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机制,解开封印之后,时间会越流越快,并且有数种因素会对之构成影响,直到与本源世界同步。

他的时之沙漏,目前的计时功能不够强大,体现不出这种变化。

徐长卿琢磨着,既然此处时间流速如此缓慢,那么多花些时间了解一下也没什么不好,奇花异草园就在那里,又不会跑,采药一事,等等也无妨。

于是他开始四下游览。

前后用去三十四个昼夜,他对这里有了大概的了解。

三千三百万平方公里,这是他测算的结果。

他起初以为这里只是个殿堂,但后来他发现,称之为星球更合适一些。

一个比月球少了五百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地下宫殿。

至于其职能,他觉得用空港形容比较恰当。

这里有超过十万个大型传送法阵,而这些法阵,不过是相当于人员通行用的电梯般的存在。还有货运通道,以及更大型的类似舰船通道的存在。

有意思的是,类似舰船通道的超大型通道,都是向内的,给人种搭乘地铁的感觉,码头很有月台的既视感。

然而这里没有车、也没有船,通道的门户是封闭的,一个个的巨大环形金属,上面布满玄奥的纹理,环外与岩石接壤,环内则是凝固的晶体。

他猜测,某种情况下,这些晶体大约是可以融化的,成为液态的能量通道。

封印,遗弃,还有什么?搬空?

有那个意思,这里太荒凉了,只有最基本的框架而一物不存。

但也正因为一物不存,才让他觉得真实情况或许并非象他想象的一样。

试想,当我们搬家时,总有些舍弃不要的,如此巨大的空间,一物不留,搬的如此彻底,貌似不太现实。

后来他才发现,这里本就与现实无关。

接受能力够强的人,可以将这里理解为到处都是隐形预制件的沙盒世界。

只要找到那枚属于你的钥匙,它华丽的一面就能随心所欲的呈现在你的面前。

“指挥官,欢迎您回来。”说话的是一头直立的,靠卖萌就能活的很滋润的小猪。

大脑袋,小身子,短胳膊短腿,耷拉耳,眼皮也是半耷拉,一副睡眼惺忪的萌蠢样。

很难想象,他的前世会选定这样的一个卡通化以及Q化严重的造型做随身副官,简直就是画风杀手。

还有,难道不应该称呼老爷吗?为什么是指挥官?太前卫了,说好的仙侠风呢?

这些念头仅是在他脑海中浮现了一下便失去了影踪,无伤大雅的细节,与其说是质疑和嫌弃,倒不如说是好奇。

况且他经历过云霄城,星空世界,也知晓仙道并非以华夏文明的古代风貌为背景板而塑造的脑洞世界。

时代在向前,永远的高冠博带、发髻玉簪,显然不现实。

险峰飞楼、宫阙殿宇、云池仙鹤、莲亭雅阁,也只是一类景致。

这些对于很多仙道体系的世界,也仅是情怀类的存在,而非现实生活中的着装和居所样式。

说起来,他能找到小猪美宝,是因为勾连接通了万仙殿的核心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理解为综合服务型AI网络,它在万仙殿有着众多的服务终端,随便找到一个激活,万仙殿就不再是单调空荡的所在了。

象现在,他只是想了想,他在高州的老宅便出现在了这里,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差异。

甚至,当他拉开抽屉,本来空无一物的内中会按照他的记忆,码放好所有的事物,只要脑子里有,现实中就有,不管它是一件法器,还是一双袜子。

“这真是……心想事成!”

然而这种心想事成也有其局限性,那就是必须是自身坚信的,没有任何一点质疑的。若只是凭空想象之物,那是不会存在的。

简单的理解,想要心想事成,需要先骗过自己,最彻底的那种,否则就是虚妄。

这条规则基本决定了任何一个修行者来这里,只能拥有自身确实经见过、且十分了解的事物。

对于徐长卿这种习惯性留意细节、洞悉入微的而言,这一规则被充分利用了。

象云霄城的许许多事物,又或蟹天罗中最重要的天罗印,都可以在这里重现。

那么养魂木、五行阵旗、玄针这样的法器法宝呢?

可以啊!

体系表示,只要是真实经历过的,除灵魂之外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打造。

给他的感觉,就好像是量子效应下的全息打印机,能够第一时间完成复制。

不过,这种复制并非完美,它只能复制当事人已知的部分。

比如当事人知道手机,但不知道其内部构造和运转原理,那么就会复制出一个徒有其表的手机壳。

知识就是力量,意识构造万物,这就是万仙殿的特色。

相比于物资极大丰富,任人取用所带来的震撼,更令他在意的是关于元灵总量不变的说法。

这个信息是通过美宝获知的。

美宝为什么能认出他,因为他的元灵较为完整。

元灵,这对他而言是个新概念。

按照美宝的说法,它是能够修习仙道的决定性要素。

开天辟地时,有神人天孕地养,生而知之,伟力无边。

他们就是元灵的典型代表。

后来元灵散碎,化作无数真灵碎片亿,散布于诸天万界,这就是修真天赋的由来。

‘真’这个字,在仙道体系是求真、求是,也指真灵碎片。

只不过很多真相都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

美宝表示,仙道大劫,不仅在于体系崩溃,还在于真灵消逝。

这个进程其实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

起因不明,它所记得的只有现象,几乎所有仙道强者,都加入收集真灵碎片的行列。

然而元灵有器量、格位之说,不是简单的无限吞噬增值。

就元灵的角度看,几乎,所有仙道强者,都是神人时代最巅峰。

当时的元灵最完整,实力最强大,活的也足够长,其思维烙印难以磨灭,从而本能的完成了一种灵魂向的、类似遗传基因作用的侵染。

这种侵染即便是胎中之迷也不能尽数涂抹。

结果就是,真灵碎片已然是种被‘染色’的要素。

在这样宏大的背景板下,出现的现象就是今不如古。

后来拥有这些真灵碎片的、具备修真天赋的人,等于变向的玩一种DND杀戮之神巴尔所安排的子嗣杀戮夺碎片的游戏。

碎片聚集多的,就天赋高,更容易出头。

而越是聚集的多,就越接近最初的那个神人的思维意识。

仙道大能,个个才智出众,岁数也不会活到狗身上,自然是发现了这个问题。

一旦真灵碎片过量,自己就会变得不再是自己,毕竟神人的思维烙印侵染实在是深入灵魂核心,辨别都做不到,更别说消抹。

也就是在此种前提下,有人提出了斩三尸的概念。

很显然,这同样是个极具颠覆性的概念,跟他所知道的传闻中的斩三尸根本不是一回事。

又或者说,传闻中的斩三尸,只是表,里的一面是把神人的思维烙印给斩出来。

当然,情况还远不止这些。

比如说魔道的万物归元,这个元一,本初,不是指混沌,而是指元灵。

魔道修行进度太快,自身灵魂不够强大,真灵碎片中的思维烙印就会西风压倒东风,一心向着碎片齐聚,重现元灵的状态迈进而不自知,又或知道了也没觉得接受不能。

而玄门正道,则是力求自我驾驭他我,不被改变,最终将神人的思维烙印磨掉。

他感叹,原来这才四玄门与魔道,正邪之分的由来。

在此之前,他一直都肤浅的将之跟武侠江湖中的正邪说法挂钩,并且心里觉得LO爆了。

仙道大能,都能毁天灭地了,打个架还需要举个道义的大旗,A骂B魔道妖人,B骂A正道伪君子,这是装纯给谁看呢?

原来是他误会了,是后来人以讹传讹,把经给念歪了。

所以说传闻不可不信,因空穴来风,必然又因,但也不可尽信,因人云亦云,天知道最终会走样成何种程度。

其实关于仙道、灵魂,他自己也有思考,而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仙道之路,成就天人,是一种追求更高级生命形态的过程。

普通人眼中的长生不死,不过是其副产品。

他定下要走这条路。

那么,无论事实变幻,如何玄奇莫测,都不能改变一切皆以为这远大目标服务这一根本原则。

以此为核心,拓展出两个大方向。

一个是正常向的**修行。

另一个是以了结因果为代表的自我意识的圆融。

直白些说,**作为第一工具,需要按部就班的提升品次。

灵魂作为核心主体,需要念头通达,提升境界。

这个提升境界,一直以来是个很玄妙的概念。

没有答案。

他的远祖徐岺在《青主道德真解》中提到过一句,说终其一生都在解惑,不敢多言,以免误人道途。

而他觉得,自己作为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修真者,信息情报方面的条件可比徐岺当年好太多了,这也是他心气高,敢言古不如今的一个重要原因。

修行最大难点,就是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相对好解释,它是物质的,看的见、摸得着,比较直观。

灵魂就不行了。

怎么才算灵魂境界的提升呢?

达到某些要求?

品行?道德?

什么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他剖析这些概念,发现它们是文化、社会化的综合产物,是为适应环境服务的。

人类文明的特征,就是协力合作。

通过合作,达到适应环境、征服环境的目的。

优良的品质,有助于强化和约束个体,使之成为种群这一整体的合格乃至性能优良的部件。

善与恶、对与错、优与劣……这些个概念,就是在这样的人类与环境的互动中诞生的。

由此可见,所谓的道德、优良品质,是对应群体、团队这样的概念而诞生的。

而修真,是一种追求个体强大的过程,普世的那套标准,就未必适合了。

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至少道德方面,意义有限。

那么品质呢?

他令自己变得宽容、变得豁达,变得沉稳、变得自律、变得坚韧……这是传说中通往成功所必备的基础品质。

与此同时,他一直坚持关于灵魂的修行,就是利用天地灵气,以某种方法进行淬炼,

结果他发现自己的灵魂,纯化了,活跃了,运转更自如。

他进行总结,发现,在冥想类的精神修炼的基础上,达成某些特质,有助于修炼进度。

这个发现主要是在无法世界十二年的灵魂修行中完成的。

自我观察,反复验证,得出这样的结论。

纯化、活化的过程中,是有关隘的。

关隘具体的表现是这样的:

修炼时,靠念力,引导淬炼后的天地灵气,作用于灵魂,一遍遍的侵染、冲击,激发其活性,洗刷其杂质。

但是到达一定的程度后,这个方法的效果就会下跌,直到完全没效果了。

这个时候,需要更高能级的淬炼后灵气。

怎么得到更高能级的灵气呢?

需要念力协助生成。

然而强大的念力,来自更纯粹、更具活性的灵魂。

于是就构成了一个相悖的关系:没有高等灵气,没办法让灵魂强大,而高等灵气又需要强大灵魂制造。

这就是关隘。

而包括念头通达,优秀品质获得,都有助于念力强大。

细致的解释,持续而稳定的正向情绪输出,对念力强大十分有益。

举例:念头通达输出的是‘我很爽’的情绪,优秀品质输出的是‘我很行’的情绪。

唯心。

形而上。

但显然也不全是以空对空。

它有框架。

也有标准。

真实不虚的达成了,就产生了相应的真实情绪。

这份真,就特别有力量!

它令念头强大,灵魂修行的问题由此迎刃而解。

由此可见,自我修养的提高,对修行者而言,十分重要。

但这是心性的改变,是品行的改变,不是灵魂境界的改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