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斩邪问道 > 四百六十八章 空间挤压生存艰

斩邪问道 四百六十八章 空间挤压生存艰

作者:底虚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1 13:59: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二月二十八日,对于联邦人而言,最近这几天真的是度日如年。

全球的战事愈发激烈,就在这天清晨,冒着沥沥小雨,昆明保卫战打响。

战斗由怪物一方先行发动人海冲锋,在前线,视线所及,大大小小的怪物宛如军蚁迁徙,铺天盖地而来,穿过丛林和旷野,直向城市区而来。

大约十分钟后,天空出现上千架鹞式飞行器。

它们都是从低空轨道投放的,投放时间比怪物发动全面突进的时间都要早。

这些飞行器宛如战略轰炸机进行水平轰炸般,向下方投放了大量微型氢弹。

宛如在进行热气球比赛,地上升起一团团光球,这些光球将浪潮般的怪群撕裂成碎片,再不复之前的声势。

总计投放的微型氢弹超过了一万颗,广大的地域等于是被热核毁灭之力洗了一遍,造成的视听效果,宛如这片大地被煮沸。

这场作战联邦自然是看在了眼里的,他们承认,外域城邦在核武应用上,的确进入了常规化层面,这意味着更高的可控性。

实际上这就是可控核聚变微型化的一种变种应用。所有的战甲,都是搭载同类技术的能源设备的,否则两千万机械光是更换高能电池都是件大工程。

毁灭的风暴刚刚跌落峰值,战甲就纷纷低空飞降,进入战场。

这是徐长卿特意派遣的支援部队,总计一万台战甲空投进场。

而联邦的机甲服战队,是又过了二十分钟后,才冲进了战场,并且打的十分保守。

这个倒是可以理解,异生物的战兵没那么容易死,徐长卿敢让战甲往怪堆里跳,主要还是趁病要命,时间稍拖一会儿,局势就又变得不同了。

就像联邦大兵们进场,看到的就是超级盛宴画面,那些浑身伤口、还冒着烟的怪物,大口撕吃着被炸的半熟的同类的尸体,身上的伤势迅速修复着……

这就是异生物战力难打的一个点,以团队的角度看,除了打歼灭战,其他任何一种都很难对其造成致命伤害。

并且异生物在不断的总结经验,调整其战兵的特质。

像机甲服部署较多的地区,怪物结构就同样十分擅长运动战,战术方面也是小队行动,不会凑堆。

如此一来,机甲服小队就很难像最初那样深入渗透,然后指引天基武器或其他超远程武器对重兵集结的怪物发起打击。

联邦大总统一系虽然尽力强化了机甲服的紧急生产,可面对全球入侵的局面,产量依旧显得捉襟见肘。

并且装备发放之后也不是立刻就能成军。机甲服战士也算是一种技术兵种,想要较好的发挥装备性能,需要参加总训练课时不低于100小时的集训。也就是为期两周的训练,逼的紧点能缩减成一周,但那就是填鸭了,效果不是很好。毕竟人每天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

种种客观因素,导致直到现在,联邦也只是勉强建立了三十个集训基地。相比需求缺口差的太多,兵力一直捉襟见肘,战术上也就大气不起来。

联邦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以机甲服为战斗主力的战役,就是在平安夜发起的华盛顿保卫反击战。

保卫是成功了,反击效果一般般,部队的执行力和协调能力差了些,不似外域城邦的战甲部队,一嗓子能喊到底,并且有脑算机即时处理大量信息并发布百夫长级的的行动指令。

当然,战甲部队这边的作战能力,也是有高低差异的。

最强的是地球教徒一系的部队,执行命令不打折扣,果断勇敢。

最差的是火线上岗出身的指挥官。他们并不是怂,而是经常性的质疑指令。这很正常,但这确实是一个症结。

东南局的各条战线,都发生过这种事:被称作自由军官的火线上岗的指挥官,没有忠实的执行命令,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干了,最终结果看起来很不赖。

于是就觉得脑算机毕竟是机器,思路僵化,很多时候比不上能创造性的完成任务的人类。

这其实就是以偏概全了。徐长卿从来没有否认过人类智慧的优越性。否则他也不会搞出独特的脑算机系统,而不是在光子、量子这个方向上攀爬。

就事论事的说,首先脑算机是算整体收益的,哪怕让一万官兵战死当场,也绝对有这么做的理由。

别说是基层指挥官,就是万人团的指挥官,也无法以足够宏观的角度审视问题。但脑算机可以,并且一直在做。

其次,通往胜利的途径不止一条,指挥官灵光一现的战术结果好,并不等于脑算机给出的方案是差的。

有时候出现失败的结果,也不等于是瞎指挥,而是一系列的不能忠实执行命令,导致整体方案被不断扭曲,最后成了低收益或干脆是赔钱买卖。

这也是为什么军队始终强调纪律和终于执行命令的原因。宁肯是因为高级指挥官傻逼,一将无能害死三军,也不愿看到下克上,自行其是的情况。

前者换上一个英明的指挥官立刻能解决问题,后者其实已经算是半崩的乌合之众了,都不能严格执行命令,那还有什么大作战方案可言?一层层往下推,如果班组有两三个刺头不配合,那这个班还有作战效率吗?

而徐长卿在这方面,苛责到了一个不近人情的高度,就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不擅长干政务的工作,也没那个时间去当指挥官之间的润滑剂。

那么就用一种机械式的强硬执行来贯彻每一个作战方案,同时战兵也由无需担心执行力的AI来担当。

所以外域城邦的军队,战力强悍。并非徐长卿统帅能力有多强,而是有效的解决了内部耗损。千瓦军队也如臂使指。

这里边有个联邦乃至共和国都无法模仿的技术关卡,就是通讯。

除拥有量子网络的外域城邦,谁都无法做到始终的通讯无碍。

包括异生物,也都受能量遮蔽,EMP散布的困扰。这就严重的影响了指挥官跟一线作战部队之间的即时互动。

指挥官命令传递不及时,前线部队的响应也不及时,往往是在执行惯性命令。比如说前一刻是推进命令,这一刻实际上应该转进了,但由于通讯障碍,前线部队依旧在惯性执行前一刻的推进命令,一头撞上敌人的优势兵团……

异生物的部队,往往就是这么死的。

面对战甲部队的大兵团作战,它们也试图通过兵团作战来兑子。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靠着更多的数量换出来。否则被本就个体更强悍的战甲部队以优势兵力碾压,结果就是被血虐。成千上万的死换不掉对方一台战甲报废,这样的战损比那就真没法打,异生物把地球都吃光也架不住这么送菜。

可惜每次想搞兵团级作战,就被外域城邦以各种办法针对破除。而近来的几次有名字的大作战,全都是在不计代价的基础上集结出大部队完成对决的,在集结的过程中,至少有三分之一被天基武器之类的给抹杀了。

异生物现在比较恨这个,一如当年伊拉克的百万大军恨多国部队的空军恨的牙痒痒一样。敢凑堆又让我发现,那就有乐子了,绝对会被来一发或几发。明明是优势兵力的一方,却发挥不出来,一小股一小股的被数量质量都优于自己的对手,先毁了重武器,然后揪住了狠锤。

异生物也确实有重武器,就冲它们能搞出吞噬者那样的庞然大物,就说明不缺重型武器的运载和发射平台。然后就是热线炮,榴弹炮,加农炮,这些异生物都通过专门的器官实现了。

这方面异生物也算是让包括徐长卿在内的人类开了眼了。硬是靠猴皮筋原理的肌腱拉伸,把弹射玩出电磁轨道炮的弹丸投送效果,你说厉害不厉害?

可惜异生物的空军不行。

空军不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气层上面,无论是低空轨道还是高空轨道,都被人类一方牢牢的把持着。

异生物也尝试让它们的巨型浮空体上天了,结果这种被人们称作肥面包的条状巨物没能在空中滞留多久,便被打成了筛子坠毁了。

这是比过去的制空权更牛逼的轨道控制权,异生物的大部分不如意,都是这来自头顶的威胁造成的。

异生物还生产了一种堪称是洲际大炮的武器,从地面直接打击轨道上的目标。也确实有些效果,但人类这边每发现一个,就塞颗小当量核弹过去,异生物在尝试了两次之后,就没再搞这种赔钱买卖了。

人类一方猜测,有一种可能就是异生物在憋大招,那次再出现这种能打卫星的武器,那就不是一个两个,而是炮群,哪怕是很快就被收拾掉,投送的弹丸也足以让星港之类的大型设施遭受严重破坏。

这也愈发使得联邦意识到自己在母星的日子真的是时日无多,跟徐长卿在新一轮的太空防御问题上出现分歧,且始终不肯松口妥协,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K3战役让联邦疼的龇牙咧嘴,他们不肯再把剩下的战力搭进去了。

近来,联邦大总统和他的幕僚团,以及取代旧时大鳄的新贵们,大会小会开个没完。探讨的核心,就是如何最大程度的保持联邦的元气。

就在27日下午,夸娥氏号也向着外星域出发了。比较有趣的是,基于居住舱不够,联邦直接拆了几段星港的固有同类设施顶上。

发现这一招可行后,托尔号也准备这么搞了。

用联邦发言人的话说:“与其留着被异生物击毁,不如利用起来,反正如今地面投送量已经大降。”

大降的原因之一,就是星港方面已经是人满为患,再一个就是隶属联邦的穿梭机已然被异生物毁的差不多了。

而这个数据,对联邦民众无疑是最敏感的,流量明显走低,意味着轮到自己的可能愈发的渺茫,那么,服从官方命令的理由迅速走低。

人人心中都有账,一看情况是这样,相当一部分务实的人,也就不买联邦的账了。

而大量民众最后一点信任的丧失,也导致联邦官方的信用迅速走向破产。

联邦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了,掐指一算,发现也用不着再打马虎眼了,完全可以做的更露骨一些。

幸运抽签获得避难船票虽然还在进行,但联邦开始更大力度的玩两套标准,背地里这套自然才是紧要的。

冠冕堂皇的说法,就是团结还能团结、也愿意团结的同志。

实际上是权力、资源两手抓。贵重资源,比如稀缺金属,核燃料,权力则以兵权为主。

曾被上峰许诺打三仗就撤的,并没有获得被兑现的诺言。真正被撤下来的,反倒是那些打红了眼、已经不打算生离地球的官兵。

曙光突然就出现了,载具和调令同时抵达,甚至很多是从战场上将人接走的。

“联邦需要你!”

短短一句话,外加让人无法拒绝的条件:你和你的直系亲属都走。

这就是联邦为托尔号和赫拉克勒斯号安排的部分乘客。

按照联邦高层的谋算,不远的未来,联邦将在小行星带一记鞭腿,彻底将小行星带人踢的跪地求饶,然后鸠占鹊巢。

核心地区,就选在木卫三,以及其他木星的卫星。小行星带的空间站,都通过外域城邦的大功率外置引擎推运技术,推去木星轨道,包括谷神星等六大神星。

而要想完成这个计划,联邦这个整体就需要有足够的份量,包括人口、武力,资源。

因此,托尔号准备一半装人,一半装物。赫拉克勒斯号,一半幸运民众,一半联邦家属。官员的、军官的、军士的,没有大头兵的,炮灰需要的时候再招也就是了。

为了完成这个大计划,联邦正在不断的做着调整,大动作、小动作不断。

所以现今联邦其实已无心恋战。

反应在具体局势上,世界地图展开,战局之糜烂,已经堪称触目惊心。

可以这么说,全球仅有的三条防线,一条是法国加来至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西欧防线,一条是波特兰至罗福的美利坚东海岸防线,还有一条是上海至香港的天朝东南防线。其余的地方,异生物已然是长驱直入。

赤道已南的陆地、海岛,除了少量地区还在进行着困守孤城式的最后抵抗,剩下已经全部沦陷。

这意味着澳大利亚、非洲的精华地带中非以南,以及五分之四个南美洲都失陷了。

而北半球,绝大多数海岛、半岛地区,也都沦陷了。

在这个寒冷的季节,北纬二十度线以北不用多考虑,在没有设施和资源保障的前提下,根本待不住人,不适合大量难民避难。

再把沙漠之类的地形划去,人类还保有多少土地,就变得很清晰了。按照智库计算,最多再拖一周,第二轮死亡高峰就会到来。

而当这轮死亡高峰过去之后,地球上的人类会降至50亿以下。

这些推演数据也是联邦拒绝徐长卿不让一艘异生物舰船进入地球的原因,到时候都烂成那样了,还用在乎异生物之间的小规模汇合?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个堪称转折点的选择。联邦,乃至人类,都为这一选择付出了代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