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佛级系统 > 第187章地藏王菩萨心经

佛级系统 第187章地藏王菩萨心经

作者:未来名将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1 13: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灵觉静静的大师的讲解,没有再打断大师的讲解,心中暗自思量,原来佛法分为五重,五重者: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相。

老僧停了下来,他在等着小和尚消化吸收自己的知识,看着小和尚的眼神逐渐从迷茫,到变为清明,他问道:“可清楚了我前面所说的?”

小灵觉点头,言道:“大至知道了,请大师继续传授。”

老僧欣慰的笑一笑,这小家伙的悟性真的是很恐怖,似乎比前世更加精进了,言道:

“此地藏经以人、法为『名』。以诸法成就为『体』,真如也。以愿力度生为『宗』,依理发愿也。以断惑证真为『用』,依法修行也。以引权入实为『教相』,满众生愿也。略标此经五重之义”

“古德释经题,有七种立名,不离人、法、喻(单三、复三、具足一)。

以人立题者,如阿弥陀经。阿弥陀是梵语,此云『无量光』,即见性悟道之时,其光明无量:阿弥陀又名『无量寿』,吾人得法之时,了诸法本来,不生不灭,常住世间,法寿无疆。”

“不生不灭,常住世间,法寿无疆,这地藏经果然不凡,小灵觉受教了。”小和尚震撼的说道。

老僧笑道:“若是你修行我这地藏王菩萨经可以炼成不动明王金体,到时,诸法难破,万邪不侵,大成之时,法寿无疆。人即是法,所以以人立经题。

以喻立题者,如梵网经。时佛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

老僧淡笑,对于这地藏王菩萨经,他还是有几分自信,如果真的炼到大乘境界的话,就凭借菩萨的身躯,也可以和佛抗衡。

小灵觉说道:“我可以以这地藏王菩萨经为本,走上成佛的道路吗?”

老僧摇头道:“这地藏王菩萨经只能够帮助你增强战力,却不能帮你证道成佛,若是想要成佛,必须要走出自己的路来!

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每一世界,教法不同,所以菩萨到无量世界,亲近无量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方能成佛,是以喻也是法,因此有的经以喻立题。

以法立题者,佛将所得之法,为人演说,如般若、涅盘、方等等经,皆是以法立题。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人、法、喻具足的经题。不一一解释。”

嗯,这位大师说的没错,师傅也曾经常常教导过自己,想要成佛,必须要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一味的模仿他人,境界到了那里,就会自然止步,根本就无法超越他人。

老僧神色突然又变得专注起来,言道:“你未来的路当由你自己去,小家伙,如果你要完成心愿的话,千万要成佛啊!”

小和尚不懂老和尚为什么神色突然变得肃穆起来的?但他感觉到这个老僧对自己并无恶意。

和佛国中,见到那些菩萨罗汉不同,这老僧脸上写满了真心实意,给小和尚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老僧又道:“「地藏菩萨本愿经」,以人、法为题。

「地藏菩萨」是人,「本愿」是法。菩萨二字,具足应云「菩提萨缍」。

菩提是佛道,萨缍是众生;菩萨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菩萨欲度众生,必须先求菩提,以菩提之法,方能下化众生。欲求佛道,必须先度众生,众生度尽,菩提始现。

所以上求菩提,即下化众生;下化众生,即上求菩提。两名一义耳。

你可知,什么是地藏?什么是菩萨?”

小灵觉答道:“不太清楚,只知地藏王菩萨,是一位功德无量之人,具体来由,却不是很清楚。”

老僧解释说:“「地藏」是名,「菩萨」以德立名。地者,心地也。人心如大地,大地能生万物,人人皆知;

心地能生万法,则众不知,必假佛法,发明心地,心地含藏无量清净功德,以此功德自度,自成佛道;以此功德度他,令他成佛道。

何以故?此无漏功德,无自性故。所以能自度、度人,皆成佛道。”

老僧又道:

“老衲多年前曾遇到孔仲尼,佛法是平等的。孔仲尼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名之为仁。』也是这个道理。”

小灵觉道:“孔圣乃是儒家之人,此话也符合我们佛门么…”

老僧笑道:“所以你需要放下门派之别,自古佛儒道,三家本是一家,何来派别之分,不过是各取所长,各补所短而已。”

“佛儒道本是一家吗?小灵觉受教了。”小灵觉若有所得,低头沉思中,地藏菩萨就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就依理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老和尚呆呆地看着小和尚,突然问道:“小家伙你是不是曾经发过本愿,向天道借下过功德。”

小灵觉低头,言道:“贫僧确实发过本愿,向苍天借下功德,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才让灵觉的师傅蒙难……”

也许这就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吧!师傅也可能是因为被自己所牵连,想到这里,突然眼睛一酸,泪水就莫名的冲刷着小脸。

片刻,小和尚拭去了眼角的泪水,神色认真的说道:“阿弥陀佛,让大师见笑了,贫僧还是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实在是有些魔障了。”

老僧多做安慰,只是开解道:“发先度人成佛之愿,所以名为大愿。又是本昔所发之愿,故名「本愿」。你师傅的因缘劫难到了,所以才会有那么一劫,并不是因为你的缘故,况且,我等佛门中人,修的是来世,修的是轮回,想必你师傅在下一世,一定会投一个好胎吧!”

小和尚原本黯淡的神色流露出一丝精光,淡淡的说道:“师傅一生活人无数,光明磊落,一定会有好报的,希望他来生更加幸福美满,阿弥陀佛!”

这句话是他用很真诚的语气说出,他真心的希望师傅以后能够投身到一个好人家。

老僧默默的看着小和尚,这小子,到底是我的因果?还是我的劫难?那些高高在上的佛祖们,“他”又回来了,可喜?可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