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超级运动专家 > 第二百三十八章 载入史册的时刻

超级运动专家 第二百三十八章 载入史册的时刻

作者:XX神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1 14:12: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龙浩太紧张了!

作为一个世界顶尖的射箭运动员,在奥运会的决赛中,本不应该出现这样大的失误,可他还是没能顶住压力,在最后关头射出的一箭,差一点就脱离了箭靶。

一环!

这是个让人心碎的成绩!

所有韩国人都心碎了,随着张龙浩的箭钉在箭靶上,很多韩国人都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他们输了!

若是张龙浩能拿到8环、9环的成绩,韩国射箭队输掉1环、2环还可以接受,这一箭可以说是把韩国射箭队的颜面打掉了,把他们身上四届男子射箭团体冠军的光环打掉了。

很多其他国家的队伍和运动员恍然大悟:“原来韩国射箭队也并非不可战胜!他们在关键时刻也会出现重大失误!他们的运动员在关键时刻,也会顶不住压力!”

当‘四届奥运金牌’的光环拿掉之后,韩国队其实也不过是一支普通的射箭队,除了选手们强劲一些以外,也没什么特别大不了的。

可实际上,要说韩国选手的实力,也并非有多么强势。

要说起个人英雄主义,韩国选手和欧美选手还是有差距,几十年来,他们都没有在射箭项目上拿到过个人赛金牌。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射箭男子个人赛冠军是澳大利亚选手西蒙-费尔韦瑟;1996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射箭男子个人赛冠军是美国选手佳斯丁-休伊什;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射箭男子个人赛冠军是美国选手杰-巴尔斯;即便是1988年,在韩国首都首尔(当时的汉城)举行的奥运会,男子个人项目冠军也是美国选手达拉尔-佩斯。

再往前数几十年,奥运男子射箭个人项目夺冠的选手,也几乎全都来自美国和欧洲,其中连一个韩国人都没有。

进入新世纪之后,韩国射箭项目实力有增长,可世界最顶尖的射箭选手,大多数依旧来自欧美国家,韩国射箭队表现出色,也仅仅是在射箭团体项目上。

个人英雄主义不行,团体项目也并非持续不败。

韩国射箭队还有什么呢?

————

在数字牌上显出成绩,裁判员宣布华夏男子射箭队获胜后,所有支持华夏队的观众,以及华夏射箭队的运动员、教练员,已经开始了尽情的欢呼,对于华夏射箭队来说,能在团体赛正面击败韩国射箭队,绝对是个历史性的时刻。

听到消息的媒体蜂拥而至,各个摄像机全部对准了三个射箭运动员。

在摄像机镜头下,沈洋面带微笑,从容不迫,比赛结束之后,他围着看台转了一圈,挥手感谢前来支持自己的观众。

永福军和张海峰完全没有经验。

他们只是一直笑,跟在沈洋屁股后面也朝观众招手,尽管有些支持沈洋的观众,都快很死了这两个‘猪队友’,但华夏男子团体赛取得胜利,两人在最后一组中也表现出色,就还是原谅了两人,也以欢呼声回应。

在围着观众看台走了一圈后,三人就在现场座位上休息,一边记者冲到场内记者的采访。

十几个国际媒体记者被允许进入场地。

国际奥委会主持射箭比赛的官员,原则上就是让每个大媒体的记者派代表进入,但国际大媒体太多了,他们也只能对其中一些记者放行。

前来的都是大媒体。

有英国的BBC广播电视、华夏的中央TV、意大利的天空卫视、德国的》《图片报》,美国国家公立电视台……一群记者赶来后,几乎都是第一时间要对沈洋进行采访。

于是尴尬的场景出现了。

沈洋身边围了一群记者,永福军和张海峰身前根本无人采访。

这时候可没人关心两个‘表现不好、名气不够’的家伙,记者们即便围在外围,也一定要听清沈洋说了什么。

华夏记者先开口问道,“沈洋,带队华夏射箭取得男团冠军,此刻你内心有什么想法?是否感觉很激动?”

沈洋淡然一笑,摆了摆手,“没什么可激动的,我本来以为取胜更容易,没想到韩国队发挥这么好。他们确实是一支出色的队伍。不过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这是赛前预料到的。另外……带队射箭的是王文龙教练员,我只是一个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对于沈洋的强调,不少记者完全忽略了。

华夏射箭队带队教练确实是王文龙,可任谁都知道,取胜的关键在于沈洋的完美发挥,决赛、半决赛两场,沈洋射出18箭,拿到了180环的成绩,放在任何队伍里,有一名运动员拿到如此成绩,都足以让男子团体取得奥运冠军。

所以沈洋才是最大的功臣,说他‘带队射箭’一点问题都没有。

接下来是英国BBC记者提问,他问道了关键问题,“能说说你为什么能有稳定发挥,每一箭都命中黄心吗?其中有什么技巧?”

沈洋思考了下,说道,“要说技巧,我觉得最主要还是心态,我并不是全职射箭运动员,这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我的是一名运动科学研究员,也是一名业余的教练,所以我知道该怎么调整心态,知道该怎么在赛前调整好状态。这才是我能发挥稳定的原因。”

第三个提问的是意大利的天空卫视记者,意大利人似乎更关心私人生活,“意大利运动员加里亚佐说,他想要依靠亚军找到一个女朋友。本届奥运会,你拿到了两枚射箭金牌,连续打破射箭记录,我想你一定能得到大笔的奖金,也会更加有名气,请问你会用这些名气和奖金做什么?”

沈洋莫名其妙的看了下这名记者说道,“名气来说,事实上我打算奥运会后就退役了,并不希望继续这项运动。”

顿时记者们一片哗然。

沈洋的话还在继续,“至于奖金,我只打算把奖金存到银行……”

很多记者顿时想到‘中国人果然是喜欢把钱存在银行’,随即意大利记者忍不住追问道,“你打算退役?为什么?”

“因为射箭运动员不是我的主业,这会分散我很大一部分精力。”

“那你的主业是什么?”

沈洋笑了,“我有一家运动科学研究所,名字叫做‘羊羊’,和皇家马德里有技术上的合作,我希望认真经营我的研究所以及我的体育产业。”

要对欧洲人说什么美国公司,他们肯定不太了解,但要说西班牙皇家马德里俱乐部,他们就太知道了。

在场的欧洲记者们听到‘和皇家马德里有合作’,顿时内心里就有了个定义‘这家叫羊羊的运动科学研究所,肯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技术上是世界顶尖’,有了这个定义后,记者们就纷纷记录下来,打算之后对羊羊运动科学研究所进行一番了解,也对他们和皇家马德里的合作进行深入调查,再继续针对‘沈洋退役’的事情进行评论。

在采访沈洋结束后,记者们才想起还有两个运动员。

于是他们就例行公事的过去进行采访,先过去的还是中央TV记者,其他记者只是跟着记录。

那副样子完全表现出没多少兴趣。

永福军和张海峰只能苦笑,旁边的王文龙用眼神安慰两人,“就你们,也多和沈洋学习一下,面对记者要从容不迫。”

其实重点还是表现。

体育项目最根本的还是运动员的实力和发挥,若是永福军和张海峰能有沈洋的表现,即便再不会面对记者,也会有很多记者争相去采访,或许他们腼腆的一笑,都能成为记者们的大新闻,并被喜欢的观众们附赠一个‘腼腆小生’的爱称。

可惜啊!

比赛里,两人就是拉后腿的。

媒体记者们能有多少兴趣就可想而知了。

接下来的颁奖典礼,射箭队领取到了金牌,这是沈洋拿到的第二个金牌,倒是没什么可激动的,等比赛全部结束,他就开始关心田径队的比赛。

当天还有男子400米的半决赛,王建带着李斌去参加比赛,李斌的实力摆在那里,表现依旧很不错,最终以44秒32的成绩获得了预赛小组第一名,成功晋级到决赛。

到这时候,很多人都开始看好田径短跑了。

华夏田径短跑一直是弱项,每一个表现出色的运动员,都能够得到重点关注,在田径短跑脱颖而出的运动员,可要比在举重队、兵乓球队等受重视多了,即便没有拿到金牌,也赶上的其他队伍的金牌选手。

这一次田径短跑运动员们表现除非出色。

顾娜娜以出色的成绩通过女子400米第一轮,李斌成功晋级到男子400米决赛,谢春风在百米项目也进军半决赛。

三名运动员的发挥,让不少华夏观众开始期待田径短跑。

很多人还想到了一名运动员--刘详,刘详可是打破世界记录的选手,男子110米栏项目还没有举行,他已经备受国际关注,拿到金牌的几率非常大。

华夏田径短跑有四名运动员有实力角逐金牌,绝对是华夏奥运代表队在奥运赛场的第一次。

华夏奥委会都开始重视起田径对。

一些领导官员都开始不断询问、关心田径队的备战工作,以及几名关键运动员的训练、生活情况,训练场以及赛场,也有更多的华夏媒体前来采访。

每个人都希望华夏田径短跑,能真正拿到第一枚金牌!

那将是载入史册的时刻!

在众多的关注下,谢春风迎来了百米项目的半决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