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暗黑大宋 > 第720章 王遍天下

暗黑大宋 第720章 王遍天下

作者:午后方晴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7 18:29:16 来源:小说旗

在宋朝是无法执行了。但宋朝之外呢?彼岸就有了治理的依据。

虽在宋朝无法执行,但宋朝之后呢?

这两条才是王巨所需要的,只是张载都没有想那么远……

…………

“这个市易法早就应当废除了,”韩韫说道。

“立难,废更难,看吧。”王巨说道。

王巨到中书有一个来月了,很安静,安静得赵顼都觉得奇怪。

你在军器监还有一个安静地说法,但到了中书,是参知政事,位极人臣,怎么也安静了?

但真不安静了,马上吵吧。现在这个消息已经传了出去,虽然朝堂没什么动静,其实都在等三司的统计呢。如果李承之统计出来,王巨说法是错误的,那就不能废除市易法了,吵也没有什么用。一旦统计出来,王巨说法是正确的,那才热闹呢。

最后歪楼还不知道歪到法兰西,还是英格兰去了……

“先当是放一个风吧。”王巨说道,在他心中,不但市易法,保马法、青苗法、宽剩钱、手实法,一起得废掉。也就是去掉熙宁变法中不好的一面,保留其精华。

那么就算以后还是高滔滔上台,司马光重新上位,都不易再搞什么激进的动作。

但是想要实现,真的很难。

两人正说着话,门房进来禀报:“少保,中书礼房检正王震王子发要拜见少保。”

“王震来干嘛?”

王巨略有些不满地说。

他不满的非是王震本人,而是他的家世……好大一片王。

宋朝论满门权贵,无疑是一吕二韩,后来还要加一个范,李家不算,李承之兄弟虽然皆是一代良臣。但无一人担任过两府宰执。

然而还有一个盛极一时的顶级门阀。

宋朝有三条祖宗家法,不杀士大夫,永不加赋。善待柴家后人。别当真……看看柴荣的几个儿子遭遇吧。

柴宗训死得不明不白,但还有一个人碍着赵匡胤的事了。那就是柴荣与赵匡义的岳父符彦卿,因此让赵普授意王祜知大名府,许以便宜行事,用心就是除掉符彦卿,事成许以相位。但王祜以全家性命担保,符彦卿并无反意,当然王祜的相位也落空了,被贬知襄州。临行前。他于其宅院内植槐树三棵,说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真说中了,其子王旦担任了十余年首相!

这便是宋朝有名的三槐王世。但不止是王旦,还有王懿、王旭,一个知过袁州,一个知过应天府。若此,也不会让王巨惊讶。这是第二代,第三代来了,从三人变成了九人,包括鼎鼎大名的王素。

到了第四代。膨胀成二十八人,第五代变成了六十八人,包括这个王震。第二代没有人在人世了。但第三代还有极个别人活着,第四代第五代活着的人更多。这让典吏们还活不活了?

海南四州薄书不整,多是黎蛮,也没办法整,可朝廷要摊派青苗贷,于是各州官员乱书一气,或书手妄增税苗,或以误税拨入书手户下,或代纳之弊未去,或户名二三,然后催科的胥吏拿着这份名单下去放贷收贷,好了,又开始乱套了。

海南黎峒本来是*,共耕分收,但随着宋朝对广南的治理,许多汉人百姓迁徙到海南生活,然后这些汉人就想着法子侵占黎蛮的田地。黎人也不乐意,因此便打官司,但官府是向着汉人的(能征到税……),往往反过来会以生事为名抓捕黎人,黎人更不高兴了,俺们讲道理讲不清楚,就拨刀子拼命吧。朱初平便请求朝廷派官员来专门处理各州田地纠纷,再从汉人移民中挑选少壮之人,籍成保甲,用此来震慑黎蛮,恩威兼治,好使海南安静。

海南四州在海外,道路不通,百姓贫苦,朝廷让百姓出役钱,百姓拿不出来,于是有许多人逃向黎峒避役钱。对此朱初平也没有好办法,只好说,四州还有七千二百余贯宽剩钱,请朝廷恩准不用上交这个宽剩钱,而是留下来充当四州军官员接送费用(公使钱),用此来节约海南的支出,稍稍减轻百姓负担……

盐多民少,盐场不管,依然役使着大量亭户,可盐场是亏空的,因此亭户也苦逼了,因此朱初平希望朝廷核实销量,适度的减少,那么也减少了亭户负担。

朱崖军地窄人少,税米不足,但官府强行让百姓纳税米,百姓只好从昌化军购买,然而道路遥远,又往往被黎人打劫。于是胥吏就让百姓每斗算钱三四百补税,百姓苦之。但朱崖军的蛮人则用他们的特产,与海北客舟换米,不缺粮食。所以希望朝廷也用此策换粮,满足当地驻兵与官吏的粮食需要,减少百姓的负担。

海南岛出产沉香木,但省司每年科配数量太多了,又每两只给一百三十文钱。于是沉香木严重不足,到纳税时,往往一两价值一贯,这中间的差价百姓只好掏腰包了。因此民间又称为杀人香!

还有征税时的度时衡不标准,变相加税百姓,高利贷等等。

王巨看后,喃喃道:“这么严重?”

又问:“为何私下递给我这道奏疏?”

“王公,实际朱知州向中书不是递这一道奏文,在这之前,已经递了两道。”

“为何我未曾听闻……?”因为就在前段时间王巨在中书有意说了一句,只要是两广、交趾、云南与福建这五路的事务,全部交给我处理。

“这两道是在王公到中书之前,便递到了中书。”

“那我为何没有看到?”这也不对,如果没有处理,那么还积压在中书,王巨应当能看到的。

“乃是王相公认朱知州大惊小怪,于是存档不发。”

王巨皱了皱眉头,朱初平说得很严重,实际还真是一些琐碎小事。如果吹毛求疵地挑剔,那一州没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真是琐碎小事?

“那你为何私下前来?”

“王公欲革市易之苦,下官闻之大快。然而不易啊……特别在此时,千万不能出什么变故。虽不合制度,然为了天下百姓!”

“我明白你意思了,难怪三槐王遍……”天下二字王巨未说出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