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改变历史?

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一百一十三章 :改变历史?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06: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场婚礼的规模不可谓不庞大,受邀参加婚礼的贵族们都是侯爵起步,官员们也至少都是内阁政府和核心部门的领导。

当然,这场规模浩大的婚礼也引起了许多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从一个月前就已经成了西班牙各大报社的头版头条。

为卡洛主持婚礼的是托莱多大主教佩德罗,他也是西班牙身份最高的大主教。

让卡洛比较意外的是,教会在政府之前的改革中选择了中立,并没有直接站出来反对政府。

虽然这也让教会失去了很多利益,其中还包括教会控制下的大部分土地。但至少对于目前的教会来说,他们还可以继续存在,而不是被政府和王室用新的人选来替代。

西班牙是一个天主教国家没错,但问题是现在的天主教教皇自身处境都不是那么美好,更不要说来插手西班牙教会的事情了。

在卡洛斯派叛乱已经被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教会就算想要煽动叛乱,成功率大概率也是不高的。

毕竟现在早就不是宗教主义的时代,宗教对于欧洲人的影响已经越来越低。要是100年前的话或许还有成功的机会,但现在的西班牙已经不是宗教说了算了。

当然,正所谓左手大棒,右手甜枣。对于教会这个在西班牙颇具影响力的势力,自然也不可能一股脑的压迫。

卡洛在约见佩德罗大主教的时候,亲口承诺过将会考虑建立西班牙大主教的头衔,未来的西班牙大主教除了是西班牙天主教的最高主教之外,还掌控着西班牙的教会,对其他的宗教有着一定的制约。

只要佩德罗大主教愿意配合政府和王室的统治,将来的第一任西班牙大主教的人选就非他莫属。

虽然没有明说另一个可能,但佩德罗大主教心里明白。如果他不愿意配合政府和王室的统治,或许卡洛就会扶持另一个西班牙大主教,来对抗托莱多大主教原有的地位。

虽然托莱多大主教本身就是西班牙教会中权力和地位最高的主教,但别忘了还有教皇的存在。

教皇现在还蜗居于梵蒂冈,受着意大利政府的控制。要是教皇在意大利政府的胁迫之下配合西班牙政府搞出个西班牙大主教的职位,那他这托莱多大主教的权力又能剩下多少呢?

毕竟教会的势力相较于政府来说差了很多,要是教会内部还因为权力的斗争分为两派的话,那就只能变成任由政府宰割的鱼肉了。

在上百位贵族和高级官员的注视之下,卡洛和索菲女大公一同宣誓着自己的誓言。

这场婚礼除了西班牙本国的贵族之外,甚至就连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和索菲女大公的母亲茜茜公主都亲自到来。

除了这两位身份尊贵的贵族之外,葡萄牙国王路易斯一世和卡洛的姐姐玛利亚·皮娅公主,以及卡洛的长姐,嫁给拿破仑·热罗姆·波拿巴的玛利亚·克洛蒂尔德公主,也都来到了婚礼的现场。

实际上除了这些贵族之外,就连英德俄这样的列强王室也派出了代表参加这场婚礼,并且送上了自己的礼物。

其实不管是西班牙还是奥匈帝国,都足以引起这些国家政府的重视了。要是这两个国家联合在一起的话,他们的重视程度也会提高,前来参加婚礼的代表要么是王储,要么则是在军方具备一定威望的公爵。

其他国家的王室和政府也都不傻,他们也都在思考着这场婚礼带给欧洲格局的改变。

这场联姻代表着西班牙政府和奥匈帝国政府的靠近,那么,和西班牙王室同属于一个家族的意大利王室是否会加入其中呢?

要是西班牙,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组建了一个同盟的话,又会对欧洲的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哪怕其中的可能性不大,这件事也会引得其他国家政府和王室的深思,并且从中考虑自己的行动。

最关心这一点的,实际上就是英国人。英国人在地中海的部署已经人尽皆知,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如同两道坚固的堡垒一般,将所有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国家死死的困在地中海以内。

除了英国人之外,比较关心这件事的就是德国和俄国了。俄国人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是有着冲突的,不过目前的冲突并没有那么激烈。

毕竟现在的巴尔干半岛还是由奥斯曼苏丹国统治的,包括保加利亚在内的许多国家到现在还没有独立呢,总不能为了这些还没有独立的国家就和奥匈帝国干上一架吧。

奥匈帝国和俄国冲突最激烈的时候,是巴尔干诸国纷纷独立,两国想要谋求对巴尔干半岛更多控制的时候。

现在的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冲突并没有那么剧烈,这也是历史上三皇同盟最终能够形成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三皇同盟在形成之后又破裂了呢?首先是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冲突加剧,其中还有着英国人不断的挑拨两国关系的原因。

还有就是本来应该居中调停的德国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冲突之中选择了奥匈帝国,这也让德俄关系不断的走远。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关系虽然没有那么良好,但也没到成为死敌的地步。

对于俄国人来说,如果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以及西班牙之间真的有走近的迹象,那么俄国人就会尝试和奥匈帝国签署一份互不侵犯条约,暂时结束在巴尔干地区的争端,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和英国人的竞争当中。

而对于德国来说,这场联姻让德国人看到了一种可能,一种直接将法国人全面封锁的可能。

仔细看看奥匈帝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位置,恰好在法国的东部,南部以及西南部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再加上德国本身对法国东北部的封锁,直接将法国困在了本土。这和俾斯麦心中孤立法国的政策简直完美匹配,同样也是德国人关注这场联姻的原因。

毕竟意大利也是德国人的盟友,在这一点上德国也是具备一些优势的。既然奥匈帝国和西班牙有着结盟的意图,那么不如将这个同盟无限扩大,直接来一个德奥意西四国同盟。

哪怕这个同盟不是针对于战争的,只是象征性的孤立法国人,也绝对够法国人喝一壶的。

因为这四个国家联合起来,直接把法国孤立在西欧这么一小片土地上。法国能够施加影响力的地区除了低地三国之外,也就只剩下间隔了一个英吉利海峡的英国。

俾斯麦首相认真思考,越发觉得这样的四国同盟是有可能形成的。四国同盟中最大的矛盾就是德国和奥匈帝国之间的矛盾,以及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之间的矛盾。

但其实这两大矛盾都已经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德奥矛盾其实就是普奥矛盾,从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帝国开始,这矛盾其实已经不存在了。

而且奥地利人也在不断的向德国示好,相信他们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至于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矛盾,实际上也差不多解决了。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矛盾就是关于威尼斯地区和南蒂罗尔地区,这两个地区中威尼斯已经全部被意大利人占领,南蒂罗尔的南部,也就是意大利人最多的地方也都被意大利人夺走。

剩下的北部南蒂罗尔更多的都是奥地利人,意大利就算是再有想法,也不可能从还在强盛阶段的奥匈帝国手中拿到。

所以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这两个矛盾都已经得到了缓解,四国同盟的组建是没有太大的阻力的。

当然,如果非要说阻力的话,英国人或许不愿意看到四国同盟的诞生。因为四国同盟不仅能够针对法国人,同样也能用来针对英国人。

德奥意西这四个国家联合起来,还有其他国家什么事呢?别说强盛一时的英国了,哪怕英法两个国家加起来,都不一定是这四个国家的对手。

光是一个德国就够法国人头疼了,更别说德意西三个国家能从三个方向进攻法国人的本土。

再加上陆军同样强大的奥匈帝国,对于法国人来说,四国同盟是随时能够攻入巴黎的巨大威胁。

但这种外来的干涉对俾斯麦首相来说已经无所谓了。要是四国同盟能够组建的话,能够无限度的孤立法国政府。

如此一来,德国内部所担心的法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动战争来报复德国的想法也就烟消云散了。

毕竟被四国同盟所孤立的话,除非是拿破仑帝国时期,否则是不可能冲破四个国家的封锁的。

要是法国人还敢对着组建四国同盟之后的德国宣战的话,那俾斯麦首相也不介意让法国人明白,什么叫做梅开二度。

在马德里开开心心举行自己婚礼的卡洛还不知道,或许因为自己的原因,历史的进程已经发生了一些较大的变动。

婚礼举行的当天,马德里也展现出了相当愉快的氛围。为了庆祝这场婚礼,卡洛更是忍痛从自己的小金库中掏出了超过200万比塞塔,免费向西班牙人发放礼物。

礼物的价值并不高,但胜在人人都能参与。只要西班牙人在政府已经设立好的礼物发放点排队领取,并且向国王和王后献上自己的衷心祝愿,就能够领取一份礼物。

婚礼仪式结束之后,更大的庆祝宴会在王宫最大的宴会厅举行。作为欧洲三大王宫的马德里皇宫,最大的宴会厅自然是相当庞大的。

哪怕在场的贵族和官员,包括国外来宾加起来有数百人,仍然能够轻松的容纳。

为了展现王室的好客,宴会中准备了西班牙各地的丰盛美食,还有新鲜的海鲜产品以及水果,包括王室酒庄生产的特供红酒。

为了庆祝卡洛和索菲女大公的婚礼,酒庄早已经提前生产了1872桶葡萄酒,其中的225桶原装葡萄酒将会被封存,作为这场婚礼的纪念。

除非有较大的活动,否则这200多桶葡萄酒会封存很长的时间。毕竟时间越久的酒也会越贵,就像后世盛传已久的82年的拉菲一样。

但实际上,82年的拉菲也并没有那么多,市面上大多数都是伪造品。

在外面报社的宣传之下,这场婚礼已经被宣传成了天主教的强强联合。

西班牙是天主教国家,奥匈帝国同样也是天主教国家。当然,意大利同样也是天主教国家之一。

已经有不少的报社在设想这三个天主教国家的结盟,然后将这三个国家的同盟叫做天主教同盟。

面对着这样的报道,不同的人抱以不同的态度。俾斯麦首相看到这样的报道自然是比较高兴的。

能有这样的报道产生,就证明这三个国家的民众对于三个国家互相靠近也是比较看好的。

这岂不代表着之前所构思的四国同盟仍然有成立的可能?

而对于英国人来说,心情就不是那么美妙了。

奥匈帝国和西班牙的联合本来就让人有些头疼,要是意大利再插入其中的话,那可就真成了英国人在欧洲最头疼的麻烦。

本来英国政府就担心西班牙政府会不会产生收复直布罗陀的想法,在奥匈帝国和西班牙王室联姻之后就加剧了这样的担忧。

要是真的组建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以及西班牙的三国同盟,那也代表着不可能对直布罗陀无动于衷。

要是损失了直布罗陀,英国人在地中海的谋划将被破坏一大半。但要是坚守直布罗陀的话,就代表着英国将会正面和所谓的三国同盟爆发冲突,这偏偏也是英国人不愿意看到的。

英国的政策是搞地区平衡政策,在一个地区扶持两个相对平衡的势力互相对抗,而不是让自己也加入其中。

要是这所谓的三国同盟没有组建的想法还好,如果真的有组建的想法的话,那么看来英国也要组建相关的同盟来确保三国同盟的危害降低到最低了。

想到这里,原本一脸微笑的英国代表逐渐换上了一副严肃的神情,开始用目光扫视起参加宴会的这些贵族,包括外国的一些宾客。

四千字大章节补昨天的更新,明天继续两更,求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