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一百五十四章 :收购计划和人才挖掘

工业大臣曼努埃尔·鲁伊斯·索里利亚当然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过分,但他也知道此时可是最好的收购这些企业的时机。

别看这笔收购订单需要5.2亿比塞塔的资金,要是放在经济危机之前,收购资金再翻三倍都不一定能够收购这些企业。

光是这些企业现有的设备、技术和资产就已经远远超过了5.2亿比塞塔,这也代表着西班牙政府只要能够收购这些企业,绝对是稳赚不亏的。

更何况这些企业还能为西班牙的各个行业提供至关重要的帮助。要是这笔收购订单真的能完成,根据工业部门的预估,西班牙未来的工业发展将会得到强有力的帮助,也更有希望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强国。

“鲁伊斯部长,恕我直言,政府可没有这么多的资金提供给工业部门购买这些企业。”还没等普里莫首相发表意见,财政大臣埃瓦尔德就已经坐不住了,连忙站起来反对工业大臣鲁伊斯的提议。

先别说西班牙政府是否有这笔资金能够拿出来了。就算有,埃瓦尔德也绝对不会同意工业部门提出的收购计划。

因为需要收购企业提升底蕴的可并不只工业部门一个,能够收购的企业范围也并不止工业部门划出的这些。

要是工业部门的收购订单被全部同意的话,接下来财政部门要面对的,可就是其他部门接连不断的收购订单了。

纵使埃瓦尔德知道收购对于西班牙来说只有好处,但问题是钱也不是这么花的。

“首相阁下,我们有信心在这笔收购案后,快速提升我国的工业发展。”工业大臣鲁伊斯并没有理会财政部长埃瓦尔德的反对,而是继续向首相普里莫表达自己对于收购企业的看好:“

特别是在重工业和化工业方面,如果能够得到这些外国企业的资产,对我们会有很大的提升。

在吸收这些外国资产之后,在一年以内,我们的钢产量就可以突破20万吨,铁产量突破50万吨。

要是给我五年的时间,我有信心让钢产量突破100万吨,铁产量突破300万吨,从而弥补和其他列强国家的差距。”

“100万吨钢产量?300万吨生铁产量?”普里莫首相并未沉醉在工业大臣鲁伊斯提出的宏伟目标当中,而是对这一目标产生了质疑。

从钢铁产量上来说,100万吨钢产量和300万吨铁产量确实能够弥补和其他欧洲列强的差距。

考虑到其他欧洲国家都在经历严重的经济危机,只要能达到这一要求,西班牙的工业将会再一次挤进欧洲前五。

但问题是,如此短的时间里让西班牙的工业获得巨大的提升,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目前这场经济危机就已经证明了,工业和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并不是一件好事。只有在适合西班牙自身环境下的稳步增长,才是经济和工业发展的最好方式。

西班牙确实有足够的资金用来收购,也确实有希望在五年之内将钢铁产量提高到几百万吨。

但这么做除了盲目的追求钢铁产量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好处,对国家的发展来说反而是一种负担。

普里莫首相并非不看好对于外国企业的收购计划。但收购也要贴合西班牙发展的实际,而不是为了那虚假宏伟的目标,将所有有价值的企业都添加到收购清单上。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普里莫首相仍然一副思考的模样,没有给出任何回答。

工业大臣鲁伊斯有些着急了,上前一步想要继续劝说普里莫首相,却被普里莫首相挥手打断。

“收购计划是很有必要的,但对于收购清单中的企业还需要慎重思考。”终于,在沉思了好几分钟之后,普里莫首相这才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同时,收购的目标也不能只放在欧洲各国的工厂,还要放眼各国的医疗企业和私人研究室上。

埃瓦尔德部长,政府目前能够拿出多少资金用来收购外国企业?”

听到普里莫首相的询问,埃瓦尔德立刻脱口而出:“首相阁下,目前财政部可动用的资金为3.2亿比塞塔。

今年还有一部分税收尚未移交到财政部门,但考虑到其他部门的经费预算和我们的债务,能够挪用的资金最高为2.1亿比塞塔。”

普里莫首相摇了摇头,对于可挪用资金的份额明显不太满意:“财政部门再凑齐9000万比塞塔,共计3亿比赛塔投入到这次收购计划当中。

对于这次收购计划,我希望能够慎重选择需要收购的工厂和企业。西班牙的发展不需要太过宏伟的目标,我们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一步一步的稳定前进。”

“是,首相阁下。”财政大臣埃瓦尔德点了点头,对于普里莫首相的命令不敢有丝毫的质疑。

工业大臣鲁伊斯此时脸上也浮现出了笑容。虽然最终用在收购上的资金只有他所提议的60%不到,但毕竟也是高达3亿比塞塔的大额资金。

在经济危机肆虐欧洲的情况下,这笔资金能够发挥出的价值,至少相当于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的15亿比塞塔。

拿出3亿比塞塔来收购外国企业,是普里莫首相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西班牙政府并非拿不出更多的资金。虽然财政部现有的资金数量并不多,但凭借着神庙宝藏的黄金,西班牙政府多印刷几亿比塞塔的资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也要懂得贪多嚼不烂的道理。西班牙确实能从外国购买到更多的工厂和企业,但能否顺利的消化这些工厂和企业还是一个未知数。

更何况,如果肆无忌惮的购买这些列强国家破产的企业,难免会吸引到列强国家的关注。

本来西班牙在经济危机中没有遭受过多的影响就已经容易遭人惦记,要是还在经济危机中落井下石的话,恐怕接下来的外交局势就不是那么美妙了。

虽3亿比塞塔的资金也不是太多,但能确保西班牙购买足够数量的企业和工厂,填补西班牙在工业方面的底蕴差距。

凭借着这些工厂和企业,西班牙的工业发展也能迎来更快速度的增长。再加上经济危机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西班牙和欧洲列强国家之间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

再有就是西班牙的发展还是得稳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过多重视纸面上的数据。

就比如100万吨的钢产量和300万吨的铁产量,对现在的西班牙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在普里莫首相的命令之下,工业大臣鲁伊斯还是将工业部门的计划做了修改。

最新的工业部门计划为,一年内将西班牙的钢铁产量分别提高到10万吨和20万吨。五年内将西班牙的钢铁产量分别提高到50万吨和100万吨。

只要能够达成这一目标,西班牙就能跻身为工业强国的行列。每年生产的钢铁不仅能够满足西班牙国内的需求,甚至还能向邻国葡萄牙以及其他工业入股出口。

几天之后,普里莫首相再次审核了工业部门提交的收购清单,并且将其中的军工厂类企业全部抹除。

原因也很简单。王室的收购计划中是有军工厂的,政府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了。

西班牙政府可动用的资金实在有限,没有必要重复购买王室已经买过的企业。

其实购买那些破产的企业只是计划之一,和购买破产企业一同执行的计划,还有在各国挖掘人才的行动。

很明显,光有这些企业是不行的。西班牙必须要弥补在技术人才方面和其他国家的差距,才能更进一步的发展西班牙国内的各行各业。    眼下经济危机就是一个好机会。经济危机失业的可不止普通工人,同样还有那些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熟练工、技术工人以及高级工程师。

当然,相较于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来说,高级工程师的现状明显是要好一些的。

除了那些所在企业已经破产的工程师之外,大多数工程师还是能够勉强度日的,至少维持温饱生活是不成问题的。

毕竟这个时代的高级工程师已经是一个企业的中高层,收入水平更是已经迈入了高层水平。

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各国人才的挖掘是有着详细的划分的。

虽然大国家的高级人才明显更多,但这些高级人才的环境也会更好,他们所在的企业很难面临破产的危机,就算有破产危机,也大概率会被政府挽救。

而那些小国家的高级人才虽然不多,但他们所在的企业也会比较小。小企业自然无法抵御经济危机的影响,小国家的能力也有限,不可能挽救每一个企业。

西班牙对于挖掘人才的计划就是简短的一句话,那就是优先在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等小国家搜集相关方面的技术型人才和高级工程师。

如果在欧洲这些小国家无法凑齐西班牙所有的人才需求的话,那么再将目光放到英,法,德等欧洲列强国家,进一步补齐人才的空缺。

这么做的好处是不太会引起那些列强国家的注意。就算小国家发现了西班牙疯狂买买买和挖挖挖的行为,他们最多也只是谴责谴责,自然是没有能力付出实际行动的。

相较于西班牙的发展来说,被这些小国家谴责也就谴责了。西班牙虽然和列强国家之间有着一定的差距,但和这些小国家相比,仍然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巨无霸。

这么做还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挖掘的这些人才说着各个国家不同的语言,甚至需要配备翻译才能和西班牙本土的企业以及专家们进行沟通和交流。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西班牙的衰弱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西班牙语在欧洲自然也没有得到太热烈的欢迎。

前期只能给这些技术人才和高级工程师配备翻译,确保他们的工作和正常交流不会出现问题。

后期就只能给他们专门开办语言学习班,帮助他们更快的掌握西班牙语了。毕竟这些挖掘来的人才将来都是要为西班牙服务的,他们如果不学习西班牙语的话,难道还能让西班牙人学习他们的语言吗?

在这一点上,反而还体现出了葡萄牙的重要性。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是非常相似的,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语言的两种演化。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之间的交流是互相能够听得懂的,相比较来说葡萄牙人更能听懂西班牙语,西班牙人需要细致的听才能听懂葡萄牙语。

这也造就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葡萄牙人在西班牙能够轻而易举的生活。因为在语言方面几乎没有任何障碍,这也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作为伊比利亚双牙的特殊性。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普里莫首相在工业部门提出挖掘人才需求的时候,特意吩咐将挖掘人才的第一站放在了葡萄牙。

别管这些人才有没有因为所在企业的原因丢失工作,反正只要是葡萄牙的高级人才,通通先挖了再说。

作为伊比利亚半岛上的邻居,西班牙可是不怕得罪葡萄牙的。甚至葡萄牙只配在西班牙面前瑟瑟发抖,双牙之间的实力差距是非常大的。

虽然葡萄牙国内的高级工程师没有多少,但那些比较优秀的技术工人和普通工程师还是有的。

普里莫首相的意见自然是有一批挖一批,反正葡萄牙的发展也不需要这么多的人才,他们也注定发展不起来。

很快,在普里莫首相的要求之下,各部门就联合提交了一份比收购计划更加厚重的人才需求清单。

在这份人才需求清单当中,各部门都提出了自己对于人才的需求,整份清单更是厚达好几沓。

西班牙目前最需要的有两类人才,第一类是工业发展所需的熟练技术工人、各行各业的工程师等等。

第二类就是科研人员,或者说是那些科学家。不管是研究物理的还是研究化学,又或者是研究生物医学,钢铁冶炼,石油开采和提炼的,反正西班牙政府就是一个态度,那就是来者不拒,国门随时为这些人才打开。

对于科研人才的拉拢,普里莫首相和卡洛达成了统一的意见。

首先,西班牙是非常缺少这类的科研人才的。后世西班牙在诺贝尔奖方面没有任何一名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得奖主,也证明了西班牙在这类人才方面的空缺。

为了表达对于这些人才的重视,不管是王室还是政府拉拢的人才,都会统一加入卡洛所组建的皇家科学院。

皇家科学院成立也有好几年的时间了,已经建成了好几座大型实验室,分别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机械设计和化工方面的研究,免费向皇家科学院的所有科学家开放。

如果不喜欢这种还要和其他专家争抢时间的大型实验室,皇家科学院还为等级足够的科学家提供了私人实验室,确保科学家们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自己的科学研究。

是的,皇家科学院在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之后,也制定了比较详细的等级划分。

卡洛本人对于科学家是非常重视的,对于皇家科学院的发展自然也是十分重视的。

皇家科学院虽然只是一个学术研究机构,但拥有的权力还是相当大的。

所有加入皇家科学院的科学家被称作科学院院士,享受基础薪资+研发奖励+任职奖励三项收入。

首先是基础薪资。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一共有三种级别,分别是一级院士,二级院士和三级院士。

一级院士的基础年薪资为1800比塞塔,二级院士的基础薪资为3200比塞塔,三级院士的基础薪资为4500比塞塔。

虽然基础薪资的水平放眼欧洲并不算顶尖,但相较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是十几倍收入的差距。

更何况基础薪资也只是科学院院士收入中的一种,甚至都不能算是收入的大头。

除了基础薪资之外,皇家科学院院士进行的所有研究取得成果之后,都会根据研究成果的贡献获得一定的分成,最高能够达到5%。

虽然二十分之一的分成并不多,但也得看研究成果到底是什么东西。就比如生物学方面研究出了某种更加先进的药物,这可能代表着好几亿甚至几十亿比塞塔的收入。

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只是5%的分成,都足以让科学院的院士一跃成为百万富翁。

最后就是关于职位的收入了。皇家科学院的所有科学家统一被称作院士,哪怕是科学院的院长同样也是如此。

虽然院长等职位不会有等级上的差异,但在权力和收入方面还是有着较大区别的。

不过科学院内部的职位还是较少,更多的职位其实是和皇家科学院密切相关的皇家科学学院。

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们可以在科学学院兼职,最低也是荣誉教授的职位,收入500比塞塔。

三项收入加起来,能够确保皇家科学院的院士收入水平和欧洲其他国家的高级人才收入水平相差不多,甚至还能略微超过。

这也是卡洛和普里莫首相拉拢人才的底气,毕竟科学家对于研究再怎么热爱,也得先吃饱饭不是。

五千一百字二合一章节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