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汽车的雏形(万字大章)

187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绝对是人类经济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

但实际上,这场经济危机一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873年到1874年,主要受灾国家是美国和德国,也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快速崛起的两个大国。

第二阶段是1876年到1878年,主要受灾国家是英国。

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经济危机前期受到影响比较严重的是那些近段时间快速发展的国家。英法这样的老牌列强受到的影响并不严重,或者说真正的经济危机还没有到来。

也正因为如此,在1874年下半年,欧洲各国的经济已经缓了过来。虽然还有许多企业面临破产的危机,但至少有些重要的工厂已经进入生产,社会秩序也得以稳定。

西班牙的工业部门是有些失望的。因为各国经济逐渐复苏之后,再想要低价购买那些企业就不容易了。

好在西班牙原本计划的3亿比塞塔的购买资金已经花费了大半,那些比较重要的工厂早已经买到了手中,甚至连工厂的生产线设备都被全部拆除并且运输到了西班牙。

“那些已经购买的工厂都处理的怎么样了?”卡洛将目光看向一脸恭敬的工业大臣卡诺瓦斯,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购买这些工厂只是第一步,将这些工厂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工人全部吸收,是工业部门要做的第二步。

“目前大半的企业生产设备已经被拆除,第一批已经运送到国内,第二批也已经在路上了。

只不过这些工厂的工人有些并不愿意前来西班牙,哪怕我们给出了更加优良的条件。”工业大臣卡诺瓦斯汇报到。

别看西班牙吸纳人才的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实际上还是有很多的欧洲人不愿意移民到西班牙的。

哪怕是走投无路想要移民,大部分人也都会选择土地更广袤,机会更多的美国。

西班牙的混乱结束也没多久,欧洲人对于西班牙的混乱还是心有余悸的。毕竟大多数民众都喜欢居住在和平稳定的环境,而不是随时都会爆发游行和叛乱的混乱地区。

“不愿意来的就算了,来了也不会认可西班牙。”卡洛并不在意这些不愿意移民到西班牙的工人,因为这些人就算来了西班牙,他们对西班牙也不会认可:“

那些愿意来西班牙的,可以适当性的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让他们更快的融入西班牙的环境。

另外,工业部门可以联合教会兴办西班牙语学习班,帮助这些移民到西班牙的人快速掌握西班牙语。”

教会的人对于传播宗教和语言还是有一定的心得的,他们在语言学校方面有很多的经验,也可以利用利用。

虽然之前从教会手中坑了很多土地,但在卡洛的心中,西班牙的教会并不是自己的敌人。

如果能将教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宗教的力量能够提供给卡洛很多的帮助,也能作为卡洛手中有力的武器。

虽然宗教对于世俗的影响力已经在不断的降低,但这不代表宗教在全世界就不受欢迎了。

哪怕到了后世,还是有大量的人相信宗教,相信上帝存在。

如果能将西班牙天主教教会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通过天主教教义的传播,也能让卡洛拥有不同于报社的全新舆论武器。

而西班牙又是一个天主教国家,天主教教会是很容易影响到大量的西班牙天主教信徒的。

目前来看,佩德罗大主教还是很聪明的。卡洛为他专门创立了西班牙大主教的头衔,他也非常乐意的接受了,成为西班牙第一任大主教。

“我明白,陛下。”卡诺瓦斯部长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已经明白。

“工业部门抓紧进行最后一次采购,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恐怕我们的购买行动也没多少机会了。

还有就是尽量将购买的企业转移到国内,等其他国家经济逐渐复苏,想转移这些企业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只要能将这些企业全部吸收利用,我看好工业部门能够提前完成五年发展计划的要求。”卡洛微笑着说道。

因为这次经济危机,工业部门的任务实际上是比较轻松的。在花费大量物资购买外国企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吸收这些外国企业快速完成五年发展计划的要求。

因为五年发展计划的要求也就是提高各类工业产业的规模,加强西班牙的工业能力等等。

甚至不夸张的说,只要将那些购买的企业全部转移到西班牙,并且恢复他们的生产能力,西班牙工业部门就差不多能够完成五年发展计划中的要求了。

别看工业部门购买这些企业只花了3亿比塞塔的资金预算,但这些工厂和企业的实际价值至少也得好几倍。

光是这些工厂和企业的生产规模都快要赶上西班牙原有的工业规模了,工业部门只要能够顺利吸收这些企业,在这次五年计划当中成为最耀眼的部门也不是什么难事。

卡诺瓦斯部长再次点了点头。工业部门的工作如此轻松,他可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

工业部门的工作早在上一届内阁政府就已经定性了,卡诺瓦斯部长被卡洛提拔为第二届内阁政府的工业大臣,实际上就是让他来混功劳的。

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按部就班的完成原有的计划,成为第一个顺利完成五年发展计划目标的部门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也将作为卡诺瓦斯自己的功劳,让他在下一届内阁政府换届的时候有更多的资本去追求更高的位置。

1874年8月28日,马德里郊外的发动机研究区内。

这里是卡洛为发动机研究和电力研究所建造的小型试验区,目前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变成了中大型的实验区域。

除了发动机和电力的研究之外,这里还增加了一些其他项目的研发小组,修建的实验楼一栋比一栋高,一栋比一栋大。

这里也汇聚了卡洛这几年来的心血。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这个实验区出了什么问题,卡洛这几年的心血将废掉一大半。

也正因为如此,实验区的保卫力量仅次于王宫,在明面上就拥有上百人的巡逻力量,暗地里还有许多暗哨进行保护。

而且在实验区几公里之外,正是近卫师的驻扎地点。这样的防卫力量可以确保实验区在任何情况下的安全,除非面临国家级别的大规模战争,否则没有人能够突破重重保护之下的防线。

今天一大早,卡洛就带着索菲王后来到了实验区。

来到实验区的目的也很简单,正是为了看看经过多次实验之后才建造出来的简易汽车。

是的,汽车。虽然是由马车改装而来的,但安装了最新的四冲程煤气发动机,说它是汽车也没什么错。

第一眼看到这样的简陋汽车的时候,卡洛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形容。说他是汽车都有点勉强,因为这更像是由发动机和马车车厢,以及简易操控系统拼凑出来的四不像。

但从原理上来看,说它是汽车确实也没什么毛病,如果忽略这家伙的外观。

“本茨先生,可以介绍介绍这个大家伙吗?”卡洛面带微笑,将目光看向了这个大家伙的主要研发者,后来大名鼎鼎的汽车之父本茨。

“陛下,王后殿下。这就是我们经过多次实验之后制造出来的成品,也可以称作第一代汽车。

我们的四冲程发动机经过多次实验,目前可以确保在200公里之内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搭载了四冲程煤气发动机的马车,可以将速度提高到20公里左右,并且持续行驶200公里以上。

马车车厢经过我们的改装,最大可以乘坐3人,或者350kg的行李。

您所看到的成品已经经过了我们的实验,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行驶起来是完全没问题的。”本茨看着自己的作品面带微笑,非常自豪的介绍道。

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并不快,甚至在普通的马匹中也只是比较正常的水平。要是和经过训练的军马以及其他专门用来运输的马匹相比,这样的速度只能说是远远不如。

但问题是,这可是在搭载了一个大型马车车厢的情况下。给马匹后面挂一个车厢,马车的速度也会大大降低。

哪怕用好几匹马来拉一个车厢,速度注定也是快不了多少的。毕竟这可不是简单的叠加就能提升的,马车的速度最快也只有30公里每小时,慢的甚至只有十几公里一小时。

这还得考虑到路况,天气环境等等因素,还有马匹自身的状况等等。别看这样的简易汽车和马车的速度差不多,但正常的马车一天根本跑不了多远,毕竟马也是有生命的,也是需要休息的。

除非拉马车的马累了就换新的马来拉,否则马车一天能行驶上百公里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搭载着四冲程发动机的机械马车,或者说汽车,情况就完全不同。虽然速度只有20公里每小时,但这样的机械马车能够行驶到燃油耗尽,或者出现问题才停下。

而本茨和迈巴赫等几人经过了多次实验,已经确定目前的四冲程煤气发动机在连续工作十个小时,或者连续行驶200公里以内都不会出现问题。

从这样的数据就能看出,现有的机械马车,也就是汽车的作用已经展现了出来。伴随着发动机热效率的提升,以及发动机稳定性的提升,汽车的作用会远远大于马车,甚至有可能会替代马车。

让自己制作的汽车完全替代马车充斥运输市场,这就是本茨和其他这方面工作者的最终梦想。

听到眼前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保证,卡洛将目光看向了身边的索菲王后,面带微笑的邀请道:“索菲,一起体验体验这机械马车怎么样?”

“我很乐意,卡洛。”索菲微笑着点了点头,伸出了自己的手。

卡洛先是扶着索菲王后上了马车车厢,随后自己才一跃而上。

“本茨先生,还在等什么呢?既然这大家伙是你制造出来的,那你就来为我驾驶这大家伙吧。”卡洛将目光看向了旁边明显愣住的本茨,笑着吩咐道。

本茨有些犹豫,但看到卡洛不容置疑的模样,只能点了点头,亲自上了马车前面的驾驶位。

虽然是比较简易的汽车,但和后世的汽车布局大体上是一样的。

发动机和驾驶位都位于前方,驾驶位后连接着经过改装的马车车厢。这可不是普通的马车车厢,而是经过改装的大型豪华车厢。

车厢一共有三个奢华的大沙发,坐上去深陷其中,柔软又舒适。

马车的两边都设计的有车窗,可以观察到,两边的景色。上了马车之后,索菲王后就拉开了窗帘,看着马车外的变化。

轰隆隆!

随着一阵发动机的轰鸣,蓝灰色的烟雾飘上了天空,发动机也正式被点燃。

“陛下,刚启动可能有些颠簸,您和王后殿下扶好扶手,稍等一会就会平稳。”发动机启动之后,本茨先是回过头向卡洛解释两句,随后才等待卡洛的号令。

“我知道了,本茨先生。启动吧,我看看这机械马车和普通的马车到底有什么不同。”卡洛笑着点了点头,拉过旁边索菲王后的手,按在了扶手上。

马车上坐着的可是这个国家的国王和王后,本茨自然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要是因为颠簸导致卡洛不满,说不定发动机和汽车的研发计划也就就此终结了。

在本茨小心翼翼的操控之下,马车启动也没有太大的颠簸。当然,马车的速度也很慢,估摸着甚至不到十公里每小时。

“本茨先生,让我看看马车的速度。我可不希望这么个大家伙只能走的这么慢,那和普通的马车又有什么区别呢?”卡洛也看出了本茨的小心翼翼,微笑着让他放下心来。

汽车的作用和影响力卡洛比任何人都明白,哪怕中途发生了意外,卡洛也不会放弃汽车的研发。

本茨的担心完全是没有必要的,要是卡洛不重视发动机和汽车的研发,不可能将他们从德国邀请过来,专门为他们修建单独的实验区域了。

听到卡洛的要求,纵使本茨再不愿意,也只能踩了踩油门,将马车的速度提了起来。

窗外的景色快速闪过,马车的速度明显比之前快了许多。虽然卡洛不知道具体的速度,但估摸着差不多也有快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了。

换句话来说,这辆马车已经到了预估的最大速度。这也证明了本茨对于他所制造的马车的信任,坐着的毕竟可是国王和王后,要是安全程度不高的话,这不是给自己自找麻烦吗?

发动机实验室的后边就是一条宽阔的公路,为的就是进行相关汽车的实验。

实验区内每一个单独的小型实验区都是有自己的护卫力量的,这也能确保其中的实验人员并不会得知其他实验区的消息。

每一个小型实验区的间隔近则几百米,远了甚至隔着一公里多的距离,光靠肉眼是无法看清实验区里面有什么东西的。

这样的规定也极大程度的确保了实验区里各个项目的独立性和保密性,不会因为某次意外就导致大规模泄密。

当然,能够进入实验室内的实验人员,也都是经过调查的,基本上都是可信的。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实验人员,皇家安全情报局还会进行长时间监督,确保实验内容的保密。

这些实验人员的家人也都在西班牙,所以在保密性方面是可以靠得住的。哪怕卡洛大张旗鼓的来到了发动机的实验区,只要不公开,实验区的其他地方也是不知道的。

“索菲,感觉怎么样?”卡洛将目光看向了索菲王后,微笑着询问道。

“很不错,除了发动机的杂音之外,我觉得这样的马车和普通的马车比,也有自己的优点。”索菲王后点了点头,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发动机的噪音是难以避免的问题,更何况是这个时代比较简陋的发动机。不过考虑到马匹跑起来也有噪音,甚至还会有排泄物的烦恼,其实这样的机械马车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是第一代的汽车,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我倒是看好汽车的前景,说不定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取代马车,成为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卡洛笑着说道。

哪怕只是最简易的汽车,目前展现出的作用已经能够比得上马车了。要是再给汽车几十年的发展时间,彻底取代马车并不是一个猜想,而是一个很有可能的现实。

说到底还是因为马车的动力来源,马匹太有局限性。毕竟是动物,也会有生老病死,以及一系列的问题。

哪怕是军队经过严格训练的军马,也承受不了长时间的作战。更别说只是用来运输的普通马匹了,工作起来更是问题频发。

哪怕是好几匹马拉一个马车,但凡拉点重一点的东西,运输起来都要受到很大的限制。

天气和温度的改变,以及道路的环境也会影响马车的运输,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经济的发。

汽车虽然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问题普遍集中在发动机上,也就是所谓的稳定性问题。

只要解决了发动机稳定性的问题,汽车就可以在燃油足够的情况下尽情的运输,想跑多久就跑多久,想跑多远就跑多远。

这是马匹和马车根本做不到的事情,这也是汽车能够取代马车的原因。

闻言,索菲王后点了点头,对于卡洛的话语也是认可的。

毕竟马匹和马车的问题是摆在明面上的,这样的问题是根本无法解决的。马匹虽然能够经过训练,但终究是正常的动物,速度和耐力都是有上限的。

千里马或许有,但不是每一匹马都能成为千里马。而马匹和马车是常用的运输工具,光靠那么一小部分马匹拥有更快的速度和耐力是不行的。

汽车虽然也有问题,但汽车可是机械,理论上来说拥有更大的潜力。

汽车替代马车在现在看来只是一种猜想,但未来几十年后未必不能实现,甚至有很大概率实现。

卡洛和索菲王后的讨论本茨并没有听见,要不然,恐怕他会对自己所研发的发动机和汽车更有信心。

随便兜了一圈之后,本茨驾驶着汽车又重新返回了原来的地方。卡洛和索菲王后下车之后,对于眼前这个大家伙有了更贴切的评价。

“很不错,本茨先生。”卡洛先是肯定了发动机研究是所有人的努力,也肯定了这样的汽车的作用,随后才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不过我觉得,对于汽车的构造还能进行更新的设计,毕竟这始终是要推向商用的东西。

还有,我建议你们将载人和载货这两种用途彻底分开,研发不同种类的汽车。

载人汽车可以追求更高的舒适性,更有观赏性的外观和安全性。载货汽车可以追求更高的载重量和更稳定的行驶速度。

不同的汽车种类满足不同的人的需求,我看好伱们的汽车研发能够带给人类世界的改变,这或许将成为和火车同等级别的运输工具,从而改变我们的世界。”

卡洛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毕竟目前的火车已经成为人类世界最重要的运输工具。铁路的建设是各国殖民的首要选择,毕竟有铁路才能加开采的矿物,收获的农作物运输出来。

本茨和戴勒姆、迈巴赫等人对视一眼,纷纷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兴奋和不可置信。

不可置信的是卡洛对他们的研发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激动的自然是有着卡洛的肯定,他们接下来的研发会更加顺利,也不用担心任何关于资金方面的问题。

“不过还有一点。”卡洛看着兴奋的几人,继续给着自己的意见:“既然证明了搭载了发动机的马车具备更大的作用,那么关于发动机和汽车的研发都不能停止。

所以我决定,在发动机研究室之外,额外创办一家汽车公司用于汽车方面的研发。至于你们是选择留在发动机研究室还是前往汽车公司任职,这一点你们可以自由选择。

但发动机研究室和汽车公司都很重要,你们不管是在哪里任职,都需要拿出100%的精力,投入到自身的研究当中。”

既然初步的汽车已经诞生了,那么有关发动机和汽车的研发肯定是要分家的。

发动机的研发非常重要,因为发动机不仅能够使用到汽车领域,同样也能使用到坦克飞机等军事武器的领域,以及一些民用机械领域。

汽车也很重要。汽车是非常重要的运输工具,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大,潜在市场也是很大的。

虽然面对着分家,但卡洛不会放弃其中任何一个。未来的西班牙发动机和汽车都是要大力研发的,这两项研究相辅相成,对于西班牙来说都很重要。

本茨等三人对视一眼,虽然对此早有预料,但彼此之间还是有些不舍。

最终,还是年龄更大的戴勒姆笑着开口,缓解了三人的不舍:“好了,负责不同的项目又不是不见面了,发动机的研发和汽车的研发是分不开的。

不管是从事于发动机的研发还是从事于汽车的研发,都是在完成我们原有的梦想,不是吗?

迈巴赫,我们之中你更具备设计方面的天赋,不如你就负责汽车方面的研发如何?

陛下也提到了,未来汽车的外观也是很重要的,汽车的构造布局是需要进行慎重思考的。

我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天赋,就继续负责发动机的研发好了。至于本茨你,让你只负责发动机的研发太屈才了,去迈巴赫那边我又舍不得。

不如这样吧,发动机的研发和汽车的研发你都可以负责,正好能够全面发挥你的能力。”

戴勒姆对于三人职位的划分还是很公正的。其实综合来说,本茨、戴勒姆和迈巴赫三人都可以兼顾发动机和汽车的研发。但总有个擅长和不擅长,迈巴赫更加擅长的是创意方面相关的。

戴勒姆对于四冲程发动机的研究更深,负责发动机的研发也没什么问题。

而本茨才是那个真正的全面型人才,他在发动机方面的研发能力不输于戴勒姆,第一辆汽车也是本茨的创意。

要是让本茨负责某方面单一的研发,有些浪费他综合的能力了。不如让他两种研发都负责,不仅能够全面发挥本茨的能力,也能有效推进发动机和汽车的研发进度。

本茨不敢自己下决定,将目光看向了卡洛。

卡洛微笑着点了点头,对于这样的安排没有什么意见:“戴勒姆先生说的很合理,就这样安排吧。戴勒姆先生负责发动机方面的研发,迈巴赫先生负责汽车方面的研发,本茨先生则两边跑,发动机和汽车方面都要出力。

既然你们负责的研发项目变了,职位自然也要进行一定的更改。戴勒姆先生担任发动机公司的研发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发动机方面的研发。

迈巴赫先生则担任联合汽车公司的研发总工程师,负责汽车方面的研发。

至于本茨先生,你就担任两家公司的研发顾问,这可是个比较辛苦的职位。

股份方面也进行一定的修改。发动机公司给你们每人3%的股份,汽车公司给你们每人2%的股份。

这样的安排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卡洛的安排还是很公平的,几人对于自己的职位都没有什么意见。至于股份,其实是从原来发动机公司的5%股份变成了发动机公司3%,汽车公司2%的股份。

发动机公司和汽车公司都是很重要的,未来的发展前景都很大。这样的股份划分相较于原来来说,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并不清楚,反正都是很大的一笔财产。

这样的股份可是卡洛白白送给他们的,本茨等三人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

虽然他们在发动机和汽车的研发上都出了大力,但卡洛才是那个投资者的角色。

虽然只有几年的时间,但卡洛用在发动机研发和汽车研发上的资金已经高达数百万比塞塔。

这笔资金让本茨三人去拿,他们可是拿不出来的。这也代表着如果没有卡洛的投资,发动机的研发和汽车的发展是不可能有目前这样的成果的。

光是卡洛已经投入进去的数百万比塞塔资金,就让本茨等三人没有任何意见。

这点股份虽然看起来不多,但未来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往少了说都可能高达几十万比塞塔,往多了说可能是几百万甚至几千万。

“先不管你们的职位怎么变,这个大家伙的诞生你们都是有功劳的。”卡洛微笑着说道。

汽车既然已经研发出来了,那么之前答应好的论功行赏自然也应该进行。卡洛在这方面可丝毫没有吝啬过,这次给发动机研究室准备的奖励,光是支票的总额加起来就超过30万比塞塔。

虽然发动机研究室相较于刚刚成立不管是规模和人员都扩张了很多,但目前研究室的所有研发人员加起来也只有100人出头。

其中很多人都是打下手的,真正在发动机研发过程中出了大力的,或者说有一定贡献的研发人员只有那么20几人。

本茨三人作为绝对的主力,给他们的奖赏是最多的,每人5万比塞塔的支票。

5万比塞塔的价值大约1921英镑,哪怕是收入比较高的高级工程师,年收入也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本茨三人都是需要养家糊口的,所以他们对于这笔奖励也是很心动的。和虚无缥缈的股票不同,这笔奖励是他们能够实际获得的,是真实存在的钱。

本茨三人拿走了15万比塞塔,剩下的100多个研发人员瓜分另一半。

那20多个有一定贡献的研发人员,他们获得的奖励相对来说更多,在3000-5000比塞塔不等。

哪怕是最普通的,没什么贡献的研发人员,也都能接近一千比塞塔的奖励。

对于这些研发人员的高额奖励,这是卡洛早已经计划好的。对于卡洛来说,最有资格获得高收入的群体,当然是这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和研发人员。

这些研究带给西班牙的改变是巨大的,卡洛对于研究人员的赏赐也是很大方的。

除了这些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之外,那些为国家切实做出贡献的群体,比如士兵、教师、医生等等,自然也是有资格提高自己的收入的。

反倒是那些从事娱乐行业的,卡洛可并不希望他们的收入过高,高到根本无法控制的地步。

现在也就是娱乐业的发展没有那么兴盛,电视和电影没有诞生罢了。等到这些东西诞生,卡洛是要制定相关的法律,限制相关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的。

这些人当然有资格获得高收入,但如果收入太高的话,就会让他们失去了对于劳动获得收入的尊重。

除了支票作为奖励之外,这些科研人员也能享受到税收的减免、房租的减免等等政策。

重视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这是卡洛为西班牙定下的主要基调,也是西班牙未来都会遵守的规定。

科教兴国不是说说而已,西班牙要想真正的变得强大,对于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重视是很有必要的。

这也是卡洛大力发展皇家科学院的原因,等到皇家科学院的研究都有了成果,科学院的院士们因为自己的研发成果从而获得爵位的奖励之后,西班牙人就会明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并不只有军功授爵一种方式,还有科研授爵。

当西班牙的青少年长大后想成为的职业变成了科学家,军人,医生,教师等对国家有用的行业,也就证明卡洛重视科研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对这些研发人员的奖励全部发到他们的手上之后,卡洛这次前来发动机实验区的目的也就基本完成。

目前汽车的发展还是很快的,至少现有的汽车已经有了一定的作用。只要能够解决发动机稳定性的问题,同时加强汽车的实用性,就能准备投入市场的环节了。

历史上的汽车其实早在T型车诞生之前就有了类似的实用性汽车,但没有真正走向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原因,实际上是因为当时的汽车是一辆一辆制造出来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汽车的生产团队一辆一辆的生产,这一辆生产完了才会重新进行下一辆的生产。

这么做不仅降低了汽车的生产速度,也降低了不同汽车零件之间的契合度。

汽车后续出现问题,很难通过更换零件的方式维修。毕竟同样的零件生产时间间隔许久,甚至可能是不同的人生产出来的,肯定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汽车生产速度慢,维修问题麻烦等等原因,再加上手工生产导致的汽车稳定性差,严重限制了汽车的全面普及。

而真正让汽车走向全球化和全面商业化的并不是T型车的诞生,而是福特公司所创造出来的流水线生产。

流水线生产其实是很简单的原理,将一整辆汽车的生产分为各个不同的零件生产,每一个生产车间只负责一种零件。

同样车间生产出来的零件差异也会更低,这导致后来的汽车在出现问题时可以轻松的通过更换零件解决,降低了维修时间和麻烦程度。

因为工人们只需要负责一种零件的生产,对工人的要求也大大降低。工人们越来越熟练之,生产的零件合格率也会提高,误差也会降低。

只需要伴随流水线的生产将标准化生产的零件一一组装,就能组装出一台完整的汽车。

这么做不仅提高了汽车的生产速度,也降低了汽车的故障率,提升了汽车的稳定性。

也正是这样的改变,让原本就诞生了许久的汽车终于走向全球化,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

T型车也成为当时最传奇的车型,在不到20年的时间就售卖了超过1500万辆,平均每年售卖出去的车型接近100万辆。

这是多么夸张的数据?在T型车和流水线生产诞生以前,整个欧洲和美国加起来每年生产的汽车数量都不超过1万辆。

一个流水线生产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将全世界汽车的产量扩大了上百倍,作用可见一斑。

卡洛当然知道流水线生产的原理。只要汽车公司能将现有的汽车进行更深层度的改进,发动机公司再研发出更稳定的,热效率更高的发动机,基本上就可以考虑汽车的全面推广了。

虽然提前30年推广汽车会面临更多的问题,但T型车能售卖出去1500万辆,西班牙所研发的汽车怎么着也能卖出去100万辆吧?

早一点打响西班牙汽车的名气,也有利于西班牙抢占汽车市场。

T型车作为福特公司推出的著名车型,当时直接让福特公司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厂商。

最巅峰时期有多么夸张呢?光是一个T型车的产量就占据世界汽车总产量的56.6%,可以说当时的福特公司占据了世界汽车市场的六成以上。

福特公司本来可以凭借着T型车所打下的大好江山,稳固自己汽车霸主的地位。

可惜后来的福特公司因为自己创造的成绩太过骄傲自满,在汽车科技更新换代的时候并没有跟上其他公司的脚步,最终导致市场被一步步蚕食。

但凡福特公司注重科技的进步,不断的改进T型车并且研发出新的汽车的话,不说维持六成的市场了,将市场占有率稳定在三成以上是没问题的。

三成的市场占有率有多么夸张呢?后世全世界每年卖出的汽车数量超过8500万辆,三成的市场占有率就是超过2500万辆的销售。

现在的汽车市场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早一点抢占汽车市场,并且一步一步稳定自己的地位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西班牙的汽车能够提前30年推向全球,世界汽车市场的扩张也能早一点进行。

从T型车诞生前后世界汽车的生产量和销售量来看,汽车市场是很有前景的。

只要能够早一点研发出汽车,哪怕是在19世纪,汽车的销售仍然可以用万来计算。

毕竟世界各国的有钱人并不少,光靠出售给各国王室和资本家,就已经是相当庞大的潜在市场了。

10200字大章节更新,求支持!日万第三天,顺利完成任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