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二百一十章 :军火贸易

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二百一十章 :军火贸易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06: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打响了,这对西班牙来说同样也是一个好消息。

战争一爆发,双方投入到战场的军队就接近百万,往后只会越来越夸张。

而这百万的军队每天的弹药物资消耗是一笔庞大的数字,同样也是西班牙苦苦等待的商机。

更重要的是,参战双方无论是俄国还是奥斯曼帝国,都不具备在战争中自给自足的能力。

战争之前的奥斯曼帝国经历了饥荒,俄国同样也有粮食减产的问题。西班牙在这场战争中不仅可以出售自己的武器装备和弹药物资,也可以出售一些医疗资源和粮食,总之大赚特赚就是了。

因为西班牙和交战双方没有任何关系,因此西班牙可以没有任何负担的和交战双方进行贸易合作。

1877年5月,卡洛召见了俄国驻西班牙大使,提出了向俄国出售武器装备和其他重要物资的提议。

对于俄国来说,此时是没有太过严重的物资紧缺问题的。但前线的消耗非常庞大,俄国目前的物资储备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更重要的是,奥斯曼帝国有英国和奥匈帝国的帮助,俄国却没有任何一个列强国家帮助。

此时西班牙主动提出进行资源贸易,对俄国来说能够避免在未来面临物资紧缺的问题。

也正是本着这样的想法,俄国大使没有立刻拒绝卡洛的提议,只是表示需要和俄国国内进行联系,随后再关于两国之间的贸易进行详细的交谈。

卡洛自无不可。反正参加这场战争的是俄国人,未来缺少资源着急的同样也是俄国人。

没几天的时间,俄国大使就带来了俄国国内的回复,愿意和西班牙进行贸易,购买西班牙的武器装备,子弹炮弹和其他战略资源。

经过皇家军工厂和俄国方面的详细商谈,最终确定了一批武器装备的购买计划。

俄国订购了10万支步枪,350门火炮,2500万发子弹和10万发炮弹,并且表示这只是第一批订单,会根据战争的消耗情况在未来决定第二批订单的规模。

俄国方面还特意要求,在6月15日之前,皇家军工厂应当运输订单中三分之一的武器装备前往俄国,并且在8月15日之前完成整份订单的交付。

因为皇家军工厂早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就生产了一大批武器装备,因此对于俄国人的要求自然点头答应。

但皇家军工厂这边也不是没有自己的条件的。这批武器装备可以加急为俄国方面生产,但条件是俄国只能用黄金储备,矿产资源或者人口来支付这笔订单。

目前和西班牙贸易比较密切的是法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三国,自然不需要俄国的卢布。

虽然各国货币的价值也和金银挂钩,但不同地方的货币在不同地方自然价格也各不相同。

就比如西班牙货币发行委员会所发行的官方货币比塞塔,在西班牙国内的价值是比较稳定的,但要是在国外的话肯定就没有这么值钱。

因为俄国方面并不愿意只用黄金来支付这笔订单,因此皇家军工厂也增加了其他的要求,比如矿产资源和人口。

矿产资源的价值自然不用多说,俄国国内拥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一丁点的支出对俄国来说如同九牛一毛。

而对人口方面的要求,则是考虑到西班牙开发殖民地的困难。

不管是西班牙本土还是殖民地,都能称得上一句地广人稀。

特别是成立不久的刚果领地,虽然拥有广袤的土地,但刚果领地内绝大多数都是当地的土著,西班牙人只有可怜的几百人。

想要对这片土地进行初步开发,至少也得移民几万人才行。要是全部从西班牙本土进行移民的话,对西班牙本土的发展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毕竟西班牙的人口也只有不到2000万,相较于五大传统列强来说人口方面的劣势太过巨大。

这个时代的俄国人口有一个好处,因为长期处于农奴制压迫的原因,导致俄国农民养成了逆来顺受的性格。

而且相较于一战时期来说,此时比较激进极端的叛乱分子更少,非常适合卡洛的统治。

缺点就是东正教在俄国农民的心中根深蒂固,想要将这些俄国人变成西班牙人,绝对是困难重重的。

对于西班牙来说,可以吸收一部分俄国人口,但不能太多。

反正卡洛的目的也只是让这些俄国人开发非洲殖民地,顺带着稀释加泰罗尼亚地区和巴斯克地区的当地人比例。

这场交易对西班牙和俄国来说双方各取所需,因此在签订完合作协议之后,双方都是面带笑容的。

俄国方面获得了自己稀缺的武器装备,西班牙则获得了一定的黄金储备和一些比较听话的俄国农民人口。

虽然这些人口由俄国提供,但西班牙也会进行筛选。那些从事**运动的,亦或者具有一些比较危险思想的俄国人,会被严格的排斥在移民的俄国人口之外。

这些人还是让他们留在俄国本土祸害沙皇政府为好,西班牙可不需要这些无政府主义和激进分子来祸害。

相较于俄国,西班牙对这些俄国农民的吸引力还是有的。俄国的改革虽然取消了奴隶制,但这些农奴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被俄国的贵族和地主们压榨。

虽然亚历山大二世给了这些农奴自由民的身份,但这些农奴并没有任何土地财产。

农民没有土地,这让这些刚刚转变为自由民的农奴如何生存下去呢?

他们只能依赖贵族和其他银行机构的贷款,去购买那些明显溢价的土地,或者被迫从贵族老爷的手中租来租金宛如大山的耕地,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自己的农奴生活。

正因为这些俄国农民在国内受到了极其残酷的压榨和剥削,让卡洛有信心通过引进一部分俄国农民的方式,来提高西班牙的人口。

当然,不管这些俄国人口再怎么逆来顺受,西班牙承载俄国人口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

考虑到西班牙现有的人口规模,引进俄国人口的计划是有上限的。目前的上限为50万人,将会随着西班牙总人口的增长而变动。

但可以确定的是,除非西班牙的人口超过3000万人,否则西班牙引进的俄国人口不会超过100万人。

而且这些引进的俄国人口也会被分散到西班牙的各地,不会让他们有联合起来的机会。

西班牙十多个大区和几个殖民地这么一分,俄国人口也就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了。

毕竟这样的人口引进计划是一步一步执行的,每年获得的俄国人口最多也只有几万人。

几万人还是很好处理的,既不会对西班牙政府造成负担,也能有效的促进西班牙人口的增长。

目前西班牙的人口在比较和平稳定的环境下是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的。

伊莎贝尔女王统治时期,西班牙人口几乎停滞不前,时而增时而减,人口规模从来没有稳定的增长过。

伊莎贝尔女王下台之后,西班牙的人口增长开始进入较快水平。

1869年一整年,西班牙的人口净增长就超过了14万人,这也是西班牙在19世纪60年代这十年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一年。

进入19世纪70年代,西班牙的人口增长就如同坐上火车一般,摆脱了原本步行走路的缓慢速度。

截止目前为止,西班牙的人口已经正式超过了1866万人,而八年前的人口只有1661万人。

八年人口净增长超过200万,人口增长幅度已经能够比肩一些人口较多的列强国家了。

虽然列强国家有着移民的影响,但毕竟人口规模摆在那里。西班牙的人口增长能够比肩这些列强国家,也能证明这段时间西班牙的稳定带给西班牙的正面影响。

按照这样的人口增长幅度来看,西班牙有希望在五年之内将总人口提升到2000万人以上,在新世纪到来之前将总人口提升到2500万人以上。

这还只是保守估计的情况下。要是再算上移民以及人口寿命的提升和医疗科技的发展,或许在新世纪到来之前,或者说在新世纪的前几年,西班牙的总人口有希望提升到3000万左右。

考虑到西班牙在菲律宾,摩洛哥和兰芳进行的人口引进计划,3000万人口是有希望达到的。

在新世纪前几年若能达到3000万的人口规模,对于西班牙来说,在未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将会拥有更多的底气。

1877年6月,皇家军工厂生产的枪械和子弹炮弹通过海运的方式运输到了俄国港口。

因为英国已经对君士坦丁堡海峡进行了封锁,导致西班牙想要将这些武器装备运输到俄国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英吉利海峡和北海,将武器装备运输到波罗的海东岸的俄国港口。

另一种则是运输到俄国远东,然后再通过陆路运输的方式转移到前线战场。

对于俄国来说,唯一能够接受的运输方式就是运往波罗的海沿岸了。

要是运向远东的话,海陆加陆路运输的时间根本无法确定,等到前线军队拿到这批装备至少也得好几个月后了。

要是在波罗的海沿岸卸货的话,俄国在东欧的铁路设施还是比较不错的。虽然不像德法的铁路那样纵横交错十分便利,但好歹也是有完善的铁路运输体系的。

第一种运输方式可以保证俄国前线军队在一个月内获得这批武器装备,这对俄国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其实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俄国想要不断在巴尔干半岛扩张的原因。

君士坦丁堡掌握在奥斯曼帝国的手中,直接切断了俄国黑海和地中海的联系。

任何国家想要支援俄国,都只能通过更北部的波罗的海来运输物资。

而波罗的海远离巴尔干主战场,相较于直接通过军士坦丁堡海峡运输补给来说,浪费的时间甚至有可能改变战场的局势。

好在俄国在发动战争之前就经过了精心的准备,至少短时间内武器装备是不缺的。

这也得赞誉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带给俄国的改变。上一次俄土战争,也就是克里米亚战争时期,俄国的工业基础极其糟糕,战争最终也只有失败这一个结局。

而在这次战争当中,俄国已经通过改革建立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这对俄国来说是极其重大的改变。

虽然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并不彻底,但好歹也是一次面向整个俄国的改革,对俄国是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的。

甚至可以这么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还能保持欧洲五大传统列强的地位,其一是庞大的领土和领先欧洲列强的人口,其二就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带给俄国工业的提升。

俄国的工业在欧洲五大传统列强当中只能说是倒数,但相较于其他的莫等列强和不是列强的国家,俄国的工业当然还是很强大的。

敲定了和俄国的军火贸易,西班牙政府又转头联系上了奥斯曼帝国。

虽然奥斯曼帝国经历了饥荒已经财政崩溃,但谁让他们有着英国人的支持呢?

众所周知,英国绝对是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英国人的支持对奥斯曼帝国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血液输送,也让这个腐朽的帝国始终撑着一口气。

但不管怎么说,此时在战场上,奥斯曼帝国始终是缺少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弹药补给的。

西班牙正好有这两样东西,这也是西班牙找上奥斯曼帝国的原因。

而且除了稀缺的武器装备之外,奥斯曼帝国还缺少粮食,这也是目前西班牙所不缺的。

相较于和俄国人的商谈,和奥斯曼帝国的商谈明显更加顺利。这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奥斯曼帝国工业基础更加薄弱,战争中所消耗的武器装备和弹药几乎都来自英国和奥匈帝国的援助。

既然是援助,那肯定是有限的。奥斯曼帝国国内储备的枪支和弹药补给越来越少,这也让帝国高层陷入了恐慌。

眼下西班牙政府的主动联系,对奥斯曼帝国来说如同看到了坚持下去的希望一般。

奥斯曼帝国可以说是啥都缺,但目前最缺的就两样东西,一个是武器装备,另一个就是粮食了。

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奥斯曼帝国就经历了比较严重的饥荒。这场饥荒不仅导致了奥斯曼帝国的混乱,同样也导致了有大量的难民饿死。

在战争中能够组织接近40万的军队,英国人的援助绝对居功至伟。这些士兵的武器装备大部分都来自于英国人的援助,少量则是奥匈帝国偷偷运输过来的。

从这方面也能看出英国人援助奥斯曼帝国的力度,已经算是不遗余力的帮助奥斯曼帝国了。

英国人援助奥斯曼帝国的除了武器装备之外,还有就是粮食和一部分资金支持。

奥斯曼帝国在饥荒中已经陷入了财政危机,要是没有资金的支持,这场战争还没结束奥特曼帝国就破产了。

卡洛盯上的也正是这部分资金。英国人的英镑还是很值钱的,在欧洲其他国家也能当做货币消费。

大量出售武器装备给奥斯曼帝国换取英镑,然后再用英镑从欧洲其他国家购买工业设备和其他技术资料,发展西班牙自己的工业,这简直是个完美的计划。

和俄国方面的军火贸易,主要还是步枪和子弹方面的订单。毕竟俄国在火炮方面是占据优势的,俄国国内的火炮产量也足够这场战争中的消耗了。

而奥斯曼帝国不同。奥斯曼帝国在火炮方面陷入巨大的劣势,他们最想要的也是大量的火炮来弥补差距。

步枪方面奥斯曼帝国是不缺的,毕竟英国人的支援力度不小,奥斯曼士兵手中拿着英国造的步枪,自然对西班牙造的步枪不会有太大的想法。

经过了几天的磋商,军工厂又和奥斯曼方面签订了一笔订单。

这笔订单中只包含了2万支步枪和1000万发子弹,但火炮却订购了超过580门,还有配套的15万发炮弹。

奥斯曼帝国也特意要求,步枪和子弹的订单可以晚一点交付,但火炮订单最好在三个月内完全交付。

对于早就做好准备的皇家军工厂来说,三个月内交付超过580门火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就这样,皇家军工厂和奥斯曼帝国双方愉快的签订了订单,双方约定在三个月内完成订单的交付,奥斯曼帝国则用黄金,英镑和矿产资源来支付这笔订单。

除了这笔军火订单之外,奥斯曼帝国还和西班牙签订了一笔粮食贸易的协约。

在这几年的稳定时期,西班牙的粮食产量也是稳中有进的。目前西班牙每年都会出口大量的粮食,和奥斯曼帝国签订一笔粮食贸易订单对西班牙来说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连着两笔订单的签署,让皇家军工厂进入了短暂的忙碌期。目前皇家军工厂的库存差不多能够完成两笔订单的大部分交付,还有少量武器装备经过加急生产,也能够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份订单的交付。

至于两笔军火贸易产生的利润,皇家军工厂则用来进行武器装备的升级和改造。

虽然目前西班牙装备的步枪和火炮都是比较优秀的产品,但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这些步枪和火炮终究还是会有落后的一天。

只有不断的对其进行改进,并且研发出一代又一代的新产品,才能确保西班牙的军事科技一直位于欧洲前列。

虽然为此要付出大量的资金,但相较于军事科技不断更新迭代带给西班牙的提升来说,这一丁点资金的花费绝对是值得的。

5200字二合一章节,求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