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二百二十章 :局势变动和大订单

“什么?俄国人在巴尔干半岛的进攻损失惨重?”卡洛惊讶的站了起来,目光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皇家安全情报局局长卡迪尔。

“没错,陛下。”卡迪尔点了点头,解释道:“俄**队和奥斯曼军队在普列文周边展开了激烈的战争,奥斯曼帝国一直没能收复普希卡山口,俄**队也一直没能拿下普列文。

根据前线的电报,俄**队已经对普列文进行了三次强攻,并且全部都失败了。这三次强攻共计让俄国损失了超过5万军队,俄国在巴尔干前线的军力已经不足了。”

卡洛快步走上前,从卡迪尔手中拿过他早已准备好的巴尔干地区地图,上面已经标注好了俄国和奥斯曼帝**队的进攻方向,旁边还标注了双方的战损情况以及目前剩余的兵力。

战争刚爆发时,俄国动员了七个军超过30万人在多瑙河前线。随着这几个月的进攻,俄**队的总伤亡已经接近十万人,这是相当夸张的。

虽然其中有一部分伤员经过医治之后还能返回前线,但那至少也是好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俄国将在这几个月内陷入无兵可用的紧急状态,光靠20万军队可无法打赢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毕竟拥有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再加上大部分时候都处于防守阶段,奥斯曼帝国的战损比俄国要少。

要是战争这么打下去的话,对俄国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损失十万兵力对俄国来说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想要拿下奥斯曼帝国,恐怕还得再损失好几个十万兵力。

损失如此巨大的兵力,俄国还能在战后拿下整个巴尔干半岛吗?一个全胜的俄国或许会让其他列强忌惮,但要是重伤的俄国,恐怕连奥匈帝国都会觊觎一二。

卡洛沉思着,判断巴尔干局势变动对西班牙的影响。

“通知皇家军工厂和外交部门,俄国人如果想保持攻势的话,他们需要更多的军队和武器装备,这恰恰是我们的机会。”最终,卡洛下达了决定。

目前巴尔干局势的变动还影响不到西班牙,对西班牙来说,不管是奥斯曼帝国还是俄国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对西班牙的影响都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卡洛更希望俄国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因为这样能将英国人的大半目光都吸引过去。

对于英国人来说,打赢俄土战争的俄国才是更具威胁的那个国家。西班牙虽然也具备一定的危险,但和庞大国土并且人口众多的俄国相比,西班牙明显还是要差一个级别的。

“是,陛下。”卡迪尔点了点头,恭敬的退了出去。

在卡洛对巴尔干局势的变动相当惊讶的时候,俄国这边,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比卡洛更加惊讶。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登基的时候,恰逢俄国第九次俄土战争大败。亚历山大二世的父亲尼古拉一世因为受不了巨大的打击而猝然离世,这让亚历山大二世一直想要一雪前耻。

但同时,亚历山大二世对俄土战争也有着更多的担忧。他害怕如同自己的父亲一样重蹈覆辙,他当然想要对奥斯曼帝国的胜利,但同时也在惧怕再次失败。

当前线传来俄**队损失惨重的消息时,亚历山大二世的作战决心被动摇了。他认为俄**队已经陷入了极端不利甚至危险的境地,甚至想要结束这场战争来避免更加严重的失败。

对于沙皇作战决心的动摇,俄国现任陆军大臣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米柳京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沙皇陛下,我承认,这么打下去我们的军队确实会面临极大的损失,甚至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被消耗一空。

但这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就此放弃,否则我们必然会面临如同上一次战争时的巨大挫折。

在我们前线军队的后方,罗马尼亚拥有接近四万可调动的军队可以支援我们,我们的边境也拥有七万可以调动的后备部队。

再动员一部分预备役,我们的前线不仅没有兵力损失,反而还能增加5到10万人。

如果我们能够突破普列文要塞,前方的土地将一片坦途,我们将彻底打通向君士坦丁堡的通道。”

陆军大臣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米柳京主导了俄国陆军的改革,深受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信任。

经过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米柳京的劝导,亚历山大二世重拾了信心,重新向前线指挥官老尼古拉大公下达了命令。

与此同时,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米柳京也给出了自己新的意见:“陛下,虽然我们前线损失了十万兵力,但我们的兵员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充,短时间内并不用担心兵力的问题。

如果能和西班牙等国再签署一份军备贸易条约,我们也将不用担心武器装备的问题。有了兵员和武器装备,我们的前线将稳如钢铁,甚至有足够的力量重新攻克普列文要塞。

目前的失败对我们来说是短暂的,我们仍然会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这是一点挫折所无法改变和阻止的。”

沙皇尼古拉二世点了点头。

西班牙提供的第一批武器装备已经运往了前线战场,虽然士兵们对这些武器装备比较生疏,但经过几天的磨合之后,投入作战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和俄国本土生产的武器装备相比较,西班牙的步枪更加先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俄国的前线火力。

虽然步枪对要塞攻防战没有太大的作用,但在防御奥斯曼帝国反攻之时,步枪火力的提升还是很有效果的。

而且西班牙也是目前欧洲为数不多愿意和俄国进行军火贸易的国家,俄国自然也要抓住这一次机会。

虽然西班牙要求黄金和人口进行付款,但这些对于目前的俄国来说并不稀缺。罗曼诺夫家族在俄国的统治已经长达数百年,拿出一点黄金来付款还是轻轻松松的。

更何况,除了黄金之外,俄国多不胜数的农民和矿产资源同样也能支付从西班牙购买武器装备的货款。

只要能够打赢战争,别说是用人口和矿产资源了,哪怕是只用黄金来支付都是稳赚不亏的。

随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又一份命令发出,俄国政府也进入了忙碌之中。

首先是前线指挥官,多瑙河集团军总司令尼古拉大公向罗马尼亚大公卡罗尔一世请求援助,要求罗马尼亚派遣军队协助俄**队作战。

在请求援助的电报中,尼古拉大公详细描述了俄国前线所面临的困境,并且额外说明,如果俄国在进攻中失败了,罗马尼亚将会单独面临奥斯曼帝国的兵锋。

俄国的失败对罗马尼亚来说不算什么,但要是让罗马尼亚单独面对奥斯曼帝国的进攻,罗马尼亚肯定会慌张。

果不其然,在收到尼古拉大公的电报之后,罗马尼亚大公卡罗尔一世很快就同意了尼古拉大公的求援请求,并且派遣了4万军队协助前线的俄**队作战。

有着四万罗马尼亚军队协助俄**队,尼古拉大公终于松了一口气。虽然这无法改变前线战场的局势,但至少能确保俄**队在兵力短缺的这段时间不至于迅速溃败。

也能让俄**队坚持更长时间,等待真正的俄国援军到来。

这也不得不提到陆军大臣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米柳京推动的军事改革带给俄国的改变了。

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米柳京的军事改革主要集中在兵役制度改革,军事管理系统改革和军事教育改革等方面。

改革之前的俄**队主要是靠募兵制维持军队规模,军队中的贵族兵,地主兵和农民兵也是有着等级差距的。

但在米柳京军事改革之后,俄国的兵役制度转变为了义务兵役制,20到25岁的俄国公民都有义务在俄**队中服役,并且有6到7年的兵役期限和3年的预备役期限。

实行这一兵役制度之后,俄国不仅有了充足的兵源,同样还有了充足的预备役。

别看俄国目前的军队规模只有70万,但要是算上那些预备役的话,俄国能够动用的军队就已经超过百万。

真要是进行全面动员,俄国武装500万以上的军队还是没问题的,这也是欧洲国家忌惮俄国的原因。

别说500万军队了,欧洲国家中能武装出100万军队的国家,实际上也就只有五大传统列强和意大利,西班牙七个。

能够武装出200万军队的国家更是只有五大传统列强,这已经不是普通列强能够玩的转的军队规模了。

200万军队并不止200万人那么简单,还代表着至少200万支步枪,几千万甚至上亿发子弹,几千门大炮和200万身军装军靴等等军备。

士兵的吃喝拉撒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不管是训练还是作战,子弹炮弹的消耗更是一笔无法计算的庞大支出。

意大利的人口超过2900万,是有能力武装出超过200万的军队的。但要是让意大利政府负责这200万军队的日常支出,恐怕意大利的财政会在短时间内迅速陷入危机局面。

哪怕战争是在其他国家的国土上进行的,对于任何一个出动200万军队的国家来说,军事支出都是极其庞大的。

要是战争是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那损失更是无可计量,甚至可能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都无法恢复过来。

一战中的法国就是这样。法国不仅出动了数百万的军队,战争还是在法国的国土上进行的。

这也导致法国的工业和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口也面临锐减,十几年的时间都没缓过来。

在尼古拉大公联系罗马尼亚方面的同时,俄国外交部门已经在联系西班牙,寻求购买更多的武器装备了。

因为之前有过合作的原因,俄国外交大使直接找上了皇家军工厂,请求和皇家军工厂再达成一份更大规模的武器购买订单。

因为卡洛之前和俄国外交部门就达成过相关的约定,因此皇家军工厂也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和俄国方面签署了一份更大规模的武器购买订单。

因为俄国人的第一份订单已经在上个月月底完成交付的原因,因此这份订单俄国人的胃口也变得更大。

上一份的订单只有10万支步枪,这份订单俄国人订购了整整25万支步枪,770门火炮和6500万发子弹以及25万枚炮弹。

从这方面也能看出俄**方对西班牙制造的武器装备的信任,毕竟25万支步枪已经不是一个小数字了,军队规模超过25万的国家目前可只有五大列强。

因为订单比较急切的原因,俄国方面并没有准备足够的矿产资源。因此这份订单的支付方式全部采用黄金和俄国农民。

按照俄国政府和西班牙之前的约定,每一个俄国农民都能够抵扣200比塞塔的资金,俄国政府这次打算移民两万名俄国农民抵扣大部分订单的花费,剩下的部分则用黄金来支付。

农民的转移同样会从波罗的海进行,这么做会更加安全,虽然路途会变得更远。

皇家军工厂对此自然自无不可。这些俄国农民运往殖民地就是极好的劳动力,他们对西班牙殖民地的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人数自然是越多越好。

虽然两万俄国人看起来很多,但几个殖民地这分分那分分,每个殖民地获得的俄国农民实际上并不多。

将这些俄国农民分散开来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最大程度的确保这些俄国农民的稳定。

再加上这些俄国农民本来的性格就是逆来顺受的良民,他们造反的概率比土著造反的概率低多了。

因为前线急缺武器装备的原因,俄国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俄国要求这些武器装备必须在五个月内完成运输,并且第一批装备10万支步枪在两个月内就要送往俄国波罗的海沿岸。

五个月内完成25万支步枪的生产,这对皇家军工厂来说是相当苛刻的要求。更别说还有770门火炮和6500万发子弹以及25万枚炮弹了,哪怕是进行大扩张的皇家军工厂,至少也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生产。

但因为卡洛在巴尔干地区刚刚陷入动荡之时就吩咐过皇家军工厂加急生产武器装备准备出口的原因,导致皇家军工厂在俄土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库存了超过20万支步枪,600门火炮和近亿发子弹,过百万发炮弹。

和俄国以及奥斯曼帝国完成第一笔交易之后,这些武器装备的库存就已经清了大半。

但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皇家军工厂又生产出了一批武器装备,让军工厂的储备再次丰富起来。

对于皇家军工厂来说,五个月内完成俄国的订单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好在难度也不太大。

大不了可以将一部分子弹和炮弹的订单转移给其他的小型军工厂,皇家军工厂只负责生产步枪和火炮即可。

这么做还能让西班牙的整个军火产业获得快速扩张,比皇家军工厂独享蛋糕要好一些。

虽然一家独大更能促进军事科技的发展,但要是能百花齐放的话,卡洛倒也愿意让西班牙的军工产业多一些竞争性。

将一些子弹和炮弹的订单转交出去,也能让皇家军工厂接下更多的步枪和火炮的订单。

反正皇家军工厂已经通过这几笔订单赚到了足够的利润,适当性的分享一些蛋糕给其他的军工厂,对于皇家军工厂来说也不算什么。

和皇家军工厂签署了新的军火贸易条约的外交大使兴奋的将消息汇报给了俄国国内,而皇家军工厂这边,也在进行着关于签署新的军火贸易订单的庆功宴会。

俄国这两笔订单可都不是小数字,皇家军工厂获得的利润已经足够支撑皇家军工厂接下来两年的武器研发和改造研究了。

卡洛也不是吝啬的人,早在第一次和俄国签署军火贸易订单的时候,卡洛就特意嘱咐过,皇家军工厂在这次军火贸易中获得的利润可以保留大半,用作皇家军工厂的研究。

剩下的小部分利润则分享给军工厂的所有员工,让所有员工都有参与感。

最终每个员工拿到的奖励大概也就是一两个月的薪水,但毕竟是额外的收入,相信每一个拿到这笔奖励的军工厂员工都会喜笑颜开。

而发放这笔奖励的卡洛,自然也会被军工厂的员工感恩戴德。

提高王室旗下所有工厂和企业员工的待遇,这是卡洛早已经制定好的策略。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也是为了和企业家下属的员工待遇保持较大的差距。

如此一来,工人们在仇恨资本阶级的同时,也会对卡洛和王室感恩戴德。

工人阶级站在王室这一边,还有什么能够威胁到卡洛的王位呢?

至于这么做可能得罪的资本家,卡洛也丝毫不担心。西班牙走的本来就是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准确的来说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

西班牙比较重要的几个行业全部由西班牙政府和王室的企业进行垄断,民间的资本家无法达成垄断地位,他们的资本力量自然也就无法对政府和王室造成威胁。

毕竟西班牙政府和王室就是西班牙最大的两个资本家,在这两个最大的资本家面前,其他的小资本又能造成什么威胁呢?

国家资本主义的缺点是贪污盛行,卡洛只需要监控国家和王室控制企业的贪污问题,基本就能确保西班牙未来的发展,收拢西班牙工人的民心。

5200字二合一章节,求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