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二百二十二章 :机枪订单和预备役计划

马克沁机枪的测试相当顺利,在进行完所有测试之后,接下来也自然到了军方商谈购买数量的事情。

目前能够确定的是,马克沁机枪在战场中拥有极其强大的火力,这是目前的步枪根本不具备的。

火炮的火力当然十分强大,但火炮这种重火力更多的应对的是敌人的要塞和堡垒,特别是大规模的攻城战。

而机枪不管是进攻战还是防守战,都能发挥极大的作用,并且能对敌方的人力造成极大的杀伤,这是火炮所不具备的。

因此,对于西班牙军方来说,只有购买多少机枪的问题,并没有购不购买机枪的问题。

“马克沁先生,这样的一挺机枪我们的成本是多少?”在和军方商谈具体的订购数量之前,卡洛先是叫来了马克沁,询问这样一挺机枪实际的造价。

“陛下,目前您所看到的这挺机枪,造价大约为7280比塞塔,也就是280英镑左右。但因为这是实验用的样枪,单独制造的成本会偏高。

如果能够大规模生产的话,机枪的成本应该能够降低到200英镑左右,也就是5200比塞塔。”马克沁介绍道。

这挺专门用来实验的样枪,造价昂贵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没有专门的生产线,机枪的所有零件几乎都是这些枪械专家手搓出来的。

这也让这挺机枪的成本高达7280比塞塔,这还是没有子弹,只是一挺机枪的造价。

在听到大规模生产后机枪的成本能够降低到5200比塞塔左右,卡洛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得不承认,机枪的造价确实比步枪昂贵很多。

西班牙的制式步枪维塔利M1872造价只有60比塞塔,对西班牙军方的售价也只是75比塞塔,基本上就是赚个辛苦钱。

也就是这次军火贸易中向俄国和奥斯曼帝国出口武器才让皇家军工厂赚了一大笔钱。皇家军工厂向俄国出售的步枪每支单价为95比塞塔,向奥斯曼帝国出售的步枪每支单价为102比塞塔。

之所以卖给奥斯曼帝国的步枪比卖给俄国的步枪单价还要贵,实际原因是奥斯曼帝国有着英国的支持,在购买武器装备方面并不缺钱。

反而是俄国,如果给俄国的单价太高,俄国转头就会依靠自己生产的武器,直接会放弃西班牙的订单。

虽然俄国靠着改革加强了自己的工业和经济实力,但俄国的经济仍然比较糟糕。

战争又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对于俄国来说,在武器采购方面当然是能省就省。

按照维塔利M1872步枪的造价来看,一挺马克沁机枪的造价大约是83支维塔利M1872步枪的造价。

担83支步枪就需要83名士兵来使用,一挺机枪只需要5到8人就可以发挥出最大火力,这也代表着机枪能够极大限度的节省西班牙的人力。

在某些防守战,西班牙甚至只需要部署十几挺机枪,让这些机枪轮番开火,就能够形成一片火力网络,轻松的完成防守任务。

而十几挺机枪的兵力也只有几十上百人,要是光靠这上百名步兵来完成防守任务,不仅十分艰巨,甚至有可能会导致任务失败。

卡洛将目光看向军方的几个高层将领,等待着国防部门决定购买机枪的数量。

机枪的造价高达200英镑,出售价肯定不止200英镑。哪怕皇家军工厂是卡洛自己的产业,但在和西班牙军方进行合作的时候,也不能一点利润都不赚。

按照以往皇家军工厂和西班牙军方的合作力度来看,一支机枪的造价为200英镑,出售给西班牙军方的价格差不多在220到250英镑之间,具体多少则看军工厂和国防部的商谈情况,总之是属于内部价,是比较便宜的。

出售给其他国家的军队,机枪的售价会提高到270到300英镑左右,对于部分国家的售价甚至会高达300到350英镑以上,这也是军工厂赚钱的主要来源,赚外国人的钱才是硬道理。

毕竟只有皇家军工厂赚到足够的钱,军工厂的各项研究才拥有足够的预算。而军工厂的这些个武器专家们,他们才能获得足够的分红,从而更有动力的为军工厂和卡洛工作。

国防部的几位高层将领明显对机枪非常心动。哪怕明知机枪的造价高达数千比塞塔,仍然无法让几位将军打消购买机枪的热情。

最终,经过漫长的商谈之后,马克沁正式将这挺机枪的内部售价确定为5980比塞塔,也就是差不多230英镑。

皇家军工厂每出售一挺机枪,都能获得至少780比塞塔的纯收入。其中741比塞塔的收入属于卡洛,剩下的39比塞塔则会分配给机枪项目组的所有枪械专家。

别看一挺机枪只分给他们39比塞塔,西班牙的军火订单至少高达数百挺机枪。而这还是少的,等到未来各国普遍装备机枪,或者爆发某一场大规模战争的时候,军工厂出口机枪的数量就会节节攀升,甚至达到上万挺也不是什么夸张的数字。

机枪项目组的枪械专家对于这样的分配比例自然没有任何异议。除了可以获得分红的收入之外,他们也早就获得了卡洛的赏赐,最少的人也能获得大半年的收入,赏赐较多的专家甚至获得了额外一两年的收入,奖励给他们的钱已经不少了。

5980比塞塔的机枪售价倒也能让军方接受。经过简短的交谈,由塞拉诺首相亲自出面和马克沁签署了一份机枪购买协议。

西班牙军方将以5980比塞塔的价格购买420挺机枪,并且以50比塞塔每条的价格,购买装弹333发的帆布弹带1.26万条。

这笔采购订单总计花费万314.16比塞塔,对于国防部来说属于挤一挤就有的资金,因此并不让这些军方高层将领肉疼。

之所以只购买了420挺机枪,主要还是军方考虑到了机枪装备到部队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只打算小规模少量装备,确定没问题后再大规模采购。

在子弹方面,军方的将领倒是很大方。1.26万条子弹带平均到每挺机枪上,也有足足30条。

每条子弹带拥有333发子弹,这也代表着每挺机枪的配备子弹接近一万发,能够让西班牙还没有组建的机枪兵训练很久了。

虽然机枪的最高射速接近每分钟600发,但平时训练时并不会使用如此夸张的火力。

因为现在的机枪并没有那么稳定,如果长时间高速射击,除了枪管会发烫报废之外,还容易出现卡弹和撞针折断的现象。

测试的机枪是枪械专家手工打造的,质量是可以保证的。但大规模生产的机枪就没有这么好的质量了,在保持最大射速的情况下,可能一分钟之内就会出现问题。

因此,在平时训练的情况下,机枪能有100到200发的每分钟射速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么做也能降低机枪消耗子弹的数量,减少国防部的后勤补给压力。

拥有333枚子弹的帆布弹带售价为50比塞塔,这已经接近一个成年男性公民五个月的收入了。

机枪消耗这些子弹只需要半分钟的时间,成百上千挺机枪每天消耗的子弹都是天文数字,该节省还是要节省一点的。

其实在得知机枪已经诞生的时候,卡洛是有过将这样的机枪高价出售给俄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想法的。

哪怕只出售给其中一个国家,出售机枪带来的收入都绝不是出售步枪所能比的。

但考虑了一会之后,卡洛还是将这个想法放弃了。过早的暴露机枪对西班牙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毕竟机枪可是卡洛想要隐藏起来的底牌。

在西班牙大量装备了机枪的前提下,哪怕是面对德法这样的敌人,卡洛也是丝毫不虚的。

凭借着比利牛斯山脉的阻挡,卡洛只需要在山脉两侧建设坚固的军事堡垒,就能够依托机枪和火炮正面抵挡来自欧洲大陆的陆军进攻。

机枪的优势正是体现在防守战当中,特别是敌人动用大量兵力大规模集群冲锋的情况下。

要是过早的暴露了马克沁机枪,不仅会让各国争相仿制并且大规模装备,还会让各国的军队对机枪有所防备。

出其不意和早有预料哪一项能够取得巨大的成果卡洛还是很清楚的,这也是卡洛打消了出售机枪想法的原因。

为了那么一点收入就让西班牙陆军在未来几年内丧失优势,这笔买卖明显不太划算。

要暴露机枪的存在,也是西班牙军队面对敌人的进攻不得不拿出来的时候。到那时,西班牙也能凭借着优秀的机枪技术大赚一笔,将机枪同时出售给欧洲所有的列强国家。

而在这段时间之内,正是西班牙研发出更加稳定并且火力更强大的机枪的时候。

正所谓展示一代,装备一代,隐藏一代,研发一代。目前西班牙最先进的机枪就是眼前的马克沁机枪,能保密自然还是要保密的。

等到西班牙有了第二代更加先进的机枪技术,倒可以考虑将这一代已经落后的机枪技术出售出去。

相信这种大火力的武器欧洲列强国家都会感兴趣的,要是能够换来其他西班牙需要的军工科技亦或者是其他的科技和技术的话,对西班牙来说绝对是稳赚不亏的。

目前陆军装备中最主要的两种武器就是步枪和火炮,西班牙的步枪和火炮虽然不至于是顶尖水平,但至少也是欧洲一流水平了。

要是算上机枪的话,西班牙的陆军军工科技在欧洲都能位居前列,这也是卡洛的底气。

要是能在未来坦克和飞机都诞生的年代还能保持领先的话,卡洛说西班牙是军事强国自然不会有其他国家反对。

在西班牙人口没有提升上来之前,也确实只能靠这样的手段来弥补人数不足的差距了。

其他列强国家动员的军队动辄上百万甚至数百万,而西班牙可动员的军队最多上百万,还是在严重破坏国内生产的情况下才能做到的。

一般情况下西班牙可动员的军队数量就只有50万左右,虽然50万人也不少,但在目前的战争规模中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

目前巴尔干半岛正在进行的俄土战争,双方出动的军队数量就已经超过百万。

而俄奥双方在普列夫要塞攻防战投入的军队数量就已经超过30万,俄国单方的兵力损失就接近10万人。

和这场大规模战争相比,西班牙的军队人数确实有些不足,这也让卡洛有了改革西班牙兵役制度的想法。

西班牙的兵役制度还是相当落后的,甚至比现在的俄国都有所不如。

俄国的兵役制度已经改成义务兵制,20到25岁的俄国男性公民都有义务参加兵役。

而西班牙的兵役制度还保持在募兵制,兵源大多都来自于政府的主动招募。

两种兵役制度的最大缺点,是西班牙预备役数量极少,也影响了西班牙可动员的军队数量。

根据俄国的义务兵役制度,俄国在保持着高达70万常规部队的情况下,还拥有近百万的预备役部队。

而西班牙的常规部队虽然也有15万人之多,但西班牙在预备役部队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储备,大规模动员出来的军队也都是新兵,战斗力是极差的。

卡洛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决定对西班牙的兵役制度进行改变。

当然,兵役制度主要改变的方向是预备役,西班牙也不需要太多的现役士兵,毕竟短时间内西班牙是没有战争的。

预备役的存在,是确保西班牙在战争时期拥有足够的经过训练的士兵。预备役的战斗力当然比不过常规部队,但比那些仓促组建的新兵还是要好很多的。

预备役只需要经过动员和简单的训练就可以成为一支真正的军队,而新兵训练至少需要经过半年的时间才能形成战斗力,想要让其蜕变成一支精锐军队的话,还需要在战场上进行长时间的磨练才行。

西班牙目前的常规部队有15万人,卡洛的计划是让西班牙也拥有15万人左右的预备役部队。

这些预备役部队在大部分时候可以进行自己的工作,他们和普通的西班牙人是一样的。

但他们每年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军事化训练,确保他们具备一定的军事水平。

组建预备役对西班牙的生产建设当然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因为预备役也只有15万人的原因,影响并不会有那么大。

和组建预备役的作用相比,生产建设方面,一丁点的损失也可以忽略不计。

有了15万常规部队和15万预备役部队之后,西班牙随时能够拉出超过30万的军队,这也能确保西班牙的军事实力不至于太过糟糕。

30万的军队进行进攻战有些困难,但防守伊比利亚半岛还是没问题的。除非列强国家愿意和西班牙死磕,否则西班牙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安全的。

列强之间也是有着利益矛盾和冲突的,卡洛可不觉得会有哪个国家会选择和西班牙死磕。

不管是英国还是法国,他们都有着威胁更大的敌人。陆地上对西班牙能造成威胁的也只有法国,至于另一个邻国葡萄牙,应该是他们担心西班牙的威胁才是。

想到这里,卡洛的脸上浮现出笑容。要是葡萄牙国王路易斯得知西班牙组建15万预备役的事情,恐怕他会紧张的好几天都睡不着觉。

常规部队和预备役部队加起来足足高达30万人,这对人口只有460万的葡萄牙来说,那可真是糟糕透了。

葡萄牙和西班牙一样,在损失了美洲的殖民地之后,虽然还保留着殖民大国的名誉,但实际上的实力已经损失了大半。

葡萄牙本土的常规兵力只有2.2万人,这些军队主要是为了防备西班牙的入侵。当然,如果西班牙军队真的要入侵的话,光靠这2.2万人明显没有什么作用。

葡萄牙在殖民地还部署了接近3万人的军队,但这3万人很有水分,大部分都是殖民地土著组成的仆从军。

这也是卡洛展现出笑容的原因,因为30万西班牙士兵对葡萄牙来说可太有压力了,甚至连葡萄牙背后的英国人都会担忧伊比利亚半岛的局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