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二百三十四章 :鲁尔区

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二百三十四章 :鲁尔区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06: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访问奥匈帝国的这几天时间,卡洛更多的是和皇储鲁道夫一起欣赏维也纳周边的风景,顺带着参观奥匈帝国的工厂和一些著名企业。

在卡洛到达维也纳的第二天,西班牙的官员们就和奥匈帝国的官员们展开了正式的交谈和磋商。

经过了大约一周多的协商,双方再次达成了一份合作协议。这份合作协议主要关于工业方面的合作,主要还是奥匈帝国给予西班牙工业支援。

这也是奥匈帝国对西班牙在外交方面支持自己的回报,毕竟两国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利益来维持的。

对于奥匈帝国给予的工业援助,卡洛只有一个态度,那就是越多越好。

因为之前在军工方面双方已经达成合作的原因,新的合作协议更多关于化工业和重工业,目的是帮助西班牙更好的补全工业基础。

毕竟说到底,西班牙全面发展工业也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工业发展的速度虽然很快,但在一些基础行业以及化工和重工业方面还是有着些许的不足。

这次达成的合作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在西班牙建造一座大型的化工厂,补全西班牙在化工方面的能力。

因为后续还要在德法两国进行外交访问,因此卡洛也没有在奥匈帝国逗留多长时间。

两国政府签署完工业方面的合作协议之后,卡洛就带着西班牙的官员从维也纳出发,北上前往德国首都柏林。

一路乘坐火车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亲眼看看德意志地区的发达和繁荣。

德国和法国的地形有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南面多山脉,北边则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法国拥有广袤的西欧大平原,德国同样也拥有广袤的波德平原,农牧业相当发达。

这也是德法两国相较于西班牙的优势,哪怕拥有再多的人口,两国凭借着广袤的平原也可以满足国内人口的粮食需求。

穿过苏台德山脉,西班牙的官员们面对着广袤的波德平原就流下了羡慕的泪水。

但凡西班牙拥有一大片平原区域,目前的发展也不至于这么迟缓。不过这种地形的缺陷是西班牙天生就已经注定的,除非西班牙政府放弃西班牙本土的发展,否则就只能默默承受西班牙地形带来的各种限制。

和奥匈帝国一样,前来德国外交访问的时候,西班牙政府也已经向德国政府沟通过了。

虽然西班牙和德国之间并没有盟友关系,但这种国王亲自到来的外交访问,德国方面自然也不会拒绝。

卡洛对于对德国的访问并没有太多要求,只希望能从德国引进一些工业技术,或者和德国的军工企业达成一定的合作。

卡洛对于德国的克虏伯公司还是很感兴趣的。目前的克虏伯公司还是创建者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在控制,虽然没有和自己的同名者也是他的外孙小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出名,但将一家只能靠生产刀叉餐具勉强度日的小工厂变成一家德国鼎鼎大名的军火公司,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能力也可见一斑。

大名鼎鼎的克虏伯大炮,正是这位军火公司的创建人发明的。他发明的火炮在普法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碾压了法国人大量装备的火炮。

在德国的首都柏林,卡洛同样得到了德国政府的热情接见。

和奥匈帝国一样,德国也派出了自己的皇储弗雷德里希接见卡洛。

只不过和奥匈帝国不太相同的是,奥匈帝国的皇储鲁道夫和卡洛年纪相仿,而德国的皇储弗雷德里希出生于1831年,今年已经47岁的高龄了。

甚至德国皇储弗雷德里希只比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小了一岁,从这也能看出德意志帝国的创建者威廉一世有多么长寿。

威廉一世出生于1797年3月22日,已经是上个世纪出生的人了。在欧洲所有国家元首当中,威廉一世是年纪最大的,也是唯一一位上个世纪出生并且还仍然在世的国家君主。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更夸张的是,威廉一世还要再活十年的时间。他的寿命长达91岁,更是让自己的儿子弗雷德里希皇储成了鼎鼎大名的百日皇帝。

虽然弗雷德里希皇储是因为喉癌去世的,但他去世的时候也已经57岁,在这个时代并不算英年早逝。

只能说威廉一世在位确实太长时间,让德意志帝国的权力在短时间内频繁过渡,最终来到了大名鼎鼎的德皇威廉二世手中。

卡洛和弗雷德里希皇储并没有太过密切的关系,不过两人的会面也算是相当和谐。

卡洛先是拜访了德皇威廉一世,随后参加了德国政府为自己和随行官员准备的欢迎宴会,然后才在德国皇室安排的住所中休息。

霍亨索伦家族还是相当豪华的。作为欧洲鼎鼎大名的皇室,他们为卡洛准备的住所并不是几个房间,而是位于柏林市郊的一处中大型庄园。

西班牙的官员们也被安排到了卡洛住所附近的另一处庄园,哪怕走路也能在十分钟内到达。

对于德国政府安排的住处,卡洛还是相当满意的。但对于德国特色的美食,卡洛就不是太满意了。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长的时间,卡洛对于欧洲美食也有了较为清楚的认知。欧洲各国的美食当中,意大利和法国的菜系可以排名前列。

至少相较于其他国家的菜系来说,卡洛还是比较喜欢意大利餐和法国餐的。再往后,西班牙两牙的特色餐系卡洛也挺喜欢的。

卡洛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品尝西班牙的特色海鲜饭,伊比利亚火腿更是卡洛经常品尝的美食。

但除了这些之外,欧洲的美食就不怎么好吃了。卡洛在奥匈帝国品尝到比较有特色的美食只有炸肉排和苹果馅饼,据说后者还是厨师特意为哈布斯堡家族创造的美食。

而德国的特色美食,主要就是香肠,面疙瘩以及猪肘子。

好在这些美食虽然不惊艳,但也绝对算不上难吃。德国也并非绝对的美食荒漠,至少和英国相比,德国食物还是拿的出手的。

除了那些比较特色的食物之外,餐桌上还摆着柯尼斯堡肉丸子,奶酪面,牛肉卷以及醋焖马肉,这些都是德国比较特色的美食。

主食除了面疙瘩之外,也可以选择一份土豆泥或者马铃薯煎饼。配菜有牛肉汤和烤鸡,餐后还有许多甜点和蛋糕,总之还是挺丰盛的。

卡洛承认自己的胃口已经被王公聘请的厨师养刁了,但好在长途奔波让卡洛和官员们都有些饥饿,因此对于面前的德国美食也没有丝毫的嫌弃。

享受完一顿丰盛的美食之后,欢迎宴会也差不多要结束了。卡洛和西班牙的官员们都已经奔波了一路,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抓紧时间休息休息,第二天再和德国的官员们商谈政务。

德国政府自然也知道这样的道理,宴会结束之后再也没有打扰,给足卡洛和西班牙官员们休息的时间。

一夜无梦,时间也很快来到了第二天。

虽然卡洛并不打算完全倒向德国,但一些工业方面的合作也是可以谈的。德国毕竟是更加强大的国家,西班牙从德国还是能学到很多经验的。

和奥匈帝国不同,德国虽然也愿意在工业方面支援西班牙,但却是有前提条件的。

前提条件就是西班牙必须加入德国组织的同盟当中,这个同盟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孤立法国。

至少目前,卡洛还是不愿意全面倒向德国的。也正因为如此,西班牙政府和德国政府关于同盟方面的商谈陷入了僵持。

不过好在双方很快就停止了这个话题,转而讨论更浅层的东西。

卡洛知道,在没有同盟关系的情况下,德国是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帮助西班牙的。

不过就算用资金购买德国的工业设备和相关的资料,西班牙也绝对是不亏的。

德国方面也自然不会和西班牙撕破脸皮,虽然德国方面的官员没有第一天到来时那么热情,但弗雷德里希皇储还是表示,只要德国的各企业不反对,德国政府允许西班牙和德国企业达成一定的合作。

德国的民间资本还是相当强大的,这些民间资本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利不起早,不见兔子不撒鹰。

虽然德国并不反对这些企业和西班牙达成合作,但西班牙要是想从这些德国民间企业手中获得一些什么,肯定要付出比这些东西的价值还要多的资金。

也正因为如此,包括弗雷德里希王储在内的德国王室和政府对此丝毫不担心。

就算西班牙政府和德国企业达成了一定的合作,这样的合作德国方面也肯定是赚的那一方。

德国首相俾斯麦还是比较遗憾的,没能通过西班牙达成完全封锁法国的目的。不过完全封锁法国也确实不现实,毕竟法国仍然拥有五大列强的实力,目前的综合实力也只是仅次于英德两国。

把法国压制的太狠了,说不定还会让英国重新关注欧洲大陆的局势。倒不如维持目前的局势,反正德国已经通过三皇同盟获得了欧洲大陆的争霸优势,并不惧怕法国人的反扑。

西班牙和德国政府的谈判陷入僵持之后,卡洛也顺势提出了新的提议,那就是参观德国的鲁尔区。

鲁尔区位于莱茵河的两岸,是德国极其重要的工业基地,被誉为德国的工业心脏。

卡洛前往鲁尔区的目的除了参观鲁尔区的工业发展,让西班牙的官员学习德国工业基地建造的宝贵经验之外,还有就是想和鲁尔区的一些工厂达成合作。

虽然鲁尔区靠着煤产业兴起,但鲁尔区的工厂早已经不止煤产业加工厂了。作为德国最大的工业区,鲁尔区在化工业,重工业和机械加工业方面都具备极大的规模,也是欧洲最著名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

虽然西班牙没有能力建造像鲁尔区这样的大规模工业基地,但也能通过学习工业区规划经验的方式,让西班牙现有的工业区规划建设变得更加合理。

西班牙也是拥有比较丰富的煤铁储量的,发展一定规模的工业自然不在话下。卡洛对于巴塞罗那工业基地的期望,就是将其建造成一个小型的鲁尔区,将巴塞罗那工业基地变成西班牙自己的工业心脏。

目前巴塞罗那工业基地的规模和鲁尔区相比还差的远,但对于西班牙本身来说,已经是国内最大的工业基地了。

如果能学习德国人在工业方面的一些经验,西班牙在工业基地的建造方面也会走的更远。

对于卡洛提出来的参观鲁尔区的请求,德国方面经过考虑之后也并未拒绝。

说白了,鲁尔区终究是一个传统型的工业基地,自然也没什么好保密的。

鲁尔区的强大并不是什么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而是这片土地上丰富的煤矿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

只要能够同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两大先天条件,再加上一定规模的人口,建立一个像鲁尔区这样的工业基地也不是什么难事。

工业产量的上涨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也得和工业产品的需求挂钩。要是工业产量上涨太多,而国内的工业产品需求却没怎么增长的话,经济危机就会随之到来。

目前的德国还没有完全走出经济危机的影响,德国的工业也在经济危机中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鲁尔区作为德国最大型的工业基地,受到的波及也是最严重的。不过好在德国对于鲁尔区的工厂救援及时,除了一些小规模工厂破产太快之外,其他的中大规模工厂基本都已经恢复生产。

当然,想要恢复经济危机之前的全盛规模,至少还需要几年的回血。

德国在这方面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对工业规模的扩张也没那么迅速了。

获得了德国政府的许可之后,卡洛自然不再犹豫,带着西班牙一众官员就乘坐火车前往德国的工业心脏鲁尔区。

柏林位于德国的东部,而鲁尔区则位于德国的西部。

想要到达鲁尔区,必须得乘坐火车穿过大半个德国。好在一路基本上都是广袤的波德平原,路程行驶了大半才进入苏台德山脉。

虽说是山脉,和西班牙的梅塞塔高原以及中央山脉等大山地区是无法比的。因为习惯了西班牙的高山地带,德国的这些小型山脉甚至不足以让卡洛惊讶。

一路上,卡洛更多的是欣赏沿途的风景,而随行的官员们就显得比较忙碌了。

他们一边在关注德国内陆地区的发展,另一边也在将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记录下来,回到西班牙后实施。

这次外交访问跟着卡洛的内阁大臣有两位,一位是外交大臣埃弗顿侯爵,另一位就是西班牙内阁现任副首相,兼任工业大臣的卡诺瓦斯。

埃弗顿侯爵随行的主要目的是和这些被访问国家的官员进行沟通,完善一些外交方面的流程等等。

毕竟这些东西外交部门才擅长,其他的部门只能说是略懂一二。两国之间的外交访问,一些外交环节和流程还是比较重要的。

卡洛可不希望在外交访问的过程中出了差错,轻则损失国家颜面,重则有可能破坏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副首相卡诺瓦斯跟随卡洛前来的原因,自然是他所兼任的工业大臣职位了。

这次访问奥匈帝国,德国和法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从这三个国家的手中拿到一些工业方面的帮助和合作协议。

西班牙的工业具体需要什么,需要和这些国家达成怎样的合作协议,这就需要作为工业大臣的卡诺瓦斯来决定了。

也正因为如此,外交大臣埃弗顿侯爵和工业大臣卡诺瓦斯是随行所有官员中最忙碌的两位。

和卡洛悠然自得的欣赏沿途风景不同,他们两人一路上都是相当忙碌的,甚至有时候还要拉着许多官员一起开会。

这个时代的火车是很慢的,但德国国土面积的宽度也不是太过夸张。

从柏林到鲁尔区,直线距离不足500公里。而这个时代的火车速度普遍在25-30公里每小时,这也代表着柏林到鲁尔区只需要一天左右的时间就能抵达。

因为这列火车被德国政府划为专列的原因,实际上所需的时间还会更少。专列上也有相当宽敞的房间和柔软的床铺,至少卡洛和西班牙的官员们都不是太过疲惫。

抵达鲁尔区之后,在德国政府官员和皇储弗雷德里希的带领下,卡洛和西班牙的官员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参观之旅。

鲁尔区并不是一个城市,而是许多城市结合起来的一大片工业区。

在鲁尔区的范围中,存在着50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镇,其中也包括多特蒙德,埃森和杜伊斯堡这样的中大规模城市。

因为是乘坐火车抵达的原因,卡洛一行人直接来到了位于鲁尔区中部的多特蒙德,这里也是鲁尔区的交通中心。

5000字二合一章节,求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