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合作共赢

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二百五十九章 :合作共赢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0:46: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卡洛举办电车展览会的计划是相当成功的,这一点从展览会当日的盛况以及次日各国报纸的头条新闻中也能看出。

有轨电车不仅引起了欧洲民众和报社媒体的关注,同样也引起了欧洲资本家和各国政府的关注。

在展览会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德国政府就已经联系到了西班牙政府,希望能像之前的电力技术那样,通过技术资料互换的方式获得西班牙的有轨电车技术。

虽然德国西门子公司是有轨电车的发明者,但就目前西班牙展示出的有轨电车技术来看,西班牙在这方面已经走到了德国的前面。

其实想想也不奇怪。西班牙在大功率发电机和电动机方面处于领先水平,搭载了大功率电动机的有轨电车在速度和载客载货能力方面肯定是要领先德国的有轨电车的。

电力科技毕竟是全新的领域,德国尊重西班牙在这一项全新领域中取得的成就,更希望通过科技互换的方式与西班牙同步这样的成就,而不是自己再去缓慢的研究。

德国上下都看到了电力科技带来的潜力,他们对于这种全新的技术可不会无动于衷。

毫不夸张的说,此时的德国应该是整个欧洲除了西班牙之外最重视电力科技的国家,德国对电力科技的重视远甚于英法,这也是他们最终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对于德国政府提出的再次合作的请求,西班牙政府自然是接受的。

哪怕西班牙不公开现有的有轨电车技术,德国在未来几年之内也势必会掌握差不多水平的相关科技。

倒不如趁现在这样的技术还值钱的时候从德国甚至是其他欧洲国家那里换一点技术和资金,还能助推西班牙的电力科技发展。

要是藏着掖着不公开的话,英法德这样水平的列强也会在未来几年内研究出差不多的科技。

毕竟现有的有轨电车技术并不怎么高深,西班牙还做不到对其他国家的封锁。

和之前的电力科技一样,各国政府对于有轨电车技术都是比较感兴趣的。

在德国政府之后,英国和法国也先后表达了想要引进有轨电车技术的请求,再之后就是奥匈帝国和意大利。

卡洛对于各国的合作请求可谓是欢迎至极。不管是技术资料的互换还是直接用资金购买,西班牙都是最终的得利方。

西班牙政府一边和各国政府商讨起具体的合作内容,另一边则释放出了想要和资本合作在各大城市中建立有轨电车交通体系的想法。

和各国政府合作只是第一步,和各国的资本合作,才能加快西班牙有轨电车的建设。

在没有地铁和公交的年代,有轨电车就是城市居民最好的交通方式。马德里和巴塞罗那的有轨电车完全可以连接到郊外的工业区,这也能促进城区和工业区之间的经济交流。

工业区的工人们可以在闲暇时刻前往城区消费休息,这不就是最好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吗?

此时的有轨电车完全就是后世大城市中地铁的作用。虽然运载能力比地铁小的多,但在西班牙这个没有特大城市的国家,有轨电车的运载能力已经足够了,作用自然也会相当明显。

因为有轨电车的消息已经上了各国新闻的头版头条,当西班牙放出想要和资本合作建设有轨电车消息的时候,立刻引起了国内外资本的关注。

有轨电车的建设除了政府和资本之外,电力公司也会参与其中。这也导致这些资本第一时间就联系了格拉姆的电力公司,都想在第一时间和西班牙政府达成有关的合作。

虽然卡洛的计划是在西班牙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全面普及有轨电车,但这并非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

目前的首要任务还是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建造有轨电车交通体系,也只有这两座拥有大量发电站的城市才有资格建造有轨电车体系。

如果能用有轨电车串联两座城市城区和工业区之间的联系,对两座城市的提升将会是巨大的。

当然,除了对经济的提升之外,民心的提升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不同于成本较高的电灯照明,有轨电车交通体系是要面向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两座城市的所有居民的。

这也代表着有轨电车的乘坐成本肯定不会太高,至少也要在民众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想象一下,当城市拥有相当方便并且便宜的公共交通,民众会不会不由自主的感谢政府的努力呢?

答案肯定是会的。民众在感谢政府的同时,自然也会感谢卡洛这个国家的统治者。

建设有轨电车不仅能够促进西班牙的经济发展,还能有效的提升西班牙的民心,卡洛又何乐而不为之呢?

虽然只需要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两座城市建立有轨电车交通体系,但因为两座城市的规模都不小的原因,需要投入的资金还是很大的。

按照西班牙政府和两个市政府的联合规划,马德里将要建造至少六条电车轨道,有四条电车轨道是在马德里城市内的,这也是马德里的核心城区。

剩下的两条轨道有一条直接连通马德里郊外的工业区,这片工业区拥有马德里周边绝大多数的工厂和其他企业。

剩下的一条电车轨道则负责连通马德里大学城、皇家科学院以及大型实验区,这条有轨电车专门是为大学生和科研人员准备的。

卡洛也看过马德里的有轨电车轨道规划,总体上还是能满足马德里对于公共交通的需求的。

至于不在轨道线上的民众,就只能将就将就,走一段距离再乘坐有轨电车了。

电车轨道建成之后,有轨电车的运营公司将会根据具体的需求安排有轨电车的数量。

客运量比较大的轨道会派遣更多的有轨电车,反之则更少。虽然有轨电车是城市公共交通,但该赚的钱肯定是要赚的。

只有让这些资本赚到该赚的钱,他们才会满意,并且乐衷于投资下一次西班牙的城市建设。

要是第一次合作就失败的话,接下来这些资本对于投资西班牙的建设可就不那么乐观了。

在西班牙缺少国内资本的情况下,和这些国外资本合作还是很有必要的。国家的建设不能单打独斗,适当引进国外资本,对西班牙的发展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相较于需要建设六条电车轨道的马德里来说,巴塞罗那的电车轨道则只有四条。

其中三条是巴塞罗那城区的电车轨道,一条较长的电车轨道则会连通巴塞罗那城郊的工业区。

之所以巴塞罗那比马德里的电车轨道少了两条,主要原因还是巴塞罗那没有那么密集的大学城,再加上不是西班牙的首都,因此政府的扶持力度会小一些。

不过巴塞罗那连接工业区的电车轨道更长,会穿过并且环绕大半个巴塞罗那工业区。

如果说马德里的电车轨道数量最多,那么,巴塞罗那的电车轨道里程就最长。毕竟是西班牙最大的工业区,该有的重视肯定还是要有的。

为了建设并且运营两座城市的有轨电车,西班牙将会成立马德里电车公司和巴塞罗那电车公司。

马德里电车公司共计投资超过6200万比塞塔,西班牙政府投资1000万比塞塔,西班牙王室投资500万比塞塔,马德里市政府投资700万比塞塔,西班牙国家电力公司技术入股等同于1500万比塞塔,剩余2500万比塞塔的投资则会公开招标,邀请国内外资本加入。

巴塞罗那电车公司投资则超过7500万比塞塔,西班牙政府同样投资1000万比塞塔,王室还是500万比塞塔,巴塞罗那市政府投资1000万比塞塔,电力公司同样技术入股1500万比塞塔。

剩余3500万比塞塔的投资同样要靠国内外的资本来补齐,这么做也是为了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两个城市电车轨道的总投资高达1.37亿比塞塔,这已经不是一笔小投入了。

资本能够介入的投资高达6000万比塞塔,已经接近总投资的一半了。

如果光靠西班牙政府自己的努力,这6000万比塞塔的资金虽然也能拿出来,但明显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建设。

西班牙政府去年的财政总收入只有9.325亿比塞塔,财政盈余更是只有可怜的970万比塞塔。

对于西班牙政府来说,每一笔钱都要精打细算,这样才能顾及到各个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只重视其中一样或者几样。

毕竟西班牙政府还有许多外债没有偿还,该节省的还是需要节省的。

只要有轨电车的建设取得成功并且进入盈利,西班牙政府和外国资本的初步合作就能以不错的结局告终。

这样一来,未来需要和这些外国资本合作的时候,他们就不会有丝毫的顾虑,西班牙能够调动的资本力量也会更加强大。

虽然两座城市的有轨电车技术王室加起来的投资也只有1000万比塞塔,但王室实际掌控的股份并不止这些。

西班牙国家电力公司的绝大多数股份都由王室掌控,电力公司则以技术入股的方式获得了等同于3000万比塞塔的投资份额。

换句话来说,王室直接或间接在有轨电车建设中的投入达到了4000万比塞塔,占据总投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再加上西班牙政府和两市政府的投入,能确保西班牙官方在有轨电车方面占据足够的话语权。

这也是卡洛有信心引进外国资本的原因,只要西班牙加起来的投入占据大头,就不用担心外来资本会反过来拥有话语权。

为了鼓励西班牙的科学研究,卡洛更是打算创立有关的奖项来表彰和奖励这些科研人员。

这样的奖项当然不是后世的诺贝尔奖,而是指关于科学研究方面的鼓励性奖章。

因为目的只是为了鼓励科学创新,因此奖项的评选也不会怎么严苛。只要具备科学创新方面的理念,并且在相应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可以向奖项的评审委员会申请获得该奖。

当然,奖项归奖项,评选肯定也不会太过简单,避免这样的奖项烂大街,最终不被人重视。

按照卡洛的计划,类似科学创新奖和科技贡献奖的奖项每年只会评选一次,所有奖项加起来的获得者最多也不超过十人或者团队。

因为目的是为了鼓励科学创新,因此奖励并不只是简单的资金,还包括科研场地的免费试用,科研所用的水电费免除以及其他方面的帮助。

如果有需要的话,获奖者也可以申请科研项目免税,通过免税的方式来降低科研项目所需的科研资金。

特别是那些私人性质的科研团队,不管是科研人员的工资收入还是其他支出,基本上都是需要交税的。

如果能够减免这一部分税收,对于这样私人性质的科研小组来说将会节省一大笔资金。

而在整个欧洲,私人性质的科研小组最缺的就是研发资金。这么做的效果也很明显,那就是让这些小规模的研究小组能够拥有更多的资金,让他们手里的研究资金都能够用到实处。

这样的奖项都是小规模的,获取的难度总体还是不大的。而且评选只会在西班牙国内进行,毕竟卡洛的目的是鼓励西班牙国内的科技创新,而不是鼓励全世界的科技创新。

当然,有小奖项就会有大奖项。

大奖项肯定会类似于后世的诺贝尔奖,申请的条件会相当严格,还会有非常严苛的审核。

如果说前面的小奖项只能获得资金奖励和一定的扶持政策,那么正式的大奖项获得的东西会更多。

除了更多的资金和更加有力的扶持政策之外,大奖项的获得者甚至会被授予爵位,一步登天成为西班牙的贵族阶级。

当然,大奖项并不会只面对科研人员,而是会面向多个领域的专家,评选出全西班牙甚至全欧洲,全世界最有能力,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们。

小奖项的目的是为了鼓励西班牙的科技创新,大奖项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西班牙吸引顶级科学家和相关的科研人才。

西班牙对于大奖项获得者的奖励是相当丰厚的,这笔奖励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吸引这些人留在西班牙。

当然,如果奖项获得者是西班牙人那就更好了。总之不管是不是西班牙人,奖项获得者都会获得相当丰厚的资金,扶持政策以及其他一系列奖励。

但要想获得西班牙爵位的赏赐,就必须得加入西班牙的国籍。相信贵族爵位的吸引力还是足够的,通过科研的方式成为西班牙的贵族,这未必不是吸引国外科学家的有力手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