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英密约

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英密约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9 00:18: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和英国政府约定好外交访问的具体时间之后,准备和英国政府的谈判就变成了西班牙政府的头等大事。

虽然目前事情的走向是在西班牙政府的预料之中的,但这并不代表着谈判的最终结果也能如同西班牙政府所预料的那样。

同为欧洲国家,西班牙当然清楚英国政府的贪婪。对于大英帝国来说,如果无法获得更多的利益,英国政府是不可能同意殖民地更换的条款的。

西班牙希望在殖民地更换的过程中获得英国在西非的所有殖民地,这件事情想达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过好消息是,如果英国退出西非的殖民竞争,那么殖民西非的国家就只剩下西班牙和法国两个。

虽然西班牙和法国的关系也算良好,但两者之间合作殖民开发西非的可能近乎于零。

考虑到英国人搅屎棍的劣性,就算英国政府同意放弃西非的所有殖民地,也肯定会给西班牙和法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挖一个大坑。

考虑到法国在欧洲的尴尬处境,法国和西班牙外交关系的恶化很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变动。

就连卡洛也在认真考虑西班牙的外交处境,一旦三皇同盟破裂,历史上经典的德奥同盟对抗法俄同盟就会瞬间出现。

西班牙在这两大军事同盟的对抗中又该何去何从呢?按照姻亲关系来看,西班牙理应和奥匈帝国更加亲近。

如果西班牙获得英国在西非的全部殖民地,这也会加深和法国之间的冲突。西班牙想要全面吞并摩洛哥,掌控西非殖民地的话,也必须要站在法国甚至是英国的对立面。

但问题是,德奥军事集团外加一个西班牙明显不是英法俄意美五大列强的对手。

除非能让俄国早点爆发革命,并且防止意大利的跳槽,或许还能达成英法VS德意西奥的局面。

如果能够达成这样的局面,美国人肯定也会保持中立,不会轻易的加入战争。

在卡洛还想着破局之法的时候,时间已经很快来到了9月。

英国政府组建了盛大的外交访问团队,光明正大的前往西班牙进行外交访问。

这样的外交访问对于英国和西班牙两个外交关系并不良好的国家来说是相当罕见的,两国的外交会面也引起了许多欧洲国家的关注。

两国都不会在达成实际约定之前泄露会面要商谈的内容,这也导致英国政府访问西班牙这几天,欧洲各国的媒体都在猜测两国政府到底要商谈什么。

在西班牙马德里皇宫,卡洛接见了英国政府的外交访问使团。事实能够证明,英国人对于殖民地置换的提议还是很重视的。

新任首相格莱斯顿亲自出面,还有多位内阁大臣,这样的使团规模已经相当夸张。

虽然卡洛亲自出面接见了英国的外交使团,但接下来和英国政府之间的商谈卡洛并不会出面,目的也是将卡洛直接摘出来。

不管西班牙和英国政府商谈的结果如何,西班牙通过殖民地置换最终获得的土地在现有价值上肯定是比不过古巴的。

这也代表着促成这一条款的官员,很有可能会遭受民众的非议甚至是谩骂。卡洛作为西班牙的国王,还是要避免这样的处境的。

只要卡洛不参与两国政府之间的商谈,卡洛就不用为这件事背锅。

在这个君主制横行欧洲的时代,各国内阁政府为君主背锅的事情是相当普遍的。特别是保守党当政的时候,党派,内阁政府和君主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为君主背锅也是很有必要的。

要是君主的名望受损,甚至导致民愤的话,君主制体系就会受到冲击,这对保守党来说也并非是一件好事。

保守党大多由地主和贵族们组成,这些人又是天生的保王派。要是君主制体系荡然无存,他们所享受的特殊待遇也会顷刻间消失。

这也形成了欧洲各国之间的默契,在这种有风险的情况下,内阁政府是必须要为国王背锅的。

反正内阁政府是靠选举的,大不了首相的位置被罢免,然后再重新进行选举就是了。

为国王背锅并不是政治污点,在舆论的宣传和洗白之下,官员们甚至可以进行下一次的内阁选举,很快又会重新回到政府的舞台。

格莱斯顿首相很明显也清楚这其中的道道,他对卡洛表现出了相当恭敬的态度,毕竟不管是西班牙的综合实力还是西班牙王室在欧洲中的地位,都足以让英国政府保持重视的态度。

要是西班牙的综合实力不强,甚至英国都不需要这样的外交谈判,用武力手段威胁就能获得殖民地。

这毕竟是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两国进行外交谈判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对对方的综合实力比较忌惮,不愿意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得罪对方。

虽然卡洛明面上丝毫不参与两国政府之间的谈判,但在暗地里,首相卡诺瓦斯还是要每天向卡洛汇报谈判的进度的。

在最开始谈判的前几天,双方的进展相当缓慢,甚至可以说是停滞不前。

英国政府可不是傻子,他们绝对不会做亏本的买卖。甚至对于英国政府来说,在殖民地置换上只要赚的少,那就和亏本没什么两样。

西班牙政府这边提出了两分澳大利亚的提议,西班牙用古巴殖民地换取西澳大利亚殖民地外加英国的海峡殖民地,西班牙和英国在西澳大利亚和南澳大利亚殖民地之间建立一道宽接近50公里的缓冲地带。

这样的提议得到了英国政府的断然拒绝。虽然西澳大利亚殖民地没有太多人口,除了矿产资源之外也就没什么价值了。

但这片土地的面积还是极大的,矿产资源更是多不胜数,英国没有必要为了小小的古巴而付出西澳大利亚。

海峡殖民地自然不用多说。东亚诸国前往欧洲有且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南下穿过马六甲海峡,沿着印度沿岸渡过印度洋之后,再从苏伊士运河抵达地中海。

绕过马六甲海峡也不是不可以,但这至少也会增加上千公里的路程,来回至少也需要一两周的时间。

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就注定了英国人不可能放弃这片土地,别管古巴不古巴的,这不是经济价值能够决定的。

否决了西班牙政府提出的提议之后,英国首相格莱斯顿提出了自己的提议,那就是用黄金海岸和西班牙对文莱帝国的殖民权,外加500万英镑的资金购买西班牙的古巴殖民地。

如果说西班牙政府的提议还在考虑殖民地的价值的话,那么英国政府的提议就完全不考虑殖民地的价值,条件可谓是相当苛刻。

英属黄金海岸拥有大量的金矿,这也是黄金海岸名字的由来。但问题是,这片土地早在1471年就被葡萄牙人发现,最早的欧洲殖民定居点埃尔米纳堡在1482年建立,距今已经有接近400年的历史。

在这400年的时间当中,葡萄牙人,英国人,荷兰人,丹麦人,普鲁士人和瑞典人都纷纷来此进行奴隶,黄金,铁器,项链,玻璃镜,朗姆酒和枪支的贸易,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占领了大大小小许多个金矿。

黄金海岸最出名的产品有两种,一种是海岸的名字由来,盛大的金矿产出的黄金。另一种就是当地的特产非洲土著,也就是黑人。

黄金海岸在漫长的时间段并不为某一个国家所控制,而是由许多欧洲国家各自殖民管理。

不过,伴随着大英帝国的强大,英属黄金海岸建立之后,就逐渐吞并了附近的丹属黄金海岸以及荷属黄金海岸,黄金海岸也演变为英国控制之下的大型殖民地之一。

因为有着诸多金矿的原因,黄金海岸是英国在西非最大的殖民地,人口也是最多的。

只不过这些人来自欧洲各个国家,英国人在黄金海岸的比例反而不高,人口最多的是葡萄牙人和荷兰人。

虽然黄金海岸富含金矿,但因为欧洲各国已经开采400年时间的原因,黄金海岸的价值已经大幅度降低。

各国能够剥削压榨的财产早就运回了自己的本土,只剩下几个较为大型的金矿还在坚挺。

但这些金矿的产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庞大,英国殖民地和北部的阿散蒂帝国之间的关系也并不良好,甚至还爆发了几次战争。

英国人所提出的主要条件就是黄金海岸,外加西班牙可以对文莱进行殖民渗透。500万英镑的资金虽然也不少,但要是和古巴殖民地相比较的话,那500万英镑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这样的条件相较于古巴殖民地来说略微有些寒碜,从这方面也能看出英国人的贪婪,他们是实在不愿意付出什么太大的代价,更想空手套白狼,用很少的利益就获得古巴。

好在西班牙此时拥有足够的实力,英国也不敢和西班牙直接翻脸。双方只能坐在谈判桌上进行谈判,这对西班牙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因为西班牙的选择有很多,既然都是亏本甩卖的话,那为何不甩卖给态度更好的国家呢?

卡洛在这方面也有十足的信心。如果英国政府实在不愿意达成合作,西班牙也不是没有备用选择。

要么将古巴殖民地出售给法国,让法国默许西班牙吞并摩洛哥。要么就将古巴出售给德国或者美国,德国能够提供西班牙需要的工业技术和一些技术人才,美国人则能提供足够的资金,这也都是西班牙所需要的。

在双方的谈判陷入僵持阶段的时候,还没等英国政府有所行动,西班牙这边就爆出了让英国政府面色大变的新闻,那就是西班牙政府有对柏林进行外交访问的计划,并且正在考虑当中。

英国政府当然明白,这条新闻实际上就是西班牙政府放出去的。放出这条新闻的目的,自然也就是提醒和威胁英国人。

西班牙政府这是在光明正大的告诉英国政府,西班牙可以合作的国家并不只有英国一个,欧洲列强都在西班牙可以合作的范围之内。

古巴殖民地到底归属于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因为此次事件将西班牙彻底推向德国,那法国不就会被德国彻底外交孤立了吗?

本身德国的威胁就已经很大了,英国政府正在考虑助力法国拉拢俄国,达成法俄同盟来抵抗德国的威胁。

要是西班牙跑到德国那边,那法俄同盟还怎么玩呢?法国直接被西班牙和德国两面夹击,奥匈帝国的军队也有可能绕过瑞士进攻法国的边境。

别忘了还有意大利这个列强级别的国家,虽然陆军实力并不强大,但牵制30到50万法**队还是能做到的。

西班牙要是真倒向德国那边,那欧洲局势也不用玩了。除非英国人愿意亲自下场帮助法国,但问题是英国的陆军也不强大呀。

对于英国政府来说,无论如何都要阻止西班牙向德国的靠拢。西班牙要么保持外交中立,要么就只能暂时靠拢在法国这一方。

除非三皇同盟破裂,否则英国人并不希望法国的处境太过劣势。

更让英国人担心的是,西班牙如果倒向德国那边,欧洲大陆上英法德奥俄意西七大列强德国就拉拢了四个,凑成了德奥俄意西五大列强的联盟。

在这样的情况下,欧洲局势还有英国人什么事呢?英国再强大也不可能一打五,更不可能指望法国一个人抵抗住五大列强的联合。

这也代表着英国政府必须有所退让,至少条件不能太过苛刻,避免西班牙对英国极度不满的情况下,倒向三皇同盟。

有了这样的小插曲,第二天英国政府提出的条件就变得丰厚了许多。

英国人在英属黄金海岸的基础之上又添加了英属冈比亚殖民地,同时还将资金补偿从500万英镑提升到了1000万英镑。

按照这个时代50万英镑一艘铁甲舰的造价来看,1000万英镑已经足以让西班牙建造20艘最新型的铁甲舰了,这绝对不是一笔小数字。

如果换算成比塞塔的话,1000万英镑也有2.6亿比塞塔的价值,超过西班牙年财政总收入的四分之一了。

虽然英国政府提高了自己的条件,但这样的条件明显无法满足西班牙的胃口。

卡诺瓦斯首相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比如夹在英国两块殖民地之间的塞拉利昂殖民地,以及更多的土地要求。

西班牙可以放弃对文莱的殖民,但西班牙理应获得面积更大的土地,从而避免因为损失殖民地造成的民愤。

谈判在此之后又持续了好几天的时间,终于将话题引导到了中东的土地。

对于英国人来说,中东的土地不仅大,而且没什么价值。更重要的是,这片土地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许诺给西班牙人中东的土地对英国人来说也不亏。

也正因为如此,英国和西班牙也很快达成了一份协约。

西班牙用古巴殖民地换取英国的冈比亚殖民地,塞拉利昂殖民地和黄金海岸,同时英国政府还允许西班牙在中东对阿曼发动殖民行动。

英国政府还会向西班牙政府支付500万英镑的资金补偿,双方的殖民地置换将会在未来三个月内完成,等到一切交付工作完成之后,双方政府才会考虑对外公开殖民地置换的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