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二百六十八章 :沙皇之死

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二百六十八章 :沙皇之死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4 00:29: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西班牙政府充分调动了葡萄牙对于合并西非以及莫桑比克殖民地的渴望之后,西班牙政府就占据了谈判的主动方。

值得一提的是,葡萄牙现任国王路易斯也对两牙之间的殖民地置换谈判出力了。

作为葡萄牙国王,路易斯无法抵挡开疆扩土获得一块堪比巴西的大型殖民地的诱惑。

甚至对于卡洛来说,他也同样无法抵挡开疆扩土的诱惑。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自己作为国王的名声,稳固自己的王位,还能为自己带来肉眼可见的实际收益。

欧洲各国之所以热衷于开拓殖民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殖民地带给自己的收益是相当可观的。

对于那些没有什么太大收益的殖民地,各国政府就会放弃殖民地的开发,将有限的精力转移到那些更有价值的土地上。

西班牙还能在多块殖民地中进行选择,而葡萄牙就只剩这么两块规模还算大的殖民地了,其他的殖民地都是小型的,基本没什么太大的开发价值。

在西班牙政府的暗中引导和葡萄牙国王路易斯的大力推动之下,西班牙和葡萄牙达成了关于殖民地置换的协议。

西班牙将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停止对刚果盆地以南土地的殖民,并且全力支持葡萄牙在此地区进行殖民开发。

刚果盆地及以南地区有着大大小小的土著部落和国家,葡萄牙占领其中任何一个土著国家之后,应当开始和西班牙的殖民地置换。

总体上,西班牙将用刚果盆地以南的所有土地换取葡萄牙在西非的几块殖民地。

葡萄牙放弃的土地有葡属济金绍尔,葡属几内亚,葡属威达以及葡属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可以这么说,除了佛得角之外,葡萄牙放弃了在西非的所有土地,将希望全部寄托于西非和莫桑比托的合并。

葡萄牙之所以愿意放弃这么多的土地,实际上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葡萄牙放弃的这些土地都是小型殖民地,并且周边都有其他列强的殖民地,想要扩张或者深入开发是很难的。

其次,葡萄牙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是有限的,开发殖民地的经历同样也是有限的。

连西班牙都无法做到同时开发好几个殖民地,更别提人口只有西班牙五分之一的葡萄牙了。

对于葡萄牙来说,肯定是要优先开发西非殖民地以及莫桑比克殖民地的。在此基础之上,葡萄牙愿意放弃西非的几块殖民地也就不奇怪了。

也就是佛得角的地理位置还算重要,再加上葡萄牙并不愿意一次性放弃所有的西非殖民地,因此才让葡属佛得角得以保留。

对于西班牙来说,这样的土地交换协议是完全能够接受的。等到葡萄牙占领刚果盆地以南的任何一个土著国家之后,西班牙就能依次接收葡萄牙在西非的殖民地。

特别是葡萄牙的几内亚和济金绍尔殖民地,可以直接和西班牙的冈比亚殖民地合并,合并后的冈比亚殖民地面积也将达到七万平方公里以上,建设成西班牙的粮仓已经完全足够了。

考虑到西班牙在西非地区的大动作会引起法国人的关注甚至是忌惮,卡洛也特意要求葡萄牙政府,在双方殖民地置换尚未完成之前,应当尽可能对双方达成的约定进行保密。

这也正巧是葡萄牙国王路易斯所想的。相较于西班牙吞并葡萄牙的西非殖民地,葡萄牙殖民刚果盆地以南的土地才是更有难度的。

葡萄牙方面并不想节外生枝,如果能够保密的话,自然能够给葡萄牙促进两块殖民地的合并创造更多的机会。

好消息是,一则国际大事的发生,立刻吸引了欧洲所有国家的关注。葡萄牙和西班牙之间的小动作自然也就被其他欧洲国家忽视了。

这则国际大事是什么呢?当然是混乱不堪的俄国境内所爆发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的事件。

对于这位沙皇,后世的评价和现在的评价是完全不一样的。后世将亚历山大二世誉为改革者,并且赞叹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为俄国续命了几十年。

但在此时的俄国,因为俄土战争中俄国没有获得太大战果的原因,亚历山大二世的名望已经遭到了无形的破坏。

那些对政府不满的人将仇恨转嫁到了亚历山大二世的头上,并且疯狂的对他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刺杀。

俄土战争结束到现在也不过几年的时间,亚历山大二世遭遇的刺杀次数已经突破了两位数。

哪怕亚历山大二世有着各种各样的防备,敌人的刺杀也是在不断的变换着花样的。

有时候是在亚历山大二世专列行驶的铁轨下埋藏炸药,有时候是向亚历山大二世居住的冬宫投掷炸弹,有时候又会使用枪支偷袭亚历山大二世所在的出行车队。

早在1880年,亚历山大二世居住的冬宫就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圣彼得堡警察抓住了17个和刺杀有关的嫌犯,这17人直接被判处绞刑,他们的朋友和家人也被永久流放到偏远的西伯利亚。

这样残酷的判罚不仅没有让这些刺杀的人退缩,反而还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报复。

终于,亚历山大二世还是被刺杀了。虽然圣彼得堡警察加强了对于皇宫周边的保卫力量,沙皇近卫军也派遣了兵力驻扎在冬宫之内。

当意外来临的时候总是那么的突然,亚历山大二世以一种他从来没有想过的方式被炸死。

1881年3月13日,亚历山大二世乘坐马车从宫殿前往政府,准备参加一次例行会议。

但这次的行程被提早泄露,当车队来到一处街道拐角的时候,一个炸弹被突然丢到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马车底下。

好消息是,这枚炸弹并未对沙皇造成任何伤势。炸弹甚至都没有掀翻马车,除了耽搁了一点时间之外,似乎这场刺杀没有任何影响。

但亚历山大二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当他愤怒的走向被卫兵抓住的刺客的时候,另一枚炸弹直接向亚历山大二世扔过来。

没有马车保护的亚历山大二世就没有上次那么好运了,炸弹很快爆炸了,亚历山大二世也被炸弹的余**及,身受重伤。

幸运的是,亚历山大二世仍然保持着清醒,他并没有被炸弹直接炸死。

不幸的是,炸弹所造成的伤势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医疗科技能够解决的。亚历山大二世保持着清醒在这种时候反而成了一种折磨,他必须得承受被炸伤之后的痛苦,感受自己的身体逐渐虚弱,最终缓慢丧失意识。

当欧洲各国得到消息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刺杀的第二天,也就是3月14日。

对于信仰上帝的欧洲民众来说,13真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亚历山大二世也死于13这个日期,或许有些时候也得归咎于天命。

作为欧洲列强国家的君主,亚历山大二世的死亡受到了欧洲各国的关注。

对于奥地利来说,立足改革的亚历山大二世死亡绝对是一个好消息。俄国的改革本来就不彻底,在主推改革的皇帝去世之后,改革能够发挥的作用自然也就更低了。

别忘了,俄国还有着大量的贵族存在。废除农奴制本来就让亚历山大二世得罪了许多俄国贵族,新任沙皇还会冒着继续得罪贵族的风险,去主张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吗?

沙皇的葬礼在圣彼得堡隆重举行,基本上所有欧洲国家都派遣使节参与了沙皇的葬礼。

俄国毕竟还是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俄国沙皇的死去绝对是能震动欧洲的大新闻了,特别是被刺杀这种死亡方式。

当然,相较于已经死去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欧洲各国更加关注新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态度。

俄国是沙皇**国家,沙皇拥有无与伦比的权利。沙皇宝座更替之后,俄国的外交态度是否会迎来改变呢?

本来俄国和德国以及奥匈帝国之间的关系就已经扑朔迷离,欧洲各国都在猜测德国组建的三皇同盟是否会破碎。

眼下俄国的君主更替无疑让三皇同盟的走向变得更加无法猜测。三皇同盟的存在与否,也关乎到欧洲局势是否能够实现较长期的和平。

欧洲各国都是猜测,但卡洛作为穿越者,自然是知道俄国在此之后的改变的。

如果俄国能够坚持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甚至有魄力对改革进行深化,推动俄国全面改革的话,俄国的战斗力或许能够翻倍。

但可惜,因为自己父亲比较痛苦的悲惨结局,继任沙皇的亚历山大三世对于改革表现出了模棱两可的态度。

他对于自己父亲的改革还是支持的,但害怕自己也会像父亲一样被刺杀而死。

甚至就连加冕典礼都被推迟到了两年以后,这在欧洲所有国家当中也是比较特殊的了。

一般来说,继任为国王之后,会在一年之内举行加冕典礼。虽然获得王位之后就已经是国家的国王了,但加冕典礼的作用就是加强法理,宣告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亚历山大三世过了两年才举行加冕典礼,从这方面也能看出他对于刺杀是真的怕了。

主要也是这种刺杀防不胜防,刺杀的人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展开刺杀,人总会有松懈的那一天。

出于礼节,西班牙派遣了外交大臣作为代表参加亚历山大二世的葬礼。因为西班牙王室和俄国王室没有任何关系的原因,卡洛自然不需要亲自赶赴亚历山大二世的葬礼现场。

西班牙派遣外交大臣除了参与亚历山大二世的葬礼之外,其实还想和俄国政府重申之前的合作,确保两国之间的合作不会因为沙皇的更替而受到影响。

西班牙和俄国之间有什么合作呢?当然是关于移民方面的合作。

虽然在俄土战争结束之后,俄国就已经停止购买西班牙的武器装备。但西班牙却没有停止从俄国方面引进移民的行动。

因为西班牙引进移民是要支付真金白银的货币或者其他有价值的工业产品和技术资料的,俄国也很乐意继续和西班牙达成合作。

俄土战争结束的这两年时间里,西班牙累计从俄国引进了超过5万名移民,其中大多数俄国人都被转移到了西班牙的殖民地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

不得不承认,俄国农民从事农业工作也是一把好手。他们有着抗压能力高,容易满足并且不轻易反抗的特点,放眼整个欧洲也是最容易统治的群体之一。

在西班牙本土承担不了大规模对外输出移民的情况下,引进俄国移民就成了西班牙唯一的选择,同样也是最合适的选择。

外交代表前往圣彼得堡没几天的时间,就传回来了一条好消息,那就是俄国政府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外交政策,西班牙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仍然可以源源不断的从俄国引进移民。

这当然是个好消息,毕竟西班牙未来几年对西非殖民地的开发需要大量的移民,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适合让殖民地的土著去做的,有一部分工作还是需要正经的欧洲移民去做。

西非当地的土著只需要当廉价劳动力就行,他们的主要用途是去做那些重体力并且死亡率较高的工作,其他的工作是要给移民留着的。

确定了俄国政府的外交态度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之后,卡洛更加好奇德国和奥地利对俄国的态度。

三皇同盟是否会继续下去?还是说俄国靠拢向法国,两大军事集团提前成立并且进行更加激烈的碰撞呢?

为了搞清楚这一点,卡洛要求皇家安全情报局高度关注德俄奥三国政府之间的动作,一旦三国政府私下秘密会面,就代表着三皇同盟,很有可能延续下去,德国和俄国都没有离开三皇同盟的打算。

要是三国政府之间没有私下会面,甚至德国和俄国两国政府都没有任何交流的话,可能三皇同盟离解散也就不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