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三百零一章 :殖民地合并战略

随着柏林会议的推进,欧洲各国也加快了对非洲殖民的脚步。

卡洛虽然没有在建立新的非洲殖民地的打算,但对于目前西班牙已经掌控的非洲殖民地,该有的稳固措施还是需要去做的。

经过西班牙政府的内部商讨,西班牙的非洲殖民地是需要进行缩减的,最好将其缩减为三块殖民地。

其中面积最大的殖民地就是刚果领地,按照西班牙政府的计划,现在的黄金海岸,几内亚殖民地和圣多美以及普林西比都会被并入刚果领地,刚果领地也将成为非洲中西部最大的殖民地。

在西非地区,规模较小的塞拉利昂殖民地也会和西非殖民地进行合并。新的西非殖民地将盘踞在非洲的最西部,规模至少也能达到十几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最后一个非洲殖民地就是南摩洛哥殖民地。西班牙在摩洛哥占领的所有土地都会被并入南摩洛哥殖民地,如果能够吞并整个摩洛哥,摩洛哥殖民地也会逐渐成为西班牙的本土省,和马德里这些大区没什么区别。

至于原本计划的连接冈比亚到刚果领地的土地,目前来看是基本没有希望去实现了。

这两块殖民地中间夹杂了好几块法国的殖民地,德国也派出了一些商人和殖民探险队进入这片土地,西班牙是不可能独占这些土地的。

好消息是,法国和越南的战争还在继续,这也牵制了部分法国政府的精力。

西班牙想要合并现有的殖民地还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并且在合并过程中几乎不会和列强爆发冲突。

值得一提的是,正因为法国和越南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导致越南背后的那个国家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财力到这场战争当中。

最明显的差距就是,之前主和派占了上风,这也导致皇家军工厂的销售人员主动找上门都没能把武器销售出去。

而现在,他们感受到法国人的威胁之后,也开始想方设法的购买火器来抵抗法国人的进攻。

在柏林会议召开的这段时间里,皇家军工厂的销售代表已经和对方签署了一笔军火购买订单,其中包括上万支步枪,上百门火炮以及配套的子弹和炮弹。

海军舰艇方面,对方也购买了几艘小型的巡洋舰,都是西班牙海军已经装备了好几年的军舰,价格也不贵,基本都是建造时的成本价。

用新军舰的价格购买一艘二手军舰看起来很亏。但考虑到购买的军舰能够迅速投入到这场战争当中,所发挥的战略价值绝对是划算的。

毕竟在目前的海军力量上,越南方面已经陷入了劣势。如果不想办法弥补海上力量,法**队可以肆无忌惮的从港口登陆。

因为西班牙的主要目的是延缓法国的战争进度,这导致西班牙出售的这批武器装备都是以较低的价格售出的。

也正因为如此,西班牙陆陆续续出售出去了一大批武器装备,光靠这些武器装备,想来

对方也能有效减缓法**队的进攻速度了。

时间来到1884年8月,殖民地事务大臣突然紧急来报,在黄金海岸和几内亚殖民地范围内,发现了德国试图建立殖民据点的证据。

这下可不得了,立刻引起了卡洛和西班牙政府的警惕。

德国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虽然他们在英国眼皮子底下建立的西南非洲有点投机取巧的嫌疑,但也确实是从英国人手中夺走的土地。

要是换一个国家来,未必能让英国人退让。

英国在刚果南部土地的竞争中选择退让,给西班牙政府补偿的原因是他们的殖民还没有踏足刚果南部。

贸然爆发争端对英国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他们想要抵达刚果南部土地也要跨越好几个土著部落,甚至还要越过和英国关系并没有那么好的奥兰治自由邦以及德兰士瓦共和国。

这两个国家或许没有那么出名,但提到在这两个国家广泛居住的人口布尔人,肯定能让许多人回忆起20世纪初爆发的布尔战争。

虽然英国取得了布尔战争的胜利,但这场战争也让英国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刚果南部土地的争端有些类似,奥兰治和德兰士瓦的位置正好挡住了英国的开罗开普敦连线。

再加上英国的开普殖民地一直向北扩张,严重影响了奥兰治和德兰士瓦的生存空间。

说回西班牙的殖民地,在发现德国人想要在黄金海岸和几内亚建立殖民据点之后,卡洛立刻召开了内阁会议,要求政府商讨出一个解决办法。

不管是黄金海岸还是几内亚殖民地,西班牙都不可能放弃。

黄金海岸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有些陌生,这片土地在后世有着另一个名字,那就是加纳。

当然,现在黄金海岸这个名字也叫的相当妥帖。这里的黄金储量有多么夸张呢?哪怕到了后世,加纳仍然是重要的黄金出口国。

数据显示,加纳的黄金年产量能够达到400多万盎司,也就是100多吨黄金。

虽然每年的黄金产量都在浮动,但这样的黄金产量也足够加纳成为南非之下的非洲第二大产金国。

光是如此巨大的黄金储备,卡洛就绝对不可能放弃黄金海岸。更别提还有可可以及木材开采带来的收入,这注定黄金海岸是一片收入远远大于支出的殖民地。

既然黄金海岸有如此丰富的黄金储备,为何英国还会愿意将其置换呢?

主要原因是此时的黄金海岸虽然已经发现了许多金矿,但这些金矿的储量并不大。

历史上黄金海岸大量开采金矿还要等到19世纪末期,到了20世纪才成为重要的黄金产地。

加纳的金矿主要集中在阿散蒂地区,也就是西班牙接管黄金海岸之后才征服的那片地区。

英国还没有来得及征服阿散蒂,自然也就没能在阿散蒂土地上发现大型金矿。发现不了金矿,黄金海岸在英国人眼中的价值就会大幅度降低。

更重要的是,西班牙的古巴殖民地也丝毫不差。古巴的蔗糖产业比黄金海岸的金矿更加赚钱,足以钳制美国的地理位置,也让古巴的战略价值变得更加重要。

如果以后世的眼光来看,算上加纳的黄金和西非的其他矿产资源,这样的殖民地置换说不清楚谁赚谁亏。

但站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人的角度来看,用西非几个并不大的殖民地来换一个完整的古巴,英国人绝对是赚的。

光是操纵古巴的蔗糖垄断欧洲和美洲的蔗糖产业,就足以让英国人赚的盆满钵满。

当然,这么做也会更加得罪美国。其中的利与弊,就需要古巴殖民地的现任主人英国来自己衡量了。

为了防止德国人在自己的殖民计划中横插一脚,卡洛当即决定加快殖民地合并的速度,并且优先合并黄金海岸和刚果领地。

黄金海岸到刚果领地东西长达3000公里,位于非洲7字形的拐弯处,是一片开发价值巨大的土地。

光是这片地区的黄金储量,估摸着最少也有3000吨起步。毕竟此时这片地区的金矿还没有经历大规模开采,黄金储量是比后世还要多的。

光是这3000吨黄金的总价值,就达到了夸张的780亿比塞塔。再算上这片土地其他的矿产资源,能保证西班牙未来几十年都能从这片土地获得大量的收益。

除了金矿之外,西班牙在非洲的这些殖民地还拥有超过200亿吨的铁矿和2亿吨的煤矿,这对西班牙未来的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亿吨的铁矿已经完全足够西班牙的工业发展了。2亿吨的煤矿虽然不多,但西班牙国内的煤矿储量高达88亿吨,正好弥补了西班牙非洲殖民地煤矿不足的缺点。

从地图上看,西班牙想要整合黄金海岸到刚果领地的土地,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特别是黄金海岸到几内亚这一段近千公里的海岸线,存在着包括索科托苏丹国,尼日王国,阿罗联盟,巴姆王国以及贝宁王国等强大一些的土著势力。

这些土著势力和阿散蒂联邦一样,都是具有一定文明程度的非洲土著,而不是那些落后的土著部落。

想要征服这些土著,西班牙得动用更多的手段。除了出动更多的军队强行征服之外,还需要破坏这些土著国家之间的联系,防止他们联合在一起阻止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为了加快西班牙的殖民地合并计划,经过和内阁政府的商议之后,卡洛决定加大对殖民地事务部门的投入,同时加大对非洲各殖民地的军费投入。

去年西班牙政府的财政总收入达到了11.423亿比塞塔的新高,财政盈余也有9970万比塞塔。

哪怕政府拿出了一部分用来偿还外债,今年西班牙政府还是有大量的财政预算可以分摊到各部门的。

西班牙政府的内阁大臣们对于加快非洲殖民进度也没有任何异议。随着柏林会议的召开,欧洲各国都默契的加快了殖民非洲的进度。

西班牙是绝对不能掉队的,毕竟非洲这块蛋糕的体积有限,迟早是会被欧洲各国瓜分殆尽的。

西班牙能在这块蛋糕中分得的份额越多,所获得的利益自然也就越多。哪怕一些土地对西班牙来说没有那么重要,也可以通过殖民地置换的方式换到自己想要的土地。

也正因为如此,西班牙内阁会议中各部门大臣的态度相当一致,那就是认可加快对非洲的殖民,并且愿意牺牲自己部门的财政预算,投入到殖民地事务部门和军费当中。

得益于各部门的配合,西班牙政府很快凑出了一笔5000万比塞塔的资金。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稍微省着点用,都能发动一次中等规模的战争了。

将这笔资金投入到非洲殖民地的开发当中,已经能够看出西班牙政府官员对于殖民地的合并有多么重视了。

其中殖民地事务部门将会获得大约1500万比塞塔的额外预算,用于殖民地的整合和建设工作,为军队做好后勤补给。

剩下的3500万比塞塔都会投入到对非洲土著的作战当中。

如果只有非洲土著的话,倒也用不了这么多的军费投入。但问题是,随着柏林会议的召开,欧洲各国都加大了对非洲殖民地的投入。

西班牙再想要整合现有的殖民地,就要面临和其他欧洲列强的冲突。

虽然英国已经退出了西非殖民地的争夺,但随着德国的加入,西非这片地区将变得热闹起来。

不要忘了英国人搅屎棍的性格,在西班牙多次得罪英国人的前提下,英国人也不介意彻底搅浑西非这滩水,给西班牙制造更大的麻烦。

投入这么多的军费预算也是在警告欧洲各列强,想要插手西班牙的殖民地事务,就得做好陷入这潭泥潭的准备。

目前西班牙在非洲的殖民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光是刚果领地的土著人口就高达上千万。

将这些土著强行武装起来,也能组建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土著军队。如果不涉及欧洲本土,只在非洲部分地区进行局部冲突的话,其他欧洲列强还真不一定是西班牙的对手。

当然,凭借巨大的工业和经济差距倒也能拖垮西班牙,但为了一小片非洲殖民地和西班牙这样死磕是否值得,也是其他欧洲列强需要深思的问题。

既然投入了大量的军费预算,那么肯定要对非洲地区的殖民地军队进行大扩军。

目前西班牙一共拥有1个殖民地守备师和22个殖民地守备团共计7万人的土著军队,在局势更加严峻的非洲殖民竞争当中明显已经不够用了。

经过西班牙军事委员会的讨论,决定将西班牙的殖民地师扩充到3个,殖民地守备团扩充到35个,来应对更加激烈的殖民冲突。

如此一来,西班牙在殖民地的军事力量将达到13.8万人左右,基本能够维持现有殖民地的安全。

三个殖民地师有两个将会部署在刚果领地到黄金海岸一线,这两个师也是对土著作战的主力军。

剩下一个殖民地师将会部署在西非殖民地,担负着吞并西非殖民地与塞拉利昂殖民地之间的土著地区的任务。

至于35个殖民地守备团,他们的主要作用是镇守殖民地当地,维护当地的秩序与治安。

因此这35个殖民地守备团会分散在西班牙的所有殖民地,为西班牙的殖民地稳定添砖加瓦。

扩军对于西班牙来说可谓是喜闻乐见的事情。

首先,扩军能够增加西班牙底层军官的上升渠道。虽然殖民地军队的待遇比不上本土军队,但殖民地军队中的军官资历也是实打实的。

这些殖民地军队中的中高层军官都由西班牙人担任,这也是控制军队忠诚度的手段。

目前西班牙的军事院校每年都能为国家培养大量的军事人才,只有西班牙军队不断的扩张,这些人才才有就业的机会。

其次,扩军也代表着军队需要更多的武器装备。这对于皇家军工厂和其他为军方生产武器装备的小厂来说,是一大笔收入来源。

特别是那些小型的私人军工厂,如果不是皇家军工厂将许多不太重要的订单外包给了他们,恐怕他们根本活不下去。

毕竟这个时代的欧洲还是比较和平的,小冲突虽然有,但战争是绝对不可能有的。

没有战争的威胁,各国的军队规模也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线。哪怕是一直喊着要扩张军队的意大利国王翁贝托一世,此时也只是将意大利的陆军规模提升到20万人的水平。

军队规模越小,武器装备的损耗以及子弹的消耗也就越少,这对于各国的军工厂来说是一个坏消息。

大一点的军工厂还好,像西班牙的皇家军工厂,德国的克虏伯公司,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找到国外买家。

就算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找不到国外买家,这些大型军工厂能得到国内政府的支持,维持正常的运转还是没问题的。

小型军工厂就不一样了。因为规模和产量都较小的原因,他们无法吸引到国外买家。

好一点的情况就像皇家军工厂这样,因为幕后的主人是卡洛这个国王,卡洛倒是很愿意扶持这些小型军工厂。

坏一点的情况就是大型军工厂也是私人企业,资本家可不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订单,更不可能将自己已经签订好的订单转交给那些小企业。

在得知西班牙要扩充殖民地军队的时候,西班牙的小型军工厂纷纷松了一口气。

这次殖民地军队扩军对他们来说就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能让自己小赚一笔,让军工厂维持下去。

好消息是,皇家军工厂与越南以及其背后的国家签署了一笔军火订单,再加上西班牙军方扩军之后要签订的订单,皇家军工厂在这段时期是不缺订单的。

既然皇家军工厂不缺订单,他们这些小企业就有希望从皇家军工厂那里获得一些皇家军工厂看不上的订单。

比如生产步枪配套的子弹,生产枪械的一些零件等等。

虽然这些订单的收入注定比不上成品的枪械,但对于小规模的工厂来说,肯定是有比没有好的。

5100字二合一章节,求支持!顺便求几张月票,还差一百张月票就满一千张了!感谢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