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风起宁古塔 > 第四百五十章 千金买马骨

风起宁古塔 第四百五十章 千金买马骨

作者:浪子边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11 06:07:40 来源:小说旗

“喊冤?人证物证俱在,还有什么冤屈的,真以为这样,朕就无可奈何他了吗?这样,马上对成国公府展开大搜查,就算是掘地三尺,也要想办法找到更多的证据,这一次朕要盯死了他。”

宣文宗已经有了决定,那就是要借着这次机会把汤红鹤给废了。

驸马的身份的确可以救他的命,但并不能保住他的权力。

像是这样敢于秘密接触六国公敌天下教的,还敢私自盗取战甲,做起事准备之人,怎么可能再给他其它的权力呢?

宣文宗的性格是多疑的,你没事,他还会把你往有事的方面去想呢。就更不要说,事实俱在,这样的人注定是不会再有什么前途了。

“去告诉大司马和卫国公,让他们盯紧平时与汤红鹤走近的那些将军,一旦发现有什么异常,可以先斩后奏。”想到汤红鹤怎么说也是一品国公,在军中的影响力可不低,那动了他,就要做好万全准备。

“臣马上就去办,只是这样一来,那些卫国公府的亲兵要如何处理?”张三有些疑惑地问着。

“放了吧,他们不过就是听令行事。”宣文宗开口说着。

“是。对了,皇上,贾待诏身边突然出现了这么多的高手,臣请旨查一查这些人的身份?”事情终于不可避免的转移到了贾平安的身上。

“皇上,还有那水浒传的事情,传播出去之后,引来了不少江湖之人的吹捧,臣就怕时间一长,有些人会样学样,那样的话,怕是会生乱的。这个贾平安,臣认为应该请过来好好问一问,看看他到底还做了什么其它的...”

影卫一直有关注江湖势力的习惯,这些人别看都是武夫,且没有什么组织性,可一旦他们要做些什么事情,那破坏力也是很严重的。这也会无形中加大了他们影卫的压力。

而这一切,都是出自于贾平安写的那本水浒传,自然而然,张三就有些恨贾平安的多事,就想着是不是可以借这次机会好好收拾他。最好可以将他弄死,一劳永逸就最好了。

今天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冲击成国公府,贾平安和他的黑卫可是打了头阵的,即如此,机会便不容放过。

“行了,贾待诏的事情朕早已经知道。水浒传的事情,他不是说了,不会再写下去了吗?即是如此,事情就此算了吧。至于黑卫的事情,所有人员都是有身份,被记录在册的,没什么大问题。当然,你们如果有足够的人手,也可以去查,但要密查,不可被人发现了,明白吗?”

宣文宗竟然主动替贾平安说起话来。

这自然是他献上的红薯与玉米起了大作用。

就在他去了贾府大棚的时候,与贾平安闲聊时,人家就说了,夜无救与李有虎等高手的出现是用药与大夏四皇子交换而来。

由此也让宣文宗对于那百合至宝丸起了兴趣。但人家刚献上了红薯等物,此时的确不是开口问询的好机会。做皇帝的,也是要脸面的嘛。

正是贾平安提前就打了预防针,在宣文宗面前备了案,反而使得张三的一些举动,成为了无用之功。这些话或许放在几天前说,还会有效果,现在嘛,晚了。

张三没有想到,得到的是这个结果,一时间有些语塞。

但接下来宣文宗说的话,更是让他十分吃惊,都有些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对了,就算是你想要秘密调查,也不能被他给发现了,不然的话,惹出了什么麻烦,你自己去解决。”

宣文宗是想到了红薯与玉米的种子问题。贾平安可是说了,不是所有的果实都适合当种子,比如一些长势不好的,只能留着吃,当种就太浪费了,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产量的问题。

也就是说,想要全国大范围的种植,并不像自己之前想像的那么简单。为了这件事情,从贾府回来的路上,杜老抠还和他说了一句话,“皇上,这个贾平安,现在绝对招惹不得。”

招惹不得就招惹不得吧,还加上一个绝对的字眼,这已是相当能说明问题。

杜老抠或许有自己的小九九,比如说,贾平安当着皇上的面就说了,会优先提供一些种子给杜氏。但后期的长势如何,这还要看老天爷是不是帮忙。

其中又有多少可以做种,同样也是在看天吃饭。

谁都不知道,种了下去,结果会如何,那这种时候谁会去招惹贾平安呢?

有着如此大的利益摆在面前,疯了不成?

不仅不能招惹,若是别人惹到了贾平安,他们也是不会允许的。无它,贾平安出了事情,就等于大家的财源被断,那请问这样的人,不是公敌是什么?

也就是宣文宗,疑心病太重了,这才允许影卫去暗中调查。但为了不把事情闹大,还是用了一个秘密的字眼。

张三有些郁闷的离开了,他不知道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清楚的认知到,这个贾平安好像不一样了,连影卫都轻易招惹不得。但即是自己说的要调查和监视对方,那应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哎,想想就让人头疼。

张三离开,独留布达春留在了皇帝的身边,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显然,纵算是看起来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太监总管,此时也对贾平安起了好奇之心。而他更好奇的是,自己不过就是离开了皇帝大半天,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皇帝的态度会有如此的转变。

一向视布达春为心腹,从未想过隐瞒他什么的宣文宗看出了这一点,然后就把去了一趟贾府,看到了红薯与玉米的事情都给讲了一遍。

“什么?”饶是布达春已有宗师的实力,也经历过很多的大场面,但在此时此刻,他依然还是瞠目结舌,被皇帝说出的结果给吓到了。

亩产六七石的玉米、亩产近三十石的红薯,而且还很好吃,很顶饿?

天呀,他可是做梦都没有想过这些事情。

宣国地处北地,除了一部分黄土地之外,余下的都是肥沃的黑土地。纵然如此,亩产虽说比其它地方高一些,但也就是在两石左右,最好的土地、最好的庄户人,也很难将产量冲击到三石。若是天公不作美的话,那产量在一石左右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相反还有很多。

这一相比较,是多少倍的差距。而这些都是贾平安弄出来的。

怪不得皇帝会突然间改变态度,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贾平安绝对是一个大宝贝,一个只能留在自己手中,万不能被别人抢去的国宝级人物。

至少在高产粮食无法大规模耕种之前,这个原则是不会发生变化。

“皇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您就要想办法把人留下来才行,不然被别的国家知道了,一旦将人给抢走了,那绝对是我们宣国近些年来最大的损失。”知道了其中的厉害关系之后,布达春便说出了自己的提议。

事实上,宣文宗之所以和他说这么多,不就是想要听听他的建议吗?

一人技穷,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呢。

虽然说这个时代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谁是诸葛亮,但道理都是相通的。

听到布达春说不能被别的国家把人才给抢走了,宣文宗就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或许,贾平安在那个叫大棚里面搞种植,是可以保守秘密。可一旦有了粮种,需要在外面种植的时候,那时想要保守秘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就像是宣国也在其它国家安排有密探一样,昌都城里,其它五国的密探人数也不会少。

如此大的动作之下,想要瞒住这些人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真到那个时候,贾平安的名字也就会被其它人所知,抢人才这样的事情,还真是有可能发生。

历史中,就有宣国的官员去其它国家任职。同理,也有其它国家的臣子来到宣国当差。君选臣的同时,又何尝不是臣选君呢?

“是呀,是要想办法把人留下来才行。那依你之见,要如何去做?”宣文宗想了想,认为这个建议很有道理,便又继续的发问着。

“皇上,贾待诏并不缺钱,天下第二楼的进项就足够他所有的花销。且就臣所知,由于贾待诏发家较晚,府中的人口也不多,就算是两个贾府外加黑卫的人,加起来也不足五百之数,只是养活这些人而已,他是不会缺钱的。如此就不能在这方面去想办法了。”

“不缺银子,那你的意思就是给他升官?”宣文宗听出了这话中所隐含的意思。

“皇上圣明。百姓有句话说得好,要想让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吃草。”布达春重重点头。

“升官可以,凭此功劳,朕原本就是想要给他升官的,但要给他什么官职呢?”宣文宗陷入到了犹豫之中。

“皇上,千金买马骨呀。”布达春再一次出声提醒之后,便闭口不言了。

皇上找你出主意,那是信得过你,但你自己做事也要有度,如果不知好歹的,帮着皇上做出决定,那就是不知进退。真要是那样,他也不可能会坐稳这个太监总管的位置。

布达春不再说话,宣文宗也没有再问,而是陷入到了自我的沉思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