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早安大明 > 第1009章 打破囚笼

早安大明 第1009章 打破囚笼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7 14:54: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明实行的是两京制,陪都的名字很好听,但远离政治和权力中心的代价就是被边缘化。

南京的一套小朝廷就是如此,发展到后面,甚至成了斗争失败的官员收容所。

或是给某些官员增加资历的地儿。

既然被边缘化了,许多死心的官员流连于秦淮河畔,也留下了无数牢骚。

景王和陈铮就在蒋庆之身后,陈铮眸色复杂的看着那些内侍,说:“都是一群可怜人。”

官员们还能享乐,这些内侍宫女却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洒扫,清洗……就如同后世打螺丝流水线上的工人,麻木的度过一天又一天。

人群分开了一条道,一个老迈的内侍缓缓走出来,脚步蹒跚。

“奴婢叶松,见过伯爷。”

蒋庆之按捺住欢喜之情,问:“图纸在何处?”

“就在宫中。”叶松抬头,“当年三宝太监在南京养病,京师那边攻讦不断,说宝船出海耗费巨大,于国于民无益。郑和哗众取宠,迎奉君王……”

景王身体一震,“哗众取宠?”

陈铮说:“成祖皇帝去后,郑和一力坚持出海,就如同今日的长威伯,一力坚持新政。不同的是,郑和成了狄青第二,而长威伯却一路披荆斩棘……”

狄青!

这是士大夫们的刀下亡魂。

前宋以文制武,仁宗想破个例,便让狄青执掌枢密院,引发了士大夫们的反弹。一波攻击后,暗示狄青自己滚蛋。

狄青自然不会滚,于是就悲剧了。

“京师的攻讦让郑公公颇为焦虑不安,他担心船队再无出海的机会,病情越发严重,京师那些人甚至说他有不臣之心,意欲在海外称王……”

叶松干咳着,喘息了几下,“郑公公对身边的内侍说,看来,咱是挡着了那些人的道,若是不让道,定然会死无葬身之地。咱死了不打紧,船队出海不能停。一旦停了,那大海,就不再属于大明。”

“为何不能停?”景王终于忍不住问道,“暂且停一阵子,虚与委蛇,寻机再出海不成吗?”

叶松不懂,“奴婢也不知。”

徐承宗说:“兴许是担心海外势力生变吧!”

蒋庆之叹息,“十年陆军,百年水师。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需停几年,什么无敌水师……都成了软脚蟹。”

景王喃喃的道:“难怪当年郑和每隔一阵子便要出航,原来如此吗?”

“大明的龙旗必须时常飘荡在大海之上,出现在那些海港之中。”蒋庆之说:“威权来自于存在,当大明水师消失后,便会有其它势力来填补这个力量空缺。等大明再度出海时,便会遭遇这帮强敌。”

“你停滞不前,乃至于大步后退,而别人却在积极进取。此消彼长啊!”蒋庆之说。

“佛朗机人!”景王说:“大明撤回来了,大海之上就出现了力量空缺,佛朗机人从西方而来,迅速填补了这个空缺。此刻大明再想纵横四海,控制大海,就得先击败这个强大的敌人。”

汪岩都明白了,唏嘘道:“若是宝船一直维系着出海宣威,哪有佛朗机人什么事儿。”

当年广州外海的两战,若是换了郑和的无敌舰队,能把佛朗机人打的满地找牙。

这是大明的决策失误,由此引发了后续数百年中原王朝的海权没落。

而最终,覆灭这个封建王朝的敌人也来自于大海之上。

“利益来自于海上,危险也来自于海上。”蒋庆之说出了郑和的那句话,“一切都还来得及。”

葡萄牙人曾准备大举东进,把自己的无敌舰队开到东方的海岸线上,征服这个富庶的令人流口水的丝绸之国。

但广州外海的两次海战,让葡萄牙君臣犹豫了,最终放弃了这个计划。

否则……蒋庆之不敢想,真的不敢想。

就彼时大明官兵的尿性,一旦遭遇了葡萄牙经验丰富的陆军,会是什么结果?

连特么倭寇都能把他们打的满地找牙,能有什么结果?

蒋庆之不寒而栗,觉得那是上天给大明的最后机会。

若是彼时大明君臣能从那两次海战中看出危机,发动革新,这个中央之国依旧能傲立当世。

可惜,彼时的大明君臣忙着内斗,忙着争权夺利,君权和臣权犬牙交错。双方看似言笑晏晏,很是和睦,暗地里恨不能把对手一巴掌拍死。

可以这么说,有历史记载以来,君臣之间关系最为紧张的时期便是大明。

从立国开始,君臣之间的权力之争就没中断过。

臣子们想要恢复前宋时的境遇,也就是虚君。

——与士大夫共天下!

这是老赵家的承诺,从此,臣权破天荒的第一次压倒了君权。

直至那个放牛娃走进了皇宫,俯瞰着这个天下,轻蔑的道:“一群猴儿,也敢蔑视君王吗?”

于是他举起长刀,用杀戮,用剥皮实草,牢牢的压制住了那些蠢蠢欲动的士大夫们。

可惜,此刻儒家羽翼已丰,帝王看似强横,但出了京师,整个天下的主人依旧是士大夫们。

看似残暴的剥皮实草,实则是帝王无力控制的产物,更像是无能狂怒的发泄。

蒋庆之明悟了。

他甚至感受到了一些朱元璋当年的愤怒。

一位开国雄主,雄心勃勃,自信满满的指点江山,本以为轻而易举,谁曾想一拳打去,就如同打在了棉花堆里,难受之极。

这个天下啊!

必须要来一次彻底的革新。

图纸就藏在一间偏殿里。

“当年郑公公把图纸给了身边的内侍,那内侍便留在了南京宫中。他收了个义子,义子收了个徒弟,那个徒弟,便是奴婢的义父。”

一个看着有些破旧的木箱子,打开后,里面是几卷海图,下面堆着数十卷书。

蒋庆之拿起一份卷轴,打开后,眸子一缩,呼吸一紧。

“是海图!”景王站在他的身侧,欢喜不已。

图纸上,航线和航迹标注的很清晰。

蒋庆之放下卷轴,拿起一卷书,翻开一看。

“是航海日志。”

这些日志上记载着船队的轨迹,以及沿途的见闻……

“这是无价之宝!”

蒋庆之眼中迸发出了异彩,“有了这个,船队在此基础上不断往四周扩展探索……”

“要探索到何处才是个头?”陈铮问。

蒋庆之看了他一眼,“直至天尽头!”

蒋庆之闭上眼,发现大鼎的速度,竟然加快了些。

难道是奖励?

蒋庆之暗喜,可大鼎却又恢复了原来的速度。

仿佛刚才只是来了个小激动。

卧槽!

这特么和人差不多了。

蒋庆之讶然,心中突然生出了一个想法。

难道是方才我的话引动了鼎爷的情绪?

别怪蒋庆之用人来形容大鼎,从大鼎出现在他的脑海中开始,这位鼎爷处处都在彰显着自己是个有情绪的玩意儿。

就像是个稳沉的老头儿。

偶尔会发个小脾气。

是哪句话?

蒋庆之回想了一番。

天尽头!

让大明水师的航迹遍及整个世间。

鼎爷!

蒋庆之心中一动,便试探说:“你说,若是我带着舰队出现在西方诸国的海岸线上,用舰炮轰开他们的国门,如何?”

大鼎依旧如故,蒋庆之叹息,“原来不是吗?”

他的神念随即出去。

就在他神念从这个空间消失的一瞬,大鼎突然加速了。

只是一瞬,很快就恢复了原状。

但那一瞬转速之快,若是蒋庆之的神念在的话,定然会目瞪口呆。

这特么岂止是拟人化!

这分明就是个人!

……

蒋庆之仔细查阅了一遍所有的图纸,大致翻阅了一下航海日志,“莫展。”

“伯爷!”

“你亲自盯着这些图纸。”蒋庆之说:“记住,这些东西比你的性命更重要。”

莫展按着刀柄,“小人明白。”

这位宣府第一刀目光扫过在场众人,令两个护卫把木箱子收了。

“另外,老徐。”蒋庆之叫来徐渭,想了想,“你去寻几个可靠的笔杆子来。”

徐渭不知他要干啥,说:“要不,我来?”

蒋庆之似笑非笑:“也好。”

徐渭莫名脊背一寒。

蒋庆之走到叶松身前,温声道:“你可收拾一番,随后有人会送你去京师。”

汪岩笑道:“这下可算是解脱了。”

“不了。”叶松却摇头,蒋庆之一怔,“为何?”

叶松说,“奴婢每日凌晨起来,洒扫,吃饭,发呆,吃饭,睡觉……数十年间,奴婢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对外面……有些畏惧,”

“你这人,怎地不识好歹?”汪岩不满的道。

蒋庆之摆摆手,叹息,“我知道了。”

他想到了那部电影,那个叫做肖申克的监狱,那个在监狱中待了数十年的老犯人……

——我们被体制化了。

叶松就是如此,他习惯了南京皇宫内的体制化,哪怕在外人看来是受刑,他却甘之如醴。

肖申克监狱中唯一没有被体制化的是主角。

蒋庆之看着叶松步履蹒跚的走向深宫中,轻声道:“这个大明就如同是那座监狱,而我,便是唯一未曾被体制化的那个人!”

而他!

将会打破这个囚笼!

这个囚禁了中原王朝上千年的囚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