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早安大明 > 第1059章 攻伐倭国

早安大明 第1059章 攻伐倭国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1 18:48: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陛下。”

黄锦进了殿内,嘉靖帝正在打坐,“何事?”

黄锦说:“几位道长求见。”

嘉靖帝默然片刻。

三个道人在殿外等待召见,其中一人说:“蒋庆之在南方掀起了狂风巨浪,咱们道门也难以独善其身。诸位,晚些见到陛下,当直言不讳。”

另一个道人说:“蒋庆之此人……贫道怎地觉着,他这是飘了?”

“他仗着陛下看重,行事肆无忌惮。却不知对方外不敬的人多半没好下场。”

“来了。”

黄锦出来了,三人抬头。

“陛下问,家与国,孰轻孰重?”

这个谜倒是好猜……家,佛家道家,国,大明。

三个道人一怔。

这个谜却不好答。

你要站在方外的立场,自然是家重。

“陛下这话……”一个道人不敢置信的道:“长威伯此举会激怒神灵……”

黄锦微笑道:“神灵庇护的是天下人。”

这依旧是个谜,黄锦说:“三位请回吧。”

三个道人默然回身,走到半途,一个道人捂额,“陛下那句话贫道知晓意思了。”

其他二人止步回身看着他。

“是何意?”

“陛下这是说,佛道皆是天下人,可天下人亿兆,佛道才多少人?神灵庇护的是整个天下,而非只是佛道两家。”

“这是说,身为帝王,自然要庇护万民,而非仅仅是我道家。陛下竟然为了蒋庆之,不惜疏离我道门吗?”

三个道人面色铁青。

道爷从小就跟随老兴王信奉道家,虔诚的不像话。有人说,若非承袭了帝位,道爷弄不好便会真的舍弃了王位,甘愿做个道人。

如今这位虔诚的道友却舍弃了道门的利益,翻脸无情。让三个道人惶然的同时,对蒋庆之生出了恨意。

“蒋贼该死!”

这个消息散出去,随即道门也做出了反应。

一半人义愤填膺,一半人却默然。

而京师各家寺庙此刻正在商讨对应之策,怒火冲天而起。

一家著名的寺庙内,年迈多病的住持已进入了生命最后的时光,他看着十余弟子,大伙儿都眼巴巴的看着他,等着他指定衣钵传人。

十余弟子彼此都互不服气,若非此刻心中悲痛,定然会为了争夺衣钵大打出手。

住持干咳一声,“有人说,长威伯此举乃是我佛门大劫,你等如何看?”

都什么时候了,住持还提及此事。

众人七嘴八舌,有人说蒋庆之自不量力,佛门一旦联手,那力量之强大,帝王都会惧怕三分。

有人说可联络天下寺庙,大伙儿联手给庙堂施压,让帝王出手,压制蒋庆之,收回成命。

一个年轻僧人,也是住持的小弟子一言不发,住持干咳,艰难举起手,等众僧安静下来后,问小弟子,“圆惠为何不说?”

小弟子抬头,师兄们不满的看着他,有人说:“师父身子不妥,你赶紧。”

圆惠平日里话不多,被称之为打一棍子放个屁的那种性子。

圆惠抬头,“师父,出家为何?”

住持此刻已经进入了弥留之际,他艰难举起手,指着圆惠。“圆惠……可……可承袭老衲的……衣……衣钵。”

说完,那只手跌落。

“师父!”众僧人悲痛嚎哭。

没多久,嚎哭声渐渐小了,一个弟子说:“师父先前说什么?”

“说圆惠可承袭衣钵。”另一个弟子羡慕的道。

“为何?难道就为了为何出家那句话?”

是啊!

为何?

师兄们盯着圆惠,有人问,“圆惠,你后续可还有有话?”

圆惠点头。

“出家人不打诳语,说吧!”

师兄们盯着圆惠,一边悲痛,一边不敢置信,也有些微怒。

那么多佛法精深的弟子住持不选,偏生选了个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憨憨承袭衣钵,这是……糊涂了吗?

若非师徒情深,早有弟子跳起来反对此事。

在师兄们的目光中,圆惠说:“我当年出家时,师父曾问我为何出家。我说,为了不贪,不嗔,不痴。”

禅房中,鸦雀无声。

圆惠起身,走到床边,轻声道:“师父,你说过外物越多,越难心静。粗茶淡饭足矣。我曾问你何为得道,你说,牵挂的外物越少,便离道越近。我便以此修行。如今,我只是不舍师父,至于外物……皆可舍去!”

一个师兄喃喃道:“外物,那些田地人口,皆是外物。我等枉自苦修多年,却不及圆惠。”

……

朝会如期举行。

不出朱希忠所料,正事儿还没讨论完毕,就有人出班弹劾蒋庆之对方外下手。

顿时群雌粥粥,一群臣子在朱希忠眼中就像是一群娘们,又像是一群鸭子,喷的嘴角泛起白沫,喷的眼珠子发红。

道爷只是静静的看着,听着。

王以旂干咳一声,“方外拥有的田地人口,也太多了些。”

有人开喷,“那是供奉佛祖,供奉神灵所用,能一样?”

“新政冲着天下人下手也就罢了,此次竟然连方外也难逃一劫。陛下,臣担心东南一带民心不稳呐!”

“正是,若是东南人心不稳,海禁如何开?”

就在这声讨的大潮中,蒋系人马在艰难的反击着。

吕嵩发声了,说蒋庆之此举……无可厚非。

好吧!

这位儒家大将反水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大伙儿都习惯了,无视!

老丈人李焕舌战群雄,没多久气喘吁吁,发誓回家就按照闺女的吩咐,每日早起操练,定然要在下次挽回颓势。

好不容易等群臣喷完了,道爷才开口,“你等担心的可是民心?”

“是。”

徐阶冷眼看着这场风波,琢磨着蒋庆之的真实用意。

这阵子徐阶宛若过街老鼠,弹劾他的奏疏比之蒋庆之也不遑多让。不过徐阶隐忍之功越发深厚了,只要道爷不开口赶人,他依旧每日从容往来于礼部和直庐之间。

咱依旧还是次辅。

蒋庆之不是那等丧心病狂之人啊!

徐阶微微蹙眉,想到了往日的旧事儿。

蒋庆之一旦出手,必然会有相应的底气。

不过,这厮在南方掀起了巨浪,就在所有人不看好之时,却意外成功。

换个人,会不会膨胀?

徐阶觉得会,就算是他自己也难免。

难道他是飘了?

就在此时,一个官员冲着徐阶干咳,“徐阁老如何看此事?”

徐阶抬头,本想说蒋庆之此举太过了些,却见道爷似笑非笑的看着群臣,那笑容熟悉之极……

就像是看着一群猴儿上蹿下跳。

猴儿?!

徐阶心头一跳,“此事,长威伯想来有自己的思量。”

老狗!

有人低骂,“他这是要向蒋庆之献媚吗?”

道爷开口了。

“关于东南民心,陆炳,你来说说。”

陆炳出班,这位锦衣卫指挥使看了群臣一眼,那眼神让徐阶心头再度一跳。

猴儿!

“陛下,东南百姓得知倭寇尽数被长威伯剿灭的消息后,如今正欢欣鼓舞,都说长威伯……乃是东南救星。”

那一夜杭州城内外发生的事儿,外界只知晓皮毛。内里如何,倭寇还剩下多少,这一切只有蒋庆之知晓。

一封书信进了西苑,让道爷叹息。

黄锦都觉得道爷是在叹息蒋庆之悍然对方外动手的莽撞。

此刻他才知晓,原来,道爷是在叹息倭寇没了。

有人根据蒋庆之往日的手段猜测到了倭寇的结局,但不说。

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这等信息价值万金,我凭啥告诉你。

此刻道爷引爆了这个消息,瞬间,朝堂上鸦雀无声。

倭寇!

从蒙元时就在肆虐中原的倭寇,没了?

它竟然没了?!

蒙元何等强横,依旧对倭寇无可奈何。

太祖高皇帝何等雄才大略,依旧无可奈何,只能派大将去南方巡查,调兵遣将防备倭寇。

成祖皇帝令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那是倭寇最为低调的时期,但很快,仁宣之后,随着宝船停航,倭寇死灰复燃,越演越烈。

南方官民每每提及倭寇都是一脸惧色,官兵就更别提了。

曾有人说,但凡谁能彻底剿灭倭寇,南方官民将会为他建生祠,视他为万家生佛。

但这话徒惹人笑。

谁能灭了倭寇?

蒙元不能。

大明亦不能。

但。

现在陆炳用一种带着些许沉重的语气说,倭寇,被蒋庆之彻底剿灭了。

“不能!”

有人脱口而出,打破了寂静,随即捂着嘴,低着头。

早有御史盯住了他,晚些自然会有弹章奉上。

——你特么站哪边的?

陆炳说:“长威伯出海第一战击败了倭寇,被视为烂泥的大明水军脱胎换骨,令倭寇胆寒,担心此后再无生路,便猬集在一起铤而走险,准备突袭杭州城与水师。谁料威伯早有防备,一战斩杀倭寇六千余……”

卧槽!

六千余!

倭寇有多少?

有人说万余,有人说两三万。

陆炳说:“长威伯早已令水师一部待机,就在倭寇突袭杭州之际,水师出击,一路清剿剩下的倭寇。并焚烧倭寇堡寨……”

这是犁庭扫穴。

“那离覆灭还远着呢!”

“是啊!当初长威伯灭了两三千倭寇,没多久倭寇就再度死灰复燃。”

官员们重新找到了自信。

你蒋庆之大言不惭说什么彻底灭了倭寇,可倭寇是那么好灭的?

一个官员说:“据闻倭国内部纷乱多年,每年都会有大批失意者流落海外,那些人便是倭寇的来源。如今倭国依旧纷乱,倭寇依旧会源源不断出现,何来彻底剿灭?”

这反击太特么犀利了。

赞!

顶!

官员们欢喜不已。

道爷干咳了一声。

随即朝堂上安静了下来。

大伙儿都在看着道爷,心想这可不是瞎说,难道您还能把倭国的海岸线给堵住不成?

道爷看着群臣,叹息一声。

“长威伯建言……”

这群猴儿啊!

被那个瓜娃子玩弄于股掌之间!

道爷再度叹息。

“攻伐倭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