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早安大明 > 第1087章 银山

早安大明 第1087章 银山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1 08:54: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蒋庆之站在朱希忠的后面,这是他多年来的位置。老纨绔很是好奇,“按理你就该站在徐阶之后,三辅三辅,却和咱们这些权贵厮混在一起,御史也不管管。”

御史哪敢管这位爷。

蒋庆之一本正经的说:“你脊背宽厚。”

“这是什么理由?”老纨绔不解。

“若是有人扔东西过来,正好挡着。”

“合着你当哥哥我是盾牌呢!”

“正是。”

朱希忠气得咬牙切齿。

先是严嵩说了几件政事……事儿在永寿宫就已经形成了决议,此刻拿出来讨论不过是走个程序罢了。

以往严嵩提出的建议总是会有人出头反对,哪怕你严嵩有道理,咱们就得和你对着干。

但今日却很诡异的无人开口。

老元辅有些不习惯,觉得太安静了些。

事儿说完,他回班。

回身那一瞬,他看到蒋庆之走了出来。

来了!

瞬间,朝堂上的气氛猛地一紧。

道爷感受到了气氛,他抚须看了徐阶一眼。

最近弹劾徐阶的奏疏不少,这位次辅的地位岌岌可危,道爷正在琢磨如何打发这位神龟。

——神龟一词还是蒋庆之的贡献,这厮曾说徐阶是什么……忍者神龟。

忍者,徐阶也!

徐阶下来,庆之那娃就能顶上去。

不过,次辅的年纪是不是太小了些?

有志不在年高!

道爷心中有了算计,看向徐阶的目光中就多了些冷意。

徐阶微微垂眸,仿佛在发呆。

蒋庆之走到了前方。

“陛下。”

道爷颔首,心道:终于开始了。

百官听力全开,摩拳擦掌,就等着蒋庆之开口。

“臣此次南下,见到东南民生凋敝,起因有二,其一,东南七山一水两分地,耕地本就不够,加之地方豪强与方外兼并田地太狠,失地百姓或是出海为寇,或是前往麻六甲等地去求活。”

这是基本情况。

听到方外时,道爷微微蹙眉。

蒋庆之在南方不但清洗了官场和军队,对方外也下了狠手。

——交税!

只是两个字,就让方外舆论大哗。

京师的寺庙为此密集聚会商议,这些人嘴里说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实则和权贵高官交往密切。

本来对新政不表态的方外,如今大多站在了新政的对立面。

而道门也颇为不满,西苑的那些道人隔三差五的便给道爷暗示一番。

——陛下,蒋庆之这么搞,让咱们怎么活?

出家出家,不是说不食人间烟火了。

平日里咱们修炼,侍奉神灵,忙的不可开交,哪有功夫去种地?

道爷对此也有些看法,但他忍住了。他想看看蒋庆之要弄出一个什么样的新政格局来。

若是不妥,他出手修正就是。

“其二,倭寇为祸多年,东南沿海一带苦不堪言。”

蒋庆之提到了倭寇,那些官员纷纷冷笑。

就知晓你要提这事儿。

“倭寇从倭国中来。要想长治久安,臣以为,当犁庭扫穴,彻底扫除倭国这个威胁。”

“长威伯。”有官员出班,“下官有些疑惑,倭国如何是大明的威胁?”

蒋庆之但凡说倭寇,这些人早就准备好的反击的手段。

蒋颖微笑着,就等蒋庆之开口,随后出手。

蒋庆之说:“倭国当下如同中原的战国时,藩镇林立,混战不休。那些失败者便出海为寇,袭扰大明东南。这只是失败者。若是倭寇内部一统,起大军来攻,本伯想问问,就凭着南方官兵,可能击败他们?”

“可倭国并未一统,不是吗?”

蒋庆之无视了他,钱瑜出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倭国内部一统是必然。不过就算是倭国一统,其一要攻伐大明他们可有这个胆略?其二,此次长威伯整顿了南方卫所,想来南方官兵会脱胎换骨。”

你蒋庆之南下清洗军队,清洗后若依旧是烂泥一坨,那便是你的失职。

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好!

许多人暗自为钱瑜叫好。

严世蕃独眼缓缓转动,看着那些兴奋的脸,心中暗自冷笑。

这些人手中还握有祖制这个王牌没丢出来,但蒋庆之想来也有所准备。只是,他会用什么理由来让百官点头?

“倭国必然会一统。一统后的倭寇出兵……”蒋庆之说:“别忘了朝鲜。”

前唐时,倭寇就盯着那块半岛,想藉此为跳板野望中原。

猴子一统倭国后,第一次把目光向外,也是盯住了半岛。

后世也是如此。

“就算是如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钱瑜微笑道,看着风度翩翩。

“为何不把危机掐灭在萌芽之前呢?”

蒋庆之目光炯炯看着百官,“当年倭国羡慕大唐强大,便派人来学习,大唐对这个弟子堪称是掏心掏肺,换来的什么?”

蒋庆之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着,“前唐君臣一番好心,却忘了那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若彼时前唐能提防倭国,此刻那地儿依旧是莽荒!”蒋庆之叹息,“再有,诸位都当曾饱读史书,春秋时群雄争霸,看似乱哄哄的。可就在这兴亡交替,征战不休中,锤炼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始皇帝一统**的那支大军堪称是虎狼之师,若非二世而亡,彼时的大秦,当令四夷胆寒。”

“而今倭国也是如此,倭国一统,必然会伴随着一支强军的出现。记住,军队是要吃肉喝血的。”

蒋庆之说道:“大明立国后,大军频频出塞。汉唐立国后亦是如此。为何?”

是啊!

为何?

徐阶知晓为何。

立国后的那群骄兵悍将若是不给他们寻个地方撒野,弄不好便会反噬。

“前宋有杯酒释兵权,大明……这个各位心中都有数。”

干咳的声音不断传来。

道爷也干咳了一下。

当年太祖高皇帝打杀了多少功臣。

“那些骄兵悍将必须给他们寻个撒野的地方,对内自然不能,那么唯有对外。汉唐是击破草原异族,前宋时即便杯酒释兵权,之后依旧有太宗皇帝亲征北方。”

这不过这位驴车皇帝太特么丢人了。

一战葬送了那支虎狼之师,从此大宋再无北望的机会。

而大明时太祖高皇帝频频派遣大将出塞击胡,也是一个套路。

道爷想到了当时的局势,那些骄兵悍将不好压制,比如说蓝玉等人。

当蒙元残余被打的七零八落后,如何纾解那些骄兵悍将的戾气就成了朝堂君臣的难题。

太祖高皇帝的对策是!

杀!

把带头的杀了就是。

那些悍将本就鹰视狼顾,杀了还能为儿孙减少威胁。

所以,倭国一旦一统,必然会向外寻找敌人。

倭国的周边有谁?

朝鲜和大明。

“数十万大军蹈海而来,大明就算是能击败他们,会付出多少代价?”蒋庆之问。

“那是多少年之后的事儿……”

“未雨绸缪!”王以旂说,“当为儿孙剪除威胁。”

至此,蒋庆之给出了一个定论,一旦倭国一统,必然会窥探朝鲜和大明。

这是此次征倭之议的基石,不说清楚,不统一看法,后续也没法商议。

这是开胃菜。

蒋颖干咳一声,钱瑜心领神会的道:“若是大军征倭,需耗费多少钱粮长威伯可知?”

“知道。”蒋庆之自然知晓。

吕嵩听到这里,不禁暗自叹息。

户部上下一直在为如何填补北征造成的钱粮窟窿而努力,蒋庆之再度建言动兵,惹得户部怨声载道。

吕嵩也不满此事,但却没就此和蒋庆之交流过。

他看了蒋庆之一眼,心想这厮如何来应对钱粮这个难题?

征倭的耗费比之北征只多不少,根子在于要动用船队运送大军和粮草。

海上风浪的威胁,以及登陆倭国后可能遭遇的袭击,都令维系粮道之事难上加难。

“征倭靡费巨大,不可行!”

“正是。”

“下官附议!”

反对者越来越多。

严嵩看了严世蕃一眼,微微摇头。

莫动!

赵文华也在,他有些蠢蠢欲动,被老义父看了一眼,悻悻然的缩了回去。

严世蕃冷眼看着蒋庆之被围攻,心想这厮的反击手段究竟是什么?

蒋庆之在南方时就抛出了征伐倭国的建言,在严世蕃看来是故意为之。

若蒋庆之真想征伐倭国,就该用突袭的方式。

比如说拿到了蒋颖等人的把柄,逼迫他们反水……随后在朝堂上突然提出征倭之议,让反对者来不及准备,迅速达成一致。

蒋庆之善用兵,不该不知晓这等手段啊!

严世蕃觉得蒋庆之应当另有图谋,和幕僚清客们商议许久,却猜不到蒋庆之准备的反击手段是什么。

蒋庆之的嘴角微微翘起,看似信心十足。

严世蕃越发不解了,突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

难道征倭只是一个幌子?

是了。

东南一代民生凋敝,蒋庆之以征倭为由头,顺势对东南完成整肃。

江南一带被蒋庆之镇压,南直隶被清洗。

若是蒋庆之再拿住东南等地……南方这个严党经营了许久之地,就会变成蒋庆之的地盘。

蒋系势力将会空前强大!

严世蕃身体一震,觉得这便是蒋庆之的真实目的。

原来如此!

严世蕃冷笑,低声对身后的人说:“蒋庆之意欲藉此清洗东南。”

那官员出班,“长威伯,东南山多地少,这是事实。再有,此次申报后,想来也能遏制住这股势头。”

蒋颖眯着眼,看了严世蕃一眼。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好一个蒋庆之!

好一个小阁老!

钱瑜也明白了。

二人交换一个眼色,钱瑜说:“既然要开海禁,东南一带民心必须要安抚,不可大动干戈。”

先把口子堵住,让你蒋庆之寻不到下手的借口。

瞬间,严党和对手就完成了一次联手操作。

道爷微微蹙眉看向蒋庆之。

此事竟然成了死局。

蒋庆之依旧从容,他缓缓说道:“东南之事再说,关于钱粮……”

钱瑜说:“钱粮不趁手,换了谁来也无济于事。”

吕嵩默然,代表户部不支持此事。

你蒋庆之还能如何?

蒋庆之笑了笑,“若是倭国有一座银山呢?”

吕嵩猛地抬头。

银山?

严嵩一怔,“银山?”

徐阶瞬间做出了反应,他出班,朗声道:“倭寇祸害东南久矣,当征伐!”

徐阶,再度反水了!

但此刻没有人关注他,所有人都盯着蒋庆之。

倭国有银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