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早安大明 > 第1099章 惊天之言

早安大明 第1099章 惊天之言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5 09:20: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那日开始,新安巷伯府突然就成了京师热门,那些贵妇人乘车纷至沓来。

“长威伯可在?”

“哟!好大的门脸,不愧是陛下赏赐的宅第,就是敞亮!”

“哎!看着小哥眉清目秀的,可曾婚配?”

“……”

蒋庆之招架不住了,恼火的逃进了宫中。

“这谁把消息泄露了?”蒋庆之问黄锦。

黄锦一脸无辜,“谁知道呢?”,见蒋庆之面色不善,他板着脸回头,“查,严查!”

“老黄,查到了告知我一声。”蒋庆之是真的恼火了。

“一群老娘们来访,你不见吧!她们能把你说成是倨傲,架子大。见了吧!那眼珠子咕噜噜转,满脑子都是算计。我一男人容易吗?”

蒋庆之和道爷抱怨。

道爷叹道:“为人父母不易,不过你此刻和她们打交道也不是坏事,就算是预演一番,等大鹏长大了,便能轻车熟路。”

“这倒也是。”提及大鹏,蒋庆之就不禁乐了,“那小子如今活泼的不像话,整日闹腾。闹起来让你头疼,不闹吧!你又担心他是哪不舒坦了。”

“养儿方知父母恩。”道爷淡淡的道。

“那是。”蒋庆之换了个话题,“此次征倭,臣准备以京卫为核心,不过俺答那边不知如何了,臣准备带一半京卫……”

留下一半戒备。

道爷点头,“朕本以为你会要七成。”

他眸色温和,“九边的官兵你可抽调。”

至于南方官兵,得了吧!

虽然蒋庆之清洗过了一次,但要想脱胎换骨,还得些时日。

“九边……”蒋庆之蹙眉,“锦衣卫那边许久未曾有消息,按理俺答也该把那些部族收拾老实了。若是他得知京卫与九边抽调了精锐南下征倭,臣担心他会铤而走险。”

道爷看了他一眼,淡淡的道:“朕在!”

蒋庆之看着他,道爷眸色平和,“安心!”

你只管多带精锐去,至于大明本土,朕在!

“臣最多带两万九边官兵前去。加上三万京卫……”

“少了。”

“不少了。”

“你上次说倭国若是集结起来,数十万大军轻而易举,五万人马……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你手中,如何能敌?”

“那些不过是乌合之众……”

“嗯?”

“臣,轻敌了。”蒋庆之低头,“要不,臣从南方抽调两万官兵跟着出征吧!”

“那些官兵可堪用?”道爷狐疑看着他。

当然不能大用,蒋庆之说:“终究要见血,要经历战阵方能成军。再有,那些官兵在战后维持地方,镇压地方绰绰有余不是。”

道爷沉吟良久,蒋庆之百无聊赖的拿着身边的拂尘甩了甩。

“宗室之事,缓行。不过……三代……朕以为,妥当。”

蒋庆之身体一震,抬头,“道爷……陛下!”

他本以为道爷会反对,会搁置这个议题。

这才多久?

道爷说:“朕想了许久,宗室乃朱氏根基,不可动摇。”

心虚的蒋某人点头,“那是。”

不过三代也够了吧?

三代之内的宗室人数也不少了。

“朕昨日翻阅了宗室名录,看了各枝……三、五代之后,那些宗室子弟便沦为了无人问津的废物,为了一点钱粮整日去王府撞钟,或是聚众闹事。

朕在想,朕的儿孙若是成了这等摸样,依旧被禁锢在封地,那便是你口中的坐牢。这不是善待儿孙,而是……自作孽。”

“陛下英明。”

这等事儿换个帝王,绝壁会断然拒绝。

“不过此事当缓缓行之,当下两件事,那两小子的冠礼,以及婚事。冠礼朕来操持,王妃的人选……朕只问着你!”

“小事儿!”蒋庆之此刻满心欢喜,随即告退。

黄锦送走他,回来后,道爷问,“他可是露出了欢喜之色?”

“是。”

“这瓜娃子,削弱宗室,看似减少了户部负担,可终究是削弱了帝王羽翼。他这是想做什么?”

黄锦没琢磨出味儿来,“想来是花销太大了吧!”

“这只是一面。”道爷淡淡的道:“把天下系于一人之身,龙生九子……国祚于权力,孰轻孰重?”

蒋庆之若是听到这番话,能被吓个半死。

黄锦心中巨震,“陛下……帝王威权当自握!”

“朕怎会不知?”

道爷闭上眼,渐渐入静。

黄锦退到一旁,暗自琢磨着道爷先前的那番话。

天下系于一人之身,说的是帝王。

龙孙九子,子子不同,说的是皇子良莠不齐。换个角度,便是说帝王良莠不齐。

国祚与权力孰轻孰重,便是拷问帝王:您是要国祚,还是要权力?

这话谁说的?

黄锦在琢磨。

不知过了多久,有内侍在殿外对黄锦行礼,黄锦出去低声问:“何事?”

“黄太监,夏言求见。”

“夏言?”黄锦一怔,夏言自从去了新安巷后,进宫次数屈指可数,在伯府怡然自乐。他进宫,那必然是有大事儿。

黄锦进去,轻声道:

“陛下,夏言求见。”

嘉靖帝缓缓睁开眼睛,“夏言?”

“是。”

“这老儿来作甚?”

晚些,夏言进殿,“见过陛下。”

“嗯!”道爷拿着拂尘,一身道袍,头上插着一根乌黑的木簪,看着仙风道骨,不像帝王,倒像是得道的道士。

“老夫来,为的是宗室之事。”

夏言说。

“坐。”道爷点头,等夏言坐下后,他平静的问:“宗室之事,庆之说了三代为限,你以为如何?”

“老夫乃是布衣,按理不该谈论此事,不过庆之总归年轻,心思是好的,却有些……剑走偏锋了。”

“你担心他?”

“庆之与陛下一般重情,老夫不担心他的安危,更不担心新政,老夫担心他最看重的东西……与他反目。”

道爷幽幽的道:“说吧!”

“庆之一直担心此后帝王良莠不齐,若是遇到陛下这般的还好,遇到那等昏君,大明何去何从?难道就指望昏君早去,或是昏君幡然醒悟?”

这老头儿的胆子真大,竟敢说什么昏君早去。

黄锦看了一眼道爷,道爷微微挑眉,“那么,如何应对?”

黄锦突然身体一震,他想到了早些时候道爷的那番自言自语。

难道那番话就出自于蒋庆之?

那么,是谁打探到了这个消息?

锦衣卫,还是东厂?

而道爷先前和蒋庆之谈话时,丝毫看不出一点异常……黄锦不禁为蒋庆之捏了一把汗。

这厮,擅长的便是作死啊!

夏言竟然主动进宫,不会是要坦陈此事吧?!

那不是主动找麻烦吗?

夏言叹口气,“那小子的意思是……”

“怎么,怕朕震怒?”

夏言苦笑,“庆之的意思是,打破原有的格局,让帝王……”,他看着道爷,“他想虚君。”

轰隆!

黄锦仿佛听到了一声炸雷就在头顶轰鸣,以至于身体都不由的摇晃了一下。

眼前的视线有些模糊,仿佛有一层红色的血光。

威权是帝王的生命。

虚君,那便是要夺帝王的命根子!

道爷再怎么信重蒋庆之,在得知他的谋划后,绝不会隐忍。

黄锦喘息着,仿佛看到了君臣反目的那一幕。

随后是什么?

清洗京卫,清洗朝堂……儒家重新占据主动,和严党再度平衡。

而道爷,也将重新回到自己的牢笼之中,慢慢沉寂。

“为何主动坦诚此事?”道爷的声音很平和。

“那小子以为能瞒过陛下。”夏言叹息,“可老夫知晓,伯府定然有锦衣卫或是东厂的人,甚至那人就在庆之的左右。庆之……他对自己人最是亲近,从不设防。”

“那么,你以为朕当如何?”道爷问。

夏言坦然看着他,从自称老夫开始,老头儿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庆之此番谋划看似有损帝王威权,可骨子里却是希望朱氏能长久。”

他顿了顿,见道爷并未开口,便继续说道:“老夫饱读史书,看着历朝历代兴亡交替,看着王朝兴衰,老夫琢磨了多年,这王朝为何就不能长盛不衰呢?”

道爷神色平静。

“有一日,老夫听闻某位权贵倒台,他的祖父与老夫有过交往,很是贤德的一个人,当初先帝也颇为看重他家。侯爵传到了孙儿这里,此人乃是浪荡子,吃喝玩乐也就罢了,竟然好赌……赌能破家,把家都输光了,此人红着眼去巧取豪夺,被御史弹劾,最终削爵为民。就在前阵子,老夫得知此人被冻饿而死。”

夏言吞咽了口水,道爷说:“给他茶水。”

“谢陛下。”夏言缓缓说道:“这侯府与大明何其相像?龙孙九子,子子不同,就算是不昏聩,可能确保能力出众?不能。能力平庸的帝王,可能镇压群臣?”

夏言看着道爷,一字一吐,“陛下英明神武,亦不能镇压群臣!”

您都不能,若是您的儿孙是个平庸的,这局面会如何?

“那就不是什么君臣制衡的格局,而是……君不君,臣不臣,帝王旨意出宫就沦为废纸,天下板荡。国祚如黄昏,随即没落。”

这番话,堪称是大胆之极。

黄锦不禁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就等着道爷劈手把玉锥砸向夏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