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早安大明 > 第1101章 并肩而战

早安大明 第1101章 并肩而战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5 18:36: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夏言回到伯府,问蒋庆之可曾回来。

“伯爷在视察京卫。”

“知道了。”

夏言走到屋檐下,一屁股坐了下去,正好有事儿来寻他的胡宗宪见他疲态毕露,赶紧过来询问。

“无碍!”

夏言摆摆手,反手捶捶腰,“自从罢官后,这是老夫第一次见到帝王威严。那小子啊!让老夫替他受了一场罪。”

“地上凉。”胡宗宪要来墩子,把夏言扶起来坐下。

“您这是……”胡宗宪见夏言眼中有欢喜之色,便笑道:“难道是进宫了?”

夏言点头,“庆之……待人太实诚。”

“怎地?”胡宗宪心中一紧,“可是有人背叛了伯爷?”

“你能这般敏锐,可见长进不小。”老头儿说:“不是背叛,是眼线。”

胡宗宪的大脑开足马力,开始琢磨是谁。

“莫要去想。”夏言摇摇头。“无论他是谁,任由他。明白吗?”

胡宗宪一怔,“若是伯爷身边人呢?”

“那也由得他。”夏言淡淡的道:“手握新政大权,带着大明精锐出征,归来帝王推心置腹,两个皇子的老师,叔父……这一切,换了别的帝王会如何?”

“必然猜忌,制衡,一边用,一边压制。”胡宗宪说。

“陛下可曾压制庆之?”

“未曾。”

“那么,令人盯着伯府,你觉着可过分?”

“不过分。”

“君子慎独。”夏言说:“陛下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极致,作为臣子,庆之也该心中坦然。心底无私,自然无需避讳。”

“懂了。”胡宗宪说:“这番话我去和伯爷说。”

“嗯!”

蒋庆之黄昏才回来,一回来孙重楼就嚷着饿了,胡宗宪笑道:“这是操练了?”

“今日我带着三百骑演练包抄,过瘾!”孙重楼接过富城递来的肉干大嚼。

“伯爷,有个事儿。”胡宗宪给了蒋庆之一个眼色。

二人走到了前院的大树下,夕阳正好从西边照在身上,很是惬意。

“夏公今日进宫。”胡宗宪斟词酌句,说了夏言进宫坦诚蒋庆之虚君谋划的事儿。

“知道了。”蒋庆之拿出药烟,神色平静。

身边有人递来火媒,蒋庆之低头点燃药烟,见是窦珈蓝,便笑了笑。

本来想拍拍手背表示感谢的动作就收了回去。

“伯爷,家中有眼线。”窦珈蓝低声道。

“我知。”蒋庆之吸了口药烟,“夏公呢?”

胡宗宪说,“在家。”

“我去寻他。”

夏言正在喝茶。

就在自己的小院子里。

夕阳下,须发斑白的老人安静的坐在树下,一张案几,两把椅子,一壶茶。

“来了。”

“嗯!”

“老夫主动进宫坦诚此事,让你为难了。”

“您不说,我迟早有一日也会说。”

“嗯?”

“以陛下的聪明,虚君布局最多能隐瞒一到两年,甚至更短,便会被他识破。与其被他识破,不如主动告之。”

“那你为何不一开始便把此事拿出来,与陛下商议?”

“我想给陛下一个从猜测到一些端倪,再慢慢接受的过程。”

“你担心突然说出来,帝王本能会趋势陛下断然拒绝。”

“对。”蒋庆之坐下,抖抖烟灰,脸在夕阳下有些闪光,“他猜到了,便会琢磨。琢磨来琢磨去,他自然会知晓,这对于朱氏,对于大明来说,是最好的一条路。”

“你的胆子太大。”夏言叹息,“换个帝王,你的脑袋就得搬家。”

“所以我接手了新政。”蒋庆之淡淡的道:“换个帝王,我会带着人出海。”

“丢下大明?”

“我会用另一种法子来改变大明。”

“什么法子?”

“在海外打下基业,以利诱之,诱惑大明打开国门。用海外基业的蓬勃发展,引发大明内部反思。那股子思潮一旦涌动,夏公,任谁都无法阻拦。”

蒋庆之很自信。

夏言眯着眼,“用利益驱使士大夫?”

“嗯!”

“帝王就会沦为孤家寡人,啧!你这是一开始就要虚君。”

“帝王既然做了守户犬,那就把他架空。”蒋庆之吸了口药烟,任由气息在肺腑里转了几圈,这才缓缓呼出来。

“陛下不易!”夏言说。

“我知,所以晚饭我就不在家吃了。”

“也好。”

蒋庆之到永寿宫时,已经过了道爷的晚饭时间。

“陛下在等你。”黄锦出来。

“好。”蒋庆之进殿。

一张桌子,饭菜齐备,碗筷两副,一壶酒,两个酒杯。

道爷仿佛知晓他会来,“坐。”

蒋庆之坐下。

道爷给他斟酒,蒋庆之愕然,“陛下……”

酒水淅淅沥沥的声音很单调,道爷坐下后拿起酒杯,“你本可隐瞒墨家巨子身份,却主动公布天下,这是公心。”

蒋庆之点头,“既然要和儒家翻脸,那就彻底一些。”

“唯有如此才能竖起大旗,招兵买马。你这是在冒险,目的……若你只是为了攫取权力,大可不必如此。”

“臣只需站在陛下身边,便能成为朝中第三股势力,权力在手,且不会得罪儒家太甚。”

“所以你为了什么?”

“为了……”

蒋庆之眸色苍茫,“为了这个大明能永续,为了百姓能安居乐业,为了……”,他看着道爷,认真的道:“为了我的妻儿,为了我的儿孙不被异族奴役,为了让这个煌煌大明,能屹立于当世之巅!”

他没说为了道爷。

也无需说。

“那就,干了此杯。”

二人一饮而尽,道爷拿起酒壶,蒋庆之苦笑,“臣来吧!”

“不必。”道爷再度为蒋庆之斟满酒水,坐下后,拿起酒杯,“当初俺答大军南下,天下震怖。朕心中也颇为惴惴不安。”

这是道爷第一次对外坦诚自己当时的心态,“彼时无人敢领军出征,唯有你。数万大军出征,其中泰半并未经历过大战磨砺,朕不懂兵法,不懂战阵,也知晓此战格外凶险。败多胜少。”

蒋庆之点头,“为了应对俺答南下,臣那半年看似镇定自信,实则颇为焦虑,寝食难安。”

那阵子蒋庆之睡书房的次数颇多,每次的借口都是要研究事儿。

“臣整夜整夜在舆图之前发呆,想着各种局面,想着各种结局。”

“最差的是什么?”

“最差的是……大败后,俺答大军乘胜出击,逼近京师。京卫被打残,京师几乎不设防,君臣惶然……陛下不肯南下,最终京师破城,陛下……”

“朕,怎么了?”

“自尽。”

道爷发现蒋庆之的眼中有悲怆之色,仿佛这事儿真的发生了。

“那棵树。”蒋庆之喃喃说,“群臣带着两个皇子南逃,在南京再建大明。”

“这是前宋旧事。”前宋时汴京被破,赵构南逃,建都临安,开启了苟且偷生的南宋。

“俺答占据了大明北方,本只想劫掠一番便远遁,谁曾想南京的小朝廷不思进取,反而在争权夺利。”

崇祯帝自尽,臣子南逃,在南京建立了小朝廷。按理他们该趁着李自成立足未稳的机会反击,可他们却忙着争权夺利。

吴三桂开关,放蛮清入关。李自成兵败,蛮清彼时真的只想劫掠一番就逃。

可特么的!

他们发现南京小朝廷竟然……他们竟然陶醉于争权夺利中。

什么反攻,什么进取,压根没有。

那,咱们就先歇息一阵子?

歇息了一阵子后,蛮清更惊讶了,南边那些人,竟然还在内斗。

卧槽!

这些人在想什么?

于是,蛮清上层的心思就变了。

要不,咱们试试安顿下来?

随后,就是一场劫难,与杀戮。

“那样的局面……”蒋庆之摇头,“臣只是想想,就觉着这里。”他指指心口,“疼的厉害。”

“你所说的与前宋亡国时差不多。”道爷说。

“汉以强亡,内战杀的十室九空。看似免除了异族屠戮,可这一课终究被前晋给补上了。”

五胡乱华,杀的汉儿几乎绝种。

“前唐的功课,被前宋给补了。”

“大明没有汉唐那般强横,会亲自体验这一课。”

蒋庆之抬头。“臣就一个念想,扭转这该死的功课,把它反转过来。”

“所以你明知率军出征很有可能身死,并身败名裂,依旧义无反顾。”

“是。”

“为此,干一杯。”

第三杯酒,还是道爷亲手倒的。他拿起酒杯,“北征大捷的消息传来,外部威胁消除,朕隐忍多年,再度开新政。”

蒋庆之吃了一块羊排,肥美的羊排口感太美妙了,他眯着眼,仔细品味着。

“商鞅变法成功,最终车裂。王安石变法失败,最终黯然收藏,沦为过街老鼠。以严嵩父子对权力的贪婪,依旧不敢接手新政。儒家把你恨之入骨,你却毫不犹豫接了此事。告诉朕,彼时你可有把握?”

蒋庆之摇头,刚开始时他只有三分把握。

“你却再度义无反顾,为何?”道爷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蒋庆之仔细想了想。

北征归来,得知道爷开启新政,蒋庆之第一反应是太急了。

“臣当时觉着新政最好是做而不说。”蒋庆之抬头,“臣彼时……”

“你北征凯旋,可寻的借口不少,伤病,或是大功在身蛰伏……谁都无法置喙。你却主动站了出来。为何?”

道爷看着他,很认真的。

蒋庆之也很认真的想了想。

“我,只是想与陛下……并肩而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