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早安大明 > 第883章 小子,你走错道了

早安大明 第883章 小子,你走错道了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4 09:01: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有人曾说,当锦衣卫认真起来时,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是干净的。

这话中带着浓郁的忌惮味儿。

证据很多,往来文书,账簿……

“肆无忌惮呐!”徐渭说。

几箱子账簿,徐渭和胡宗宪,外加一个张居正在翻阅,看着那些明晃晃的记录,不禁叹息。

“骄横惯了。”胡宗宪说。

人证也来了,是伯府的管家和幕僚。

管家很狡猾,避而不谈那些大事儿,就说些欺男霸女的事。

幕僚在一旁跪着,身上有刑罚的痕迹。

“……伯爷偶尔也会……”

蒋庆之指指管家,“弄出去,毒打!”

孙重楼单手提溜着管家出去,管家就像是一只小鸡般的无助挣扎,“小人说,伯爷,小人说……杨骁……”

“堵住嘴!”蒋庆之蹙眉,孙不同笑吟吟的拿着一团颜色不明的布团塞进了管家的嘴里,孙重楼瞪了他一眼,“谁的臭袜子?”

“波尔的。”

波尔被护卫们排斥的一个原因是体味太重,他的袜子更是生化武器般的存在。为此波尔也很是苦恼,如今却在边上捧腹大笑。

蒋庆之拿出药烟,看了幕僚一眼。

幕僚浑身一颤,“杨骁曾想做走私生意……”

“做还是没做?”蒋庆之眼前一亮。

“做……做了。”

幕僚低下头,“小人劝过,说那是资敌。”

蒋庆之和唐顺之交换了个眼色,都有些兴奋之意。

别的事儿都在律法范围,上纲上线差些意思,但走私草原却不同,那是资敌!

“里通外国!”蒋庆之叹道。

“伯爷,小人劝过……”幕僚抬头看着蒋庆之。

“之前在锦衣卫被拷打为何没说?”唐顺之问道。

“小人知晓,锦衣卫只是狗,若是什么都说了,小人如今便是待宰羔羊。小人知晓这事儿还得看伯爷……”

“聪明人!”唐顺之说:“倒是让我想到了前宋时投奔西夏的那些读书人。”

“大明不缺聪明人,不过这个大环境……”蒋庆之说:“就如同一个大染缸,跳进来就身不由己,别想着独善其身,更别想着能一展所学。在这个大染缸中,你再有天大的本事也得趴着。若是敢出头,一锤子便能捶杀了你。”

蒋庆之前世一直不明白,从有记载开始,叛逃至草原的那些人,明明在中原只是个小角色,乃至于只是个死跑龙套的,可一到了异族,便大放光彩。

为哈?

难道是气运?

还是说……

直至到了大明,渐渐接触到了官场,蒋庆之才恍然大悟。

从中行说到张元,依旧是那个死跑龙套的,让他们大放异彩的不是换个地儿智商就爆棚,草原的水土没那么神奇。

让张元等人脱胎换骨,大放异彩的是环境。

也就是,异族给了他们一展所学的环境。

而在中原,有才,你得憋着。

一旦冒头,同僚会捅你刀子,上官会忌惮……上下联手把你压制下去。

那句话咋说的?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在这个大染缸中,一切都必须按照那些运转了千年的潜规则运行。就如同是一个巨大的囚笼,困住了所有人。

“大明不乏人才。”蒋庆之起身,幕僚说:“小人这可算是自首?”

这人倒是狡黠,看出了蒋庆之的惋惜之意。

蒋庆之想说不算,按照广宁伯府的罪行,幕僚至少也是个流放的命。

“半个吧!”蒋庆之说:“弄到东南军中去戴罪立功。”

这是发配?

幕僚刚想求饶,可一怔,叩首道:“多谢伯爷,多谢伯爷!”

发配可没有什么戴罪立功一说,比如说杨慎发配云南,同情他们父子的士大夫和官员们多不胜数,若是能戴罪立功,这些人上下其手一番,杨慎早就回家吃老米饭了。

“心软了?”唐顺之跟着走了出来。

蒋庆之摇头,“我只是有些感慨,大明有那么多聪明人,那么多大才,为何国势一路下滑。是什么在其中作祟?”

唐顺之莞尔,“规则罢了。”

他辞官后为了磨砺心性,甘愿舍弃优渥的生活,布衣芒鞋,吃穿简陋。渐渐明心见性,跳出了原先的思维角度,从另一个高度去看这个大明。

“……从庙堂到地方,从上到下都在这个规则中挣扎,大多数人最终选择了低头,在这个规则中享受……”

“既然无法反抗,那便闭眼享受。”

“这话倒是精辟。”唐顺之笑道:“严嵩当年也曾一腔热血。”

严嵩也曾对官场的黑暗愤愤不平,但最终却选择了躺平,且同流合污。

这便是大环境对人的影响。

“这个大明要想脱胎换骨,就得改造这个规则,改造这个囚笼。”唐顺之此刻进入了辅佐状态,给蒋庆之分析当下的大势。

“改造囚笼?”蒋庆之问:“为何不是打破这个囚笼?”

“天地便是一囚笼。”唐顺之苦笑,“从衣食住行,从生老病死苦,一切都在上天的谋算之中。从人到物,从鸟兽到鱼儿,无不在上天的囚笼之中。在生老病死苦的苦海中挣扎……”

蒋庆之一怔,“天地便是大囚笼?”

“王师临去前曾说,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二人站在屋檐下,一个布衣芒鞋,洒脱不羁,一个眸若点漆,俊朗从容。

唐顺之看着蒋庆之,“王师这番话许多人都误解了,就此洋洋洒洒写了无数文章。”

蒋庆之在倾听,后世对王阳明的研究不少,各种看法,最多的还是鸡汤,比如说什么从心学中学会不焦虑,或是从心学中学会做人的方法……

“王师自知即将离世,在那一刻彻底勘破了肉身与心的分别。”唐顺之负手而立,说:“天地乃是一个大囚笼,而困住人的小囚笼便是肉躯。”

蒋庆之眯着眼,“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唐顺之点头,“王师留下的这八个字,我琢磨多年,直至前阵子在北方游历,看到一个部族有老人过世,那些人围着老人舞蹈欢呼。我有些不解,便问:老人离世不该悲戚吗?那些人说,老人的魂魄脱离了苦海,难道不该欢庆?”

“部族的日子艰难,活着便是煎熬。恍若受刑。”蒋庆之说:“如此,离去反而成了解脱。”

“人皆怕死,我也不例外。”唐顺之温声道:“王师所说的八个字,实则便是对心学的点睛。天地大囚笼,肉躯小囚笼。不懂这一点的,如何学都脱不开红尘羁绊。”

“那么,老唐你可能超脱?”蒋庆之问。

“不能。”唐顺之笑道:“还是你那句话,但凡人还需吃喝拉撒,就存在**。**存,人就会有贪嗔痴……如何能超脱?”

“所以,一切都是肉躯这个小囚笼的问题。”

“是。”

“老唐,你往日可不会说这些。”

“你太紧张了些。”

“有吗?”

“我游历天下,见过各形各色的人。有人善于伪装,但却不知什么都能伪装,眼睛却不能。眼,乃心声。”

蒋庆之眨巴了一下眼睛。

“当初我在京师时,见你遇到事儿宛若闲庭信步,可双眸中却隐含焦虑。此次我在南方准备出海,得知陛下启动新政,你将会执掌新政的消息,便想到了这个。”

唐顺之微笑道:“我在想,那个执拗以拯救大明为己任的年轻人面对着这个天下时,他可还能从容?我想……不能!”

“所以……”

“所以,我来了。”

蒋庆之默然,良久笑道:“好吧!我承认是有些焦虑。”

“你是人,不是神。偌大的摊子搁在肩头,帮手却不多。不焦虑才见鬼了。”

夏言来了。

“别装了小子。”老头儿叹道:“老夫今日在外打听了一番,都说你心狠手辣,可老夫却想说,论心狠手辣,你还差得远!”

唐顺之点头,“这话说的没错。庆之,你有大志向不是坏事,可大志向得匹配手段。心慈手软……只会害人害己。”

“你面对的是一个王朝,一个王朝的兴亡。你的心慈手软只会让对手们得意,只会让新政折戟……想想范仲淹,想想王安石。一路哭不如一家哭,这才是新政的核心,而不是什么道……小子,你走偏了。”

蒋庆之苦笑,拿出药烟,“你们都在这等着我呢!”

“你以为徐渭和胡宗宪没看出来?看出来了。”夏言说:“不过那二人知晓说不动你,便悄然和老夫商议。”

“那老唐呢?”蒋庆之问。

唐顺之说:“我并未参与。”

老唐是自己发现了蒋庆之的问题。

“老夫本想寻机和你说说此事,没想到荆川先生却率先发难,好事儿。”老头儿笑道。

“我心慈手软吗?”蒋庆之扪心自问。

“没错。”唐顺之说:“你对杨骁动手看似有谋划在里面,可骨子里还是嫉恶如仇的性子在起作用。庆之,执掌新政,便是执掌国祚。嫉恶如仇也是心慈手软!”

这话宛若惊雷,让蒋庆之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