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早安大明 > 第889章 蒋庆之和陆炳的底线

早安大明 第889章 蒋庆之和陆炳的底线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5 14:28: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蒋庆之对道爷的选择并未感到意外,在他看来,帝王和凡人一样,都是**的奴隶,做任何事都会不由自主的追求利益最大化。

引而不发,不动声色,高深莫测……后世人见多了,一句话概括:装比!

道爷就是在装比,用一种沉默的方式在俯瞰着京师权贵们。

爷,不对,是朕。

朕,手中握着一柄无上利剑,谁的头铁?

权贵们胆大包天的时候什么都敢做,但当危机来临时,这些在普通人眼中高高在上,恍若神灵的肉食者,其实早已慌得一批。

蒋庆之用膝盖都能想得出来,此刻那些权贵正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该如何是好。

头铁吧!

别的帝王难说,道爷却是真会把那柄无上利剑握在手中,拿一批权贵来开刀。

杀鸡儆猴,杀猴儆鸡。

聪明的帝王会时不时拿几个权贵来开刀,彰显皇权威严的同时,也是对权贵们的敲打。

就像是祭品,又像是那只可怜巴巴的猴儿。

蒋庆之笑了笑,想到了杜贺那厮。

户部看似大公无私,实则聪明人比比皆是。那些人知晓杜贺是他的心腹,便把显章侯府放在后面去查。

现在杜贺应当也颇为煎熬吧!

蒋庆之不厚道的笑了。

但随即就变成了苦笑。

“我不够狠吗?”

蒋庆之扪心自问,换了王安石,哪怕是范仲淹,也会在这等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利益最大化。

“我呢?”

蒋庆之想到了广宁伯杨骁。

得知此人的恶行后,蒋庆之的怒火就一下涌了上来。

“是怒火……可我有谋略不是。”

蒋庆之想通过对杨骁动手来激怒京师权贵,引蛇出洞,再反手一击。

“这手法如此精妙。”

蒋庆之难免有些自恋。

叹息声中,他低声道:“可我确实是怒了。先前本是想毒打杨骁一顿,见到此人时,却压不住怒火,最终还是拔刀……”

“娘的,这倒是墨家风范啊!”

蒋庆之苦中作乐,笑了笑。

墨家就是这个尿性。

儒家遇到事儿喜欢隐忍。

退一步开阔天空。

忍一时风平浪静。

墨家巨子们手按刀柄,不屑的看着自己的死对头,对小弟们……不,对弟子们说:“忍一时前列腺发炎,退一步肝火中烧。杀!”

就这样,隐忍的儒家大获全胜。

快意恩仇的墨家消亡。

我错了吗?

蒋庆之挠头。

按理作为重臣……按照李恬的说法,行走坐卧都该有个体面的模样,可夫君看着依旧如往日一般。

蒋庆之笑着反唇相讥,“那是小人得志,装模作样。”

但他知晓,随着权力的光环笼罩自己的时日越长,他会离普通人越来越远。

这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儿。

但他极力想延长这个时间。

他近乎于贪婪的感受着普通人的味儿。

烟火气,情义……

这一切都能慰藉他。

蒋庆之点燃药烟,一手拿着烟,一手拿着酒壶。

灌一口酒,叹口气,抽一口药烟。

他想到了严嵩。

在北上之前,夏言曾单独和他谈话,暗示若是有机会,不妨给严嵩下个套。

——此战若是能令俺答无功而返,庆之你必将声名大噪,陛下顺势把你推出去,作为朝堂一方。

夏言从制衡的角度分析了局势:战事千变万化,坑严嵩的机会多不胜数。别手软,坑他一把。回京后,你借势而上,便能成功在朝堂立足。

这还是权力之道。

蒋庆之却婉拒。

他只用了一句话回复夏言:这是国战!

蒋庆之捂额,“这事儿换了张居正,哪怕是徐渭,也会毫不犹豫的给老严挖个大坑,唯有我……”

这是我的底线!

可作为新政执政者,最不需要的便是底线。

不,需要,但底线是什么?

是新政!

为了新政成功,可不择手段。

宋仁宗不是不够狠,而是力有未逮。所以庆历新政失败。

王安石够狠,但保守派的力量太过强大,变法失败。

能执掌变法的,无一不是心狠手辣,杀伐果断之辈。

“我就是个异类。”

蒋庆之想到了道爷。

“徐渭他们都看出来了,道爷想来早就有数了。却不说。”蒋庆之叹道:“他在等什么?”

……

永寿宫。

“庆之在作甚?”嘉靖帝问。

“长威伯据说在闭关。”芮景贤说道。

“这是自省?能让他如此的,也只有夏言老儿。”嘉靖帝负手出神看着殿外,“执掌新政而心慈手软,这是误人误己,误国。朕一直不说,不是不忍,而是……许多事,提醒了实则无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黄锦小心翼翼的道:“陛下,长威伯其实……他筑京观……够狠了。”

芮景贤嗤笑,然后掩口作惶恐状,见道爷并未怪责,这才笑道:“黄太监有所不知,长威伯曾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咱看来,他的心狠手辣是对外,而非对内。”

黄锦眯着眼,仔细回想了一下蒋庆之的过往。

当街斩杀俺答使者,东南剿倭之战,杀俘筑京观,引发不少人非议,说他好杀残忍,心狠手辣。

而对内,哪怕是对仇鸾那等死对头,蒋庆之却顾全大局,并未肆无忌惮。

这人……黄锦看了道爷一眼。

道爷叹道:“这瓜娃子,重情呐!”

永寿宫中传来了帝王的唏嘘,“情义千金不易,可这个天下,需要的却不是情义。”

在支持新政的人眼中,这个大明就如同是一个身染沉疴的病人,需要的不是温吞水,而是猛药。

……

下衙后,徐阶一身便衣,悄然来到了一家酒肆。

陆炳在等他。

“阁老。”

“陆指挥使。”

二人坐下,相对无言。

上酒菜的是一个百户,上了酒菜后就悄然出去。

冬日的夕阳落的特别早,余晖浸染在门外,看着金碧辉煌。

昏暗的酒肆中,两个相对无言的男子突然都笑了。

“外面金碧辉煌。”陆炳指着外面的落日余晖。

“里面有些昏暗。”徐阶点头。

“这是大有为之时。”

“老夫亦是如此认为。”

“此次风浪之大,比之当年左顺门之变也毫不逊色。我本以为陛下会不表态,没想到……”

“陛下引而不发,便是最蒋庆之最大的支持。”

“说实话,陛下重情,可我从未见他对谁如此百般维护。”

“你陆炳都没见过?”

“阁老何须取笑我。我知晓,你心中定然在讥讽,你陆炳看似风光,可圣眷却早已衰薄,远不及蒋庆之。”

“……”

徐阶默然,给自己斟酒。

“阁老难道好了去?”陆炳笑道:“如今蒋庆之为三辅,在直庐他越过了阁老,和严嵩平起平坐,这是姿态,也是对阁老的无视,以及……不屑一顾!”

陆炳看着徐阶,“阁老就不怒?”

蒋庆之若是在,定然会说陆炳也有一条只比徐渭差一筹的毒舌。

徐阶的眼中猛地迸发出了厉色,旋即微笑道:“今日是你请客。”

“徐阶果然还是徐阶,这份隐忍我远远不及。”陆炳叹息,接过酒壶,“此事外人看着是蒋庆之与权贵们的一次交手,有心人也趁此想看看陛下对新政,对蒋庆之能支持到何等地步。”

淅淅沥沥的倒酒声中,徐阶举杯喝了一口酒水,“这几日舆论高涨,让老夫想到了当年的大礼议之争。彼时也是如此,群情汹汹,张璁等人惶然不安,陛下看似维护了他们,可却也只能迂回……让他去南京暂避风头。”

当年的大礼仪之争中,张璁等人站在了道爷这边投机成功,飞黄腾达。但福祸相依,随后他们就成了炮灰。

“严嵩父子此次并未出手,可见对蒋庆之的忌惮。”陆炳笑了笑,“严嵩尚且如此,阁老如何?”

徐阶叹息一声,“当年王安石执掌新政,渐渐把手伸进了朝堂各处,让许多人大权旁落。蒋庆之如今也在走这条路。他在政事堂和严嵩暗中交手,是在筹谋夺取票拟大权。”

“不!”陆炳摇头,“阁老却猜错了。”

“哦!愿闻其详。”徐阶说。

陆炳举杯,二人轻轻碰了一下,各自干杯。

陆炳放下酒杯说:“你可见蒋庆之曾案牍劳形?”

徐阶摇头,“未曾。”

“严嵩看似大权在握,可也牢牢被困在了直庐不得动弹。每日值守不得歇息。这是大权在握?是,却也形同于奴隶。”

陆炳微微摇头,“蒋庆之从进京开始,有无数次机会能执掌权力,却弃之不顾。不是他清高,而是……此人的秉性便是如此。”

徐阶点头,若有所思。

“他重情,执拗的近乎迂腐,这一点阁老想到了谁?”

“陛下!”

“是,几乎是一脉相承的秉性。”陆炳玩味的道:“陛下还有个特性,那便是不喜亲自掌控权力,而是……”

“通过宰辅!”

“陛下是通过夏言与严嵩,蒋庆之与陛下一样,王以旂等人此次一起发难便是如此。我不动,天下却随我心意而动,这才是最高明的手段。”

陆炳说完,举杯畅饮。

徐阶默然看着他,他觉得陆炳对蒋庆之的判断值得商榷,但即便如此,这番话依旧价值巨大。

陆炳却毫不犹豫的告知了自己。

当下局势大变,是时候了。

徐阶干咳一声,“最近老夫耽于家中儿女之事,颇为苦恼,倒是忽略了许多。”

陆炳放下酒杯,眼中含着笑意,“我亦如此。”

“那么……”徐阶举杯。

陆炳举杯,“便一起苦恼,如何?”

“善!”

叮!

酒杯轻碰。

一门亲事就这么悄然定下了。

二人渐渐话多,渐渐的越靠越近……

酒,微醺,人,得意。

陆炳起身,“我事儿多,就不多留了。”

徐阶起身,“好说。”

陆炳走到门口,身后突然传来徐阶的问话,“那么,此后……”

“你是你。”

徐阶点头,“也好。”

你是你,我和你联姻只是为了彼此利用。

而我陆炳,依旧是陛下忠心耿耿的鹰犬。

这一点,永不会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