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早安大明 > 第914章 瞌睡来了送枕头

早安大明 第914章 瞌睡来了送枕头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03 18:11: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蒋庆之站在京师城头看着北方。

陆炳就在身侧。

“我锦衣卫密谍为此损失不轻,这才得了这个消息。”陆炳刚告诉蒋庆之,此刻草原局势有了变化。

“俺答是枭雄,如今他看似稳住了局势,可底下依旧暗流涌动。随时都有可能爆发。”蒋庆之负手淡淡说道。

“我曾听长威伯说过用兵之道,在对手内部矛盾重重时莫要出兵,所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一旦有外部威胁,那些矛盾都会被暂时压下,反而帮了对手的大忙。”

“老陆也开始学兵法了?”蒋庆之似笑非笑的看了陆炳一眼,“不过,这个消息很重要。”

“下官告辞。”陆炳拱手。

走下台阶,在下面等候的朱浩低声道:“那些人的分析下官以为怕是不靠谱。蒋庆之当下是遇到了大麻烦,可让他停止新政挥师北上,彻底剿灭俺答这个威胁……姑且不论这个想法对错,蒋庆之难道就不担心前脚出兵,后脚那些人就发难?”

陆炳站在城下,看着前方笔直的大街上车水马龙,“广西狼兵在北征中成了蒋庆之手中的一支奇兵。那些人做出这等判断,便是因为那支狼兵滞留京师。陛下赏花颜为千户,在他们看来,这是蒋庆之的撺掇,目的便是握住这支凶悍的狼兵,以应对可能的变化。这个可能……有可能是出塞灭俺答。”

“俺答灭了又能如何?”朱浩叹息,“那些人趁着新政暂歇的时机会串联,等蒋庆之归来时,已然是铁板一块。再想动手……怕是更难。”

“俺答灭了,北方再无威胁。边军何用?”陆炳森然道。

他把蒋庆之蓄意开海禁的事儿告诉了徐阶,目的不是反对新政。

“边军无用……抽调回京。我的天,镇压?!”朱浩身体一震。

“用刀枪逼迫儒家低头,这是蒋庆之唯一的法子!”陆炳眸色中带着忧郁的味儿,“可他却不知,一旦动了刀兵,这个大明就彻底乱了。那些儒家子弟会视陛下和新政为死敌,他们会阳奉阴违,会在背后捅刀子,在地方兴风作浪……隋末的乱象将会重演。”

隋末时,隋炀帝固执的一次次征伐高句丽,导致民怨沸腾,天下烽烟四起,最终葬送了自己和江山。

“地方豪绅一旦联手,那便是土皇帝。从此,陛下的旨意出了京师,不,乃至于出了西苑就会沦为废纸!”

陆炳站直了身体,沉声道:“这一幕,不当发生。”

城头,蒋庆之突然一笑,“陆炳突然示好,有些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味儿。”

徐渭回头看了一眼,见陆炳这时才上马,便笑道:“这位指挥使怕是有些自己的盘算。”

“昨夜老胡的那番话,看来和某些人对我的猜测一致。陆炳这是在暗示,此刻征伐草原不是时候。”

“难道是家中有别人眼线?”徐渭突然想到了奸细。

“你莫要小觑了那些人。”蒋庆之告诫道:“吕嵩等人乃人杰,这样的人杰儒家多不胜数。”

只不过被各种规矩压制或是埋没了而已。

徐渭说:“所谓儒家,实则便是天下人。”

蒋庆之点头,“这个儒家,早已与天下融为一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割肉割肉,实则也是在割大明的肉。”

蒋庆之人还没到直庐,他意欲开海禁的事儿就传遍了京师。

“开海禁?”

卢靖妃一怔。

“是,外面如今都传疯了。”

卢伟眼中有光,“娘娘,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我听南方豪商说,那些偷偷摸摸出海的商人,侥幸未死于风浪,去一趟便能挣数十倍利钱。”

“数十倍利钱,那能让人发狂。”卢靖妃说:“长威伯给了那些权贵一棍子,这是反手给他们好处。”

不得不说,道爷看中卢靖妃,令她执掌后宫是有道理的。

“娘娘的意思,这是长威伯的安抚?”

“必然是。”

“可……”卢伟一怔,“权贵们大概会欢喜,可士大夫们……”

“这是离间,也是拉拢!”卢靖妃有些女诸葛的味儿,眯着凤眼,“把权贵拉过来,这手段……了得。”

“娘娘,那卢氏……”卢伟小心翼翼的问:“是和那些权贵一起,还是镇之以静?”

卢靖妃眸色微暗:“大哥,一代新人换旧人,当下的权贵们……该有下台的准备。”

“长威伯难道还不肯放手?”卢伟愕然。

“不是他不放手,而是陛下。”

“陛下为何执意如此?”卢伟觉得权贵们的忠心毋庸置疑,“给些好处便能换来权贵们的忠心,娘娘,这些权贵神通广大,一旦联手,便是新政绝大的助力啊!”

“是助力,可一旦尾大不掉,为祸也不轻。”卢靖妃眸色缓缓清明,“其实,最要紧的原因不是这个。”

“那是什么?”

“我说了,新人换旧人。这些权贵大多来自于太祖高皇帝和成祖皇帝时期,对于陛下而言,他们不是自己人。明白吗?”

卢靖妃意味深长的道:“再有,新政要推行,就少不得有人去冲锋陷阵。那些人为何冒着被儒家视为死敌的风险去赴险?你且想想张璁。”

“张璁当年在大礼议之争中投机,支持陛下。随后青云直上……嘶嘶!”卢伟倒吸口凉气,“陛下这是要那些老人提前给新贵们腾地方呢!”

“顺带把那些不是自己人的权贵换掉,何乐而不为?”卢靖妃深吸口气,盯着卢伟,“大哥,卢氏要带头顺从长威伯那边的安排。”

“可……”卢伟不死心,“难道从此卢氏就只能成为富家翁?娘娘,那条路,不长久啊!”

“长威伯要的便是不长久。”卢靖妃轻声道:“老四当初去新安巷求学回来,我曾听他说过,所谓君子之泽,数世而斩。数世之后依旧靠着民脂民膏富贵,那不是赏功,而是在给江山社稷挖坑。”

大外甥的这番话,实则是蒋庆之的话让卢伟不禁木然。

“户部每年都叫穷,其中封赏靡费不少。权贵们……该下台了。”卢靖妃语气突然坚定,“此事你回家后先给那些老人通个气。”

“娘娘的意思……”

“请最好的先生教导族中子弟,我听闻族学颇为散漫?都收紧了。谁不愿读书,便打发出海。愿意读书的,钱粮不要吝啬,全免。有天赋的要盯着,该施恩施恩,大哥……”

卢靖妃盯着兄长。“这是个前所未有的变局。谁能率先应对无误,谁就能占据先机。卢氏不能坐观,坐观就是墙头草,长威伯眼里不揉沙子,此后有好处不会想到卢氏。”

“娘娘的意思是……卢氏从此走文路?”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卢靖妃沉吟着,卢伟暗自盘算卢氏未来。

殿外有内侍准备求见,陈燕摆摆手,示意不是要紧事就先搁着。

不知过了多久,卢靖妃开口,“大哥。”

卢伟抬头。

“你回去后,从族中选最聪慧的子弟,你亲自带着他去新安巷求见长威伯。”卢靖妃眼中有不容拒绝的威严,“让他们去墨学读书,把墨学带回卢氏。”

卢伟一个激灵,“可若是新政失败?”

“覆巢之下无完卵。新政失败,你以为卢氏能讨好?”卢靖妃冷笑,“既然如此,那就孤注一掷。我赌,新政成功!”

娘娘的气魄,比这位舅爷的更为宏大……陈燕暗自说道,她想到了蒋庆之,心想那位长威伯布局更为宏大,可他就不担心一旦掌控不住,新政崩盘的后果?

蒋庆之到了直庐,令人去严嵩那边问话。

“长威伯问何事。”

孙不同看似恭谨的飞快瞥了值房里众人一眼。

严嵩看着很稳重,严世蕃在冷笑。

“南方示警,倭寇登岸。”严世蕃说。

“此事机密?”一个声音从值房外传来,接着进来的是徐渭,“见过元辅,见过严寺卿。”

“此事重大,若南方因此糜烂,新政如何推行?”严世蕃冷冷的道:“问询后我便令人去新安巷,长威伯这是何意?”

“严寺卿,有事儿只管禀告就是,让伯爷来直庐……这是召唤下属吗?”徐渭把笑容一收,“大概严寺卿还不习惯伯爷是自家上官吧!想来以后会慢慢适应的。”

这厮一番毒舌把严世蕃气的面色发红,这才摇摇扇子告退。

身后值房中,严世蕃却收了怒容,“咱们做到了该做的,剩下的,和咱们无关。”

严嵩点头,“剩下的,让蒋庆之自求多福吧!”

“倭寇登岸?”蒋庆之闻讯先是一愣,接着说:“这时机也太巧了吧?”

徐渭把扇子插在脖子后面,坐下说:“我以为,这是牵制之意。倭寇登岸,若是户部坚持在南方清查田亩,地方混乱……倭寇顺势发难……南方一旦糜烂,新政必然戛然而止。”

蒋庆之淡淡的道:“不是坏事儿。”

“若真是如此……”徐渭试探,“麻烦不小。”

“我正想寻个由头南下,坐镇南方。”蒋庆之眯着眼,“这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