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早安大明 > 第945章 决定大明未来的对话

早安大明 第945章 决定大明未来的对话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11 14:33: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校阅完了虎贲左卫,蒋庆之进宫请见嘉靖帝。

“将士们志气高昂,就等着陛下一声令下……”

一声令下去作甚?

蒋庆之没说,嘉靖帝也没说,黄锦低着头,想着昨日陆炳的禀告。

就在被砸晕的当日下午,吕嵩脑袋上缠着布条去了户部。

他雷厉风行的催促那些归来过年的官吏在大年十五之前务必出发……按理初三就该出发了,但吕嵩还是多给了些假期。

“陛下,户部吕尚书求见。”

吕嵩脑袋上依旧缠着布条,进来后,行礼,说:“陛下,各地汇总的消息不容乐观。·”

“说说。”道爷指指边上的椅子。

这是极为难得的待遇,哪怕是严嵩,在陛见时都是站着。

年纪大了站不稳?那就致仕吧!

在道爷眼中,官员们就是一群猴儿,耍猴的嘛!自然要看着猴儿站在哪里手足无措最有趣。

吕嵩坐下,对蒋庆之颔首,“长威伯。”

“伤势如何?”蒋庆之问道。

那日动手的官员当即被拿下,道爷令东厂出手拷打,就在吕嵩醒来之前,那官员的命运就被决定了。

——流放海南。

海南那地儿此刻真是蛮荒地带,这一去,所有人都知晓,那人回不来了。

嘉靖帝这一手绝妙,让外界都在猜测,说吕嵩已私下向皇帝效忠,并加入了新政集团,进一步,可能会加入墨家。

吕嵩多看了蒋庆之一眼,便是因为这些传言。

墨家,那是想都别想。

至于效忠,他吕嵩效忠的是大明,而不是谁。

新政集团……这个可以商榷。

蒋庆之坦然看着他,道爷这次来了个离间计,成功让吕嵩被儒家视为叛逆。

唐顺之知晓吕嵩被儒家视为叛逆后,不禁叹息,说:“为何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呢?”

“因为利益!”蒋庆之如此回答,“儒家的利益一致:把控天下,享受特权。而墨家的宗旨是把他们从神坛上拉下来,新政亦是如此。”

双方的矛盾无法调和,最终必然会倒下一个。

“各地……特别是南方,户部的官吏到了南方后,从南京到地方,官吏们阳奉阴违,各种搪塞,或是误导。各地士绅豪强要么不在,要么病倒,无法接待……”

“这是软钉子!”嘉靖帝说道:“在朕的预料之中。户部可有对策?”

吕嵩说:“臣以为,不动真,怕是不行了。”

所谓动真,便是动手。

“驻军可靠否?”道爷看向蒋庆之。

蒋庆之说:“南边的卫所,说实话,靠得住的不多。台州海门卫还算是可靠。”

“当初你去台州剿倭,如今却留下了伏笔。”嘉靖帝眯着眼。“南方乃儒家根本之地,富庶,台州一地……不够。”

“是不够。”台州在浙江本就不算富庶之地,蒋庆之说:“陛下,浙江官兵能战的不多。”

“你是说……”嘉靖帝抚须,“顺势清理?”

蒋庆之点头,“南方儒家势力根深蒂固,拿不住军队,陛下的旨意在南方寸步难行。”

嘉靖帝冷笑道:“那些人口口声声说什么忠心耿耿,实则一肚子的小算盘。压根就没把朕放在眼中。”

以后会更过分……蒋庆之同情的看了道爷一眼,等到他的儿孙时,南方士大夫们几乎把帝王看作是个摆设。

不,是个束缚。

俺们凭啥要交税?

狗皇帝贪财货!

但你要问他:不交税哪来钱粮养军队?养官吏?

没有军队,倭寇来了谁来抵御?

没有官吏,谁来管理天下?

这是一个只知晓享受,收获,不知晓付出的团体。

“多年来纵容读书人享有特权,养大了他们的心。人心不足蛇吞象,越是对他们和善宽容,他们便会越发得寸进尺。”

蒋庆之缓缓说着,有人递杯茶,他接过喝了一口,抬头发现是吕嵩,便笑了笑,“多谢。”

“客气。”吕嵩从黄锦手中接过第二杯茶水,琢磨着蒋庆之的话。

“如今南方儒家势力尾大不掉,要想改变这一切,就必须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蒋庆之说的很慢,这很少见。

“这个团体顽固,他们的根基,赖以抱团的利益是田地人口。唯有击破这个根基,连根拔出,才能分而治之。”

“陛下先弄钱粮便是这个意思。”蒋庆之笑了笑,当初他觉得嘉靖帝太过激进,此刻看来,却是有先见之明。

嘉靖帝淡淡的道:“若只是浮于表面之举,那是给儿孙种祸。”

吕嵩点头,“那些人一旦缓过劲来,会越发疯狂。”

到时候,反扑的力量之大,朱老三和万历帝唯有跪了。

“所以,清理田亩必须强行推进。但这只是一手,另一手便是清理南方军队,另外,水师也该动动了。”

嘉靖帝点头,“水师那边,据闻很是不堪。”

“陛下,水师如今连倭寇都不如。”蒋庆之苦笑,“幸而佛朗机人以为大明水师还是当年这支水师,否则……”

“他们难道还敢再来?”吕嵩问道,“万里之遥,代价之大,佛朗机君臣就不怕出个岔子,水师荡然无存吗?”

“老吕,你可知西方诸国最大的成功之处是什么?”蒋庆之说:“不是什么帝王贤明,不是臣子能干,而是贪婪。”

“贪婪?”

“对。他们穷怕了,但凡有机会,便会毫不犹豫出手。此刻他们正满世界寻找新大陆,发现即征服。而这个过程便是探险。从小到一艘船,大到一国,君臣百姓都以冒险为荣。”

而大明……蒋庆之叹道:“而我大明却故步自封,不说冒险,开海禁都如此艰难。”

吕嵩苦笑,“多年来……都习惯了。”

“汉唐时我中原可不是如此。”蒋庆之轻声道:“老吕,儒家真不能再这样了。再这般下去,他们不但会把儒家拖入深渊,也会把大明带下去。”

“老夫知晓。”吕嵩微微摇头,这阵子他饱受舆论攻击,连家人也跟着倒霉。儿孙们懂事,在外面被人排挤,被人疏离后,回家也不说。

可吕嵩何许人也,怎会不知道。

“这个世界很大,也很小。如今西方诸国发现征服了许多富饶的地方。留给大明的时间不多了。”蒋庆之这话是在暗示,也是在告诫嘉靖帝。

“新大陆……”嘉靖帝沉吟着,吕嵩说:“发现即征服,可随后呢?”

“驻军,可补给艰难。”嘉靖帝也发现了问题,“万里之遥,大明如何掌控飞地?”

“简单。”蒋庆之说:“其一,移民。”

“那些百姓怕是不愿去。”吕嵩摇头,“故土难离,祖宗坟茔难离。”

“老吕,你该去东南沿海一带看看。”蒋庆之觉得大明官员的眼界真的……太特么狭窄了,“东南沿海一带多山少地,且好地大多在豪强与方外手中。百姓衣食无着,为了活命,只能冒险出海。麻六甲等地大多便是东南沿海一带的百姓。”

吕嵩蹙眉,“你是说……让流民迁徙去海外飞地?”

果然是吕嵩!

蒋庆之点头。“当下大明人多地少,清理田亩看似能逼出不少田地,可你我都知晓,这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足以改变当下的危机。要想改变人口危机,唯有向外!”

“北方击败俺答,可草原……”

“草原能放牧,且北方有大片肥沃的黑土地,那些黑泥肥的捏一把都能出油。”

后世的北大仓,以及那条纬度上的黑土地,若是提早开发出来,粮食危机便能解除大半。

“果真?”吕嵩眼中精光闪烁。

“这是御前。”蒋庆之莞尔,“另外,东南海外那些地方土地更是肥沃,一年两熟,乃至于一年三熟。如今那些土人相互攻伐。”

蒋庆之看着道爷,“陛下,大明该为他们做主才是。”

嘉靖帝淡淡道:“能做主,自然该做主。飞地如何管制你还未说出法子。”

蒋庆之笑了笑,“陛下担心多年后那些飞地会脱离朝中掌控?”

嘉靖帝点头,“人心难测,不说飞地,就南方那些人就有不臣的心思。”

“为何要担心呢?”蒋庆之微笑道:“就算是那些飞地脱离了大明的掌控,难道那些人就不是汉儿,不是中原人了吗?就不是炎黄子孙了吗?”

“炎黄子孙?”

“这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魂魄所在。死后,他们也希望魂魄能回归中原。”蒋庆之有后世的经验,更希望大明能敞开胸怀,用文化去拥抱那些飞地。

“肉,不都是烂在锅里了吗?”蒋庆之意味深长的道。

“与其让那些好地方被异族占据,不如让我汉儿占着。”吕嵩明白了蒋庆之的意思,“哪怕多年后那些飞地脱离掌控,乃至于自立一国,但依旧是汉儿,依旧是……炎黄子孙。”

“对。”蒋庆之说:“文化,才是我华夏能传承千年而不断的根基!”

哪怕被多次击倒,被外界视为病夫,但每一次,这个民族都能在外界不敢置信的目光中站起来。

“这是机会!”蒋庆之轻声道:“错过了这次机会,陛下……”

“那就……”嘉靖帝深吸一口气,“重建水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