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旧日音乐家 > 第五卷总结及请假

旧日音乐家 第五卷总结及请假

作者:胆小橙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4-27 00:41: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一卷的字数写超了一大截,原本大纲估计的25W,结果直接飞到40W去了。

看来越往后期,在没真正动笔之前,是没法很好地估计收线所用的篇幅的。

所以完本的字数预期也得上调,从300W变成310-320W的样子,而且之后,估计还要更加注意篇幅的问题。

分享一个最新感受:稍微拥有一些写作经验后,我越来越意识到每卷、每章的写作字数并不是一个“任务”,而是一种“成本”(这里不是读者的付费成本,就是说的作者的写作成本)——每一次更新,我得拿着这固定每几千字的“燃料”或“子弹”,让剧情往预期的方向推进预期的距离,否则一旦拖沓叠加拖沓,整个大结构的把控就会变得非常难受,就如水会让燃料和子弹受潮一样......

“新月”这一卷,其实,按照签约前最初的构思,这已经是最后一卷了。

对,这本书其实已经完结了,养书的别养了啊可以宰了(划掉)。

如果是都市文娱题材的一般大纲结构,主角一路推进,到最后一个/数个世界最顶级的赛事上登顶,基本上就走完主线了。

剩下的话,再用个5-10章收拾一下,做点主角想做的事情,交代一下支线和次要人物的结果,再把情绪的余韵释放一下,让结尾定格在一个画面或一句台词中......

完美。

不过现在的情况显然不是都市文娱小说,有好几个最初就设计好的大活还没开整......

所以实际第五卷分割的节点,是在这个“原先文娱题材的收尾5-10章”之前,这个分割方式和之前的每一卷不太一样,以往卷与卷之间有一个大转场,所以尾声的情绪余韵释放更多,画面结束感强一些,而第五卷和下文是直接连着的,没有转场。

所以不排除有人可能觉得收得太快了,如果有这种感觉,那估计是分割点的变化导致的,不过没关系,还有下文呢。

当然,大家还是完全可以将第五卷结局视为一个《旧日音乐家》完结的IF线,如果这么去想的话,后续5-10章HE结局的收尾内容,根据上文提示自行脑补即可......

然后还是按照惯例聊聊马勒的《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

和书中类似,这部交响曲的创作时间,也是在世纪之交,工业浪潮下的1901-1902年,或人文思潮中那个延续性的名词,“世纪末”。

这段时间对于马勒的艺术生涯来说,是一个分水岭,因为,他人生中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值得一提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反犹思潮。

与范宁在本卷的“登顶”结局类似,20世纪初,是马勒的指挥家与作曲家地位逐渐登上顶峰的时期。

但也是欧洲反犹主义情绪滋长最快的历史时刻。

虽然整个德语区域的反犹渊源是由来已久,但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经20余年的进展,在奥匈帝国区域,这种思潮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场有组织有条理的政治运动。

“从1897年至1907年,虽然表面看来是马勒在事业上处于巅峰状态的十年,但正是在这十年里,马勒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犹太人的巨大压力。”

——克劳斯·费舍尔《德国反犹史》

所以第五卷中无处不在的管控氛围,其现实出处于什么,就无需再赘述了。

尤其是结尾庆典日的剧情上,为什么范宁会忽然想到“黑色贝九”,懂的人都懂。

第二个方面是实质意味上的死亡经历。

1901年年初,马勒患上了因肠道溃疡造成的出血症,按照他写给理查·施特劳斯的信件中的话来说,“是一场“致命的出血症”,我失去了2.5公升的血。”甚至还表示“我感觉我的时日不多了。”

当然,回过头看,经过一系列治疗,结果有惊无险(就像读者看小说也知道主角不会在半途噶了一样),但是这次鬼门关的经历绝对进一步加深了马勒对死亡叙事的阴影,康复之后他立刻回归原来的指挥岗位,也更感艺术使命的紧迫催促,加快了交响曲的创作。

这个鬼门关的现实经历,第五卷“范宁从失常区走了一趟再回归”的背景即是呼应,也对应当局约谈、游轮遇刺、波格莱里奇亲自带人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死亡威胁。

第三个方面是感情线。

1902年3月9日,马勒与阿尔玛完婚,这应是他在经历事业巅峰与反犹攻击的混合困扰的同时,唯一一件能带来纯粹的幸福与喜悦的事情。

这种心绪直接反应到了第四乐章“小柔板”中,而这种大悲与大喜的混合,也充分体现在了整部《第五交响曲》那种交织着“光与暗的斗争”的意境里。

所以作为呼应和致敬,剧情里该发的一些糖还是要发的。

不过总的来说,“新月”卷最后落成的基调没有食言,如最初预告所言,是回归、大胜、从抑到扬,更加偏向网文常规的“爽”感。

虽然暗处始终盘踞着一些不可知的鬼魅事物,但没有什么很绕很烧脑的剧情,一路推进上以范宁的平A和硬刚为主。

我就是要出狂战斧。

之前提到的会出现大家期待已久的、喜闻乐见的剧情,也在结局落成了。

不知道在第三卷、第四卷途中弃文的书友,还会不会有回来看的那天,也许会有部分人吧,我愿意这么去想。

......

由于种种主观客观的原因,“新月”卷拖拖拉拉写了一年多时间,其间最重要的相关事件,应该是《旧日音乐家》的喜马拉雅有声书和主题曲的问世,我由衷地感激刘在此制作团队和各位CV。

感激的理由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感到自己所竭力希望创造的这个真实的世界与人物,藉此有了更真实的一层递进——尽管它和现实仍然有别,但对于我来说,我在听有声书的过程中,感觉自己仿佛触摸到了什么以往不曾触摸的事物。

这一年对我个人而言也发生了很多事情、很多变化。

感谢所有一路陪伴的人。

《旧日音乐家》的成绩和风评到现在估计已经基本定型,在写第五卷的过程中,某些痛苦的时刻,我一度冒出过“不如就这么完本了算了”的念头,也不算烂尾嘛,不就是IF线转正嘛,包饺砸的HE结局谁不爱呢......

不仅第五卷,之前写前面几卷时也冒出来过类似的念头,但毕竟两者性质有别——万一第二、三、四卷时我败了,那叫做切书跑路,现在则是“正经的”(划掉)完本嘛,况且文本距离上,也变得更加接近了。

但最终没做这个妥协,还是决定继续按照大纲写下去。

主要是感觉,如果妥协,好像违背了我在上架感言中自己说过的话,我所自述的关于《旧日音乐家》开书和签约的初衷好像会不复存在了。

那么,作为作者,从IF线的遐想中抽身返回,继续吧。

所有铺垫与支线应该都已经开完了,接下来是收束,主线也已进入中后期阶段,节奏会一卷比一卷快,篇幅也会变短。

第六卷,卷名“悲剧”,源自马勒同名的《a小调第六交响曲》。

一周以内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