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 第167章 东厂与锦衣卫!

“我身为江淮道的布政使,负责江淮道的一切民政事务,是省内的二把手,官居从二品,仅次于巡抚大人,这密匣子怎么着也得有我一个吧!我一定要和陛下好好通信,让陛下彻底知道我的才干!争取顶替贾似道,做新的巡抚大人!”

布政使大人周判在心中激动的想到,说完还用眼神狠狠的瞪了一眼四周的官员,意思是都他娘的别跟老子抢!

这密匣子,非我莫属!

当然,其他官员也是蠢蠢欲动,其中按察使大人蒋干便同样用眼神回瞪了布政使大人一眼,在心中想道:“我身为江淮道的按察使,负责江淮道的一切刑狱事务,官居三品,是省内的三把手,这密匣子怎么着也得有我一个吧!”

但,令他们失望的是,卫霍却开口说道:“具体的名额,朕就不一一公布了。朕会私下找你们,拿到密匣的人也注意保密,否则朕会取消你的密匣资格。”

“是,谨遵陛下口谕。”众人闻言附和道,但有些遗憾陛下没有当场公布,同时下一秒大家便都用警惕的目光看向周围的人。

那目光透露着一个感觉——我们中间要出现内鬼了!

毕竟,身份保密,内容保密,还能直接和陛下通信对话。

谁知道你会不会趁机和陛下打小报告!把我们拉下马,来突出你自己!

于是,往日一条心的江淮官场瞬间开始出现了分化,大家都开始彼此不信任起来,总感觉有无数双眼睛暗中盯着自己!

这,便是密折制度的另一个好处——制衡官僚集团,官员们因不知谁会向皇帝密奏而相互监督和猜忌,从而难以形成稳定的利益集团来对抗皇权,有效防止了官僚势力的过度膨胀,维护了皇权的独尊地位!

“日后不管大小事情,有密匣之人都需要向朕汇报,而且要定期定时的汇报。周周报,月月报,若是敷衍应对,朕也会取消密匣资格。”

“若是所汇报的事情立下功劳,朕也会论功行赏!尔等以后得恪守法规。心中谨记,尔食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再有如贾似道等阿谀奉承,随意糟蹋民脂民膏之事发生,那朕杀的就不止是贾似道一位罪魁祸首了。我大昭别的不多,就是人多!朕不介意杀光一切犯事的官员,给新科学子们腾地方!”卫霍杀气腾腾的道。

几句话说完,瞬间吓得江淮道官员们个个汗如雨下,只会不断地磕头道:“是!谨遵陛下法旨!微臣们不敢了!以后我们一定好好对待百姓!”

随后,卫霍便让官员们散开,而后一个个召见,考察官员的品行,政绩,同时给一些人发放密匣。

最终,卫霍一共召见了三十多个官员,但只给其中的八个发放密匣,让官员们猜不出究竟是谁有密匣。

而最后一个密匣,卫霍则给了当地一位有名望的宿老百姓,让他收集民间的消息提供给卫霍。

这样,消息源则更能准确一些,不再局限于官场。

至此,密匣制度算是初步完善。

之后便是推广到大昭全国,而后则是不断增加拥有密匣的人数,让其横跨官场,民间,军队,商界等等。

就是要苦了卫霍了,以后每天除了要看正常的奏折外,还要看大量的密折。

尤其有些官员为了刷存在感,肯定会上一些垃圾奏折。

比如,卫霍前一世的清朝,就有一堆垃圾奏折,被后来的人翻出来当做笑料。

像闽浙总督觉罗满保多次向康熙进献台湾土产。如他向康熙进献芒果,康熙回复“知道了,这种东西没什么用,不要再送了”。但一个月后,他又上奏进献芒果,康熙无奈表示“知道了,以前没看过芒果,本来想看看,看了之后似乎没什么用,以后不要送了”。

甚至有个官员闲着没事,天天给皇帝问安,刷存在感。比如杭州织造孙文成请安极为频繁,不停地问“皇上您好吗?”雍正只能不断回复“朕很好”,最后还加了句“朕很好,又胖了一点”。

其实想要掌控朝局,还有一个办法,便是开启厂卫制度。

也就是开东厂和锦衣卫,搞特务机构。

但东厂和锦衣卫虽然有利于皇帝掌管朝局,可弊端也同样很大。

首先便是权力滥用与司法混乱,东厂和锦衣卫都有独立于正常司法体系之外的特权,可不经正常审判程序随意抓人、审讯和处罚。这导致大量无辜之人蒙冤入狱,屈打成招,司法公正遭到严重破坏。

卫霍是坚定的要搞依法治国的,决不允许有机构能凌驾在法律之上。

其次便是政治**与权臣弄权:东厂由宦官掌管,锦衣卫首领一般由皇帝亲信武将担任,这些人容易与朝中权臣勾结,形成**势力。他们为了个人私利,互相利用,干预朝政,操纵官员任免,排斥异己,使得朝政日益黑暗。

而且还会导致东厂和锦衣卫尾大不掉,最终产生九千岁这种怪胎。

另外便是让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其监视范围广泛,百姓和官员的言行都被严密监控,人们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之中,社会的正常秩序被扰乱,经济发展也受到影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卫霍需要的是监管,而不是变态的窥伺。老百姓一个个人人自危,最终就是只敢怒而不敢言,将怒火积压着,等待某一天如火山爆发般的反噬!

所以,卫霍思考再三,还是放弃了厂卫制度,改用密匣制度来掌控朝局。

“最关键的还是要开启民智啊。只有让老百姓读书识字,明了事理,让老百姓参与政治之中,以民监督,才能让政治真正的清明起来。只可惜这样太难了,只能一步步来。”卫霍叹息一声道。

最好的监督便是全民监督。

但民智未开,一切都无法谈及。所以卫霍才要普及教育。

一切,还是任重而道远。

在巡视江淮道期间,卫霍还看了一下自己设立的免费学堂。

之前卫霍曾经下诏用士绅一体纳粮所交之钱粮,在全国每个县都建立启蒙小学!供六岁以上的孩童无偿学习!同时,在每一县设立一所中学,凡通过县试的童生都可以入学免费读书,提供免费食宿!让天下读书人,再无后顾之忧!

江淮道这点倒是没有偷工减料,小学和中学都搞得有声有色,里面传来朗朗读书声。

这些,可都是未来大昭的希望!

看来,杀了两次门阀世家的人头,还是让官员们对此战战兢兢,不敢偷懒的。

……

第二天,公审大会在江淮道金陵府顺利举行。

卫霍的公审大会和以往的菜市口砍头,众人前来观摩不一样。

大家前来观摩只是当观众,还有种震慑老百姓的感觉。

而卫霍的公审大会则是让老百姓参与其中,让老百姓诉说自己的冤屈,随后让官员自己签字画押伏法,而后再砍头!

这样一方面,是打掉老百姓心中对于官员的畏惧感,给老百姓一个审判官员的机会!

一方面,也让老百姓知道,自己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

之后再一步步的让老百姓组成陪审团,真正的参与审判之中,制衡官员的力量!

“唰!”“唰!”

此刻,在一声声谩骂之中,贾似道和马国明被砍掉了狗头,全场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而做完这一切后,卫霍便再度起程!

回京,看老婆孩子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